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中的数学阅读的审视 朝天区之江中学 张云兵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倡与深入,阅读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从近几年的中题型来看,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中考热点之一,一般篇幅较长、涉及内容丰富、构思新颖别致。这类问题主要考查解题者的心理素质,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考查解题者的观察分析能力,判辨是非能力,类比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学归纳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要求学生们平时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爱读书,会学习,善求知,勤动脑,会创新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及提高数字阅读能力是当今教师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中考中数学阅读的现状
2、 1、学生方面: (1)阅读材料文字多,数学语言抽象,内容枯燥,因此学生心理烦躁、畏惧,没有阅读的兴趣与欲望,易受外界干扰,持久性差。 (2)阅读时不认真,走马观花,像看小说、连环画一样一晃而过,不求其义,不理其序,不明其理,不思其法,不猜其果。 (3)语文水平低,对于数学语言、数学词汇理解不透,梳不通,故读不懂题意。 2、教师方面: (1)教师对阅读理解教学重视不够,总认为平时考试很少考,辅导费事费时,效果不高。平时教学听之任之,让学生知己去阅读。 (2)缺少对学生阅读方法有效的培训与指导, (3)资料收集的少,有针对性的讲解少、练习少。 所以现今大部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较差
3、在数学阅读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同时绝大部分学生忽略了数学教材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很少得到有关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他们由于阅读能力的长期弱化,故对应用题产生厌烦心理,望而生畏。只有了解现状,复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讲解和练习。 二、 中考中阅读题的类型 中考中数学阅读理解题从呈现形式来看,大致可分四类:纯文型、图文型,表文型,改错型。从考查能力来看,1、考查解题思维过程的阅读理解题。这类试题就是为检测解题者理解解题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设置的。2、考查纠正错误挖病根能力的阅读理解题。这类试题意在检测解题者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查归纳、
4、探索规律能力的阅读理解题。这类试题意在检测解题者总结、归纳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驾驭数学的创新意识和才能。4、考查掌握新知识能力的阅读理解题。命题者给定一个陌生的定义或公式或方法,让你去解决新问题,这类考题能考查解题者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考查解题者接收、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复习期间,只要我们弄清了阅读题的类型,及它所要考查的目的,就可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就可以有的放矢。 三、中考数学阅读方法的培养与指导 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机械的去模仿,重复,死记,毫无意义的学习。也不是培养一个解题 的机器。故阅读方法的培训与指导就尤为重要
5、了。 1、让学生快速把题目读完整,把握大意。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阅读时不仅要特别留心短文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等细节,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据此估计是我们平常练习时的哪种类型,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一般是如何解决的,在头脑中建立初步印象。 2、让学生仔细阅读,抓住题中的关键字、词,提炼出有用的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各个关键数据,还要注意各数据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一些特殊条件(如附加公式),以简明的方式列出各量的关系,提炼信息, 在通读全文基础上勾画重难点,然后质疑、联想类比、批阅注释。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和阅读时产生的疑问
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再仔细阅读有关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对于易出现的误区要勇于暴露,学生辨析纠错,从而加深印象。 如:(2012贵州六盘水)如图1,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图2,图3,图4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 图2 A B C D E F A B C D G H E F 1 2 3 4 M A B C D E F M N P Q G
7、 H E F 1 2 3 4 图1 图3 (第23题) 图4 理解与作图: (1)在图2、图3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试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作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 计算与猜想: (2)求图2,图3中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并猜想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的周长是否为定值? 启发与证明: (3)如图4,为了证明上述猜想,小华同学尝试延长GF交BC的延长线于M,试利用小华同学给我们的启发证明(2)中的猜想. 【解析】(1)根据网格结构,作出相等的角得到反射四边形; (2)图2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FG=
8、GH=HE的长度,然后可得周长;图3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GH,FG=HE的长度,然后求出周长,得知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定值; (3)证法一:延长GH交CB的延长线于点N,再利用“角边角”证明Rt△FCE≌Rt△FCM,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F=MF,EC=MC,同理求出NH=EH,NB=EB,从而得到MN=2BC,再证明GM=GN,过点G作GK⊥BC于K,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MK=MN=8,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GM的长度,然后可求出四边形EFGH的周长; 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矩形的性质,读懂题意理解“反射四边形EFG
9、H”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认真研读示例,把握“新知识”的实质 现在中考中有很多是阅读新知识,应用新知识的阅读理解题,对于这类阅读理解,一定要求学生读懂范例,反复研读,逐字理解,大胆仿做。 例1: 计算机是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进行处理的,二进制即“逢二进一”,如(1101)2表示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形式是1×23+1×22+0×21+1×20=13,那么将二进制(1111)2转换为十进制形式是数( ) A. 8 B. 15 C. 20 D. 3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进制与十进制这间的转化,首先要理解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含义,然后要学会它们
10、之间的转化方法.本题已给出了一个例子,模仿示例就可以完成本题. 解: 1×23+1×22+1×21+1×20=15.故选 B. 例2: 定义:,,例如,,则等于( ) A. B. C. D. 分析:由题意应先进行f方式的运算,再进行g方式的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及坐标的符号变化. 解:∵f(﹣5,6)=(6,﹣5), ∴g=g(6,﹣5)=(-6,5),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种新型的运算法则,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题的难点是判断先进行哪个运算,关键是明白两种运算改变了哪个坐标的符号。 4、交流反思体会,总结提炼迁移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11、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又总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班级成员的数学基础不同,阅读能力有异,学习自觉程度也不一样。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数学材料的感受体会,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平时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失误,总结经验,提炼阅读方法,内化为自身的阅读好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及对自己学习的益处,从而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数学阅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