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 图 书 馆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等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本课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
2、描述。所以本课在设计上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探究新知和巩固拓展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交流为主,老师只做适时引导启发,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2.、精心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探索。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用数学意识,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体会数学的价值。3.人人参与,差异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口、脑、手多感官参与,积极探索,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二、说教法和学法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
3、,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基于学生的这些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三、说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 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本课教学中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分层设计了四个活动,一步一步的将学生引入纵深,
4、内化知识。 活动一:情境铺垫,储备知识这一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回顾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词,并进行简单的画一画,其目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描述行走路线。活动三: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这一活动由于设计到的不是正方向,所以比前一活动的难度有所提升,观察是一切深入学习的基础,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观察,多动脑,找寻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给今后
5、更长远的学习带来帮助。汇报中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做题技巧,及时鼓励孩子这种善于动脑,请于表达的好习惯,树立信心。活动四:达标检测,提升内化借助孩子们的点滴发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寻知识间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在检测中掌握技巧,在检测中内化知识,在检测中自我总结,使相关知识点自然出现,易于孩子们接受。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归纳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指引学生应用科学的探索方法,鼓励学生敢说敢想,逐层深入;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在自我反复修正中,掌握本课知识要点。 三、说教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尽量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尽管这样我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领会所学知识,主动性不强,不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