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科目: 高中物理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1课时 提供者:杨凯单位: 达州市四川省宣汉中学一、 教学内容分析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在教材中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定量的计算。这部分知识是前面曲线运动的承接,是本章的重点,学好本节可以为学习下章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以及后面的电子在点电荷形成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内容做好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自己提出问题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 (2)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
3、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秒速,而且也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这节课作为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具体例子,通过分析理解向心力的概念,掌握向心力的来源,通过实验得到向心力大小的公式。2.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不能用几何和极限的数学方法先推导向心力的大小的公式,但是在以后的练习知识深化当中可以弥补这一点。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即在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
4、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3)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教学难点(1)向心力的来源。(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六、教学过程(一)引入向心力的概念: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先看几个做圆周运动的例子视频(过山车,练球,天体的运动等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不会飞出去,而是老老实实地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 大家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周运动(事先给学生发了个带细绳的小球)生:受到了拉力的作用, 学生活
5、动:对以上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分析师:这些力的指向有什么特点呢? 生:指向圆心。 师:我们把这样的力叫做向心力。板书 向心力: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指向圆心的力,符号:Fn(二)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实验:列举生活当中一系列生活片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对向心力的感官认识设问:质量为m的物体以角速度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究竟多大?。引出“探究向心力大小”这一研究课题。让学生再次通过一段绳子拴住铁球在桌面上做圆周运动,感受向心力。然后鼓励大家大胆猜想,向心力的大小可能和那些因素有关系?用投影仪把思考的问题展示出来:(1)向心力F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怎样研究?(2)实验中如
6、何控制变量,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需要观察记录什么?(3)列出实验原理,所用的器材和具体步奏。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个别同学回答分组实验,探索研究分析经过讨论,确定利用提供的哪些装置器材进行探求在此环节中,学生可以6人一组,开始按照确定好的实验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老师可以巡视观看,注意他们的设计是够合理,仪器的使用是够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做个别的指导,这样形成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合作讨论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学生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老师加补充完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以组为单位,每组推荐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向心力F确实与物体
7、质量、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有关,并讲明进一步精确的实验得出了向心力的计算公式。板书向心力的计算公式(三)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变速圆周运动合外力和圆锥摆,进而明确向心力和切向分力的作用效果思考与讨论:如图所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力产生了怎样的加速度?能否在实验室里粗略计算此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大小?分析:这里的受力分析结合前面落实:向心力不是一种新的力,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这些性质力的合力,也可以是这些性质力的一个分力。(四)、向心加速度(1)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出公式(2)通过练习提醒学生对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正确理解(五)课堂小
8、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向心力的计算公式、向心加速度的计算公式等教师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有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列举生活当中的生活片段(过山车、链球、天体的运动),分析链球过山车等受力,看视频找出这几种圆周运动受力的共同点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获得对向心力的感官认识让学生通过绳子系铁球在桌面上做圆周运动提出“向心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的课题根据亲手操作体验,感受向心力,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推导
9、向心加速度,把优秀的典型实验投影在屏幕上,大家共赏学生自己推导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发言,老师加补充完善利用PPT把总结的内容投影在屏幕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感受,讨论的结果,总结发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的集体思想,动手实验的能力七、教学评价设计知识点要求由一系列的生活实例总结出向心力的概念的环节能够从实例中知道向心力的点通过用绳子系的铁球做圆周运动感受向心力的大小做出猜想和验证有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能通过和同学一起实验验证向心加速度度的得出能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相信加速度的公式向心力大小的计算掌握对实际的例子中的向心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向心力和
10、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的关系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理解两者方向一致向心力是不是物体受到的一个新的力通过实例分析知道向心力是由已知力来提供的新八、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向心力与向心加速1定义:使物体做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力。2向心力的大小研究内容:( 1)向心力F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怎样研究?(2 )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需要观察记录什么?(3 )列出实验原理,所用的器材和具体步奏。 3.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和向心力的关系4归纳小结科学的思考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所学知识点: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九教学反思1这是一节探究型学习课。本堂课中学生活动较多,所用时间相应就多了,所
11、以整堂课没有宽裕的时间用来提供例题让学生利用向心力表达式简单计算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和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因为整堂都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想要知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主要是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合作学习而得出结论的,所以在结论的得出或是结论的表述可能会不严密,难免缺少知识的系统性,因此如何处理和保持好探究性学习中知识的系统性是探究性学习中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3探究型学习课给教师提出了很高了要求。在探究的第一个环节一定要千方百计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层次各有不同,因此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以及要运用不同的引导方法、激励方法和评价方案;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就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又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预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引导和应变能力以及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同时教师必须要非常了解学生,教师平时多走进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兴趣点;尊重每一位学生,但不放纵学生等。对于教师本人,必须要有强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同时一要创设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