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容量班如何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大班容量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想达到动而不乱,活而不杂,学而有序的理想境界,必须要有效利用多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个体活动,同桌活动,四六人组活动(一行或一排学生),集体活动(男生或女生,一半学生,全体学生)。以前我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在每个环节,练习或回答问题时,一个一个叫学生说,一叫就是十位八位的,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总不能都叫到。在小手林立,“me me ”声中,把教学转到下一个环节,没有被叫到的多数学生会“哎”声失望。 有时我总是担心时间紧,怕学生学不会,一味领读,一遍又一遍,从头领到尾,从新授到操练到复习巩固,毫不放松;怕学生个别读会耽误时间,就齐读,齐答
2、。他们很快就感觉没意思而疲劳。他们嘴在张、在跟老师读,但只是“鹦鹉学舌,”机械动作。 做游戏时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时间一长,对英语原有的新奇感受、原有的兴趣也会消失。 为了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与各种不同的对象进行交谈、交流,课堂上我吸取其他老师的好经验,采用网式练习法。即让学生进行同桌对话,前后对话、前后交叉对话,某两行或两排对话,连锁问答,开火车问答等等。经常运用这种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全班的网络式语言操练法,使学生能大面积、多角度地与不同对象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在一个新鲜、有趣、刺激、竞争、充满活力的课堂中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说出那么几句、几
3、十句甚至几百句的英语来,那学生会自豪地觉得学英语真好!我把全班学生化整为零,每班分八个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课堂上学生多进行小组活动,个体参与几率提高许多倍。 1、“团结作战”取代了“孤军奋战”,有效的消除了学生畏惧心理。小组的活动与所完成的任务是在老师的设计与指导下完成的,组与组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可以说这种网络式的课堂活动形式形成了一个师生共同寻求知识和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伙伴关系。学生即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每位学生都要必须参与交际活动,把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同学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使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从而缩小了两极分化。 2、促进学
4、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小组“互动式”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感而发、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自己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在“用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增强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加大了完成任务的责任感。水平相当的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使他们危机感增强,进而发现不足,改进发展,再谋发展。同时,他们认识到如有不慎,则有可能被对手折翻,荣誉难保的危险。 4、小组互动调动了学生多种器官,提高了参与者学习的效率。当学生合作时,每个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和听众。耳、口、眼、脑、手并用,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 小组活动既能鼓励他们参与,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交流中增进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交流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