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及城市化(练习二)二、综合题1.图示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4,完成下列要求。(1)用连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商业区A工业区B居住区C绿地D(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 污水处理厂 重型机器厂 印刷厂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 区。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28年南京城市地价等值线图 1950年南京城市地价等值线图(1)1928年到1950年期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
2、演变特点是: 。 。(2)1928年至1950年期间,南京城市用地基本上是沿L1、L2两条轴线分别向和方向拓展。 (3)图中L1、L2两条轴线上及其两侧的地价变化特点分别是: 。 。影响南京市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是。(4)综合环境需要、付租能力因素考虑,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沿L3线箭头指向依次排列为 、 、。3读某城镇现状图与规划图,回答问题。 (1)与现状图比较,规划图中各点的布局,哪些是合理的?为什么?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 (2)规划图中的铁路、公路和绿化带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 。4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
3、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图9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2)比较图9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3)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8分)5下图有A、B、C、D
4、四座城市,试就地形、气候、河流等区位因素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地形考虑, 城市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 地区。(2)从气候考虑, 城市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 。(3)从河流因素考虑, 城市沿河而建,其中 城市位于干支流交汇处, 城市位于河口, 城市所在河流通航条件最差。(4)综上所述, 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参考答案及解析二、综合题1.【解析】(1)商业区D 工业区A 居住区C 绿地B(2)水厂 污水处理厂 重型机器厂 印刷厂(3)D根据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布局特点和城市绿地的作用,结合图示条件,很容易将线连起来完成;水厂应布局在城市的上游地区污水应布局在城市下游,重型机械厂与城区
5、之间应隔有必要的城市绿化带,印刷厂可布局在城郊;城市中地价最高的地区一般应位于城市中心区或交通便利区,而商业区的地租支付能力相对最高。2.【解析】(1)中心商业区由南向北迁移 商业区的范围越来越大(商业用地规模扩大)(2)西北(2分)东 (3)沿轴线地价从城市中心向外递减 地价从轴线向两侧降低 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性高低 (4)商业住宅区工业区 3.【解析】(1)合理解。处下风向对居民区无污染。 处下游,对居民区无污染。 劳动密集型工业,无污染。 处上游,水质好。 合理。不合理。处上风向,有污染。 处上游,有污染。(2)铁路合理,不致给城市造成噪音污染。公路合理,对城市无噪音污染。不合理,城内居民出行交通不便。绿化带 合理,有效隔离工业区与住宅区。4.【解析】(1)第一次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第二次分布在东部沿海各省和中国内地。(2)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3)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5.【解析】(1)B D 平原 (2)B C D 水热条件适中的中纬度地带D (3) A C D CDA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