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3,课时:1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正比例。教材分析: 本课是有关比例知识的初步认识,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好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能力。在学习正比例之前已经学习过比,两个相互依赖变化的量,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值一定的变化规律。学生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
2、例,比较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原则,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自主发现正比例的变化规律,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提高
3、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过程:一、在学生熟悉的儿歌中引入正比例的量:播放数青蛙儿歌。学生接着往下唱。问:你在唱得时候有什么规律吗?二、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一)初步感受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出示材料: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 时间12345678路程/千米90182736一些人买同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 质
4、量/千克109876543应付的钱数/元3027241、学生分组选择其中的一张表格,填表并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反馈交流。3、小结:这两张表格的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二)在比较中继续感受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1、出示材料:下面是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的变化情况,把表填写完整。 边长/cm面积/cm211234边长/cm周长/cm142342、四人小组活动:思考:哪一张表格的变化情况和前面的变化规律一样?3、比较图像,再次感受正比例指导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三)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1、学生自由说、互相说。2、小结:正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三、运用提高1、小明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把表
5、填写完整。 小明的年龄/岁67891011爸爸的年龄/岁3233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你怎么想的?2、在数青蛙儿歌中找找成正比例的量。3、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子。四、小结提升: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正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 商一定 。 教学反思:正比例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引入生活情境,淡化抽象的概念教学. 在本节课中,用学生熟悉的数青蛙的儿歌引入正比例的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比较。在教学中,利用表格呈现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两组量进行比较,然后是正比例图像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剥离无关因素,突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3、以学生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说的空间。在尝试归纳正比例意义时,让学生自由说,互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