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潭县2013年度教育教学论文标 题: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科 目:初中数学作 者:周香联系电话:13875219631任教学校:湘潭县云龙实验中学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摘要:课程目标将数学学习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未来公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靠每一堂数学课来完成。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只有突出乐、活、思、实、创五字原则,才能称得上一堂优质数学课。关键词:乐、活、思、实、创有人认为一堂好的数学课,就是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其实,这样的课只不过是把教
2、材内容搬到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而已,这能算是一堂好的数学课吗?一堂好的数学课绝不是照本宣科,必须结合学生情况、体现教师本人的个性、特色,具有创新精神,特别要在乐、活、思、实、创等方面下功夫。1、乐乐指乐学和学乐,即学生的学习具有迫切的求知欲望、浓厚的求知兴趣。通过学,又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要学生乐学,教师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要让学生“亲其师”,教师就要“爱其生”。“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丐尊)。当然这里的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严慈相济的“师爱”。“师爱”是全方位的爱
3、,更有关怀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之爱。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尽量挖掘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合理成分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延时判断,恰当指引,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才能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要使学生乐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能用生动有用的数学去感染学生,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学生自然乐学。同样一门数学,同样一群学生,不同教师去上课,学生乐学程度不同就是这个原因。乐学是学乐的开始,但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乐,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学习毕竟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不是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分外香?”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学生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的迫切欲望,
4、才会去刻苦,才会感到“苦”中有“乐”。同时,诚如前面所述,教师要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化枯燥为有趣,化繁难为简易,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同时,要分层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学生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发展,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节教学中,一开始上课,我就提 出了一个问题:“老师记得一句诗,两只黄鹂鸣翠柳,下一句忘了,谁能说出下一句是什么?”,有学生马上说 “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有学生说:“老师现在上数学,不是上语文课?”,我马上反问:”谁规定数学课不能念诗,这诗可和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有一点关系呢!”,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
5、起来,我将两句诗竖行排列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样排列象什么?”有学生马上说 “象对联”,“两只黄鹂”对“一行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从而引入“对称”这一概念,再不失时机出示一些对称图样,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的学问,使学生“视而有见,听而有闻”。 另外,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数学趣闻,结合教科书,说说数学史上公式、定理等发现过程,讲讲数学史上的难题是如何被解开。例如:学习尺规作图“二等分角”之后,你能用尺规作图“三等分角”吗?再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科书中“阅读材料方程史话”,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时,十分感兴趣,纷纷询问“天元术”是什么
6、,要求我对此进行详细的解释,并立即着手列方程计算丢番图的年龄。2、活 活指鲜活的情境,灵活的方法,活动的课堂。鲜活的情境:中学数学课本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和教材本身的特点,难以完全适合各种教学的实际情况,如果教师在数学中不注意创设学生所熟悉的,鲜活的情境和展示知识发生过程,数学就成为脱离生活实际的、没多大用处的东西。相反,则既能促使学生在愤悱之中学习,又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的思维过程,有利于认识数学概念是如何被提出、发现、抽象和概括的,有利于认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建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灵活的方法,应面对个性各别的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甚至同一内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
7、教法。重视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的课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堂理应成为活动的课堂。这就要把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和合作学习。数学活动包括数学游戏,数学模型制作,数学调查,问题探究,尝试活动等,包括编拟数学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和数学小论文,编数学板报,每日一题数学操练以及数学问题的小组讨论和争鸣等。这些数学活动,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让学生主动进行。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主导者。其主导作用体现在促使学生发挥主动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数学活动
8、中,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设问”(问到激发学生思维火花上),要求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学问”,即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我出了一道题 :求正五角星的五个角A、B、C、D、E的和是多少度?若不是正五角星,把它压扁,拉长一些,那五个角总和是多少?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正五角星,还是压扁、拉长以后的五角星,都只预定了一种解法,即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来解答,但在教学中,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三种方法来解:用量角器量;把五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压扁或拉长之后获得结论一致。这第、种解法突破常规,利用
9、测量、剪拼的方法达到目的,含有了归纳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 3、思 思指思维。如数学思想和数学观念,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数学方法等,都是数学思维的主导方面,是策略创造与逻辑演绎的结合。但我们的数学教学往往只重视逻辑演绎,忽视策略创造,轻观察、实验、类比、归纳、发现的探索性思维和直觉思维。一般来说,直觉用于创造,逻辑用于证明。在中学阶段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依靠直觉提出猜想,进而能证明或否定猜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既符合认知规律又是完备的。 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这是数学活动的真谛。暴露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概念数学中,教师要展示概念形成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变
10、得聪明起来。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去推导、证明、求解,思路方法是怎样想到的,并把自己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暴露出来。这样,学生在这些经历中逐渐学会如何思考,从而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发展思维,反思又是一个需要十分重视的方面。弗洛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能总结出带有一般性、规律性的东西,促使认知上的升华。同样教师通过反思,才能真正领悟教学的真谛,有个公式:“优秀教师:教学+反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认识”这一节教学中,我亲自制作的一些图形模型,并让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在课堂上展示模型以及所带物品,然后请他们观察这些立体图
11、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能不能将它们分类。在观察讨论时,有学生发表看法:“玻璃珠、皮球滚来滚去,站不住算一类;其它的可以固定位置,不易移动,算一类。”也有学生说:“尖尖的(指圆锥和棱锥)算一类,其它算一类。”情绪激昂,互相批驳,最终获得与教科书分类基本相同的结论,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过渡显得理所当然。再如:在进行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教学时,以四人为一小组,用画画的形式,从正面、侧面、俯视三个方面画出每组桌上的立体图形,然后将所画图形拿给其它小组观察,看能否得出这是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并评分,看哪一个小组画得最好。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将每一个细节错误都找了出来,之后的教学也顺理成章
12、。 4、实 实指实践、实效。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倡“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两种思想,恰好反映了两种教育观:是从理论始,还是从实践始。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探索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 实效,这是教育(学)的最终目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中学是学
13、生求知的基础阶段,把落实双基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恰当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时效比,重视过程评价,及时反馈校正,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 要讲究实效,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施教,针对不同学生,提不同问题和不同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这是评价教学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5、创创指创新,包括创新的教、创新的学。创新教学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用“情感”为创新教学开道,要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思考的充分自由(有利于创造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罗杰斯)。要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广阔时空,创设创造性情境,激发学
14、生的好奇心、创新欲,使学生自信:我也能创新。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认为创新教学,就是弄点新花样,搞个形式,或者只是搞专题性的研究性学习,这是片面的。创新教学绝不是搞花架子,也不仅仅是专题性的研究性学习,它同样体现在数学知识教学之中,比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学生熟悉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太繁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新奇问题,提出与课本不同,与他人不同,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不同思路、不同方法。所有这些,对学生来说就具有创新教育意义。例如: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教学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道习题: (1)要求学生调查班上每一位同
15、学所穿的鞋的号码,也可以询问其他班级的同学,并列出表格。从这次调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倘若你要开一家鞋店,要如何进货? (2)当两手向两旁伸直时,测量两指尖的距离,求班上同学此距离的平均数,并求班上同学身高的平均数。你的答案能告诉你一些事情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能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虽然“出格”并非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出格”、突破常规。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古怪”、别出心裁的问题,而不是“拿了长刀来削平它”。总之,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不仅是科学语言,而且也将是商业、贸易的合适语言,因此,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证明,还要会用之去理解 ,去交流和创新,信息时代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向大众传递着大量信息,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因此,我们必须上好每一堂数学课,从而达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参考文献】:江家齐主编 教育与新学科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张筱玮主编 中学数学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4月许第二对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与思考中小学数学2003年第4期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