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农村初中数学的有效备课丹阳市埤城初级中学 邵丽君作为一名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岗位上工作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给我们教学理念带来的震撼。新课程理念提出了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往过程,课堂不仅仅在45分钟之内和教室之内,教师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唤醒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是一系列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事件,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编制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因此,新课程的备课要在传统的“为学生”备课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让学生”的备课。通过对初中数学有效备课教材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现谈一谈对农村初中数学有效备课的一些思考和想法。一、 三维目标要全面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新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在教学中,是把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还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机械地叠加? 案例一:在我校的集体备课中,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目标,有两位教师有不同的设计。设计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做函数图象的步骤,会做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化,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理解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能力目标: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判断、应用能力。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在探究性质的活动中,增强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
3、。设计2:知识目标:学生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沟通。显然设计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具体明确可操作,并且行为主体是学生,设计2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则从教师角度叙述,要求学生怎么样,并且叙述较为笼统,操作性不强。二、课堂预设要充分 教学中的预设性是指老师能够预知学生碰到某个知识点将会存在何种认知问题,并能够预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预设一个师生之间思维的情景,这样的情景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地走进课堂,让学生以一种高昂的情绪接受新知识。 案例二在设计勾股定理开篇
4、的课程时,我预设到学生需要一些轻松的而非枯燥计算的信息来勾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于是我用一段勾股定理的文化和历史做铺垫:在通讯还非常不发达的年代,勾股定理是很多的民族和文明最早发现的定理之一,足以看出勾股定理的魅力从古到今依然不减。学生充分的感受到马上要学的数学知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是古往今来无数数学家痴迷的数学上的艺术品。在学生这样的追求下,再来介绍勾股定理的普通证明方法,图形证明方法,无字证明方法,学生会发现这些证法简明,易于理解。 案例三在介绍“无理数”这节课上,我预见直接的把无理数的概念给学生,学生在接受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困惑。学生会问,怎么会想到无理数的?无理数难道是真正存在的?平日里
5、,有理数就很好用了,学无理数做什么?正是因为可以预见学生将会出现这些问题,备课时我思考用“无理数的发现者希巴斯的意见没能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同而被丢入大海”作为开篇,即体现了科学史上悲壮的一幕,又把学生拉到当时的历史时刻,让学生在感情上接受无理数并且开始学习无理数。三、互动探究要加强 新课标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备课中要不断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注重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案例四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有关知识后,根据教材为学生提供的数学活动线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 请同学们观察环境,如果我们
6、学校要建设新的自行车停车棚,至少需要多大面积?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哪些数据?你准备如何收集这些数据?请就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来。要求学生按照如下程序进行:(一)分组完成;(二)自主进行调查、统计活动(联系校园生活实际),根据结果作现场统计(要求列出统计表);(三)请大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车辆数量、地理特点确定车棚大小及设计方案;(四)通过小组合作,形成完整方案;(五)由大家评选出三套入围方案,并指出其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六)对修改后的三套方案进行最终选择,评出一套最佳方案,呈与学校参考;(七)问题拓展:请就现场招标进行调查,了解方案设计与竞标的常识。 案例五在七年级下册“完全平方
7、公式”的教学中,书本教材直接给出问题情景,为结合情景问题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完全平方公式,课前我布置学生准备边长为a、b的两个正方形硬纸板和两个长为b ,宽为a的长方形硬纸板,再引导学生用这些硬纸板拼成课本上的图形, 把学生引入了“形”与“数”的结合学习之中,建立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这样书本中的情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经历“形”与“数”的结合过程后,发现(ab)2a22abb2 并且知道(ab) 2a2b2,再用乘法运算法则证明这个结论,进而得出了完全平方公式。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备课时间是有始无终的,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的调整、修正,对课堂新情况的随机应变是备课的继续和提升,课后的总结则是对整个备课的缝合和沉淀,是备课的后续和攀升,并且这还将在新的备课活动中延续、再上升。只要我们不断更新备课观念,不断研究新课程理论,教师的备课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