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有效性提问”观察记录与分析一、观察背景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难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现代课堂教学更加需要师生互动好,课堂氛围和谐的模式。在此过程中避免不了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但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能使课堂取得不一样的效果。教师有效性提问便是课堂教学主要构成部分。所谓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如何确保有效性提问,是课堂质量的关键之一。精心设置的问题能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提问还能提高信息交流,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最终提高教学实效。二、观察方法编制课堂观察记录表和问题观察统计表,对四年级上册Module10 Unit 1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 教研课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教师提问在英语课堂上的有效性。三、观察与统计为最大限度的保持课堂的自然性,课前并没有跟开课老师进行过交流,本节课为课堂教学中很普通的一节课。课堂配备摄像机,保证能够完整的记录每一个提问,然后对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1. 课堂观察记录表:观察对象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授课内容Module10 Un
3、it 1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观察人梁丽萍被观察对象杜云舒:小学一级职称观察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教学环节教师提问文字实录观察小结(观察过程描述及观察结果分析)教学改进建议一、课前热身和导入部分1. I say 1,2,3,you say A,B,C, OK?2. Im Miss Du. You can call me Miss Du OK?3. Whats your name, please?4. Shall we begin our class? (无回答)5.(展示图片 提问)What is it?(抽查过程中提问三次,其中两次重复,为了引起学生注
4、意和特意强调,从而映出生词学习。)本节课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面对的都是新面孔。课前先交代老师说课堂口令时,需要回应的内容。通过问题一达到很好的效果。然后通过自我介绍和询问学生姓名,并与其打招呼,使学生很快地适应和亲近老师。问题二和问题三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问题四为老师自问,没预留时间让学生反映回答,虽然学生已经进入学习状态,但此问题既然不必学生回答,老师也不必提问,因此为无效问题。问题五是老师在播放图片的同时提问,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食物,其中出现两次重复,实则是为了引出新词学习,这不仅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强调了生词的重要性。杜老师在展示食物图片并提问What is it?时稍稍有些突兀,如果
5、能在此处设置相关食物的情境,在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学生反映时感同身受,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在提问时,问题需要回答时应该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加以思考。这样学生回答问题会更加准确,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二、新知识呈现部分和操练巩固部分1. Who is she?2. What is it?3. Do you know “dinner”?4. Dinner is “晚餐”, Ok?(无回答)5.Who can try? (重复两遍)6.Can you read together?(展示句型I havefor dinne.提问,但无回答)7.Can you read it too.(无回答)8. L
6、ets have a PK in groups, OK?(承接性问题)9. Are you ready?10.What? /What is French Fries?/你想说什么?(学生回答不清晰,老师提问)11.(操练句型:I have _ for dinner. 后,老师提问) Who can? 12. Listen carefully. OK?13. Can you say clearly?14. Can you say again?15.(过渡语)When do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 When? (重复两遍)16. And how do we cal
7、l the Chinese New year?(中文解释:我们怎么称呼中国的新年。(重复两遍中文)17. Can you say again?18. 教授生词Festival时, V的音请同学展示,老师提问: Clear? 中文问到: 看明白了吗?19.Who can?(同时重复两遍)20.Lets sing a song, Ok? 21. Do you know the? (老师哼音调)22.展示句型内容,英文提问: Can you see it? 中文重复: 看得清楚吗?23. Im A, Who is B? Who is B? Who is C? Who is D?24. 学生遇到生词,
8、老师提问全班: What is it?25. Can you say it again? (能再来一遍吗?)26. 展示句型模型,老师说:请把你喜欢的食物填上去, OK?27. Who can try?28. Are you clear? (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应该说些什么?教师通过图片呈现食物抛砖引玉,学生通过小组PK说出更多的食物名称。在展示句型,I havefor dinner. 让学生把相关的食物带入到句型中,进行了机械操练。学生对基本句型有基本的了解和运用能力之后,老师设置春节情境,通过对春节的习俗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的学习,学生将之前所学的I h
9、ave for dinner.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小组合作, 能说出At Spring Festival, we have等句子。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类型的提问,达到了呈现新知,从机械操练到意义操练,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食物单词和The Spring Festival的学习上,句型的操练不够到位,部分学生在展示的不够熟练。如果教师能把春节的情境设置在前,再以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来引出食物和句型,效果可能会更好。而教师再提问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下问题:第一,有很多简单的问题如:A
10、re you clear? OK?老师问了,却没有然学生回答,师生互动的效果达成不明显。第二,在提问一些比较长的问题时, 如: When do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时, 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老师直接又用中文问一遍,学生自然也用中文回答,没有达到问题的效果。第三,老师习惯性的重复一些多学生来说很简单的问题, 如:Who is B? 等,其实如果表达清晰,学生基本能听懂,没有必要反复重复,实则为无效问题。三、课文学习部分1. Listen, and answer: What does Daming want to tell us?2. Are you
11、ready?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问题边听边思考,并回答问题。但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教读一边课文,学生齐读一边课文,却没有回答该问题。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相应的问题。问题很到位,但有些遗憾,学生并未回答,实则是无效问题。四、拓展延伸部分1. Do you know the new year in America?2. Who can tell me?3.What do they do at Christmas?4.What do they have at Christmas?4. Have you heard a song about Christmas?学生在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后,老师提
12、出一节发散性的问题,然学生课后思考。老师所提问题属于发散性的问题,学生会对中西方新年的习俗在潜意识里有个对比,由于课堂时间安排有些不平衡,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展示答案,留下一些遗憾。但也能引起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 问题观察统计表:(1)以下教师提问记录表的问题类型是根据问题的形式来分类的,具体内容如下:a. Yes/no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问题比较简单,其答案也比较简短,是最低层次的问题。b.选择性问题。只需做出选择就可以了。c. Wh-问题。一般属于事实性问题,它们要求学生能够再现事件、地点、时间、人物等信息。d. How/why问题。要求学生分析、解释问题。(2)
13、有效问题和低效问题,是很好的根据问题是否有问有答,学生是否对问题有所反应,是否符合教学过程等来划分的。问题类型具体类型问题数量统计有效问题a. Yes/No问题1060%b. 选择性问题0c. Wha-问题17d. How/Why问题1小计28低效问题a. Yes/No问题1140%b. 选择性问题0c. Wha-问题7d. How/Why问题1小计19通过上述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出,本课有效提问约占2/3,总体上把握了提问的有效性。而低效问题也占据了1/3.纵观整节课,教师提问渗透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本堂课在句型操练完之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很好的在课文学习中得到运用,其实跟老师在各环节的提问
14、有很大的关系。一些不必要或者低效的问题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不是重难点的内容上。可见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提问是否有效对一节成功的课多么的重要。四、启示1.问题的随意性比较大,应该提些针对性的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多而散,与教学目标没有实质性关联。所以应该充分的分析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认真设计问题。巧问,激发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2.问题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尽量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并适当把握回应时机。 有些问题简单,老师很容易直接作答或者省掉作答。 而有些问题比较复杂,老师又怕学生不理解,急于用中文解释。那么如此提出来的问题实际效果并不大。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探究性,适合学生进行多途径的研究解决办法。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达到问题的实际效果。3.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问题的提出应该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有些问题若过于深,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更挫伤他们的信心。因此在提问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由简到繁,逐步深入,从而解决教学难点。分层的提问,既理喻学生思维的启迪,又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应该认真的解读教材,根据教学目标设定设计多角度、多层级的问题,加强教学互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有效的教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