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语文课改更精彩一、使用“新”教学形式,难舍“旧”教学思想 传统的教学观念我们习惯于教师的精讲,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领悟,把教师的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仍不能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害怕学生的理解与“标准答案”有偏差,害怕丢掉知识点。结果,学生活动一样不少,小组活动,交流研讨,各抒己见。但是到最后,学生你说你的,我有我的一定之规。对于学生的观点,或者没有正确的评价,甚至于置若罔闻;或者一味引导,直到与老师心中答案一致,不达目的不罢休。久而久之,学生会有上当受骗之感:原来,老师给我们下了一个套,不跳不行。渐渐地也会失去主动思考的兴趣。这样的课,表
2、面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讨论、有合作、有探究,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 二、热衷于情感教育,淡化对文本的赏析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课改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但是由于对于课标理解的偏差,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的“热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常会拿出一个话题,让大家探讨、辩论。诚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必不可少,但这存在着一个“适度”的问题。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讲的是回忆我的母亲,在一节课的前20分钟,教师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新课的导入、课文朗读、课文的感知与理解。后25分钟,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讲讲自己妈妈的故事;欣赏一
3、首歌颂母亲的歌曲;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应该怎么来报答妈妈呢?” 许多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一名同学说:“我要好好学习,让妈妈高兴!”“哦,别的同学呢?” 有一名同学说:“我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做个勤劳的孩子。”“还有别的想法吗?”老师的表情似乎有些不满意。 学生举起的手明显少了。又有同学说:“长大后有所成就,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还有吗?” 学生紧张地看着老师,不知道该讲什么,老师显得有些着急:“同学们,你们看看朱德同志是如何报答母亲的呢?”“哦,报效祖国,报效人民。”“对,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以此来报答母亲。”老师如释重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时的情感教育难免有
4、牵强附会之嫌,而用半节课的时间进行情感教育,使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思想教育课,就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了。教师根据课文中涉及到的某学科知识,某种思想感情,进行适当的延伸,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思维得到拓展,是一种很好的做法。但是,如果热衷于此,而忽视了对于文本的必要的赏析,是不可取的,不该让语文课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花架子。另外,由于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理解的偏差,在教学中,忽视或者不敢讲语文知识,甚至于把最基本的词语积累、语法、修辞常识都抛弃,这些做法都是不恰当的。 三、小组讨论热火朝天,形式主义令人担忧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小组讨论
5、、探究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小组讨论走进了课堂。然而,现在实施的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话题。 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讨论了就能体现出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了,所以热衷于课堂讨论,不管问题值不值得去交流,不管当时的情景是否适合讨论,一律统一对待,使小组讨论成为迎合教育时尚的拙劣表演。小组讨论应该出现在有交流的必要之时,应该出现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依靠自己的思考难以解决问题或需要与别人交流自己的见解的时候。在与同学的研讨中,能够激发灵感,激活思维,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讨论过程要提高效率。在课
6、堂上,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只是致力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同伴的观点充耳不闻,置之不理;有的则对同学的观点全盘接受,拿来己用,不用动脑,不亦乐乎。结果课堂讨论热热闹闹,学生从中所得收获却甚微。这种现象是由于学生的讨论缺少教师恰当的引导与规范造成的。有的教师的做法很值得大家借鉴。一方面要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可为每一小组设置一名组长,这位组长不仅仅由组员选举产生,更提倡是全员轮流担任。在讨论的过程中,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的全过程,可以提醒“溜号”的同伴集中注意力,总结本组的讨论结果等,使学习小组成为一个有组织、学习效率高的小群体,而不是“大帮哄”。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领悟、分析对方的见解与观点,并把它融合到自己的思想当中,取长补短,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