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2期DOI:10.19561/ki.sas.2023.02.018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何以发生?基于有限准入秩序视角的分析*作者简介冀天,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向飘,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 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对文章提出的建设性修改意见,文中错漏由笔者自负。冀天向飘摘要自2015年全国民主联盟在缅甸议会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后,缅 甸的民主化进程迅速发展。2020年民盟再次胜选后,外界更是普遍认为缅甸民 主已趋于巩固。但是缅甸军方2021年突然的行动打破了外界的预期,缅甸的民 主化进程也由此中止。从有限准入秩序视角看,缅甸此次
2、军人接权在意料之外的 表象下隐藏着必然性的逻辑。在军人接权前,缅甸的政治秩序属于权力不平等有 限准入秩序。在这一秩序下,缅甸国防军是主导者,民盟则是挑战型配合者,两 者在秩序偏好上的冲突是政治秩序变迁的根本动力。在推动秩序转型时,作为权 力资源弱势方的挑战型配合者如果不能及时补偿主导者,必然会引发主导者不 满,进而导致现行政治秩序的崩溃。相比于2015年胜选后采取的补偿策略,民 盟在2020年胜选后并没有及时补偿和安抚作为主导者的集团,最终导致2021年 缅甸军人接权的发生。关键词缅甸;政治转型;军人接权;民盟;国防军;有限准入秩序中图分类号D733.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09
3、9(2023)02-0018-19自全国民主联盟(Na tiona l Lea gue for Democra cy,以下简称民盟)在 2015年缅甸议会选举中取得历史性胜利后,缅甸的民主化进程迅速发展。在执 政五年后,民盟再次获得民众信任,赢得2020年大选。然而2021年军方的行动 一夜之间改写了缅甸政治局势。2021年2月1日凌晨,缅甸国防军推翻在2020 年缅甸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民盟政府,通过妙瓦底电视台(Mya wa ddyTV)宣布接 18 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何以发生?基于有限准入秩序视角的分析管国家权力,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Min Aung Hla ing)成为实际掌权者。军方
4、 以2020年大选过程中存在诈欺与舞弊为由开启此次行动。由于联盟选举委员会(Union Election Commission)拒绝回应军方关于投票操纵问题的重复请求,军方 认为其行为符合宪法第四十条及第四百一十七条中“以非法强行手段夺取 联盟主权的行为或企图而可能导致主权丧失”的情况,因此接管了国家的所有 职责。对于军人统治,缅甸民众并不陌生。自I960年以奈温(NeWin)为首的军 人集团在仰光发动军事政变后,缅甸曾经历长达50年的军人统治,但是2021年 发生的军人接权却有所不同。首先,缅甸已经历两轮选举考验,民主的游戏规则 已得到各方至少是表面上的认可,民主制度趋于巩固。其次,民盟的民
5、众支持率 较高,缅甸民众对昂山素季(Aung Sa n Suu Kyi)表现出强烈的追随意愿。一般 而言,这两个背景要素都会限制缅甸军方的行动,产生强制度约束效果,而约束 效力的失效则意味着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有其独特的发生逻辑。一相关文献回顾目前,学界对军人接权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视角:行动者视角和机会结构 视角。(一)以军队为中心的行动者视角以军队为中心的行动者视角主要从军队内部解释接权的起因,包括“利益因 素”、“政治意识”以及“组织特征”三个方面。就利益因素而言,埃里克诺 德林格(Eric A.Nordlinger)指出,大多数政变的动机是为了维护或巩固军队的 组织利益,这些组织利益包括
6、预算支持、军事自主权以及降低非正规军对军队生 存的威胁等。加布里埃尔莱昂(Ga briel Leon)的研究就表明,当军费开支占 GDP的比重相对较低时,政变的可能性更大。迈克尔 W.査尼(Mich a el W.Ch a rney)在分析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的原因时也提出,军队的多数民族主义是 19 军方依据缅甸宪法第一章第四十条第三款及第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七条接管国家权力。参见李 晨阳、古龙驹: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一)(2008年),南洋资料译丛2009年第1期;李晨阳、古 龙驹: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七)(2008年),南洋资料译丛2010年第1期。See Myanmar News Age
7、ncy,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Council of Republ 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 Hol ds Meeting,The Gl 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https:/www.gnl .mm/national-defence-and-security-council-of-republ ic-of-the-union-of-myanmar-hol ds-meeting/,2021-02-02.Eric A.Nordl inger,Soldiers in Politics:Military Cou
8、ps and Governments,Engl ewood Cl iffs:Prentice-Hal l,1977,pp.66-78.Gabriel Leon,aLoyal ty for Sal e?Mil itary Spending and Coups Detat,Public Choice,VoL 159,No.3,2014,pp.363-383.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2期军方接管国家权力的动机之一。李晨阳则认为2021年缅军强力接管国家权力,主要是担心军队失去对缅甸政治的主导权。民盟在第二个任期内竭力推动修宪势 必会使军方的政治利益和政治地位受损,而缅军高层不能接受军队无法参与和担 负
9、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就政治意识而言,小克劳德韦尔奇(Cla ude E.Welch Jr)和亚瑟史密斯(Arth ur K.Smith)指出,军队政治意识的范围包括 从“完全脱离”(武装部队处于政治边缘)到“完全参与”(武装部队在自己的 队伍中建立军事政权)的整个光谱,军方的政治意识和参与度越低,军事干预的 可能性就越小。军方政治意识的强弱又取决于军方是否建立并遵守文官至上的 信条。芬纳(Sa muel F.Finer)认为,军队中存在文官至上的信条是阻止军方进 行政治干预的重要动机。就组织特征而言,塞缪尔 P.亨廷顿(Sa muel P.Huntington)在士兵与国家中提出,军官团的专
10、业性越强,其干预政治的可 能性就越小。一些学者还认为派系主义会增加军人接权的可能性。埃卡特齐 默尔曼(Ekka rt Zimmerma nn)提出的军人接权综合因果模型就将军事派系主义 作为导致军人接权后果的独立变量。(二)机会结构视角影响军队干预行动的机会结构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国际因素可能促成 军人接权的发生。哈比布尔 H.康德克(Ha bibul H.Kh ondker)认为国际政治 经济压力和某些大国实行的破坏稳定的政策是导致第三世界发生军人接权现象的 国际因素。而国际民主化压力可能会抑制军人的干预意图。然而一些学者认 为,国际民主化压力对于抑制缅甸军人干政的作用有限。张伟玉认为缅
11、甸是以农 业为主的国家,经济较为自足,美国对其经济制裁的作用有限,且东盟对缅甸给 予了外部支持,与美国的制裁形成了一定的抗衡。李晨阳也认为,虽然国际社 会纷纷介入2021年缅甸政治危机,但是国际社会在解决缅甸政治危机问题上很 20 Michael W.Charney,ilMyanmar Coup:How the Mil itary Has Hel d onto Power for 60 Years,The Conversation,https:/ itary-has-hel d-onto-power-for-60-yeara-154526,2021-02-03.李晨阳:缅甸军队再度接管国家权力
12、,世界知识2021年第4期。Cl aude E.Wel ch Jr&Arthur K.Smith,Military Role and KuZe:Perspectives on Civil-Military Relations,Bel mont:Duxbury Press,1974,p.20.Samuel E.Finer,The Man on Horseback: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Politics,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 ishers,2002,p.25.Samuel P.Huntington,The Soldier a
13、nd the State: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Cambridge:The Bel knap Press,2000,pp.71-78.See Ekkart Zimmermann,Expl aining Mil itary Coups Detat:Towards the Devel opment of a Compl ex Causal Model ,Quality and Quantity,Vol.13,No.5,1979,pp.431-441.Habibul H.Khondker,Bangl adesh:Ana
14、tomy of an Unsuccessful Mil itary Coup,Armed Forces&Society,Vol.13,No.1,1986,pp.125-143.参见晋军:美国影响力重返亚太背景下的缅甸国内变局,唯实2013年第3期。张伟玉:缅甸军人政权转型的原因分析,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2期。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何以发生?基于有限准入秩序视角的分析难形成合力。同时,财产冻结、禁止商业交易、限制人员入境、实施武器禁运等 施压手段早就被证明对缅军的打压效果不佳,反而会使缅甸民众的生活更加 困难。国内机会结构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个维度。就经济因素 而言,马克比森
15、(Ma rk Beeson)认为糟糕的经济状况增加了军人接权的可能 性。由于政府无法支付重新装备军队的成本,这种经济限制成为军方内部不满的 根源。当军方无法自主解决这个问题时,军人接管权力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就政治因素而言,首先,军队与文官政府的关系将影响军队的干政意愿。芬纳认 为,当出现明显危机、潜在危机或权力真空的情况时,文官政府会依赖军队,此 时军队干预政治的机会增加。在宪法层面上,对军方权力的制度性规定将成为 军人接权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张添、范宏伟等学者认为2008年缅甸新宪 法赋予军人特殊的待遇和地位,使军队在缅甸未来政治中能继续发挥领导作 用,特别是国家“经济状态条款”,保证了
16、军队可以随时接管国家权力。陈宇 认为民盟竭力修改“有纪律的民主”宪政框架的竞争性行为挑战了缅甸国防军 的政治底线,加之昂山素季政府在面对新冠疫情冲击时治国理政无方,最终导致 国防军接管国家权力。其次,也有学者认为曾经的政变经历会增加当下军人接 权的可能性。就社会因素而言,不同的社会状况对军队的干预行动将产生不同 的影响。社会的暴力冲突是军方接权的常见原因。不过李晨阳和张添注意到,2021年2月缅军接管权力时,缅甸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明显好于前三次接管 权力时。21 李晨阳:国际社会对缅甸国内政治危机的调解为何难以奏效,世界知识2021年第12期。Mark Beeson,Civil-Mil i
17、tary Rel ations in Indonesia and the Phil ippines:Wil l the Thai Coup Prove Conta-gious?M,Armed Forces&Society,Vol.34,No.3,2008,pp.474-490.See Samuel E.Finer,The Man on Horseback: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Politics,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 ishers,2002,pp.72-80.张添:缅甸政治“轮回”:合法性竞争与政治共识的瓦解,东南亚研究2
18、022年第5期;范 宏伟、肖君拥:缅甸新宪法(2008)与缅甸民主宪政前景,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8期。陈宇:军政关系与缅甸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一 论其对外交关系的影响,当代亚太2021 年第2期。See Martin Gassebner,Gutmann Jerg&Voigt Stefan,HWhen to Expect a Coup DGtat?An Extreme Bounds Anal ysis of Coup Determinantsn,Public Choice,VoL 169,No.3,2016,pp.293-313;Aaron Bel kin&Schofer Evan,“Towar
19、d a Structural Understanding of Coup Risk,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 47,No.5,2003,pp.594-620.吕桂霞认为,土著斐济人与印度裔斐济人之间的冲突加剧是1987年斐济军事政变的根源,参见吕 桂霞:斐济的民族主义与种族冲突1987年斐济军事政变的起因分析,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22 期;伊什蒂亚克侯赛因认为宗派暴力是1999年10月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的情境性外部原因,参见Ishtiaq Hossain,Pakistans October 1999 Mil itary Coup:Its Causes
20、 and Consequencesv,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 8,No.2,2000,pp.35-58.李晨阳、张添:缅军历次接管国家权力的异同,世界知识2021年第6期。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2期此外,文官政府的合法性下降或合法性低是军队接管权力的重要影响因 素,政府合法性低将带来更高的军人干预可能性。而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中 却存在一个悖论:昂山素季得到了广泛的民意支持,但军方仍然选择接管权力。针对缅甸这一例外,有学者认为民众对昂山素季的支持并不能被视作缅甸民众民 主意识的觉醒,因此即使是昂山素季政府的高合法性也不能阻止军方接管权力。
21、D.B.苏贝迪(D.B.Subedi)认为昂山素季是一个不稳定的魅力领袖的例子,她得到的广泛的民意支持来源于其在2015年大选胜利后走上的威权主义和民族 主义道路,这种魅力领袖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迈克尔布林(Mich a el Breen)认为缅甸民主化的两大障碍之一是:在昂山素季的个人崇拜下,缅甸有发展出一 党制的风险。他认为缅甸全国各地的抗议运动不应被理解为支持民盟或昂山素 季,而应被理解为对恢复军事统治的抵抗。扎亚尔莱瑞(Za ya r La y Swe)进一 步将民众由于厌恶军队政权转而支持昂山素季的心理与行为视作对民主文化的破 坏,这种民众心理只是对另一种威权主义的向往。军队也认为这
22、是民众政治不成 熟的表现,在此情况下,军队认为其更应该接管权力,重新担任国家和民众的监 护者。二分析框架:“有限准入秩序”上述两种视角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缺少一种军人接权动力学的解释。尽管 现有研究也关注军队以外的政治主体或经济主体,但军人集团以外的主体仅被视 作军人集团行动的“背景”。从动力学的视角看,事件的发生是多个事物相互作 用的结果。同理,军人接权的发生也是多个关键行动者互动的结果,仅仅关注军 人集团往往导向片面的结论。为此亟需改变以军人为中心的单一行动者视角,建 构多行动者互动的分析框架。其次,缺少对军人接权发生初始条件的讨论。需要 22 See Samuel E.Finer,The
23、 Man on Horseback: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Politics,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 isheiB,2002,p.139;Eric A.Nordl inger,Soldiers in Politics:Military Coups and Governments,Engl ewood Cl iffs:Prentice-Hal l,1977,p.93;Cl aude E.Wel ch Jr&Arthur K.Smith,Military Role and Rule:Perspectives on Civil-M
24、ilitary Relations,Bel mont:Duxbury Press,1974,p.30;Habibul H.Khondker,lBangl adesh:Anatomy of an Unsuccessful Mil itary Coup,Armed Forces&Society,Vol.13,No.1,1986,pp.125-143.Aaron Bel kin and Schofer Evan,Toward a Structural Understanding of Coup Risk,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 47,No.5,2003,
25、pp.594-620.D.B.Subedi&A.Scott,wPopul ism,Authoritarianism,and Charismatic-Pl ebiscitary Leadership in Contemporary Asia: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from India and MyanmarM,Contemporary Politics,Vol.27,No.5,2021,pp.487-507.Michael Breen,“Is the Mil itary Coup in Myanmar the Death Knel l of Democracy an
26、d Federal ism?,Melbourne Asia Review,https:/mel boumeasiareview.edu.au/is-the-mil itary-coup-in-myanmar-the-death-knel l-of-democracy-and federal ism/,2021-02-15.Z.L.Swe,Why the NLD Fail s to Consol idate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Myanmarn,Asi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tics,VoL 6,No.4,2021,pp.441-
27、467.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何以发生?基于有限准入秩序视角的分析指出的是,“接权时刻”的相关行动者博弈并非发生于真空之中,而是受制于博 弈框架,不同的博弈框架会塑造不同的政治结果,这种博弈框架就是初始条件。为此,需要对初始条件进行类型学划分以期发现不同的制度变迁逻辑。最后,机 制解释过于静态,这一不足体现在缺少历时性视角。军人接权的发生往往并不是“接权时刻”一次博弈的结果,而是不同时间节点的多次博弈的累积性结果,因 此需要将军人接权的分析纳入到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中,动态展示这种累积性 变化。为改进上述不足,笔者使用“双行动者”分析视角,归纳行动者之间的互 动类型,并通过分析互动类型的转型逻辑
28、厘清军人接权的机制。首先,“双行动 者互动”视角源于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 ss C.North)提出的“有限准入秩 序(Limited Access Order)概念。诺思认为,为了抑制暴力,处于发展中社会 的精英会进行互动,随后,精英之间将形成全新的关系。根据不同的社会开放程 度以及暴力被抑制的程度,社会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准入秩序。其次,笔者在“双行动者互动”视角下聚焦“双政治主体间的互动”,通过扩展“有限准入秩 序”理论构建一种新的政治秩序类型学,并将其用于分析政治秩序的转型逻辑。再次,存在一条特定的政治秩序变迁路径,最终导向军人接权。当军队和文官政 府之间形成“权力不平等有限准入
29、秩序”,且文官政府属于权力弱势方时,如果 文官政府不向军队采取补偿措施,军队即会接权。最后,2020-2021年缅甸政 治局势的变化符合前述的秩序转型逻辑。2020年大选后,由于民盟未能及时补 偿军队,军方随即接权,缅甸的有限准入秩序走向崩溃。(_)有限准入秩序概述根据组织之间不同的互动模式,诺思在暴力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三种不 同的社会秩序类型,即觅食秩序(Fora ging Order)、有限准入秩序(Limited Access Order)和开放准入秩序(Open Access Order。有限准入秩序的形成始于组织对抑制暴力的渴求,而成功抑制暴力的核心在 于创造和安排租金。具体而言,发展
30、中社会抑制暴力的机制是由政治体系操纵经 济利益以创造租金,从而让强大的组织和个人发现克制暴力的使用符合他们自身 的利益。这一组织社会的方式被诺思称为有限准入秩序。有限准入秩序的特征是 其会对个人创建组织进行限制。在这个社会里,人际关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基础 23 参见美道格拉斯诺思等著,杭行等译暴力与社会秩序,格致出版社,2013年,第16-19页。军人接权不仅关乎暴力的使用,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要解释军人接权,就必然要探讨政治主 体之间的互动。觅食秩序存在于以狩猎者一采集者团体为特征的小型社会群体中。有限准入秩序产生于第一次社 会革命期间,广泛存在于发展中社会。开放准入秩序产生于第二次社会革
31、命期间。在开放准入秩序中,虽 然人际关系仍然重要,但“身份”无足轻重,且组织的创建是不受限的。参见美道格拉斯诺思等 著,杭行等译暴力与社会秩序,格致出版社,2013年,第2-3页。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2期和个人互动的平台。克制暴力的行为进而表现为组织间的合作。诺思设想了一 个简单的模型以解释合作的出现。为了避免持续的武装冲突,两个组织的领导人 之间达成合作协议(组织间协议),同意在彼此间分配资源,并同意确保每个领 导人都拥有获得本群体资源的特权。如果在和平条件下,两位领导人从特权中获 得的租金价值高于暴力条件下的租金价值,那么暴力就能被抑制。两位领导人组 建的联盟被称为“支配性联盟”。尽管有
32、限准入秩序在根本上是相似的,但各个国家的有限准入秩序存在诸多 差异。诺思对有限准入秩序进行简单的分类,以反映不同类型的有限准入秩序对 组织不同程度的支持能力。脆弱的(fra gile)有限准入秩序除了国家本身,什么 组织也支持不了;初级的(ba sic)有限准入秩序可以支持在国家框架内的组织;成熟的(ma ture)有限准入秩序可以支持很多种类的、不在国家直接控制之下的 精英组织。虽然三者都遵循有限准入秩序的形成逻辑,但三类社会秩序下的精英 组织的经济能力、政治能力以及暴力控制能力均存在差异。脆弱型有限准入秩 序、初级型有限准入秩序、成熟型有限准入秩序以及前文所述的开放准入秩序之 间可以相互转
33、换,有限准入秩序可能沿着光谱向前发展,也可能会出现停滞或者 倒退回上一阶段。(二)一种新的政治秩序类型学目前的有限准入秩序理论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有限准入秩序假定两个组织 权力平等,这与现实有一定出入。在诺思的假定中,支配性联盟完全是两个组织 的领导人通过协商以及利益计算得到的结果。但在现实政治中,支配性联盟的双 方可能存在权力不平等的情况,权力不平等使得联盟的建立、联盟内的制度安排 并不纯粹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势力更大的一方可能以强迫的方式逼迫对方与其 建立联盟。其次,有限准入秩序光谱的划分依据存在问题。以脆弱型有限准入秩 序和初级型有限准入秩序的“暴力能力”之间的区分为例。诺思将脆弱型有限
34、 准入秩序的“暴力能力”的特征描述为:“平民组织和军事组织之间没有清晰区 分”,将初级型有限准入秩序的“暴力能力”描述为:“许多有暴力能力的组织 从属于政府,但不少非政府组织拥有暴力能力”。然而2010-2021年期间的缅 24 美道格拉斯诺思等编著,刘波译暴力的阴影:政治、经济与发展问题,中信出版社,2018年,第4页;美道格拉斯诺思等著,杭行等译暴力与社会秩序,格致出版社,2013年,第 2-3 页 支配性联盟的参与主体可能是政党、民族、恩庇侍从网络等,其内部成员可以是经济、政治、宗 教和教育等领域的精英。参见美道格拉斯诺思等编著,刘波译暴力的阴影:政治、经济与发展问 题,中信出版社,20
35、18年,第4-6页。参见美道格拉斯诺思等编著,刘波译暴力的阴影:政治、经济与发展问题,中信出版 社,2018年,第17页。同上,第27页。同上,第17页。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何以发生?基于有限准入秩序视角的分析甸无法被归入任何一个类型。尽管在2010年和2015年,缅甸均成功举行议会选 举并组建了文官政府,但是在2010-2021年期间,缅甸军方仍然拥有较大的政 治话语权,并不从属于文官政府。同时,缅甸长期存在非法活动的反政府武装 组织,政府未能同多数武装组织达成停火协议,因此缅甸不能被归入初级型有限 准入秩序。另一方面,2010-2021年期间,缅甸的平民组织和军事组织之间存 在基本的区分
36、。典型的表现是缅甸军方不能直接参与选举,其仅能选择为联邦巩 固与发展党(以下简称“巩发党”)背书。同时,民盟政府中也鲜有人具有军 方背景。因此缅甸也不能被归入脆弱型有限准入秩序。表表1政治秩序类型政治秩序类型资料来源:笔者自制。类型类型 序号序号政治主体的权力关系类型政治主体的权力关系类型支配性联盟的进入门槛支配性联盟的进入门槛权力权力 关系关系暴力被抑暴力被抑 制的程度制的程度I权力平等开放准入秩序任何组织或个人可进入对等高n权力平等有限准入秩序特定组织或个人可进入对等高n权力不平等有限准入秩序特定组织和个人可进入不对等中IV有限准入秩序不存在不存在支配性联盟不存在稳定 的权力关系低为解决现
37、有理论的局限性,揭示军人接权的发生机制,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政 治秩序类型学,即基于“政治主体的权力关系”的四类政治秩序(如表1所 25 在缅甸联邦政府中,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和边境事务部部长是由军方任命的,在某些问题上不会 听从民盟政府的指令。参见李晨阳:当前缅甸的政治力量与权力架构,世界知识2018年第18期。1990年大选结束后,缅甸军政府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保证军队在未来缅甸政治中的地位和作 用,成立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的前身)。军政府在1997年明确承认该协会为政治 组织,号召训练其成员为国家的“下一代领导人”。参见李晨阳、陈茵:影响缅甸民主化进程的主要政治 势力,当代
38、亚太2006年第4期。在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的视角下,2010-2021年时期的缅甸仍然不属于脆弱型有限准入秩序或初 级型有限准入秩序。根据诺思的观点,“脆弱型有限准入秩序的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之间没有清晰的区分,只有跨国公司是特例”;“初级型有限准入秩序的所有经济组织都与支配性联盟有联系”。而缅甸在1988年 就宣布缅甸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1990年11月颁布的缅甸联邦私营企业法正式规定了开办私营 企业的原则、私营企业的任务和职责。尽管军方控制着不少大型企业,但缅甸的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之间 存在基本的区分,同时经济组织特别是私营企业并不都与支配性联盟有关。参见李晨阳:缅甸私营经济 的现状及其
39、发展趋势,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Z1期。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2期示)。其中,I型秩序,即诺思所描述的西欧国家、美国等的运行形式。在I 型政治秩序中,任何公民都能创立或加入一个政治组织,无歧视性准入规则。文 官政府控制着所有拥有暴力能力的组织。理想的I型秩序下的各个组织应当享 有获取各类资源的同样机会。II型秩序,即诺思提出的有限准入秩序的初始模 型。组织双方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支配性联盟,创造租金并抑制暴力。一些被支 配性联盟排斥的组织不能随意加入联盟。在in型秩序中,联盟内双方的权力关系 不平等,一方拥有的资源和权力多于或优于另一方,联盟的一方为主导者,另一 方为配合者(包括“顺从型配合者”
40、和“挑战型配合者”)。支配性联盟不纯 粹通过协商的方式建立,建立方式包括主导者对配合者的强制或威胁等。在IV型 秩序下,社会抑制暴力的机制不存在,有限准入秩序无法被建立。此种情况类似 诺思提出的脆弱型有限准入秩序。(三)“权力不平等有限准入秩序”的转型逻辑1.政治主体偏好与ni型秩序转型四类政治秩序能够相互转化,但不同的秩序起点会导向不同的转型逻辑。对 于hi型秩序而言,主导者与配合者的偏好决定了皿型秩序的转型结果。如表2所示,主导者对于政治秩序的偏好是维持in型秩序。在ni型秩序中,主导者能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有限准入秩序理论,由于和平状态下的租 金价值高于冲突状态下的租金价值,组织双
41、方会达成合作,从而达到抑制暴力的 目的。同时,相比iv型秩序,维持皿型秩序使得主导者能够降低镇压成本,并避 免较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对配合者而言,顺从型配合者的偏好与主导者一致,此 时主导者与顺从型配合者之间形成庇护关系,皿型秩序得以再生产且相对稳定。由于政治立场或价值观的不同,挑战型配合者偏好II型秩序。主导者与挑战型配 合者之间的偏好冲突成为推动皿型秩序转型的主要动力。为达成II型秩序,挑战 型配合者将不断试探主导者的底线,并在试探过程中继续丰富自身可利用的政治 资源,此种试探必然会触犯到主导者的核心利益。在挑战型配合者推进ni型秩序 向II型秩序转型的过程中,任何的不谨慎都将激怒主导者,使
42、其做出颠覆皿型秩 序的举措。26 四类政治秩序可以用于分析多个政治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使分析框架更加简明且能够直接用 于分析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的原因,之后仅介绍存在两个政治主体的情况。参见美道格拉斯诺思等编著,刘波译暴力的阴影:政治、经济与发展问题,中信出版 社,2018年,第17页。实际上并不存在权力不平等开放准入秩序”这一类别,因此没有必要强调开放准入秩序内各个 组织的地位和权力是平等的。表1中注明“权力平等开放准入秩序”主要是出于表达一致性的考虑。“顺从型配合者”服从于主导者,“挑战型配合者”只是选择暂时的妥协,并试图从支配性联盟内 部削弱主导者的地位。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何以发
43、生?基于有限准入秩序视角的分析表2政治主体偏好与in型秩序变迁主导者偏好:in型秩序配合者顺从型配合者偏好:皿型秩序偏好一致:皿型秩序再生产挑战型配合者偏好:II型秩序偏好冲突:皿型秩序转型资料来源:笔者自制。2.皿型秩序的转型逻辑图1展示了IE型秩序的转型逻辑。第一,推动皿型秩序转型的政治主体包括 两个,即主导者与挑战型配合者。第二,挑战型配合者对主导者采取的措施包 括:使用补偿措施或不使用补偿措施,分别用A和a表示。补偿的程度取决于主 导者与挑战型配合者之间权力不平等的程度。补偿可以是经济特权或政治特权,也可以是象征性补偿,关键在于挑战型配合者必须通过补偿使主导者认为自己仍然 是支配性联盟
44、中的主导者。第三,II型秩序和IE型秩序之间存在两个类秩序,皿表 示类似IE型秩序的一种过渡秩序,U表示类似II型秩序的一种过渡秩序。图例:-配合者(挑战型)采取行动的秩序变迁路径|主导者采取行动的秩序变迁路径$:主导者可能采取行动的秩序变迁路径A:配合者(挑战型)使用补偿措施 a:配合者(挑战型)不使用补偿措施II:权力平等有限准入秩序 ir:类ii型秩序hi:权力不平等有限准入秩序 nr:类hi型秩序图1“in型秩序”的转型逻辑资料来源:笔者自制。27 类秩序是皿型秩序转向ii型秩序过程中出现的两种过渡秩序类型。转型过程是连续的动态过程,因此类秩序不应被视作静止的“权力关系时刻”。根据不同
45、的标准,可以识别出不同数量和不同特点的过 渡秩序类型。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2期皿型秩序转型的具体逻辑如下:以皿型秩序为起点,当挑战型配合者在触及 主导者的某些核心利益并成功谋求自身政治权力的增长后,其可以选择补偿主导 者或者不补偿,两种选择会产生不同的转型路径。皿型秩序将因为挑战型配合者 采取的补偿措施顺利进入相对稳定的m a型秩序。而如果挑战型配合者不使用 补偿措施,皿型秩序只能走向不稳定的皿a型秩序,主导者会立即采取行动将 皿a型秩序调整为W型秩序。在进入DIA型秩序后,为了达成对II型秩序的偏 好,挑战型配合者仍然有动力推进政治秩序的进一步转型。相比皿A型秩序,UA型秩序是一种更不稳定
46、的政治秩序类型。在进入口型秩序后,挑战型配合 者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增强,使主导者产生严重的危机感,此时即使配合者采取补 偿措施,主导者仍可能采取行动阻止n a型秩序走向n型秩序,而将政治秩序 类型调整为IV型秩序。而如果挑战型配合者不使用补偿措施,那么主导者就会立 即破坏Ua型秩序,将政治秩序调整为IV型秩序。如前所述,由于IV型秩序并 非主导者的第一偏好,因此在进入IV型秩序的一段时间内,主导者不得不寻找新 的配合者,重新建立ni型秩序,以降低高昂的镇压成本。三政治秩序转型、配合者补偿措施与军人接权按照此分析框架,2010-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前,缅甸政治秩序的变迁轨 迹为“IE型秩序一皿A
47、型秩序一Da型秩序”。由于民盟未能及时补偿军队,军方于2021年强力接管国家权力,中止了 H a型秩序的进一步转型。军人接权 后,缅甸的政治秩序重回W型秩序。有学者认为缅甸存在六大政治性民意集团,包括军人政治性民意集团、追求 西式民主的政治性民意集团、要求自治/独立的少数民族民意集团、借助外部势 力的指向性排外民意集团、极端排外型佛教徒民意集团和宗教排他型(穆斯林)民意集团。笔者以为,虽然缅甸的政治性组织众多,但在2010年以后,只有缅 甸国防军和民盟能被视作影响缅甸全局的政治主体。以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为 例,当少数民族武装组织的诉求被满足后,其与政党或军人集团之间的博弈消 失,将被纳入有限准入
48、秩序中的“纵向安排”,因此其没有掌握政权的意愿和能 力。换言之,以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为代表的这类政治性组织的目的是满足本集团 成员的利益,而非改变缅甸国内的政治格局,故这些政治性组织不能被识别为能 28 熊理然、刘静、刘保强、蒋梅英:政治性民意集团及其利益博弈:缅甸国内长期冲突的一个分 析视角,热带地理2019年第6期。李晨阳认为从2015年11月的大选结果看,缅甸有影响的全国性政党只有民盟和巩发党,其余获 得议席的20个政党均是地区性的少数民族政党;虽然佛教僧侣对信徒的政治行为确实有较大的影响,但 很多选民的投票并不受僧侣的主导。参见李晨阳:当前缅甸的政治力量与权力架构,世界知识2018 年第
49、18期。2021年缅甸军人接权何以发生?基于有限准入秩序视角的分析够影响缅甸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政治主体。(一)缅甸皿型秩序的形成与再生产(20112015年)2010年以前,缅甸国防军掌握绝对话语权。在巩发党执政前,缅甸经历了 长达50年的军人统治。1958年,在国内民族矛盾日益严重的情势下,吴努(U Nu)主动将政权移交给以奈温(NeWin)将军为首的看守政府,希望看守政府 能够控制混乱的社会局面。在之后的大选中,吴努领导的“廉洁派”获胜,吴 努当选总理。两年后,以奈温为首的军人集团在仰光发动军事政变,正式开启 缅甸军人执政的时代。从1962年至2010年,缅甸国防军是主导缅甸政治秩序的
50、 唯一行动者。2000年以来,迫于国内外压力,缅甸国防军开始酝酿缅甸的政治转型并于 2003年8月宣布未来政治转型的具体方案,即“七步民主路线图”。根据“七步 民主路线图”的最后一步,军方将在2010年举行全国选举并向民选政府移交国 家权力。根据2008年新宪法,2010年缅甸议会选举于2010年11月7日举 行。以巩发党取得2010年大选胜利为标志,缅甸“有纪律的民主”在缅军的主 导下实施。虽然军方主动开启缅甸的政治秩序转型,但其在巩发党上台后仍然主导着缅 甸政治进程。首先,缅甸2008宪法表面上是由国家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的,但实际上却是军方主导的产物。它为军方保留了中央、州和地区各级议会中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