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正确地进行表述。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设计情景,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一开始先用很短的时间复习旧知,并计算引入,然后,我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积极性很高。2、主动探究,实现亲身经历和体验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
2、、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我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 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3、设计开放性习题,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分配律后,让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式子补充完整,并利用分配律进行简算。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