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套浩太乡中心小学 班群英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运用求异思维教学能够把学生从狭窄、封闭、陈旧的思维体系中解放出来,迸出创新求异的火花。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呢?一、破除思维定向要鼓励学生破除旧的思维模式。创新就是要向往追求和塑造事物的新形象。正如有的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形纸板,剪掉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是这道题用减法,可这个问题不是加减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有三个答案:3个角、4个角、5个角。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旧的思维
2、框架,把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寻求新的思维方式。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之所以能在紧要关头用“砸缸”的方法救出落水儿童,正是因为他的思维有异于普通人;曹冲称象中的曹冲也是因为思维广阔,才想出的“以石代象”的方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大胆探索,在求异中创新。二、改变教学模式,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我讲,你听;我写,你看;我说,你记。教师只注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强调教师和书本的绝对权威。凡题只给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的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僵硬思维。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要改变强制性的教学管理行为,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3、。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发展思维,才能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最大的学习潜能,碰撞出绚丽的思维火花。三、设计开放性习题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综合发展。教学中既要重视发现知识规律、方法的辐合思维的培养,又要重视知识运用过程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这样的习题:你能从3、4、5、8中换掉一个数,使它们能组成比例吗?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分别列出不同的比例式。通过练习使学生弄清了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了处理信息的能
4、力,拓宽了思路,发展了思维,把比的基本性质真正纳入认知结构之中。例如:教学 “认识人民币”时,设计这样的习题:用面值5角、2角和1角的人民币凑成1元,你有几种方法?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题多问的习题来训练求异思维,例如:玫瑰花16朵,百合花8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多个问题,分别让学生列式求出两种花之和、差、倍比关系等。这种开放性习题信息量大而新,答案不唯一,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抓住时代契机,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活跃的优势,特别是注重学生求异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