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下阳小学 李美霞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下第27-28页。教学目标:1、经历三角形三遍关系的探索过程,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结合操作活动,提高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3、经历活动种中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渗透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探究和归纳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含义”教具:课件小棒学具:小棒若干、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什么是三角形?2.判断。(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做好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搭三角形。明确活动要求,小组分工搭一搭、想一想并填一填。2.汇报、提出问题.有的组能搭成三角形
2、,有的不能搭成,跟什么有关系?3.分析并解决问题。不能搭成三角形。怎么样的三根小棒不能搭成三角形,想一想汇报想法。师根据汇报,动画演示课件。明确:两根短小棒的长度和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不能搭成三角形。能搭成三角形。学生大胆猜想,用表格中的数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设计意图:让学通过“搭一搭提出猜想验证”等活动,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加深对“任意”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1.快乐选择.2.认真思考.3.魔术剪刀.(设计意图:练习题设计侧重灵活运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巩固新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板书: 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搭成 能搭成1+36 3+3=6 3+46 2+36 2+4=6 3+56.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