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探究作者:孟庆男,潘皓琳 摘要: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研究可知,本课程名称经历了分学科课、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中学德育课等名称的演变;本课程起源有四种不同说法,但清朝末期起源说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本课程设置在清朝末期、民国时期、革命根据地时期、新中国时期是各不相同的,其课名和具体内容也经常发生变动;本课程目标发生了由圣贤人格向公民人格、由三民主义教育向政治思想教育、由知识性传授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向。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是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对这一历史过程所进行的研究,虽然目前
2、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着研究的面不广、研究的深度不够、研究的内容不全等问题。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既是对已有研究成果所进行的一种反思性研究,又是对其相关内容所进行的一种扩展性研究。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名称的演变 要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进行研究,首先必须对其课程名称的形成与演变进行研究,因为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总要涉及对该课程名称的确认。然而,这一研究目前还是个空白。经过笔者对相关资料的梳理与甄别,我们发现其课程名称的形成与演变大约经历了如下五个时期。 (一)分学科课程名称时期 所谓分学科课程名称时期,是说这些课程在中学最初设置的时候,并没有统一的课程名称,既不叫“政治课”,也不叫“思想品
3、德课”,更不叫“思想政治课”,而是以具体单列的科目名称的课程形态存在的,如在清朝末期设置的“修身”科、民国时期设置的“公民”科、革命根据地时期设置的“社会科学”科、新中国时期设置的“政治常识”科等,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分学科单列课程科目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50年。 (二)“政治”课程名称时期 “政治”这一课程名称正式使用于1950年。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在教学科目表中所列的第一个科目就是“政治”,并规定“除各科均应贯彻政治思想教育外,初高中各学年仍设政治科目,以其加强现阶段中学政治思想教育”。但后来由于受苏联的影响,这类课程的设置逐渐减少,到1956年只保留了
4、高三年级的“宪法”课。毛泽东主席得知思想政治课停开后,指示“要恢复中学方面的政治课”L2,以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1957年8月,教育部通知全面恢复政治课,并规定课程总称为“政治课”。这样,“政治课”这一课程名称再一次以法规的形式被确认,而从事政治课教学的教师也被称之为“政治教师”。虽然课程名称总称为“政治课”,但各年级仍具有单列的课程名称,如当时初一设置“青年修养”课、高一设置“社会科学常识”课等。 (三)“思想政治”课程名称时期 “思想政治”这一课程名称正式使用于1992年。1985199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为打破思想政治课为高考服务的弊端,
5、确立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原国家教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改革。改革进行到1992年,原国家教委决定从这一年起各年级新教材不再单列课名,而统称为“思想政治”,于是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教材封面上的名称都是“思想政治”。与此同时,随着“政治课”改为“思想政治”课,“政治教师”这个名称也改称为“思想政治课教师”。 (四)“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名称时期 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改革之前,小学的课程名称叫“思想品德”课,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名称都叫“思想政治”课。这次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名称分别进行了重新确认。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
6、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由“思想品德”课改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200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初中由“思想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2004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仍然叫“思想政治”课。这次课程名称的调整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五)“中学德育课程”名称的使用 目前在社会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课程名称的叫法,那就是“中学德育课程”。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因为它既不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正式命名的,也不是各中学实际使用的,而是自发形成于社会和学界的一
7、种课程名称。目前,社会上或学术界有时将初中的思想品德课、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以及初高中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统称为中学德育课程。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和高中课程名称的变动,对高校从事这一学科研究的学者来说,陷入了一个比较为难的境地,因为学者们不知道原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这个学科该如何命名和研究了。如果仍然叫原来的名称或从事原来的研究,这显然不太适宜,因为这似乎抛弃了初中部分;如果另外再命名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或从事这一学科研究,又似乎不太可能,因为目前无法再创建这一学科。鉴于此,学者们只好采取如下两种办法:一是将原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改为“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邝丽湛)、
8、“思想政治(品德)课程与教学论”(孟庆男)、“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谢树平)。其实,这种改法在研究上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为这里并没有多少关于思想品德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二是将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进行合并,命名为“中学德育课程”,于是关于这一学科的研究也进行了更名,如刘强的“当代中等学校德育学科教学论”、邝丽湛的“中学德育学科教学论”、胡田庚的“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以上这两种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办法,因此,需要学术界认真对待这一情况并加以研究。二、中学思想政治课起源的辨析中学思想政治课这门具有德育性质的课程,到底起源于什么历史时
9、期?它的前身课程到底是什么?目前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概括起来说大约有以下四种说法。(一)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就在其所领导的各类干部学校开设了具有思想政治课性质的课程。老一辈学者基本上持这种观点。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志建教授指出:“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所创办的学校就开设了思想政治课”。东北师范大学的刘强教授指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根据革命战争的实际需要,在干部学校里首先开设了战争理论课。”华中师范大学的邢安仁教授指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我党创办了培养干部的学校,开设了中国农民问题、中国政治状况、中国联工运动等政治课课程。”云南师范大学的
10、张建文教授也持这种观点:“我国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正式的、完整形态的课程,实际上是萌芽和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第二次大革命时期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课起源于第二次大革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我党创建了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创办了相关学校,所以才在这些学校开设了思想政治课。如华南师范大学的邝丽湛教授指出:“早在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学校就开设了政治课。”安徽师范大学的张奇才教授也持这一主张,他认为:“民主革命时期,为了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开设的学校里就开设了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和中国革命理论的政治课。”(三)抗日战争时期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
11、只有在抗日战争时期党才创办了正规学校,因而才开设有正式的思想政治课。如华东师范大学吴铎教授就持这种观点。虽然他也承认在民主革命初期各种革命干部学校就开设有政治课,并积累了一定的革命理论教育经验,但他仍坚持认为,“正式在中学设置思想政治课,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韩震教授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学开始正式设置政治课”。华中师范大学胡田庚教授也认为,“我党正式在中学设立政治课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四)清朝末期起源说笔者和西安文理学院申亚民教授持这一观点,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起源于清朝末期的1902年。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规定在中学堂设置“修身
12、”科和“读经”科。“修身”科,强调的是个人道德修养,注重的是进行人生理想和个人抱负教育,并将其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读经”科,是要对学生进行为学、为政的“正其本源”的教育,也是要对学生进行精神规训和政治教化。可见,这是具有正式课程形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课程,它的设立标志着思想政治课作为专f_性德育课程在中国历史上的真正开始。申亚民教授也指出,这二科的设置“第一次规定在中等学校设置专门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的课程”,它“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正式产生”。三、中学思想政治课科目的设置对本课程科目的设置研究,目前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研究的集中点,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13、,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然而,学者们对课程科目设置的认定却又存在着差异,这可能既与当时历史状况的复杂性有关,又与人们对资料的梳理与认识不同有关。笔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主要是以当时的原始文件为依据,从而形成了以下认识。(一)清朝末期思想政治课的设置通过考察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我们发现清政府在中学堂首先设置了“修身”科和“读经”科,后又在1903年颁布并于1904年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将“读经”科改为“读经讲经”科,并另设置了“法制及理财”科。“修身”科,每周1学时,主要讲授“养正遗规、顺俗遗规、教女遗规、从政遗规、在官法戒录”五种遗规。“读经讲经”科,每周3学时,主要讲授春秋左传和周礼
14、之篇。“法制及理财”科,每周3学时,主要讲授“法制及理财所关之事宜,教以国民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据现在的法律制度讲明其大概,及国家财政、民间财用之要略”。(二)民国时期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1912年中华民国刚一成立,就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宣布废除小学的“读经讲经”科,但并没有说废除中学的“读经讲经”科,而在同时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中,也没有规定继续开设“读经讲经”科。同年12月又颁布中学校令实行规则,规定设置“修身”科和“法制经济”科。这实际上等于废除了“读经讲经”科和“法制及理财”科。该规则规定“修身”科在1-4年级学习,每周1学时,主要讲授“道德要领,渐及对国家社会家族之责务,兼授伦
15、理学大要,尤宜注意本国道德之特色”。“法制经济”科在四年级学习,每周2课时,主要“授以现行法规及经济之大要”。袁世凯篡权以后,下令倡导“礼教”、“尊崇伦常”,恢复学校的祀孔典礼活动。1915年又颁布特定教育纲要,规定“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按照经书及学校程度分别讲读”。袁世凯垮台以后,北洋政府于1916年废除了“读经”科,于1922年废除了“修身”和“法制经济”科。1923年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初中设置了“公民”科,在高中设置了“人生哲学”科和“社会问题”科。“公民”科,每周1学时,讲授社会生活、宪法原则、中华民国的组织、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国际关系等;“人生哲学”科,每周3学时,讲授人之
16、外视、人之内视、人生之价值及修养等;“社会问题”科,每周3学时,讲授家庭问题、人口问题、产业问题、社会病理问题、社会学等。1929年,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党化教育”,取消了“公民”科,设置“党义”科。1932年在民众的呼吁下,又将“党义”科改回“公民”科,规定初一、初二每周2学时,初三每周1学时,主要讲授公民生活与公民道德、公民与政治生活、地方自治、法律大意、公民与经济生活;高中各年级一律每周2学时,主要讲授社会问题、政治概要、经济概要、法律大意、伦理大意等。而后,国民党政府一直坚持开设“公民”科,但在1936年、1940年、1948年,曾先后三次对“公民”科的课程目标、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
17、学方法等进行过调整。(三)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虽然我党没有创办正规的学校,也没有开设正规的思想政治课,但还是创办了一些干部学校、工人补习学校、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学校,并在这些学校开设了具有政治思想教育性质的课程,对革命群众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如:在“湖南自修大学”开设了“伦理学”、“共产党宣言”课,在“平民女校”开设了“共产主义ABC”、“反杜林论”课,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了“中国农民问题”、“社会问题与资本主义”、“中国政治状况”课。在第二次大革命时期,我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有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干部学校等各种类型的学校,并在这些学校里开设了思想政治课。如:19
18、29年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创办的“广西劳动第一中学”,开设了“革命理论”课;1930年在湘鄂西根据地创办的列宁学校,开设了“共产主义”课;1931年在鄂豫根据地创办的师范学校,开设了“列宁主义提纲”、“共产主义ABC”、“形势政策”课;1933年在川陕根据地创办的工农中学,讲授了“革命三字经”、“红色战士丛书”等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创办了许多比较正规的学校,开设的课程也比较正规,因而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陕甘宁边区创办有米脂中学、边区中学、延安中学、陇东中学、三边公民学校等学校,开设了“公民”、“社会科学概论”课;晋察冀边区创办有边区民族革命中学、边区第一中学、边区第二中学、边区第三
19、中学等学校,开设了“政治常识”、“中国问题”课;晋绥边区创办有晋绥中学、民族革命中学、晋西北师范学校等学校,开设了“公民”、“政治常识”、“社会科学”课。在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所创办的学校也较好地开设了思想政治课。西北解放区各中学开设有“政治常识”、“公民”课;中原解放区各中学开设有“民主政治”、“青年问题”、“社会科学”、“民主建设”课;华北解放区各中学开设有“中国现状”、“世界现状”、“人生观”、“经济学”、“政治学”课。(四)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课的设置1949-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极不稳定。初一、初二开设“青年修养”、“革命故事”课,初三开设“中国革命常识”
20、课;高一、高二开设“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课,高三开设“新民主主义论”、“共同纲领”课。1951年,初一、初二的思想政治课停开;从1954年起,初三开设“政治常识读本”课,1957年停开;高一、高二开设“社会科学知识”课,1955年停开;高三开设“经济建设常识读本”课,1956年停开,只保留了“宪法”课。1957-196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课围绕运动转的倾向比较明显。政治课得到恢复以后,教育部规定初一、初二开设“青年修养”课,初三开设“政治常识”课,高一、高二开设“社会科学常识”课,高三开设“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19
21、58年将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1961年教育部对各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又进行了相应调整。1964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全国统一试用的教材。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课遭到了全面破坏。各年级没有固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教学内容多以毛主席语录、马列著作选编、报刊文件等为主。有些地方虽然也编写过社会发展简史等教材,但也难以正常进行教学。因而,这时期所谓的思想政治课实际上只是一种政治运动课。1977-1984年的“拨乱反正”时期,思想政治课开始恢复与重建。1978年,教育部规定初一开设“社会发展简史”课,初二、初三开设“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课,高一开设“政治经济学常识”课,高二开设
22、“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课。1980年教育部又作了调整,规定初一开设“青少年修养”课,初二开设“政治常识”课,初三开设“社会发展史”课,高中开设的课程不变。1982年,教育部颁布了各学科教学大纲。自此,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开设与教学开始走上正轨。1985年以来是思想政治课的重大改革时期。为了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性质,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了改革通知,次年国家教委又颁布了改革实验大纲,规定初一开设“公民”课,初二开设“社会发展简史”课,初三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课,高一开设“共产主义人生观”(后改为“科学人生观”)课,高二开设“经济常识”课,高三开设“政治常识”课。到1992年,初中已经建构完
23、成以公民素质教育为内容的课程体系,高中已经建构完成以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为内容的课程体系。2001年,教育部又提出了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这次改革将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另增加了“文化生活”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四、中学思想政治课目标的转向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目标的转向,学者们研究的集中点多指向新中国以后,而对之前的研究则较少。实际上,自从思想政治课在清朝末期设置起,其课程目标就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着转向。(一)从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由圣贤人格目标向公民人格目标转向关于清末时期“修身”、“读经讲经”科的课程目标,杭州师范大学岳刚德博士做了较深入研究。他
24、认为,清末时期的这两门课程十分重视个人私德的修养,并试图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实践,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直到最终养成“圣贤人格”。然而,这一“圣贤人格”目标,随着“公民”科的开设,开始向现代“公民人格”的方向转向。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对此研究得比较透彻。他指出:“随着修身与读经这两门课程的废除,传统的儒家人格教育和人格理念开始退场,而公民人格理念和人格教育则逐渐获得了学校教育的青睐。”笔者也研究了1923年的初级中学公民学课程纲要,得知它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是“养成公民的道德”。(137)(二)从国民党政府到新中国:由三民主义教育目标向政治思想教育目标转向笔者认为,虽
25、然国民党政府也一直开设“公民”科,但公民教育却逐渐走向弱化,其原因就在于“三民主义教育”和“党化教育”的长期渗透与干扰。如:1936年的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规定,“使学生明了三民主义之要旨”,(160)高级中学课程标准规定,“使学生认识中国国民党之主义政纲政策”;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公民课程标准草案规定,“使学生对三民主义有真切之了解”。中国社科院的毕苑博士在研究了1934年版的复兴公民教科书后,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她指出这本教科书就是要“使儿童彻底了解三民主义的精神,以期养成三民主义共和国的良好公民”。然而,国民党政府的这一课程目标随新中国的建立而被废除,随之建立起的是政治思想教育这一课程目标
26、。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目标的具体呈现也不尽相同。1949年思想政治课刚一设置,就把“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最初的课程目标。1952年这一目标又进一步明确为:“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1957年对这一目标又作了重新表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而后,国家又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面红旗”教育、反对修正主义教育等。由此可以看出,包括“文化大革命”在
27、内,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运动课”。而所有这些课程又都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根本目标的。(三)从改革开放到新课程改革:由知识性目标向发展性目标转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政治课的开设走上正轨,其课程目标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向,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江苏大学张忠华教授在研究中,把学校德育目标的转向划分为四个时期:共产主义德育目标时期(19781984年),德育目标的“天上”、“地面”争论时期(1985-1988年),德育目标的规范化建设时期(1988-2001年),德育目标的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研究时期(2002年至今)。海南大学胡斌武博士在研究中,把学校德育目标的转向划分为三个
28、时期:1988年以前为德育课程目标时期,20世纪90年代为德育分段目标时期,新世纪为德育目标系列化时期。笔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文件和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研究,认为思想政治课目标的转向经历了以下过程:1978-1984年注重的是智育目标,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教学,因而使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成了一种智育课,即初中的思想治课为中考服务,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为高考服务;1985-2000年注重的是德育目标,主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注重的是发展性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促进初中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和高中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