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湘潭市七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段考检测题 班次: 姓名: (同学们:一定要火眼金睛哦,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序号填在答题表中相对应的题号下面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近
2、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距今为204万年,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少年 A.34万年 B.44万年 C.170万年 D.204万年 2、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 、下列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
3、山顶洞人 D.蓝田人 4、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 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 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 5、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 D.半坡氏族 6、仔细观察右图:农业出现后,人们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 正确的是 ①图1属于半坡人居住房屋,图2属于河姆渡人居住房屋。 ②图1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
4、图2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 ③图1居民种植粟为主,图2居民种植水稻为主。 ④房屋样式的区别是自然环境差异的结果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查大禹治水的工作 B.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尧发明了文字 8、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9、夏朝建立于
5、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21世纪70代 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代 D.20世纪70年代 10、你知道“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跟谁有关吗 A.夏桀 B.商汤 C.周厉王 D.周幽王 11、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通过成语“反戈一击”,我们可以得知哪个朝代的历史结束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2、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 B.用毛笔写 C
6、用铅笔写 D.用碳笔写 13、金文是指下列哪种文字 A.甲骨文的雏形 B.金制品上的文字 C.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D.鎏金的文字 14、下面各项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 B C D 15、下列人物之间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对手的是 A.晋文公VS楚庄王 B.夫差VS勾践 C.庞涓VS孙膑 D.白起VS赵
7、括 16、战国时期,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到洛水流域,并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里的“九鼎”象征着 A.王权 B.财富 C.王宫 D.武器 17、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①牧野大战 ②城濮大战 ③围魏救赵 ④长平之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8、 D. ①②④ 19、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①造旅游景点②防洪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21、人类起源于上帝造人。 22、中国是世界上
9、最早种植水稻、粟、蔬菜的国家。 23、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4、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25、春秋时期,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26、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晋文公 27、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为了纪念李冰。 28、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29、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30、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31、图片知识题(共10分) (1)填出图中A.B.C.D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诸侯国。(4分) A ______________ B
10、 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2)生活与实践利用 历史典故可以帮助我们 识记历史知识,春秋战 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较多, 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如“管仲相齐”、“尊王 攘夷”、“葵丘会盟”、 “纸上谈兵”等。你还 知道其它吗?请写出三 个春秋战国时相关的成 语。(6分) 32、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学完本课后请回答:(共12分) (1)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成下列表格(7分) 学派 代表人物 政治主张 治人要实行
11、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庄子 墨家 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韩非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通过以上表格的完成,同学们,你能找出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有识之士在发表各自的政治学说中,在治理国家方面,观点趋于对立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呢?( 2分) (3)“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你能找出以下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哪三家学派的精神呢?(3分) “当仁不让”( ) “随遇而安”( ) “守株待兔”( )
12、 33、公元前356年,“卫鞅”在“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 请回答:(共28分)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2分) (2)如果你处于当时社会,假设自己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你会对以上哪些措施有看法,是欢迎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任选两个角色作答,10分) (3)根据材料可推断“卫鞅”的变法主张属于哪家思想学派?(2分)此次变法影响如何?(5分) (4)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4分)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想呢?(5分)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