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语言学第六章 内部词典本章要点:单词知识的各个维度;内部词典的组织;词汇通达。词是串连经验的红线。Aldous Huxley 一个好的读者,眼睛扫过书本时,一系列复杂的解释性过程就开始在脑中运转,结果就意识到了书中蕴含的意义。产生这种意识所需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不会使读者的头脑乱作一团或使意义模糊,这个过程简直无法内省。因此,要描绘出隐藏在这些表面情景之后的那些过程,必须要根据外在表现进行推断或是进行心理学实验,以便在不同假设之间进行筛选。George A.Miller单词知识的各个维度1、语音知识话到嘴边现象(TOT):隐约记得某个词的读音但未能成功地说出该词。William James(1
2、890/1950)对这种现象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假使我们正在努力地回忆一个已经忘记的名字。我们的意识状态十分奇特。那里有一条裂缝,但又不只是裂缝。其间相当活跃。裂缝中闪烁着这个名字的影子,它引导我们往一个特定的方向去想,使我们时刻感觉就能像出来并为之兴奋,最后却又让我们无功而返。如果这时旁人说出了错误的名字,这条毋庸置疑的裂缝马上就作出反应,否认他们。因为它们与它的模型不相吻合。虽然被称之为裂缝,它们的内容都是空洞无物的,但一个词的裂缝和另一个词在感觉上又有所不同这个被遗忘的词的节律总是静无声息地存在着,开头字母总是在脑海中一闪即逝,却没有变得更清晰一点,似乎在嘲弄着我们。实验一:给被试呈现低
3、频词(如sextant(六分仪)的定义,然后要被试说出该词。当被试处于TOT状态的时候,他们会提取出读音相似的词如sectant,但又被排除了。可见,我们有时通过词的读音来激活词。2、词汇和意义心理语言学家从以下三方面来考察词汇和意义的关系:人们怎样在记忆里保存词语的;怎样辨认和提取词语的;怎样理解词语的意义的。这些过程都和心理有关系,故称之为心理词汇。3)意义的灵活性词语的意义很灵活,往往取决于它所处的语境。如:“我丢了饭碗了。”“蒋介石要开刀了。”“我真那你没办法。”3、句法知识单词知识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句法范畴或所属的词类。如果两个词在句子中可相互替代,它们就属于同一句法范畴。如例:(1
4、)The aging pianist stunned the audience.传统句法范畴可以分为两组:1)开放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2)封闭词。包括限定词、代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这种区分与词在我们大脑中的组织有关。4、词法知识1)自由语素:能单独成词的语素。2)黏附语素:必须附着在自由语素后面才能形成新词的语素。(1)屈折语素:在句子中附着于自由语素后面表示句子中语法差异的黏附语素,如:名词的复数语素(cat/cats)和动词的过去时语素(jump/jumped)。(2)派生语素:附着在自由语素后面以形成新词的黏附语素。如:-ness把good变成goodness。其他派
5、生语素不仅改变词的句法范畴,还会改变它的发音。比如,派生语素-ion把decide变成了decision。如果一个词中既有屈折语素又有派生语素,派生语素优先应用。如neighborhoods。一个人心理词汇量有多大呢?因为认识一个词根就能大致确定一个带有语素的单词的意义,这样可以估计出一般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大概是45000个词。5、语义知识1)意义和指称词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叫该词的指称。这个客观事物即该词的所指。意义和指称既有密切的关系,又不是完全等同的,如:金星 morning star evening star并非所有的指称都是很容易理解的,有的词有意义却难以理解,如抽象名词justic
6、e。有些词显然有意义,但它们的所指却难以确定。如麒麟。指称是意义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两个不同的词表达方式可能指称相同,但并不意味着同一事物。如“英国首相”和“工党领袖”。意义中不属于指称的那一部分被称为含义。词的含义意指“它在与词汇表中其他词形成的关系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几种重要的关系:(1)同义关系。如“害怕”与“恐慌”。(2)并列关系。如“猫”与“狗”。(3)上位关系。如“鸟”与“麻雀”。(4)下位关系。如“麻雀”与“鸟”。(5)部分关系。如“桌子”与“桌腿”。这些含义关系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人们运用单词的方式相对应呢?单词联想测验(见下表)对刺激词“椅子”的第一反应反应频率 反应 反应频率
7、 反应 191 桌子 2 坏的、山胡核桃 127 底座 家、必需品 108 坐 橡树 83 家具 圆形物 56 坐下 请坐、用 49 木头 1 背、美丽的 45 休息 床、书 38 凳子 男孩、衣柜 21 舒适 录音 17 摇椅 小心的 15 摇摆 地毯、手推车 反应频率 反应 反应频率 反应 13 长凳子 颜色 12 垫子 弯曲 11 腿 衬垫、脚 10 地板 脚 9 书桌、房间 脚 凳 8 舒适的 表格、州长 7 安逸、腿 Winthrop、头发 6 安逸的、沙发、木制的 工具 5 长沙发、硬的 结实的、代表团 Morris、坐着的、柔软的 我自己、物体 占用、办公室 4 臂、文章、棕色的
8、、高 人、地方、放置 3 藤条、方便、房子 懒惰、讲台 白色的、橡皮我们发现四种占优势的语义关系:第一,分类关系。如“桌子”是“椅子”的一个并列词。“家具”是它的上位词,“摇椅”则是一个下位词。第二,部分关系。如“底座”、“垫子”、“腿”。第三,属性关系。如“舒适的”、“木制的”、“硬的”或“白色的”等。第四,功能关系。如“坐”、“休息”或“摇晃”。2)外延和内涵词的外延即词的客观意义或是词典上标明的意义。包括发音、拼写、词类、各种意义、相关单词等。词的内涵指在单词外向的命名或描述之外的意义的某些方面。两个词可能外延相同但内涵不同。例如“单身汉”和“老处女”。小结:日常生活中要有效运用单词,必
9、须利用我们已经储存的单词知识,它包括语音、句法、词法和语义四个方面。这些方面是我们能够读出单词,创造出它的新形式,并理解它的意义。内部词典的组织1、语义网络目前关于词典组织的主要思想认为它是以语义网络的形式建立起来的,语义网络由相互连接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就是概念和节点,他们通过各种关系彼此连接。层级网络模型如果在一个网络中,某些要素在网络其他成员之上或之下,就说这个网络是有层级的。Collins的研究是这种取向的典型代表。下图为与动物相关的语义信息的层级网络模型:在这个分类关系和属性关系的网络中,类似于词的概念被表征为不同节点。分类关系涉及上位、下位和并列关系。Collins假设存储语义信息
10、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信息最好只储存在网络中的一个地方。这一原则被称为认知经济性。Collins用语义验证检验此模型:给每个被试呈现“A是B”之类的陈述,要求被试尽快判断句子是否真实。如:(1)An apple is a fruit.他们认为决定句子是否真实的过程是以一种叫交叉搜索的机制为基础的。他们假设知道句子中两个项目的节点交叉时我们才会停止对相关信息的搜索,最后还要核对以确认句子中描述的关系符合词典中的关系。如:(2)An animal is a bird.总之,根据认知经济性和交叉搜索可预测,在“A是B”或“A有B”的陈述形式中,B在层级中的位置相对A来说越高,反应时间越长。他们把它称为
11、范畴大小效应。典型性效应层级网络模型假设在层级某一水平上的所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平等的,但事实上,一般来说某些范畴成员的验证比其他成员要快。例如:(3)A sparrow is a bird.(4)An ostrich is a bird.(5)A whale is a fish.(6)A horse is a fish.验证句子(3)比句子(4)时间要短,验证句子(5)比句子(6)时间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典型性效应:真实陈述中,验证某一下位范畴中的典型项目所需时间比非典型性项目短,错误陈述正好相反。如果在层级中,基本水平的词语上存储的属性较多,而不是最高水平,那么层级网络模型就具有某种合理
12、性。2、扩展激活模型 1)扩展激活模型是对层级网络模型的修正。表现在以下方面:既修正了层级的假设,同时也保留了网络的思想。它认为心理词典中的词是在网络中被表征的,但其组织不是严格的层级,而更像一个由相互连接的节点组成的罗网,节点间的距离是由结构特征如分类关系和其他因素如典型性、相关概念间的联想程度共同决定的。这个模型也对语义信息的过程进行了修正。它认为提取是由扩散激活过程引起的,激活从一个节点开始,然后平行扩散到网络每一个角落。2)扩展激活模型的不足极少关注词的语音、句法和词法等方面,某种意义上这是个概念的模型而不是词的模型3、扩展激活模型的修正模型(如图)这个模型是结合了词汇和概念两个方面的
13、扩散激活模型。该模型假设关于词的知识存在于三个不同水平:概念水平;词目水平;词位水平。区分这三个水平大有裨益,比如有利于对TOT状态的研究,处于TOT状态的个体可能无法回忆出正确的词,但仍然提取出(且排除)了读音相似的词。小结1、语义网络是一个通过各种关系连接起来的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在层级网络模型中,我们以语义网络的形式储存单词知识,网络中表征某些词的节点高于其他词的节点。虽然层级网络模型可以解释一些结果,但它过于严格,不能涵盖我们词汇中所有的内隐知识。2、扩散激活模型也是网络模型但不是严格层级性的。激活从一个节点扩散到临近节点。就目前来说,把概念、句法和语音知识结合在一起的词汇扩散模型为内
14、部词典提供了一幅可能得到的最现实的图景。1、影响词汇通达的变量1)词频Foss的音位监测法研究了词频的作用,当目标音位在高频词后监测的时间比在低频词后短。(1)The traveling bassoon player found himself without funds in a strange town.(2)The itinerant bassoon player found himself without funds in a strange town.(那个巡回演出的巴松管演奏家发现自己身无分文、潦倒他乡。)词汇通达词汇决定任务是研究词汇通达的一个有效任务。词汇决定实验第一列 gam
15、bastya、revery、voitle、chard、wefe、cratily、decoy、puldow、faflot、oriole、voluble、boovle、chalt、awry、signet、trave、crock、cryptic、ewe、himpola第二列 mulvow、governor、bless、tuglety、gare、relief、ruftily、history、pindle、develop、gardot、norve、busy、effort、garvola、match、sard、pleasant、coin、maisle 实验结果:完成第一列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比第二列长几秒。研
16、究证明:词频会影响反应时间,高频词需要的时间要短些。2)语音变量词的识别受重音及语调模式等韵律音素的影响。实验一:给被试听一句话,要他们在这一段话中很快地发现某一个音(如b)。例如,呈现给被试的是You will have to curtail any morning sightseeing plans,as the plane to Benkik leaves at noon.(你必须缩减早上的游览计划,因为到曼谷的飞机在中午起飞)其中Benkik这个词的重音有时在第一音节,有时放在第二个音节。如果重音放在第一个音节,b这个音就发现得比重音在第二个音节时快。3)句法范畴词频效应只对开放词起作
17、用。封闭词中,高频词和低频词的提取速度没有差异。这说明词的句法范畴不同,提取路径也不同。4)词法复杂性语言学家认为,词法信息和词根信息在心理词典是分开组织的。Mackay发现反应时间随词派生的复杂性而变化。-ment-ence-ion带词缀的词首先要经过一个剥离前缀的过程,前缀被剥离以后,才开始搜索词根。所以带词缀的词反应时间比不带词缀的长。研究发现,带前缀的词(如remind)的词汇决定时间比带“假前缀”的(如relish)短。研究还发现,把词分解为它的词法成分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类型词的出现频率。5)语义启动语义启动指一个先呈现的词激活了另一个相关的词。启动任务由两个阶段构成:第一
18、阶段呈现启动刺激;第二阶段呈现第二个刺激(目标)。用词汇决定任务可以发现把目标词“butter”判断为词所需的时间随启动刺激而变化。当启动词是“bread”时,时间比“nurse”短。6)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指“一个词可以被解释为含有多种词义”这种形式的含糊。(1)词汇歧义会增加加工负担。Foss最先把音位检测技术应用于词汇歧义的研究。如:The man started to drill before the truck arrived.(在卡车到达之前,这个男人就开始练习了。)结果发现对/b/音位进行监测的反应时间增加了一点(大概50秒)。(2)即使语境存在强烈偏向,歧义词的多种含义还是会被短暂
19、激活。Swinney采用跨通道的词汇决定任务研究这个问题。例如被试可能听到下面的句子:Rumor had it that,for years,the government building has been plagued with problems.The man was not surprised when he found several spiders,roaches,and other bugs in the corner of his room.三个视觉词:ant、spy、sew,呈现这三个词,被试反应速度有变化。(3)含义优势和语境偏向共同影响词义的激活。实验一:考察常见的含义与
20、不常见的含义哪个更容易通达。The jealous husband read the letter.The antique typewriter was missing a letter.结果发现:当理解句子需要的是次要含义时,判断时间比需要首要含义的短。研究还发现,当歧义词明显具有优势含义和次要含义时,语境偏向于优势含义,只有优势含义被激活。2、词汇通达的模型1)串行搜索模型Foster的自主搜索模式是最早和影响最大的模型之一。在这个模型中,单词识别系统被分成几个不同成分。一个专门负责词的正字法(拼写)特征,另一个负责语音特征。搜索词项的过程按次序挨个进行。每个都是按照频率递减的顺序组织的。
21、因此,高频词比低频词先被搜索到。2)词汇发生模型Morton提出的这个模型是最早的激活模型之一。基本看法:词的提取并非靠它在心理词汇中的位置,而是靠它激活到一定阈限的程度。词汇发生系统根据候补词和输入词的共享特征之不同以计算其相对频率。如果几个词项都达到阈限,数目最高的“胜出”,即被“辨认”。词汇发生模型可以解释频率效应。一个词的使用频率高,它的辨认阈限就低。词汇发生模型还可以解释语义启动效应。该模型还可以解释语境效应。它假设知觉信息和语境信息这两条激活路径是平行运作的。语境信息的激活方式即句子的语义或句法结构可能会影响对某一个词的词汇项的激活。如:Her closest relative w
22、as appointed as her legalguardian.3)连接主义模型McClelland和Rumelhart提出了互动激活模型。这个模型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之上:1、感知过程发生在三个水平之上,分别是特征水平、字母水平和词的水平。2、加工同时发生在这三种水平之上。3、这三种水平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该交互作用也可能是起激活的作用,也可能是起抑制的作用。左图是单词知觉的连接主义模型略 图。位于同一矩形之内的各个单元 代表关于一种输入模式的互不相容 的假设并相互抑制。各水平间的双 向激活联结用以代表一个词及构成 成分。4)交股模型交股模型是Marslen-Wilson专门为了解释听觉
23、词的识别而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口头单词识别有三个阶段:激活阶段;选择阶段;整合阶段。第一阶段是严格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如:Angela misplaced her ba。Bag、bat、bath等很多词都有可能被激活。第二个阶段综合考虑语音输入、词的各种变量(如词频)以及当前语境进行选择。第三个阶段选中的词适合于 当前语段。3、对词汇通达模型的评价1)所有模型都对词频效应作出了解释。词汇发生模型中,只要接触到一个词,它的词汇项阈限就会暂时下降。搜索模型通过说明单词是如何存储在不同文件箱中来解释词频效应。连接主义模型中,词汇单位使用得越多,其激活的阈限就越低。交股模型中,在最初的通达阶段,很多候选词
24、被激活,但只有较常见的词才能在接下来的选择阶段被选中。2)每个模型都能解释语义启动。搜索模型则假设对每个词,我们都会产生它后面可能跟随的一列词,在这个模型中,启动被认为是一个控制过程而非自动过程。词汇发生模型通过假设与启动有关的那些词汇项阈限都会暂时迅速地下降,来解释启动。连接主义模型认为当一个节点或连接受到激活,激活就会往各个方向扩散,使在视觉上、语音上、语义上和目标词相似的表征得以递增。交股模型则假设启动缩小了最初的群中候选词的数量,而较小的候选群使得目标词的识别更快。3)交股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影响词汇通达的各种因素。小结 1、词汇通达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词频、词的语音结构、句法范畴、词法结构、语义相关词的出现、词多种可选含义的存在。常见的词及词义比不常见的较容易提取。遇到不熟悉的词时,依靠词法结构来提取。2、关于歧义词的通达研究相当多。一些研究认为我们会暂时考虑歧义词的所有含义。但是,如果前面的语境启动了词占优势的含义时,词汇通达可能是有选择性的。这一讲到此结束!谢谢!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