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枣阳市第二中学高 中 数 学 课 堂 提 问 模 式 的研 究 课 题 结 摘要“提问”可能是生命力最为顽强的一种教学方法。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以“提问”为核心的“产婆术”(又称为“问答式教学法”)就风靡欧州,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直到现在,提问依然是广大教师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如果说判定好的教学的标准在于结果更在于过程,那么提问可以被看作是整个教学的生命线”。教师的教学提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引领学生参与,培养表达能力、提高信息交流,促进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检查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反馈,活
2、跃教学气氛,增进师生交流等诸多教学功能。高中数学由于其对学生的思维性要求较高的这一特点,提问就尤其成为高中数学课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少教师在应用“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时,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以致不能发挥“提问”的最大功效。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课 堂 提 问正文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是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数学教师谢从军作为负责人研究的课题。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现在已经到了结题报告时间。从立项开始至今,我们针对本校及其他几处兄弟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方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并通过一些专业书籍对该
3、课题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利用网络工具对现有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整理、学习、参考和反思;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今后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部分经验。我们会在以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方式工作中继续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近3年来课题研究的一些成果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响应,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
4、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教师提问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有的教师提问时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有的课堂提问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有的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数学教师的重视。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5、,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针对以上现状,我们把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申报,一方面通过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思考如何增强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如何改进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是时下炙热的话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体现在一节课各个环节、细节的有效性上。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不仅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为过去和现在的教师所推崇,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苏格拉底研究教
6、学法的基础(谈话法),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提问能力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新课标课堂教学论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7、、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基于此,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学习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避免“假提问”给提高教学质量带来的阻碍作用。(三)“问题”的心理学分析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
8、,“顿悟”由此而生。(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重点、难点(1)使我校的数学教师全面认识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价值及应遵循的原 则,更新教育观念。(2)通过对教学课例的分析研究,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策略与技巧。(3)在教学反思中,优化课堂提问,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4)在实践研究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5)提升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五) 本课题在省内外该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教学问题逐渐聚焦于真实的课堂,课堂有效提问受到很大的关注。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课堂提问艺术展开了大量丰富而深入的研究,并
9、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系统。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
10、趣和求知欲。因此,我们课题组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2、数学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3、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模式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
11、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模式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五、课题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研究。(二)课例研究法-即在学校中开展对教师常态堂课教学进行全息分析,形成课例研究报告。该方法包含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三)经验总结法-在数学教学中反思和总结经验。六、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建立课题组,以参研教师为基础力量,加强对课堂提问模式教学实验的理论的学习,包括学法指导的学习、讲座、材料发放、论
12、文的撰写等;注重学校教育行政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作用,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课题组、教研组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激励措施,通过细致、规范的考核,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加以引导、激励、改进、鉴定,从而强化群体科研力量。力争在计划内按质按量认真完成研究任务。该课题的负责人长期战斗教学一线,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实践研究能力,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组织能力强,能够确保研究时间充足。课题参加者们各自都拥有着丰富的数学教学理论知识,时间充足,精力充沛,强大的师资力量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课题研究中所需的资料可来源于教材、学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以及购买相关资料和研究所用的辅助
13、教具;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如: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软件包和教具、学校电教室、仪器室、校园广播站等)进行专题研究。经费主要来源学校科研专项资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长一人(谢从军)、副组长一人(李培锋)具体负责。课题组所有成员将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学校教科室的直接指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按计划完成专题研究工作。邀请校内外一批专家做指导,保证本课题顺利实施,组织本课题成员参加有关课改的教研活动,每个学期不少于一次,每个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学校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七、计划步骤1. 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8月),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2前期实施
14、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分解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3. 中期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展开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4后期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9月),后期实施阶段及总结鉴定阶段,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5. 总结鉴定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召开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或其它成果。八、研究成果通过对一年来课题研究总结,我们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得到了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15、广泛认可,在2015年的高考中,我校的数学成绩喜人,被评为襄阳市优秀备课组。一年来,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具体的工作: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模式的探索通过这一年来利用网络资源和自己同事之间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我国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我国目前绝大部分的县城和农村的高中数学教学仍然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而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实行,大城市的数学课堂提问模式呈现了多样式的发展,比如:(1)运用情境提问,激发学生探求兴趣;(2)针对关键词提问,深刻理解概念本质;(3)进行层次性提问,突出思维的渐进性(4)运用题组式提问,训练思维的灵活性;(5) 进行散发性提问,培养思维的开放性;(6) 进行
16、陷阱式提问,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二)提高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我在自己课堂里的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发现自己课堂的学习氛围有所不同,和实施之前比较,学生显得更有精神、面带笑容,也积极提出问题,不再像以前有些同学昏昏欲睡的样子;其次,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师生之间的隔阂也渐渐变得从有到无;再次,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也显得稳中有升,特别是有部分以前成绩较差的同学,通过激发他们自主的探究学习,发现数学成绩有明显进步。(三)完成了一些具体的探究式教学案例虽然高三的数学教学时间非常紧凑,我仍然利用一些课余和休息时间对自己这一年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了一些总结,并完成了一些探究性教学案
17、例和设计,比如教学设计直线的斜率获得湖北省二等奖。(四)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一年来,课题组的老师们深入教学一线,广泛征求专家老师的意见,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龚兵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陆侠论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十个误区 ;袁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模式的探讨 ;李培锋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罗吉兵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及对策 ;王春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巧浅谈 ;杨海波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杨成良浅议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郭玉静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提问策略 ;谢成泽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研究 ;杜玉香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这些
18、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专家、学校领导和广大老师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这一课题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将课题成果推广开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获得更大的效果,造福更多的学生。九、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是我们长期的追求。为此,我们付出了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的困惑和问题也是存在的:1、本课题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在提升教师教学策略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学校整体层面看,师生教学方式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部分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2、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也始终是
19、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教学研究要求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出来。而教学理论的不足,将制约研究过程的发展。我们时时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并且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3、课题组对课堂提问模式成果的推广认识还不够充分。课堂提问模式一直是我们的追求,课题组将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继续在实践中深入探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更加高效。也将继续开设各种形式的展示课、研究课,开设各种形式的讲座和研讨会,继续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我们希望能够得到省市专家和领导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希望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课题研究队伍中来,将这一课题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将课题成果推广开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获得更大的效果,造福更多的学生。参考文献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2钟兆君.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读写算.2013,63朱勤荣.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素质教育论坛.2009,14单昌.探析高中数学有效提问.考试周刊.2013,745徐金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分析.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4,55 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