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 龚剑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途径。在探究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要注意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要开放探究内容,充实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留下和谐的探究印迹,使科学素养得到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关键词:兴趣 探究 讨论 合作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
2、过程,科学技能与思维方法,价值观,解决社会及日常问题的决策、 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伦理与情感等。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评价的宗旨落实到每一节课和每一项探究活动中。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时,教师可直接出示一块肥皂:“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有关物质的溶解现象。肥皂能在水中溶解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毫无疑问会回答肥皂是能溶解的。接着,教师提出:要
3、使肥皂溶解得快些,有什么办法?此时,学生凭已有的经验也不难归纳出“搅拌、切碎、加热水等方法都能加快溶解。当学生认为搅拌、切碎、加热水能加快肥皂的溶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对比实验对自己提出的方法进行一一验证。设计对比实验进行观察研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里可以采取由“扶”到“放”的原则,教师先“扶”着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如先讨论:如果我们用实验来验证搅拌能否加快溶解,这个实验怎样做才公平?也就是说,实验时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要不同?教师板书列出实验计划书,在学生充分研讨后得出:杯子相同,水量相同,水温相同,肥皂大小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学生能很容易地从实验中
4、观察到:搅拌能加快溶解;肥皂切碎后溶解得更快;肥皂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所以,得出“肥皂在什么情况下溶解得快”,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别的物质的溶解速度也会受到这些影响吗?”前一部分研究活动结束后,学生自然就提出了这一问题。我们来做一做在嘴里溶解糖块的实验吧。分别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含在嘴里不动”“用舌头翻动搅拌”“把糖块咬碎”“又咬碎又搅拌”,试试溶解完同一种糖块各需多少时间。体验并说说运用各种方法溶解糖块时舌头的感觉,特别体会一下舌头翻动搅拌时、糖块咬碎后舌头的感觉。想想糖块咬碎后并搅拌,为什么能溶解得更快?学生见后,先是感到惊奇,之后纷纷举手发表各自的看法,参与学习的意识极为强烈。相对
5、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就会被激发出来,还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育有疑,有疑者须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教师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步步激疑、导疑、释疑。正像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一开始就把尖锐的矛盾冲突呈现在读者面前,扣人心弦,使人欲罢不能。教学亦是如此,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首先问学生“关于岩石你想知道些什么?并且分不同颜色的纸条写上关于岩石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他们都自
6、觉地、主动地寻找办法解决它。如果让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问题展开探究,他们的内心往往缺乏那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样,学习就会变得比较被动。三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讨论和辩论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正常讨论和辩论,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其次,如何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通过科学教学培养科学态度在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和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盲从,对问题敢于质疑和
7、批评,对问题能够深入研究,善始善终,鼓励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不同的见解,学习他人长处,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能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通过科学教学培养科学情感在新课程理念中,科学情感不但是认知的手段,更是一种目标,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领悟这种情感的存在,促进他们情感的体验。教师还可以调用多种手段想方设法创设诱发情感的氛围,可以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课件等电教手段,使单调枯燥客观的知识规律讲述得生动些、形象些
8、,刺激学生情感诱发,使课堂充满情感,勃勃生机,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目的。(三)通过科学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和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通过各种教学资源,以保证活动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四)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科学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充足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我们首先要挖掘校内课程资源,特别要加强科学专用教室的环境建设,包括实验仪器、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及其他教学设施。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自
9、然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积极开发教学素材,如教学材料、实验方案、教学论文、课件、图片、学生优秀科技小制作、小论文等,使之形成资源库,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此外要敢于走出课堂,建立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河流、农场、田地、各种动植物,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开发区、工厂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周边环境之处,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好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真正的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总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身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要精心呵护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逐步提升学生敢于质疑、思索、探究、创造的科学素养。【参考文献】: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钟启泉 袁运开 蔡铁泉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