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伦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单选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1. 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B行政伦理学)。2. 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C行政系统)。 3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C国家与政府)。4. 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C公共性质)。5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A价值导向)。6中国古代认为为官从政的基础性道德是(B廉政)。7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和根本问题是(C如何对待“民”的问题)。8在行政伦理的观念体系中,最根本的是(D权利义务关系)。9认识阶级社会中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是(C阶级分析法)。10
2、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体现为(B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第二章 1. 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A行政效率观)2.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C重德轻法)。3. 公共行政的科学观也被称作为(C工具理性)。4. 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是(C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5. 中国古代正义思想的主流可以说是(B天道正义观)6. 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A正义)。7. 把公平当作各种德行的总称的古希腊思想家是(D亚里士多德)8. 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关系是民主的(D客观基础)。9. 在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领域中,民主最为突出的功能体现在(A. 防止行政人员的腐化和惰性化方面)。10.
3、 对于行政伦理关系来说,首要的原则是(B民主)。第三章 1.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B为人民服务)。2. 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C行政理想)3.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C加强理想与信念教育)。4. 理想与信念教育更多地属于何种范畴?(C道德教育)。5.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称为(C行政态度)。6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D外在显现)。7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A行政管理实践)。8下面关于行政作风的论述中,
4、正确的是( B. 行政作风即行政办事作风)。9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C践行阶段)。10在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中,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是(C践行阶段)。第四章 1. 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2. 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 3. 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B外在形式)。4. 行政人员行政行为的裁判者是(C行政良心)。5. 下面关于行政良心和行政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行政良知是发现行政良心的过程)。6. 行政良知的全部内容是(A诚信和忠恕)
5、。7.下面关于个人良知与社会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个人良知以社会良知为前提)。8.下面关于行政良知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行政良知与个人良知、社会良知在现实中是一致的)。9. 行政人员运用行政道德的技能,在行政伦理学中称为(B行政良能)。10. 行政道德是行政技能的(C人格特征)。第五章 1. 行政责任的具体实现主要体现为(A. 道德责任)。2. 严格意义上的行政责任体系出现在下列各社会治理模式选项的(C. 管理型)中。3.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最基本宗旨是(D. 为人民服务)。4. 行政人员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C. 对行政之公共性的信仰)。5. 培养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首
6、要的任务是(A. 促进行政人员公共性信仰的生成)。6. 行政人员对物欲和权欲的自我控制和调节,主要表现为哪一种责任意识(C. 节制意识)。7. 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中,具有精神内核意义的是(D. 公仆责任制)。8. 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B. 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9. 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A. 为人民服务)。10. 管理行政的人性假设是(A. 人性恶)。第六章 1. 下列内容不属于我国政府行政纪律六项基本内容之列的是(C政治中立纪律)。2. 对行政纪律社会性的正确理解是(C. 行政纪律既要考虑社会影响,又要关注维护自身组织秩序中的作用)。3. 法律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的区别之
7、一表现在(D. 二者的内容规定和约束力层级不同)。4. 我国的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都包含的一种形式是(A警告)。5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C行政人员自律)。6.“他律”与“自律”的关系是(A“他律”是“自律”的必要条件)。7.国外把行政纪律的特征形象地表述为“烫炉法”主要是针对行政纪律的(C.强制性)。8.行政纪律公共性的集中体现是(D.使用于行政人员公务活动以内)。9.行政纪律社会性主要表现为(A.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10.下列特征中不为法律规范和纪律规范所共有的是(B.罪责自负性)。第七章 1. 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B. 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
8、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2. 行政荣誉按照(A.荣誉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3. 行政荣誉按照(B. 内容和产生的原因)来划分,可以分为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4.行政荣誉是维护和促进(D.公共利益)的结果。5. 在上级的命令、法律的规定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以(C. 道德判断)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原则。6. 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C.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7.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B.有限责任制),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8.行政荣誉的实质是责任,意味着同类职务同类
9、工作同等任务条件下(C.更多)的道德期望。9行政人员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D. 无论在何种时代都是不道德的行为)。10(A国家机关)是授予行政荣誉的最重要、最权威主体。 第八章1. 从行政人格的现实表现来看,它是(A个体人格)。2. 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D. 行政信念)。3.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C行政习惯)。4. 工具人格体现的社会关系是(B. 人对物的依赖关系)。5.在服务行政模式中,行政管理活动以哪种治理方式为主(B. 德治)。6.公共领域的性质决定了哪种人格模式是现阶段的理想行政人格(D.独立人格)。7.在社会治理体系中,
10、具有统摄意义的价值理念是(C. 服务价值)。8. 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生成的关键因素是(D. 行政人员个体)。9. 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法的规范和约束,是其哪一方面的修养的表现(C. 政治修养)。10. 行政人员在塑造理想人格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D. 在实践中学习)。第九章1. 在政府治理模式走向德治的过程中,治理工具主要表现为(B. 伦理规范)。2. 一般伦理规范以哪种模式为主(A. 应为模式)。3.下面哪一项是行政伦理规范独有的特征(C. 政治性)。4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哪部法令以惩治贪污行为(C大诰 )。5.199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D.关于党政机关
11、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6.探寻行政伦理规范的制定依据,实际上是对行政人员(A道德)本质的追寻。7.现阶段,我国行政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是:(B廉洁奉公)8.在关于奉公的行政伦理规范中,(C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9.现阶段的行政伦理规范中,(A求真务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10.求真务实最后的落脚点是:(C真抓实干) 第十章1政府信任关系是指(C 行政相对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2政府信任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是(A. 社会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3考察政府信任
12、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B 政治信任感)。4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政府存在而言,(C 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5对于社会信用体系而言,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D 示范和推动)作用。6利益一致原则是建立和维护政府信任关系的(D 基础和前提)。7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客观求实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B. 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8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公开性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C. 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9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D. 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10公共政策要体现政府信用,最为根本的是其(D
13、 科学性和稳定性)。第十一章1. 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的基本特性是(B客观性)。2.以下各组范畴属于“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是(C. 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3.上下级之间以工作报告、工作指导与工作督促方式所进行的行政伦理监督通常属于(A. 自我监督)。4.分析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B.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制度监管存在真空地带)。5. 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表现为(B兼顾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6. 行政伦理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C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7.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监督的主要形式是(A行使工作计划审查权)。8. 我国行政伦理监察的一部重要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于哪年通过(D1990年)。9. 行政伦理评价最重要的方式是(C社会舆论)。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于哪一年正式成立(C1987年)。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