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叠词的含义。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荷花的
2、艳丽的色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在小池中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板书:荷塘月色二、品读课文4、5、6小节(一)讲读第四小节: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提问: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板书荷叶田田(多)舞女的裙:亭亭(美、高)荷花零星点缀(色)如明珠、如星星(洁白、繁多、光)袅娜、羞涩(轻盈多姿、态)形态美荷香缕缕仿
3、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隐若现)动态美荷波象闪电(快)凝碧(色)流水脉脉(神态)静态美讲解: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指名回答然后分析:第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第二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问: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在这一句中作者将什么比作什么?它们
4、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样写又有什么好处?明确: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把香味比作歌声,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提问: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明确: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
5、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其实,“通
6、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二)讲读第五段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五自然段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明确:泻、浮、洗。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明确: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在这里
7、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一般流动?板书:月光:(正面)泻轻柔月色(荷塘四周):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反面)(侧面)黑影、倩影(三)讲读第六节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1、本节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荷塘四周之景明确: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
8、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2、写出了环境何特点,表现作者怎样的内心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淡淡的哀愁3、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明确: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
9、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板书:树:重重、阴阴(沉郁)四周远山:隐隐约约(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第二课时一、导入:(略)二、讲解课文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一)讲读第一自然段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明确: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
10、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板书:缘由:颇不宁静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明确: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唯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1、二)讲读第二节1、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评点学生的朗读)请一位同学找出小路的特点,并说说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小路的特点:曲折、幽僻、树多好处: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板书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三)讲读第三小节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
12、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板书感受:自由(苦闷)(六)讲读第六节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1、本节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荷塘四周之景明确: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2、写出了环境何特点,表现作者怎样
13、的内心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淡淡的哀愁3、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明确: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板书:树:重重、阴阴(沉郁)四周远山:隐隐约约(自远而近)灯光:没精
14、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第三课时(八)讲读最后一部分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1.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明确:江南旧俗。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明确: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1、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体现
15、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景生情2、“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绪明确:“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另
16、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三、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四、布置作业:背诵4-6三节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