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2012年2月基本情况分析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4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了解到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也较端正。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
2、,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但因为学生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差异较大,因此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
3、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力求上一个台阶。附: 优秀学生名单:余磊、季佳晔、黄晓雯、邵振豪、俞伶俐、季诗雨等。学困生名单:张金、张海旸、陈亮亮、张颖、曹浩亮、等。二、教材简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两课,坚持写日记、要爱护图书。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从内容看,既有颂扬领袖和名人的课文,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也有表现少年儿童生活的课文,如走,我们去植树我不是最弱小的;既有记述古代人物的课文,如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又有体现当代思想观念的
4、课文,如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有的课文如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生动地赞美了动物的可爱;有的课文如“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亲,则热情地刻画了人间的亲情;有的课文如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说明了环境改造与保护的重大意义;有的课文如黄河的主人永远的白衣战士,则讴歌了忠于职守、勇于拼搏的可贵精神。从体裁看,除记叙文,还有诗歌、说明文、童话及独幕剧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3“习作”共安排了7篇,“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
5、创新意识。教学目标一、思想教育: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2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3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二、语文教学: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
6、字的习惯。(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3识字写字。(1)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在看
7、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6)能阅读程
8、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6习作。(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教学措施1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小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以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形象为手段的,进行抽象的定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其突出特点是以句(文)解词,以句(文)解句,即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理解要解释的词
9、语或句子。其主要做法是:是前后联系。如对苹果里的五角星中“循规蹈矩”的理解,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找出表示“循规蹈矩”意思的语句。当学生找出“循规蹈矩”就是“按通常的切法”,“却未”用过“另一种切法”后,再引导学生读3、4两个自然段,具体说说“循规蹈矩”的切法是怎么切的,为什么说小男孩的切法不是“循规蹈矩”的?这样把“循规蹈矩”与人的具体行为做法联系起来,既大大地化解了理解的难度,又使这个词语形象地积累在学生的脑海中。是归类组合。词语归类,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归类,是以词解词的最好办法。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特别是于永正老师教小稻秧脱险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10、他先引导学生把描写杂草“蛮不讲理”、“气势汹汹”地抢夺小稻秧养料的词语找出来,再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母语学习离不开生活。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要以生活为基础,学生只有借助已有经验和积累进行阅读理解,才能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有深切的感受,才有助于学生对这些词句的积累和内化。(3)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
11、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2抓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课文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过去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方法,
12、不但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无助于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而且也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要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就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课文的联系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步步深入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课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课题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抓关键词(句)。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能统领全文的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词)等。因为是关键词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就可以起到
13、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抓课后问题。本册课后问题大体分为写字、朗读和背诵(复述)、词语积累和运用、阅读思考和探究、迁移运用和资料搜集等类型。编者在设计这类问题时,力求为老师们选择最佳的教学切入口,并能通过这个问题的提示,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刻地思考,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课文的内涵,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抓住动情点,真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第一次抱母亲中“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14、就是课文动情点之一。3抓好默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4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因此,抓好“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学习,也应该是小学中年段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之一,必须充分重视。(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虽然只是要求读读写写,但不能只进行抄抄写写的机械训练,更不能挤到课外不管,而应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进行综合性的训练。主要形式有:一是在阅读中体会、吸收;二是在读写练习中巩固、积累;三是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吸收。(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阅读摘记”是“积累课文中优
15、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摘记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阅读摘记的好习惯。 (3)朗读背诵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除了重视抓好上述的两种形式的训练外,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主要渠道。因为学生通过课文,不但积累了“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积累了这些优美词句所在的优美语境,储备了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反应机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朗读背诵训练仍然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进度安排单元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第一单元1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21走,
16、我们去植树22第一朵杏花23燕子24古诗两首2习作12练习12第二单元455苹果里的五角星26最佳路径27人类的“老师”2习作22练习22第三单元678三顾茅庐29祁黄羊210公仪休拒收礼物2习作32练习32第四单元81011永远的白衣战士212“番茄太阳”213第一次抱母亲214我不是最弱小的2 习作42练习421112期中复习及考试五一放假第五单元131515鸟语216天鹅的故事217生命的壮歌2 习作52练习52第六单元161718沙漠中的绿洲219云雀的心愿220古诗两首2 习作62练习62第七单元1819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2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23黄河的主人2 习作72练习722
17、022期末复习、考试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交流。小结: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
18、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三、教给写日记的方法、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1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2日记的主体部分可写什么?该怎么写?3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要持之以恒。(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4日记的书写及格式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五、作业。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写日记。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从图中
19、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讲童话故事破书的哭诉。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如何修补图书呢?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五、作业。1给新课本穿上新衣。2做书签。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分类整理保持整洁爱护图书使用书签及时修补教学反思课题1走,我们去植树教学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3
20、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树木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来临了,瞧,我们的黑板报就在向我们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呢!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柳暗花明、草长莺飞、莺歌燕舞、万紫千红、花团锦簇、花红柳绿、姹紫嫣红、满园春色、含苞欲放、柳绿花红、鸟语花香、百花齐放 2是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植树
21、的好季节(板书:植树)知道我国的植树节吗?(3月12日)在那一天,许多人都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植树,其中也包括我们少先队员,他们迎着和煦的春风,迈着轻快的步伐,相互喊着:“走,我们去植树”,(出示课题)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1这是一首诗歌,共6小节,有信心读好吗?(指名分小节读,注意正音,同桌读)2读得挺流畅的,不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听要求:(1)一小节一小节地认真读文,想想每小节都写了什么。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作上记号。(2)尝试给课文分段。(生自由读文)三、交流。1.说小节的意思2.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1-2)讲少先队员
22、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春日去植树)第二段(3-5)讲植树的重要性。(植树好处多)第三段(6)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号召多植树)3分段读文四、学习第一段。1看看课文插图:观察三位少先队员的动作表情,猜猜他们当时的心情。(愉悦、自豪、激动)想想他们都会到哪些地方植树?文中是怎样写的?读好四个词语(板书:滩、渠)关注省略号。2. 我们就应该带着这样的感情读好第一段。(指名读)3读文的过程中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4全班齐读: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2课外采蜜:搜集关于树的古诗、对联、成语、谚语或者歇后语等。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教师引导背诵第一
23、段。二、学文。1.是呀,一棵棵青翠的小树,将和少先队员们一起茁壮成长,变成参天大树,带给人们绿色。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你有没有发现文中出现了好几次“绿色”这个词语,找找有关的句子读读吧。2.交流:绿色的工厂绿色的希望绿色宝库(板书)能读懂他们的含义吗?3.学习“绿色的工厂”句子。(1)指名读第3小节(2)绿色的工厂指什么?(树木在光合作用下会放出氧气,净化了空气。就像一座“绿色”的工厂。)(3)体会比喻用法的妙处。(4)小结:植树的好处4.植树还有什么好处呢?读第4小节,并概括。理解“染”你种一棵树,我种一棵树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以份微薄之力,总有一天,我们能染率祖国的版图,为大地披上
24、一件绿色的衣服。5.学习“绿色的希望“。(1)理解“绿色的希望”指什么?实指小树,虚指美好的愿望。即希望祖国山清水秀。(2)理解“风沙乖乖点头”说说植树的好处,土地沙漠化、鸟儿等动物因失去家园而日渐消失等问题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而植树造林却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于是种下一棵树,也就等于埋下了一个愿明天的世界更美好的愿望。6.学习“绿色宝库”。(1)表明植树造林对人类有巨大的好处。(2)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三、朗读背熟。1.联系课文内容,(结合板书)说说植树的好处。2.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我们国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号召全民植树。同学们不仅要积极响应还要动员其他少年朋
25、友。怎么动员呢?这首诗就是最好的动员材料。现在我们一起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能背的就背。四、总结。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用你的微薄之力,为世界增添一份绿,集大家共同的力量,还地球一件绿色的衣裳。五、作业。观察、了解学校的一种树木。板书设计1.走,我们去植树绿色工厂健康、幸福增添新绿染绿祖国绿色希望沙退鸟舞绿色宝库建设“四化”教学反思课题2第一朵杏花教学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认识7个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上下文体会用词的准确和传神。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
26、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特别是人物对话),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图片导入。1同学们,有一幅春联写得很美,我出上联你们来对下联,好吗?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2这是我们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你们真棒!是啊,春天快到了,花儿们都绽放出灿烂的笑脸,今天美丽的杏花也来到我们教室做客了,你们瞧3出示杏花图。谁愿意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它的模样? 4这么美的杏花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竺可桢爷爷的目光,要知道竺可桢
27、爷爷可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呢,竺可桢爷爷是浙江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听了这些介绍,你想说些什么?总结:每个人的成就都是与他的付出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发生在杏花和竺可桢爷爷身上的故事。(板书:第一朵杏花 )5读题:美美地读,让我们闻到花的香气。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2逐段朗诵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里的人物一共看了几次杏花?(板书:
28、初看杏花 再看杏花)3谁能根据这些线索试着给文章分段?4交流、总结:看来我们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给文章分段,有些记叙文就可以使用这种好的方法。三、学习第一部分。1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的就是一年前的事,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部分,也就是1-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刚才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读着,还不时地在书上做着记号,这样的习惯很好,希望一直保持下去。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讨论,解决疑问)竺可桢在问:“杏花哪天开放”时,为什么一定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哪天开放的?”第二朵、第三朵为什么不行?(因为第一朵杏花对竺爷爷的研究有用处,他需要的是杏花开
29、放的精确时间,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就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搞科学研究绝对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3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请一个同学来读这小节,注意突出加点的词。这里的“弯下腰来”说明了什么?“习惯地问”说明了什么?(作为一个研究物候的科学家,他只要一看到开放的杏花,就要进一步探究其开放的精确时间,这种主动探索的一丝不苟的科学行为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板书:一丝不苟)这里竺爷爷问孩子的话应该怎样读?(亲切)练习用亲切的语气读竺爷爷的话。谁来试试。你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那你再来读读。你们觉得他把这种亲切的语感读出来了吗?好,我们一起学着他来
30、读好这一小节。(齐读)4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这是和蔼的花。下面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练读每一部分的对话。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一个是旁白,还有一个就当评委吧。开始练起来吧。哪个小组想来汇报你们的读书成果(指名读),你的语气很像竺爷爷亲切、慈祥,而你把小女孩说的话读得很天真、活泼,注意了语调的变化,而旁白也很流利、认真,评委就像个小老师,评的很到位,真不错。四、小结。竺可桢爷爷要孩子们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究竟有什么用呢?我们下堂课继续讨论。五、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2搜集含有杏花的古诗词。第二课时一、妙引课题,感受春景之美。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6课第一朵杏花
3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学习第六自然段。指导朗读。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大地都有什么变化呢?自由读第6自然段。这些变化都仿佛告诉人们什么季节来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百花争奇斗艳,多么令人神往啊!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美妙的春天。点读3人,注重评价语,再现画面。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谁来说说春风轻拂,大地还会有什么变化?(语言拓展)这么美的春天,老师也想来把她赞美(指导本段朗读)师生共同赞美春天。(齐读本段)3回顾旧知,质疑。美丽的春天就要来到人间,杏花马上就要开放了,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去年杏花开放时,竺爷爷遗憾地说了什么吗?(生答)二、学习对话,体会人物情感
32、1学习715自然段,合作完成“快乐读写园地”。孩子今年还会错过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吗?自由读715自然段。问:孩子今年错过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同桌互读对话部分。一年前,孩子还不能确定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一年后,带着组爷爷的叮嘱,孩子终于等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他多想快一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竺爷爷呀!。(出示对话)这是他们俩的一段对话,书上没有他们说话的表情、语气,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填一填,填好的小组再分角色读读这段对话。(完成“快乐书写园地”)小组分角色展示对话。2指导朗读,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同学们对人物情感的体会有所不同,但都说的很有道理。刚才在同学们
33、填的时候,老师注意到填竺爷爷的问话时,同学们大多填了“关切”、“惊喜”等词语,这是为什么?在填孩子说的话时,大多填了“激动”、“兴奋”,这又是为什么?(挖掘人物内心。)综合大家的智慧结晶,老师选出了这样一些词语,带着你们的体会读一读。(指导朗读)3学习重点句子。孩子为看见第一朵杏花的开放而欣喜,竺爷爷为孩子的执着而欣慰,看,连杏花也为他们高兴:“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啊!”谁来读出杏花的美?(指导朗读)我就是这株阳光下的杏花,我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捧出了自己的第一朵杏花。我要把自己珍贵的花朵送给谁呢?谁来帮助我?三、学习竺可桢语录,悟理1竺可桢人物介绍。竺可桢是为知
34、识渊博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观测物候,在气象、地理、物候等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了不起的成绩呢?2学习第16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什么是“精确”?课文中“精确的时间”指的是什么?当竺可桢知道了这一精确时间后,他认真地、严肃地、一丝不苟地记了下来。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的态度?(郑重) “大概”、“也许”精确吗?“估计”、“推断”精确吗?(相机板书)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给予自己的启示。再读文。四、深化情感,拓展延伸1布置课堂作业。让我们精确
35、地记录下竺可桢爷爷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吧!(书写竺可桢语录)2教师小结。当我们精确的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当我们精确的观察生活中每一处细小的变化时,我们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神奇、美好!生活是有规律可寻的!同学们,让我们在欣赏美妙的春景时,学会享受科学的春天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吧!板书设计2.第一朵杏花初看杏花一丝不苟再看杏花教学反思课题3燕子教学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形容词在表达意思中的作用及动词运用的准确。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地表达,以及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
36、来写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体会燕子的特点及春天的生机勃勃。2体会文中的好词佳句,特别是拟人、比喻、动词的恰当使用。3理解文末那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谈话引入:冬天过去,春姑娘又来了。你能说说大地有什么变化吗?(自由说)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
37、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这篇文章的确写得很美。下面请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简要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可爱)2再读读这一段,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作者是怎样写出燕子的可爱的?3画燕子,互相介绍。4反馈、总结:引领学生体会抓住特点、
38、语言简洁的好处。四、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2搜集含有燕子的古诗词。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配乐自由读这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春天的美丽、生机)。2你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呢?随机学习:A、 “黄绿眉眼”指什么?B、“赶集”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见到的赶集的情况?这一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3指导朗读。师:你能把这种充满生机的美读出来吗?随机朗读指导: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
39、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4指名朗读,生生互相点评。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是啊,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三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2生朗读,反馈:燕子活泼、可爱、机灵、飞行快过渡:那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3 抓重点词句,读中感悟。随机学习:A、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到燕子飞行之快速,理解“掠”;通过“唧的一声”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B、“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理解“小圆晕”,
40、画一画感受美。4朗读。大家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读得能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美?2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联系上文和书上的插图来理解。3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4拓展: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5朗读指导。四、作业。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2摘抄
41、描写春光的句子。板书设计外形美活泼机灵3燕子飞行美斜身掠过天空掠过湖面停歇美谱出赞歌教学反思课题4古诗两首教学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2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3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42、。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3介绍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4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2)解释词语:“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
43、百八十寺”。(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二)后两行怀古。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
44、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首诗。6练习背诵古诗。四、作业。1背诵、默写江南春。2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1背诵江南春。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
45、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1)质疑。(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