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沿河县夹石镇初级中学 何国东【内容摘要】课改背景下,我们在践行素质教育中对数学课堂的驾驭常常出现偏颇,其主要体现在对师生互动、交流探究、课堂练习、鼓励赞扬、媒体运用等方面的“度”的把握有所缺失。笔者在文中指出了难以把握的几个“度”的出错“症状”,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关键词】课改 度 创新能力 师生互功 课堂设计 引诱 课堂练习马不停蹄交流探究 媒体运用 鼓励赞扬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一轮课改的精髓所在,而初中阶段所开没的学科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科目是数学。所以在课改背景下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都在努力探索一条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之路,但从笔者所任教的学校看,探索过程中大
2、多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和误解,其主要体现在对交流探究、师生互动、课堂练习、鼓励赞扬、媒体运用等几个方面“度”的把握有所缺失,笔者在此提出相应策略,供各位参考。一、交流探究策略数学课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阵地,而探究式的教学又是最佳的一种培养方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总想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在探究过程又难免陷入以下误区。其一,探究分组方式僵化。课堂分组通常的做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组织分组讨论,小组的分配也是按座位临时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组。大家都应知道,班主任在学生的座位安排上大多按高矮顺序而不是按成绩分层,因此所分组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会使部分学生因设计问题较难,无法参与而无事可做
3、、游离探索之外。结果还是象以往一样只有少数学生在做。显然,这样的探究同样是在进行精英培养而非素质教育。其二,探讨的时间安排过短。有些本想让学生探究的问题竟然在设计中少于了2分钟,学生还未进入角色就草草收场。其三,探讨之后的小组代表汇报时,常常出现相互重复,而使探究问题占用时间过长。交流探究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学生在交流探究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数学课堂中交流探究要把握好“度”。具体为,首先要按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会表达的和不善表达的、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内向的、
4、长于思维和长于演算的进行有机组合,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只有优势互补,才能相影得彰。但这无疑要求我们对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其次,交流探究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生长点,恰当地安排交流探究的时间。不能在学生还没有还没有进入角色便草草收场,否则交流探究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去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对于一些无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应直接给出,以免浪费时间。比如对公理的讲解就应直接给出,而无需去证明与探究。当然,若要有充足的时间去引导学生探究,那就得要求学生形成一种预习的习惯,学生提前预习了,在课堂上我们才有时间用于值得探究的问题,而不必面面俱到,占用探究时间。探究后的交流总结,代
5、表发言力求讲出独到之处而不得重复。二、师生互动策略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讲为主,没有英语的领读,也没有语文课堂的诵读,其评价是看谁的课堂鸦雀无声则谁就上得好,就会深受领家长的信赖、学生的尊重、社会的认可。而课改强调师生互动,有的老师便把课堂变成了“满堂问”,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课改之精神、师生之互动,孰不知犯了以下毛病。其一,“引诱”式提问。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若与教师备的答案不相符,他们便会“循循善诱”,直至学生的回答与设计好的“答案”相符为止。这种提问方式不如说是一种“引诱”,在教师的“引诱”下,学生不用作任何思考,因此根本无法培养思维上的创新,学生的主动性无法真正发挥。其二,“马不停蹄”式的提
6、问。教师的课堂设计把教学的内容分得很细很细,问题的设计缺乏深度、缺乏容量,给学生创设的是一个“斜面”式的上升方式,忽视对重难点的讲解和点拨。这种课堂表面上很热闹、学生参与度高,实际上学生的参与是浅层次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思维,这当然谈不上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的课程,把握课堂提问的“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常听一些学生说听得懂但做不起题,其根本原因就是课堂上没能把握提问的“度”。“引诱”式提问让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马不停蹄”式的提问给学生创设的是一个纯粹的斜面,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常常不是斜面而是质的提升,因此习惯在“斜面”上走,走“楼梯”时就
7、不行了。因此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设计要用启发式,防止“引诱”式。比如在教学同底数的幂相乘时,提问应用:“同学们,同底数的幂相乘的法则是什么?”之后由学生回答;而不能接着又说:“是底数不变,指数怎么样?”的引诱有式。问题设计要有深度、有容量,以防止“马不停蹄”式的平铺直叙。另外,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提问的时机要成熟,让人人都能通过回答问题探索数学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三、课堂练习策略学习的乐趣在于探究出好的方法,并且能运用这种自己探索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探究之后一定要用适当的练习巩固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悦愉。但素质教育提出减
8、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的老师因此而常常出现对“减负”的“度”的误解。一种是认为减负就是让学生少做,因此课堂练习少,作业也少,让学生无所事事。一种是还以题海战术来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消化与巩固,生怕学生没有掌握,运用不熟,结果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其实,“减负”是为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是“过重”而非“没重”。这个对减负的“度”的把握给为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我们去深钻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其原则是“量要少,题要精”, 即用典型的、涵盖面大的、综合的练习题去取代繁杂的题海战术。因为前面我们已经探究出了方法与结论,还需用大量的题目去巩固那些最基本的知识吗?四、鼓励赞扬策略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多给学
9、生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但我们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管是对是错教师往往都是鼓励有嘉,将“给他掌声、鼓励一下”挂在嘴边,很象时下那些歌手在舞台上讨要掌声所说的:“给点掌声! ,课堂上掌声不断。我觉得这很搞笑,这是严密的数学课堂应竭力避免的。因此,各位一定要吝啬一下鼓励与掌声,数学课堂中不允许有太多的打断,何况对不对都鼓励,难免让学生难长记性。因此我们的掌声应给予见解独到者,为其独到见解鼓掌,让同学们记住这一难得的思维;当平时很少发言,缺乏自信的同学发言后,我们也可以给其掌声以示鼓励,使其树立信心。虽然有个广告词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而非幼儿班,因此掌声与鼓励不能太廉价。
10、五、媒体运用策略一提到优质课、观摩课,便常常是多媒体的展示课。当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方面,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但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存在着两方面的误区:其一,认为似乎所谓的现代教学手段就是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他们将课堂内容的设计以“电子黑板”的方式进行板书,多媒体在其应用中仅变成了一个“彩色黑板”。其二,滥用多媒体资源。课堂上课件演示得太多、太细。一些不必要用课件去演示的,甚至用传统的方法、简易教具去演示效果会更好的均用到了多媒体,这样演示得太细就如同老师讲解得太细,使得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
11、,学生的思维同样得不到发展,而且学生对新鲜的多媒体会很快出现审美疲劳,丧失兴趣。因此,作为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我们一定要做到将其用到恰到好处,它的应用是让我们用这种设备去阐释难以用黑板等传统手段进行讲解的东西,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问题。比如运动问题、折叠问题、翻转问题等。而且在课件的设计中一定要遵循适用原则,作为数学课堂不宜将课件做得花里胡哨,否则相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永远的研究课题,新课程的改革是要我们这批从应试教育中成长而走上教师岗位的走出一条素质教育之路。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我们对课改的理解与贯彻常常出现对“度”的难以把握。我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将平时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误区与误解作如上总结,供各位参考。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