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种各样的能量说课稿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能量这一课被编排在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科学第12册课本第4单元里,是单元的总起课,显得很有意义。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理解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将停止。”教法和学法: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科学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多媒体出示课件)我主要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实验操作,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能力。为顺利完成教
2、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以讨论、观察、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学习。以此(出示教学目标;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能量。2、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了解它们的作用。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4、能够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5、意识到能量对于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课件出示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2、知道能量真实存在,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3、动手做实验,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教学准备
3、: 为了更顺利的进行教学活动,课前我做了如下几项工作:1、 制作教学课件。2、 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的材料,制作“火箭”装置。3、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周围、生产生活中能使物体运动或“工作”的能量。下面,我着重说说本课时的教学预设:五、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桌上的小电动车。你们是怎样使这小电动车“工作”或者运动起来的?(本环节改变了教材上以图片引入的做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有意识地创设了一种情景,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再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放风筝,热气球升空,足球场上人踢球,汽车行驶,龙卷风把小屋吹
4、倒等。提问:它们靠什么“工作或运动”?了解学生的前认识,使学生再次建立能量的概念。课件出示(文本):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强调能量是看不见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引导学生探究:现在,我们这个教室里有能量吗?它们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老师的扩音器,电脑,电灯等等,它们都在工作,都有能量在作用。学以致用,完善学生对能量的认识,化抽象为形象。从动手操作初步感受能量,到辨析生活中各种能量的存在,再到寻找身边的能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有了一定的次序性,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和感受更
5、加丰富,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接着探究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哪些作用。让学生对能量的潜意识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讨论:如果没有能量那会怎么样?生活中能量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有经历,所以学生们每个人都会动脑,动口。在扩展认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感知。第二环节,动手做实验,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实验用的材料是生活中常用的,如皮筋,卫生纸的卷芯等,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让学生自己制作的实验装置“火箭”,分组实验,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引导学生探究“箭”射出的距离远近与用力大小的关系。首先提出问题:橡皮筋
6、拉伸的长度与“箭”射出的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 接着让学生大胆预测,设计实验,进行交流,以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测量出三种情况下的“箭”射出的距离远近,即第一次拉伸1厘米,第二次拉伸2厘米,第三次拉伸3厘米,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小结:橡皮筋拉伸越长,箭射出的距离越远;橡皮筋拉伸越短,箭射出的距离越近。 这一结果仅凭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完全熟知,但缺少定量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教学目的不是偏重结果,而是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生以科学的态度看问题,以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小组测量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能量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利用空间,我们的课堂又应该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呢?构建主义的精髓,是以学生为中心,我想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全面的人文素养, 板书:各种各样的能量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