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摘要】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本文从系统全面深入地解读课标,精选整合教学内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激励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等五方面论述了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自由地放飞心智与心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我
2、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活跃与主动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更科学、更有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追求。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理解1.1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查阅了很多资料,认为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的解释比较全面:“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
3、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1.2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考量标准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体验。从更高的更广阔的视野来分析这三个指标:学习时间(投入):学习特定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效果(产出):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即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获得什么。学习体验: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
4、随或产生的心理体验。2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2.1系统全面深入地解读课标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是真的实施起来感觉很矛盾。让学生讨论吧,没那么多时间,而且还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有时根本说不到点子上来,讨论了许久却没有什么印象,实际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师自己讲又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违背新课程理念。后来随着教学实践的深
5、入,逐渐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不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当作主要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关心要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的关心要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的量的关心。过去课堂教学是紧抓教材几乎不去研究大纲,教学就是教教材。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现在逐渐感觉到应该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只有解读好课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对课程标准的重新认识后
6、,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适度的调整。比如浙科版必修3“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一节,假如不按照课程标准执行,学生感觉会非常难,到处都要记忆,但到处都记不住,都不理解。所以要按照课标来展开课堂教学,比如“人的神经系统及大脑结构”不作要求,就大胆的不要讲了。“大脑皮层的功能”只要求掌握运动区、体觉区与语言区,其它不作要求,就没必要展开讲了。 “兴奋传导”则按照课标是重点也是难点,就要仔细准备,我准备了课件加以直观演示,并给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如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等等。这样学生既发挥了主体作用,又突出了重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2.2精
7、选整合教学内容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能否通过生物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性教学”能否实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教材被视为是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传输教材。根据新课标提倡的新理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深入探究如何合理地活用教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
8、效的前提,是决定着课堂教学实践能否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树立生物课程兴趣化,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精选和整合,开设学生喜闻乐见和感兴趣的教材。切实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比如,在讲到蒸腾作用时,可问学生: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那有谁知道在自然界中水也可以由低处流向高处?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吸引起来。当然聪明的同学猜到了老师的意图,知道是蒸腾作用,此时教师可适当加点“兴奋剂”,来加强蒸腾作用的“威力”:问:有谁
9、知道世界上最高的树吗?有些学生知道是桉树,但不知道具体有多高。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澳大利亚的杏仁桉树一般都高达100米,其中有一株,高达156米,树干直插云霄,有五十层楼那样高。在人类已测量过的树木中,它是最高的一株。鸟在树顶上歌唱,在树下听起来,就象蚊子的嗡嗡声一样。所以,假如你住在50楼的话,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将水输送到家里,可见蒸腾作用的力量有多大。如此一来,学生带着这个好奇的心理去学习,学习的效果就出来了。所以从这节课的设计中可以看出对课程标准中那些基本学习目标要求并不难的课题来说,不能因目标定位的简单而降低课堂效益,应该挖掘、丰富这节课的教学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价值
10、观和世界观,提高课堂效益。2.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暴露学生思维,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实践、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且在学生自我表现和课堂交往互助经历的有效体验中,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就、平等意识都得到提升。2.3.1在教师主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自
11、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学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个体自已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研究问题,探索知识。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自主学习应建立在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自学意识上,但在自主学习中,教师依然是主导,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的“目标主导”、“问题主导”、“任务主导”和“学案主导”, 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2.3.2精选适合进行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取长补短。学生自主学习而获得对某生物学主题的意义建构可能并不全面或正确,这就需要在一个
12、相互协作的学习群体中对各自的观点、假设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协商和辩论,使不同的观点得以交锋、碰撞,从而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取长补短。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学生合作学习的,如果问题过于简单,答案过于明显,开展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从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养成散漫的习惯,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生物可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很多,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中每个实验的设计均有巧妙之处,实验设计的理念、得出的结论、可需改进的地方都值得讨论、交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众多实验等内容都适合于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是为了集思广益,相互切磋,提高学业成绩,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
13、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从而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求,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必须掌握其要领,关注它的有效性,才能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2.3.3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强调探究式学习,并反复说明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学习,教师要正确引导,备课要以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为要求: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教学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从探究方式的角度,可采取“问题”驱
14、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尽管进行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有多种方法和渠道,但是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是理想的选择。这是因为:.生物学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符合生物学科特点及教学改革的实际,并能满足师生双方的心理需要;.生物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生物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破除“自我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的探究学习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学习方式。2.4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
15、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2.4.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影响着教学设计效果的体现。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不能单一化,必须从教材的需要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益处,从而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减数分裂”这一节对高中学生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学习的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演示、观察和模拟等活动为主,选择图片、flash动画、录像等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再通过学生自己尝试建构模型来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行为变化等,因为减数分裂这个难点知识仅凭听讲,是难
16、以掌握的,没有对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掌握,之后的解题能力也就如无根之草。所以这样的模拟实验,是有效的,而且这样的学习体验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错误百出,但失败是成功之母,相信他们对所犯之错必定是印象深刻,今后会尽力避免。2.4.2系统的课堂教学反思。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教育环境中实际发生的事情不是理性上计划了要发生的事,而是真正发生的事情。”所以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思索教学问题,修正教学方案。通过这样的反思,可以对自我行为、课堂教学给予肯定和强化,也可以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如果
17、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有利于对经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助于使教师成为更有经验的实践者。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5激励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写道:“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
18、自我,建立自信。”2.5.1体现激励性评价教学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环节,它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激励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进步与成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减少厌学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从关注学生学习的差距和不足转变为努力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成绩和长处,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学生的努力程度、
19、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情况。比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有学生提出“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水分子不能自由通过,为什么它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呢?”。对此我没有马上作出解释,而是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这位同学很聪明,化学知识很扎实,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很了不起。但为什么教材上说它是自由扩散呢?”我作简单说明后,告诉学生课本的科学前沿“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从中可以找到答案。当然,我们那位大胆提出问题的同学对于学习生物的动力、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就可想而知了。2.5.2提倡多元化评价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进行有标准化答案的书面测验,考查知识、技能、技巧
20、。评价方式多采用传统笔试,注重学科知识、注重“量化”;只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对价值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科学精神、学习情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常给学生造成一种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在社会、家庭、学校、甚至同学之间的无形压力下,使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日渐突出。即使有兴趣和个性、有创新愿望,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环境和条件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素质教育评价改变了传统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评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测试性评价、非测试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
21、评、学生和教师互动评价等。例如:可通过学业成绩测试、诊断性测试等测试性评价,也可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档案、问卷调查及面谈、学生自我评价等非测试性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自己,激发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让学生更自由的体验生物学习的无尽乐趣。多元化的评价,架起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随着课程改革序幕的拉开,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每位生物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挑战,教师只有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才会有效,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参考文献:1.刘恩山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 生物学通报,2003,38(5)2.陈厚德 有效教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袁锦明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中学生物学,2008,24(5)6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