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中国当代美术的认识 摘要: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美术文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而这种冲击越来越多的误解着国人对当代美术的认识,如何给中国当代美术以正确的看待和认识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关键词:中国当代美术、认识。 新周刊指出:在中国,人们视艺术为新产业,不仅把当代艺术家看做一种身份,也将其看作一群名利双收的成功人士。但是,这些判断包含着偏见,并没有反映中国当代美术事情。国人对中国当代美术的认识还存在着多方面的误解。 误解一:当代美术家是画钞票的一代。 为什么人们只盯着市场反应,却不去关注美术本身?实际上,优秀的当代美术家总是首先通过作品为人们所熟知的。观众肯定记不
2、住每一位当代艺术家的最高拍卖价,但却可以凭作品将他们指认出来。 误解二:美术品有没有价值看拍卖。 在拍卖市场上,当代美术作品的价格比其他作品高时,并不意味着其艺术价值一定更高,这仅仅代表了市场投资的一种倾向,反之亦然。 误解三:中国当代美术只是西方当代美术的翻版。 优秀的中国当代美术家能够直接面对西方经典,平等地与西方交流,他们并没有被牵着鼻子走。谷文达、王广义这拨人,几乎每一个都读过佛洛依德、夏特和加穆。“西方”就是他们所处的真实环境之一,学习和反思是创作的一部分,他们这才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和艺术事业。 正因为国人对中国当代美术的认识存在着诸多的误解,中国当代美术在其发展道路上显得复杂
3、而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当代美术”?当代美术又如何能够表现当代中国?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当代美术”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强调当今历史阶段下的美术创作。通常,艺术史家、艺术评判家打都把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术创作称之为“当代美术”;二是指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他们的作品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步,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与现状,表现了人们当下思想与情感,既突出了艺术的社会评评意识和艺术的文化批判性,又注重艺术自身的规律,注重体现艺术家自身的生活体验与精神境遇。但是,中国“当代性”与国际主流的“当代性”如何才能建立起理论对话关系?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若不能建立起中国“当代性”的理论机构,在国际艺术体系中就没有话语权,年轻一代的美术工作者也无法建立本民族的审美价值观,国人对“中国当代美术”的误解也就“理所当然”。 所以,我们应倡导弘扬主旋律的中国当代美术,能够紧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人民大众的命运,紧扣国家的前进与民族的进步,真诚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与 变化,歌颂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不合理现象作出理性的质疑与批判,促使国人对“中国当代美术”有个直白的、清晰的认识,从而将“中国当代美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