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乙己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初步把握作者写作意图。3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流程:活动一:预习展示B:阅读链接材料,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自主阅读链接材料1、2、3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根据交流情况自主补充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A:弄清生字词的读音,记住生字词的写法(小组讨论明确学生课前预习时记录的生字词的读音(可以借助工具书)小组推选代表将最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板演到小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参考(容易读错的和写错的部分需用色笔标注)自主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将重要字词整理在下面的空格内)。读准字音看清笔
2、画参考:读准字音颓唐(tu) 附和(h) 分辩(bin) 惋惜(wn) 阔绰(chu) 荤菜(hn) 羼水(chn) 舀水(yo) 门槛(kn) 绽出(zhn) 打折(sh) 间或(jin)哄笑(hng) 涨红(zhng) 着了慌(zho) 不屑置辩(xi) 咸亨酒店(hng) 拭(sh) 蘸(zhn) 砚(yn)活动二:感知课文概要AB: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孔乙己的几件事?(自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课文(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用色笔标注出来)自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了孔乙己的几件事。活动三:阅读文章1-3小节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回答相关问题。(自主阅读1-3节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到小黑板上展示组际间
3、互相补正)。A:填表。地点:咸亨酒店时间:清朝末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人物 “短衣帮” “穿长衫的” “我”衣服位置姿势B:根据表格,归纳出下面的结论。 1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2前小节的描写与叙述,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 3.从“只要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一句中,你认为孔乙己在“我”的心目中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个性调整教学后记:孔乙己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1. 通过研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了解其鲜明的性格特征。2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3. 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
4、:活动一:品读孔乙己A:1孔乙己可笑吗?文中哪些地方描绘了他可笑的形象?B:2.孔乙己可怜吗?文中哪些地方刻画了他可怜与凄苦?B:孔乙己可恨吗?文中哪些地方叙述了他的可恨?(找出刻画人物形象的精彩语句加以分析(自主思考并在相应的语句下分析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在全班口头展示组际间补正)。活动二:总评孔乙己A:思考并填写下列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自主思考并填写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到小黑板上展示组际间补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 _ _的人。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 _ _的人。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 的人。孔乙己是偶尔偷窃但又_ _的人。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_ _的人。B:小组
5、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我眼中的孔乙己。参考:地位低下但又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又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又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自命清高,凄苦悲惨但又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他也有诚实善良的一面。活动三:(课堂反馈)揣摩以下划线词语的意味,品读语言,探究问题。1“排”字和“摸”字意味有什么不同?2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个性调整孔乙己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分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教学过程:活动一:A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填写“孔乙己履历
6、表”。(自主填写下列表格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到小黑板上展示)。孔乙己履历表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工作单位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工作生活经历主要工作成就主要优点主要缺点总体评价填表说明:社会关系是指小说中与孔乙己发生联系的人物。(注明关系) 生活关系是指小说中孔乙己做过的一些事,表达准确清楚,可根据课文语言,也可自己概括。注意将课文中有关孔乙己的信息都要罗列显示出来。主要社会关系:小伙计短暂的“师生”关系(可惜“学生”不认“老师”)掌柜买卖关系短衣帮同为“站着喝酒”的“酒友”关系邻居小孩一同分吃茴香豆的关系丁举人同为读书人的关系,偷与被偷,被打与打的关系,“摔下来”了的可怜虫与“爬上去
7、”了的胜利者之间的关系。咸亨酒店所有的人嘲笑与被嘲笑的关系 。工作生活经历 :读过书,终于但没有进学(大半生考功名)替人家钞钞书,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顺手牵羊)。偶然做些窃书的事,被吊打常去咸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教小伙计识字因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丁举人打断了腿。用手走来喝酒,(笑声中出场,笑声中退场,用手走着退场) 活动二:B思考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口头展示根据口头展示情况组际间补正参考:1社会原因。(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2自身原因。热衷科举、好喝
8、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活动三:AB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300字左右。(自主撰写小组交流) 个性调整教学后记:范进中举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精彩的人物描写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预习展示B:阅读链接材料了解作者、文章出处及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自主阅读链接材料1、2、3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作者、出处、科举制度的相关资料根据交流情况自主补充)。1 关于作者:2 关于儒林外史:、3 关于科举制度:A:弄清生字词的读音,记住生字词的写法(小组讨论明确学生课前预习时记录的生字词的读
9、音(可以借助工具书)小组推选代表将最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板演到小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参考(容易读错的和写错的部分需用色笔标注)自主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将重要字词整理在下面的空格内)。读准字音看清笔画活动二:感知课文内容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自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课文(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用色笔标注出来)学生自主概括(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到小黑板上展示)。B:复述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并思考:范进为什么会发疯?(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小节自主尝试复述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并思考: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小组内展示并推选代表口头展示根据展示结果组际间互相补正)。个性调整教学后记:范进中举课堂学
10、习活动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教学过程:活动一:品读人物形象AB:分析范进这个人物形象。(自主研读课文并形成自己的分析结果(提示:学生可从人物中举前后变化,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入手分析)小组合作并推选代表在全班口头展示。A.课文从哪些地方写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试归纳胡屠户的形象。B.分析张乡绅以及众乡邻的形象。活动二:感受讽刺的魅力A.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找找全文可笑的地方,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B.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对比的方法对于表
11、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活动三:比较范进和孔乙己。AB.说说二人命运上的异同,性格上的异同,并从心里评判一下,谈谈你对他们二人的情感态度。个性调整教学后记:口技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预习展示A口技的作者是 (填朝代)人 ,本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B.全班学生学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将重要字词整理在下面的空格内。注意字音注音字形活动二:正确、流畅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要求: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小组内展示朗读(在个体展示读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互相点评)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参
12、加全班朗读竞赛(在其他同学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点评他人的朗读并记录下容易读错的句子全班同学齐读课文)。3.AB整理易读错的句子。个性调整教学后记:口技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虚实词含义,翻译全文。2了解口技人表演的几个场面。教学过程:活动一:AB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自主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并将自己难以翻译的字词句圈画下来(方法提示:结合注释、运用所学、反复朗读、联系揣测)小组讨论明确难以翻译的字、词、句各小组推选一名达标将注释中没有且难以翻译的字、词、句的解释和本组不能解决的难点板演到小黑板组际之间互相订正、互相释疑)。备注:1.应重点理解
13、的词语: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会 、闻、奋、但、虽、走。2注意下列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讲。活动二:感知口技的精妙构思A.找出表示课文中关于时间的词语。B.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几个场景,了解口技人的精妙构思。 A.朗读课文,仔细找找课文模仿了哪些声音,试一试有哪些声音自己能模仿,体会口技人口技表演之“善”。个性调整教学后记:口技
14、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活动一:文言知识竞赛1、A.A组同学出三道有关本文句子翻译的题目给B组的同学完成。B.B组同学出10个词语解释给A组的同学完成。2、结合文下注解相互阅卷。给满分的同学加小组分。活动二: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口技表演连结着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作者一方面着力描绘表演者的高超技术,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又着力于听众神态、动作、心理的描绘,这是侧面烘托。)A.自主找出文中侧面烘托的句子。B.并分析侧面烘托的作用组内讨论并选派代表在全班口头展示组际间互相补正。活动三:尝试背诵。(自主背诵组内展示全班展示
15、)。活动四:课堂检测完成文后“探究与练习”的第二、三题。(自主完成组内讨论全班展示)【课堂链接】1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使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言行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2侧面描写,是让被描写的对象不出场,而是通过对所写对象有关的其他人、事、物、景来烘托、喧染,从而达到表现特定对象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观感和评述达到描写特定对象的目的。个性调整教学后记:变色龙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走近作者,了解作家作品2 结合文章的背景,了解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教学过程:活动一:预习展示B.阅读链接材料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根据交流情况自主补充作者及
16、写作背景资料。A.弄清生字词的读音,记住生字词的写法,小组推选代表将最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板演到小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参考。AB:请你断案。一个首饰匠拿着烟头去戳一条小猎狗,结果被狗咬了一口,一个手指头被咬伤,现在狗被抓住,狗的主人还不知是谁,假如你是一位现代的法官,你怎么处理这件事呢?(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推选一名代表口头展示其他小组评价)活动二:思考: 这件事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俄国却让一个人大费了一番苦心,看看警官奥楚蔑洛夫是怎样处理这件事的?他处理的依据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如何?你觉得这样处理公平吗?从周围的群众反应中你又发现了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当时俄国怎样的现实?(自主朗读课文找出奥楚蔑
17、洛夫变化的语句并完成简单的图示组内交流并推选代表到小黑板上展示组际间补正)。奥楚蔑洛夫的处理意见1 过程:2 依据:3 结果我对奥楚蔑洛夫“断案”的评价个性调整教学后记:变色龙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注意根据描写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2学会正确面对人际交往、待人处事。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1:深入文本思考:你觉得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自主朗读课文标出相关语句,体会其性格特点自主完成下列填空组内交流并推选一名代表到小黑板上展示组际间补正)。填空:我觉得奥楚蔑洛夫是一个_的人,理由是_ 。活动2:了解畸形的社会从赫留金及周围的看热闹的群众身上,你
18、感觉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有这样一群人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活动3:奥楚蔑洛夫可能并不被众多人所知,但变色龙形象却无人不晓。同学们,反观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有类似这样善变的人存在,针对人际交往、待人处事,我们应该怎么做?周围若有这样的人时,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请写一段话表明心迹。(自主独立完成班级交流)个性调整教学后记:窗课堂学习活动单教学目标:1剖析人物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真善美。2学习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教学过程: 活动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章。(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词组内合作扫除字词障碍每位同学自选一段文字组内互读组内推选一段文字齐读,并作全班展示)。活动2
19、:A.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述这篇小说的故事内容。(地点、人物、事情)。B.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暗示了窗外并没有那美丽诱人的景象。活动3:研读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思考:(1)说说靠窗口的病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2)相比之下,这位不靠窗口的病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这位不靠窗口的病人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自主研读并思考小组讨论并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口头展示组际评价并补正)活动4:思考并体验情感:小说的结尾是:不靠窗口的病人,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此时的他定是后悔万分,假如靠窗口的病人留下了一张照片,这位不靠窗口的病人拿着他的照片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根据你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将它写在下面。(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并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口头展示组际评价并补正)个性调整教学后记: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