1、浅谈中职学生特点与班级管理方法攸县职业中专学校:夏湘文(13974148729)【摘要】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班主任作为最基层的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其工作水平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形象,本人根据多年在职业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经验,从中职学校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提出关于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方法。【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 特点 班级管理 方法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追求的理想目标。根据职业学校学
2、生的特点怎样才能实现理想中的班级管理模式?本文就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目前中职学生呈现的特点(一)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笔者对近三年新入本校新生作过一项调查:60的学生是没能达到上普高的分数线,家里人认为孩子年龄小,需要进一步学习,如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读,既想让孩子参加中职高考,又想让孩子能学到一技之长;30的是家长想把孩子送到普高,但孩子怕在普高学习跟不上,压力大而选择了中职;5的是学生初中毕业后,暂时不好安排,不能马上打工,又不能马上当兵,于是就先到学校来学习,随时随地的准备走人;还有5的学生说看到同学来了,我就来了。 (二)约束能力差,缺乏自律中职学生进校
3、后不久,就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和不足;在纪律方面是不能按要求、按制度对待自己的言行,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能坚持做好一件事,总是边做边怀疑自己能力,需要老师的督促检查。 (三)不善于交流,自我封闭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些学生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喜欢利用网络和陌生人交流;一些同学不爱学习,专爱网络游戏;一些同学遇到了青春期问题,他们面对突然产生的对异性的强烈好奇,令他们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如何做到坦然面对异性同学,使得他们很苦闷。这些问题在学生心中存在时间越长,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秩序,并伴随着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四)
4、个性特点鲜明,但集体意识淡薄近几年来,我校招收的学生均为90后,尤其是进人以90后为主的时代,这些学生大多数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独立意识与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他们更多的倾向于个人利益,“是否对我有利”往往成了他们是否参加集体活动的标准。二、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一)班级的凝聚力较差作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成员之间应该有较高的心理互依性,集体应该有确定的被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成员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中职学校大部分的班级凝聚力都较差,同学之间不能相互信任,对班集体的建设几乎没有人愿意出谋划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普遍较差。(二)班级的管理制度不够规
5、范班级的规章制度分为两种:成文的制度和非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调节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保证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维护个人在团体中的权益,从而使个体获得发展。在成文的班级制度中有一种倾向,即科任老师或班主任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班干部,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这种方式导致科任老师或班主任只关心如何矫正学生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行为与利己意识,学生只关心如何表面地、形式地维护规章制度,班干部只从事监视的活动,监视同学不违纪、不犯错。班级中非成文的制度主要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
6、气、习惯等,是班级中约定俗成的规范。由于多数的同学认为班级的制度不是由班级同学自己讨论制定的,在班级中大家也不会根据班级情况的变化修订班规,所以导致了规范全班学生行为的班级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班级的制度建设对于班级的建设至关重要,对于中职生来说是其学习如何适应社会集体生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班级制度建设尚未健全,部分制度反映的只是学校管理者的意志,这类的班级制度剥夺了学生实际自我管理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学生不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能否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意义的生活经历对学生的成长
7、也很重要;学校或班级能否为学生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也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的评价。对于中职学校来讲,需要努力的是寻找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学生对本该使中专生活更加绚丽多姿的各类社团活动往往是寄予厚望的,但希望如果得不到满足,学生的怨气就会很大。因为学生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释放多余的精力,谈恋爱的现象就较为普遍。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目前的班级生活不满意,其理由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学习气氛不浓、专业实训课无内容等等。三、加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一个班集体的建设能否成功,取决于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因此,中职班主任要研究学生特点,找出有针对性并行之有效的方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8、 (一)注重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者热爱、尊重、期待的情感能唤起受教育者幸福、愉悦的感情,进而促进其各方面不断进步,并最终走向成功。笔者在这方面采取了注重自身引导,及时用肯定和表扬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与我的交流中得到经验,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快乐让人自信。 (二)科学管理,让学生学会自律一是制定科学的班级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建设的法规和政治保证,在制定制度的时候要有广泛的学生参入进来,保证民主性,制度要切合班级特点,不空洞、不求大,制度形成以后,要经常学习,认真落实,确保制度有效性,用制度来约束学生。二是加强自身示范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为师
9、,身正为范,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我在学生面前尽量的起到示范作用。三是和学生经常交流,时时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成绩,哪怕是学生一个很小的变化,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变化让老师和同学是多么的高兴,增强学生改正不良习惯的信心所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快乐的去改掉一些笔病,并形成好的习惯,也就达到让学生学会自律的目标了。(三)突出班干部核心地位,增加班级凝聚力 新环境要形成一个新的集体。要使这个新的集体充满活力,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仅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组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班委会来管理班级。班集体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集体必须拥有一支强有力的
10、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应往意选拔品学兼优,责任心强,关心集体的同学担任学生干部,形成强有力的集体核心。班主任对班干部不仅要信任,还要培养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勤勤恳恳的态度,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组建强有力的班于部队伍的同时,鼓励班集体的每一员都积极参与整个班级的工作。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组织班级内与班与班之间的活动,通过活动增进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同时,还应注重班级学风和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搭建学生课余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到集体的温暖扩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能力特长、在活动中
11、找到兴趣。(四)加强交流,让学生学会自爱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作为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带头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关爱每一个学生,把握学生的动向。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信任我们,既把我们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达到班级和谐。1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学校内,具体的讲要建立好两种关系:一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要理解学生,关怀学生。这种理解和关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的。学生会觉得老师值得信赖,有什么心里话就乐于找老师诉说。二是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天天生
12、活在一起,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开展班级活动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感情的一个重要途径,同学关系顺了,内心也就不会为没有朋友而烦劳了,同学之间交流也就多了。2做一名最好的倾听者。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就是对别人的尊重。我们知道,越是弱势群体,越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越是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越是想找机会证明自己。如果他能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认可,老师能倾听他的心声,产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老师和学生都要有当好倾听者的思想,只有认真倾听,才谈得上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老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要能欣赏和理解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真诚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启发、引导他们学会自强、自爱,学会做人。3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条件。一是充分发挥班会、座谈会的作用,让学生有话有地方说,有话敢说;二是用多种途径和学生注流,比如用Email、QQ、短信、信件、谈话等形式和学生交流,尽量做到随时随地的和学生交流,不刻意、不做作。争取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走出情感误区,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烦琐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参考文献】1陈汉琼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职教,20092沈若冰 对中职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 考试周刊200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