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颍东区插花镇二学区黄庄小学 郭必勇摘要: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能够敏捷地接受新知识,与已学过知识结合、重组、转换、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旨在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成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主体。依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结合课内外知识,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图表、数据及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关键词:自学能力;探索;素质教育;成才;标志;本领素质教育的要义有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已成为当今教
2、学改革的主旋律。一、培养自学能力的必要性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能力,它包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动手实验操作等能力。自学能力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通过独立思考,把前人的知识接受过来,变成自己的“血肉”。自学能力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运用。 自学能力的强弱是能否成材的重要标志。从学习本质来看自学是学生自身认识矛盾的过程,是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唤起自觉性、主动性,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本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大约只占他一生的1/5,人们只靠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质还是量远远满足不了未
3、来的需要。一个人仅靠学校的“一次教育”已远远不够了,要接受“终身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上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锻炼观察本领,思考、试验的本领,创作的本领,还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他还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要求我们充分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出受社会欢迎、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
4、须重视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而各种能力的培养,最基本的一种应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因为,自学能力的发展是获得知识重要条件。同时,教学过程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会学”的过程。古人日“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学生要“会学”,首先得有自学能力。然而,现在中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人自学能力太差,读一个句子搞不清词之词之间的关系;读一段文章,不理解其含义;看书不会分析,更提不出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培养自学能力的可能性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首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智力)
5、已经有了新的发展。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性上也有所提高。中学生的思维已经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表现在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的发展上。其次,新的中学政治教材具有与以往的教材不同的许多特点和写作风格,在体例上也有所创新。每课均有引言、正文、辅助文以及“想一想”的思考题。练习的设计也力求摆脱“应试”的模式,可见是一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教材。三、指导自学教材,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首先要抓住预习教材这个关键环节。我们要向学生讲明预习的意义和好处,及时布置预习提纲和思考题。指导自学教材要面
6、向全体,巡回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人施异。要经常检查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将好的读书笔记进行评议推广。要允许学生就近和同学小声讨论自学中的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重点内容要在课内传授分析和思维的方法,具体指导阅读,处理好通读与精读的关系。对那些重点的字、词、句、段,要诱导学生把精力花在理解上。教师的重点指导,会让已经按要求进行预习的学生感到既轻松又有收获,而没有预习的学生会有失落感,从而逐步认识到及时预习在提高自学能力中的重要性。四、及时检查评价,激发自学热情不论是让学生阅读,还是让学生参加实践,单有布置而没有检查,无法落实;而有检查没有评价,无法激发自学热情。我的做法是:每节新课前,让
7、学生按我的要求先进行预习。在教学进程中,先让学生把找出的本课中的教学中的重难点和预习中遇到的一些比较难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对学生的作答,我都是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对回答好的学生予以鼓励,并在学期中定期进行物质奖励。通过这些作法使学生感受到获得自学成就的喜悦,进而增强自学的信心。五、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教师还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什么知识?”转变为“对于今
8、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力,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力。其次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课结束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提问人”和“最佳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综合上述,两单四步教学法的使用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预习要求到位,课堂才能到达预想的结果。也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只有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9、才能切实、有效地达到我们要求的效果。六、指导自学解难,并及时进行归纳对教材上较难的部分,估计学生在预习中难懂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在教师指导下集体自学、点拨、解难。首先,教师点出有关内容,让学生理解和发表看法。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和补充,逐步完善、弄懂弄通,变难为易。要注意在这时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讨论交流,而不能流于形式。对重点内容要启发学生归纳小结,否则,知识零乱,容易混淆,利用率低。归纳小结可以将语文知识由零散变有规律。七、启迪自学拓展,开拓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拓展和深化知识,适时提出一些拓展知识的思考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后抢先回答,对课堂上一
10、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课后共同讨论,甚至争辩,以形成一个自学成风、知识不断拓展、能力不断提高的好群体。学生的自学拓展能力增强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挥独特见解,显现创造才能,出现一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局面。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也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一个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虽辛劳了我们自己,但学生将终身受益。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面向全体,随时调整和充实各个自学环节,有层次地进行自学指导,对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每一堂课看作是一场精彩地表演。教师当导演,学生做演员,让学生在表演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参考文献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2.有效上课3.小学教育4小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参赛论文浅谈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颍东区插花镇二学区黄庄小学郭必勇二0一三年四月十八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