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游戏还给孩子 浅谈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模仿成人世界的真实情景,在虚拟或想象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主动交往,充分表现。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中,在教育者对游戏的有效组织下,伴随幼儿游戏兴趣和愿望的产生,幼儿游戏就成为教育实践中现实的活动行为。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对游戏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支配,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自主性。游戏自发行为是趋乐性的,幼儿在游戏中因为需要的满足而获得快乐,同时游戏对幼儿良好个性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小班教师怎样实现自主性游戏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的思想。关键词:幼儿自主 游戏“爱玩是孩子
2、的天性”,当孩子们照自己的想法,生发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时,他们的发展是自主、快乐、和谐的!而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特别是小年龄段的幼儿很少有自由游戏的空间。我们常常看见以下两个镜头:镜头一:在课余的时间里老师拉着长长的火车,在幼儿园里漫无目的散步,或是一群孩子坐在椅子上手里拿一个玩具。镜头二:一个活动组织完了以后老师要求孩子们去大小便,并且老师随同一起去帮孩子们穿脱裤子,一部份小好便的孩子有的在教室里面乱跑、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则坐在小椅子上一言不发。任凭老师怎么扯着嗓子也只是暂时的安定。没几分钟要恢
3、复原样。此外在我们平时的带班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平时在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老师会亮出很多的“禁止令”。面对以上个个场景,我们不禁要思考:孩子们每天都在两位老师上午组织的两个活动,下午组织的两个活动中接受一些游戏,而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在带班期间则负责看管着班中的幼儿,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敢放手让孩子们太过自由的自主游戏。在两个活动和活动之间,很少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是由老师来组织幼儿拉着长长的小火车散步,或是玩一个什么游戏,或是玩什么玩具!老师的精力有限,在这样的一如既往的日子里就会感觉到累与无奈,同时还在感慨班里的孩子调皮难带。同时我们的孩子会不会多了一份死板,少了一份创造力,少了一份
4、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少了一份快乐!为什么会造成现在的这种现象呢?据分析有以下几种原因:1、 教师游戏的储备不够,尊重不够现在的年轻教师,很少知道幼儿的一些传统游戏,如:木头人、机器人、小孩真爱玩等,教师没有意识到游戏对孩子的重要,不知道带孩子到操场玩什么?怎么玩?认为只要带到操场上玩玩滑滑梯就够了!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有时还会轻易打断幼儿的游戏,幼儿游戏的权利不同程度地被剥夺了。2、教师没有给孩子多一点空间,多一点时间每个幼儿园都有区角活动的统一时间,对幼儿也有各方面的规
5、则要求,除了区域活动的时间外不允许幼儿将材料进行玩耍。幼儿没有太多自由选择的空间!3、 教师没有灵活的引导,机智的转变游戏源于幼儿的生活,如“比比谁爬得快”的游戏,因教师缺乏引导而扼杀了幼儿的纯真。顺其自然,妥善的引导可以推动游戏的健康的发展。如: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并随时提出一些建议。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游戏真正的还给孩子呢?一、营造温馨的环境,温馨的游戏环境会给幼儿家的温暖小班幼儿喜欢选择自己熟知的物品进行操作活动,所以他们往往在一段时间内会选择同一区域进行活动。(一)最熟知的生活经验来源于家庭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游戏的环境,在布置的过程中,运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按照他
6、们的意愿布置环境。如:在娃娃家里,有带窗纱的小床、可爱的小桌子、各种各样的娃娃、娃娃的小衣服、小餐具、各种各样的玩具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的,而且是自制的,这样的过程中充满了满足和快乐。(二)提供材料时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平行游戏是该年龄段幼儿活动的基本特征,我们在设置区域时必须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人数及个区域中所能容纳的人数来确定开设的具体数量,同时在创设区域与提供材料时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如在开学初我们设立了四个娃娃家、两个玩具城,喜欢平行游戏的孩子们在各区域中选择着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渐渐地,一些孩子们的注意力逐渐向其他区域扩散,“娃娃家”中的人数较以往有所减少,活动能力也有所
7、提高,我们就针对班中部分幼儿听见音乐喜欢载歌载舞的情况,将其中一个区域改建为表演区,并提供了相应的辅助材料。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又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及培养目标,开设了较为安静的美工区、益智区等,让渐渐长大的孩子们有更为宽泛的选择空间。二、投放多样性的材料,丰富的游戏材料会给孩子创造的灵感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包括材料自身应付着多种教育因素,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玩,活动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创造游戏的多样性。(一)幼儿是材料的需要者我们在各区域中提供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幼儿对材料的感知程度,尽量以幼儿熟悉、易于操作的材料为主,这样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运用。以往我们常常
8、购买一些操作使用。但实践告诉我们:孩子更喜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实用品。如:在玩具屋里我投放了吸管、豆子、切开的大油壶(可当漏斗)、常见的矿泉水瓶等。(二)幼儿是材料的使用者其次,随着孩子经验积累、活动能力的不断增长,我们可将自主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主选择进行游戏。如有一天我们将以上材料摆与桌面上,意在引导孩子们可以将豆子放在矿泉水瓶中,吸管可以弯弯直直的变形。而孩子在选择材料时则:把五颜六色的吸管插入瓶子中,插出了一瓶瓶好看的花。此时游戏乐趣也随之增长。连还没脱离分离焦虑的蓝雨欣也参与其中。三、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自由是孩子们快乐游戏的根源教师往往注重游戏的常规
9、,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孩子,教师为孩子选择游戏主题,替孩子安排角色,给孩子构思情节,为他们选择玩伴,但孩子们却没有完全自主的游戏。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一)拿掉“禁止令”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以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幼儿参加的不仅仅是原本意义上的表演或游戏,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按照自己对环境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尽情享受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二)做一个好观众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在孩子自己游戏的时候,教师就是“观众”。有的时候发现小朋友也能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10、,而且他们会相互学习交流,能力强的孩子还会指导能力弱的,传授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老师要尽量放手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不要以为他们什么都不会,其实他们也在不断的交流“经验”四、确立合理的规则,让幼儿有良好的行为小班幼儿刚刚接触自主游戏,是培养规则意识的良好时机。所以我们在开学初就将“爱护游戏材料,有序取放”、“不影响同伴的游戏”等作为首要规则加以培养,并以积极的方式进行强化。渐渐地我们将、有问题与同伴友好商量”等;学期末,我们又要求幼儿“初步尝试将废旧材料运用到游戏中”、“尝试与同伴分工合作进行游戏(一)巧设标志法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我就在各种框架上贴
11、上幼儿熟悉而又喜欢的各种图片,用完及时放回原处,要求孩子将玩具送回自己的“家中”。 每种玩具固定放一个位置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 (二)榜样示范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说教,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进行晨间入园时和点名这一常规上,教师主动向幼儿打招呼和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老师或幼儿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游戏常规。在游戏开始前常问孩子:“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当孩子们“游戏开始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尝试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也许,我们注意到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也许,我们关注的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也许,我们努力让身边的孩子利用已有的经验玩力所能及的游戏。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作为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游戏,自主游戏又使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需要的满足又带来了快乐,快乐作为强化剂促进孩子去游戏,所以,孩子能在自主游戏中快乐成长的同时教师也解放了自己的大嗓门。让我们一起用心,用行把游戏还给我们的孩子!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