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和千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克和千竞”是小学教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孩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重量。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2、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三、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四、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去超市买东西吗?在超市里面经常会看到商品的重量如:豆油5千克、饼干110克、6个苹果1千克等。这些都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师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心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地到克和千克呢?举例说明。(二)操作研究1、那么1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师说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就是1克,小组
3、内成员连续流掂一掂2分硬币,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1千克有多重呢?老师手里的两袋盐重量正好是1千克。现在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感受1千克有多重。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2、明确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感受了1克和1千克的重量,它们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那么克和千克是什么关系呢?师举例说明1袋盐500克,2袋盐是多少克呢?所以1千克=( )克。3、介绍各种秤举例说明称量方法,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我们必须用秤来量一量。你见过哪些秤呢?指名回答。现在以电子秤为例说明称量的方法:6个苹果(1千克)、4个西红红柿(500克)、一大瓶水(2千克)。看着称后的牺牲品
4、你获得哪些生活经验?(三)拓展思维讨论:克和千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你能给老师说的物体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吗?如果要称称你的体重,用哪种单位最合适?请同学们分组称一下自己的体重。(四)活动感知,形成概念估测老师带来的物品有多重。2个足球、2本数学书、一盒粉笔、6个西瓜,先估测然后实际量量看哪个组估测的准确。掂一下你的书包,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重?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你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习的很愉快,那你们都获得了哪些知识呢?(六)应用拓展1、填合适的单位。一个鸡蛋约重50()一个西瓜约重3()爸爸的体重是60()一个苹果约重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