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科学毛毛虫变蝴蝶教材简解:中班科学毛毛虫变蝴蝶是中班下学期第三个主题身边的科学中的一个生成活动。春光明媚,空气潮湿而温暖,幼儿园的花坛里、果树下、草丛中变成了昆虫的世界。孩子们似乎天生对各种各样的昆虫感到好奇,他们经常睁着自己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最小最小的动物。孩子们像名侦探柯南一样,拿着好奇的放大镜去发现: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蝴蝶?它们是怎么样来的,是由什么变来的在这样一个愉快的蝴蝶发现之旅,孩子们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研究的愿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目标预设: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蝴蝶的形态、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2、运用肢体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重点:理解故事毛毛虫变蝴蝶内容及肢体表现难点:了
2、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成长过程设计理念:在一次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去草地上玩,只见,草地上五、六个孩子围在一起激烈地争论起来,“我的大蝴蝶是小蝴蝶的妈妈!”“不对,小蝴蝶才不是大蝴蝶的孩子呢。”大家听见了,都立刻围了上来,说这说那的记得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就是活教材”。我想,何不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帮助孩子们获得一些新经验呢。于是,我设计了毛毛虫变蝴蝶这一活动。为了帮助幼儿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完全用肢体展现,活泼生动的变化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并且通过有趣的故事帮助他们了解蝴蝶生长过程方面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春天来了
3、,在河边的大树上有一只刚从卵里爬出来的毛毛虫,它想到河的对岸找小伙伴们玩,毛毛虫能过河吗?它怎样过呢? (教师边说可以边模仿毛毛虫游动) 2、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毛毛虫究竟能不能过小河?它又是怎样过河的呢?听完下面的故事就会明白了。 (二)、幼儿观看ppt好吃的毛毛虫,了解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 1、幼儿观看ppt。(提醒幼儿带着问题去看。) 2、边提问边出示图片。 (出示蝴蝶成长的各阶段图片,将其成长过程系统化。) (1)、毛毛虫能过河吗?它是怎样过去的呢?(出示毛毛虫图片) (2)、毛毛虫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出示卵的图片) (3)、毛毛虫是怎样长大的? (4)、长大后又有什么变化?(出
4、示蛹的图片) (提醒幼儿毛毛虫长大后给自己盖了一间小房子,毛毛虫在小房子里变成蛹。) (5)、最后变成了什么?(出示蝴蝶) 3、小结:蝴蝶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时是一颗小小的卵,过了几天,就会从卵里爬出一只瘦小的毛毛虫,它很饿很饿,于是它吃了许多水果,许多树叶,吃饱了就为自己盖了一间小房子,然后在小房子里变成蛹,等它钻出来时已经是一只漂亮的蝴蝶了。 (提醒孩子不挑食,培养孩子的健康观念。) (三)、通过体能游戏毛毛虫变蝴蝶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宣布游戏规则和玩法: 1、当老师摇铃鼓时请幼儿将身体缩起来变成一颗小小的卵; 2、过了几天,从卵里爬出一只瘦小的毛毛虫;(幼儿只有一
5、小部分身体与地面接触) 3、毛毛虫很饿很饿,它爬呀爬呀,吃了一大片叶子,身体长大了一点;(幼儿身体与地面贴的更多些,模仿毛毛虫爬行。) 4、毛毛虫又吃了一大堆叶子,身体变得好长好长,毛毛虫爬呀爬;(身体再次变长,继续模仿毛毛虫爬。) 5、爬到树上做了个透明的小房子,毛毛虫在小房子里变成蛹睡大觉;(做睡觉样。) 6、钻出来时,已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模仿蝴蝶飞。)蝴蝶飞呀飞,飞呀飞,飞过小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 (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有的幼儿起哄,应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把蝴蝶不同的生长阶段表现出来,同时鼓励做的好的幼儿,起榜样作用。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让自己的手和脚碰到别人。也要防止别人的手和脚碰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