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一选修一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 第第1 1课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1/33赵匡胤,涿州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统领禁军。统领禁军。959959年,世宗病故,年,世宗病故,年仅年仅7 7岁柴宗训即位,为周恭岁柴宗训即位,为周恭帝。帝。960960年年,他谎称契丹与北他谎称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侵,请求出师北上汉联兵南侵,请求出师北上御敌。赵匡胤兵至陈桥驿御敌。赵匡胤兵至陈桥驿,部部下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因下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因他曾出任归德节度使,治所他曾出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国号称在宋
2、州,故国号称“宋宋”,定定都开封都开封,年号建隆年号建隆,即宋太祖。即宋太祖。陈桥兵变陈桥兵变宋太祖宋太祖9279762/33材料一3/33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即位后很快一天宋太祖即位后很快一天,他邀请主要将领赴宴他邀请主要将领赴宴,酒酣饭饱之时酒酣饭饱之时,宋太祖宋太祖感叹说感叹说:“没有你们出力没有你们出力,我不会成为天子我不会成为天子,不过我现在整夜不敢安枕不过我现在整夜不敢安枕而卧。而卧。”宋太祖接着说:宋太祖接着说:“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无非图富贵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无非图富贵二字,你们不如解去兵权,回家置田宅,饮酒作乐,颐养天年。二字,你们不如解去兵权,回家置田宅,饮酒作
3、乐,颐养天年。”今后,武将兵权解除,兵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今后,武将兵权解除,兵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4/33(一)集中军权:(一)集中军权:1.1.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兵权;(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2.2.去掉了殿前都点检,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去掉了殿前都点检,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将地方军精壮之士都选入将地方军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禁军;3.3.枢密院有调兵权,统兵将领有统兵权无发兵枢密院有调兵权,统兵将领有统兵权无发兵权,相互牵制权,相互牵制;4.4.实施更戍法,要求禁军定时更换驻地,而统实施更戍法,要求禁军定时更换驻
4、地,而统兵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预防武将专权;兵将领并不随军调防,预防武将专权;5.5.军事布局方面军事布局方面“强干弱枝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内外相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办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办法5/33(三)集中财权和司法权:(三)集中财权和司法权:1.1.设转运使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大部运输中央把地方赋税大部运输中央,消除地方割据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物质基础。2.2.由文臣到各地担任司法官员由文臣到各地担任司法官员,死刑中央复核死刑中央复核,地方司地方司法权收中央。法权收中央。(二)集中行政权:(二)集中行政权:1.1.中央: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中央: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
5、大权。(参知政事分相行政权、枢密院分相军事权、(参知政事分相行政权、枢密院分相军事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相财权)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相财权)2.2.地方:派文臣作知州,在各州设通判,监视地方:派文臣作知州,在各州设通判,监视地方。地方。6/3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北宋早期为加强皇权所采取北宋早期为加强皇权所采取办法,产生了哪些影响?办法,产生了哪些影响?主动方面:主动方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消极方面:消极方面:行政上抑制了官员进取心,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缺乏临机决断权,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财政上官僚机构臃肿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7
6、/33北宋统治钦宗钦宗112527徽宗徽宗110025哲宗哲宗108500仁宗仁宗102263英宗英宗106367神宗神宗106885真宗真宗9971022太祖太祖960976太宗太宗9769978/33第第1 1课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n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 1)北宋中期,)北宋中期,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激化激化 (2 2)民族矛盾民族矛盾激化激化 (3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斗争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背景背景阅读思索阅读思索9/33n“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
7、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1、阶级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激化:n统治者纵容功臣、大将们吞并土地。统治者纵容功臣、大将们吞并土地。n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土地地集集中中趋趋势势加加速速农农民民失失去去土土地地增增加加10/33n993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队伍发展到发动起义,队伍发展到数万人数万人 。失败失败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第一次提出“均贫富均贫富均贫富均贫富”口号;口号;n真宗咸平三年(真宗咸平三年(10001000年)年),王均起义又暴发了。,王均起义又暴发了。n仁宗庆历年间,农民
8、起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暴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暴发。发。阶级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激化:表现表现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吾疾贫富不均,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今为汝均之。”“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11/33北宋初阶级矛盾激化原因是什么北宋初阶级矛盾激化原因是什么?土地吞并、赋税沉重、战事连年、灾害频繁土地吞并、赋税沉重、战事连年、灾害频繁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吞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吞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吞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趋势加吞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
9、地数字在增加,速,农民失去土地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却极少交纳赋税,富者有田无税、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却极少交纳赋税,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户赋税沉重。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户赋税沉重。与少数民族战争不停,加重人民负担与少数民族战争不停,加重人民负担灾害频繁灾害频繁1.1.北宋中期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激化12/33n汉唐:是在汉唐:是在农民起义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王朝,统之后建立起来王朝,统治者注意治者注意吸收前朝灭亡教训吸收前朝灭亡教训,
10、着手,着手调整统治调整统治政策政策,使当初,使当初阶级矛盾有所缓解阶级矛盾有所缓解。n北宋是在北宋是在兵变兵变基础上建立,统治者为吸收五基础上建立,统治者为吸收五代频繁军事政变教训,代频繁军事政变教训,只注意调整和缓解统只注意调整和缓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恢复和发展,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恢复和发展,再加上再加上纵容纵容土地吞并土地吞并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十分尖锐。探讨探讨:以往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后期,如两以往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后期,如两汉、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时,阶
11、级对立就十分汉、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时,阶级对立就十分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13/33n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征辽,企图收回,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可是都失败了。了。n104010401042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屡次大规模军事进对宋发动屡次大规模军事进攻。攻。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14/3310041004年年,辽军辽军(契丹族契丹族)在举攻宋在举攻宋,直抵澶州直抵澶州城下城下,宰相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宰相寇准力主真宗
12、亲征,取得胜利取得胜利,但皇帝急于求和但皇帝急于求和,1005,1005年双方议和年双方议和,宋辽维宋辽维持旧疆持旧疆,约为弟兄之国约为弟兄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绢二十五万匹,称称为为“岁币岁币”;两边人户不得交侵两边人户不得交侵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夏议和10441044年年,宋册封夏国主宋册封夏国主(党项族党项族),),每年给夏每年给夏7 7万两万两,绢绢1515万万30003000匹匹,茶茶3 3万斤万斤15/33寇准寇准宋真宗宋真宗16/33n表现:军队战斗力下降,在与辽、西夏战争中败表现:军队战斗力下降,在与
13、辽、西夏战争中败多胜少。如多胜少。如11世纪初世纪初“澶渊之盟澶渊之盟”。n原因:将帅受制太多,加上军队素质低下,缺乏原因:将帅受制太多,加上军队素质低下,缺乏训练。训练。n【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澶渊之盟澶渊之盟”n背景:背景:1004宋辽澶渊之战,战局对宋军有利,但贪生怕死宋真宗却决定与辽议和。1005签约了盟约。n内容:内容:宋辽约为弟兄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因为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n评价:评价:对北宋是屈辱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和政府财政困难。但它维持了宋辽长久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
14、民族融合。17/33n景祐三年(景祐三年(1036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朋党,被罢官。从,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一个主要内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一个主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著名人士支持他。当初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著名人士支持他。当初尽管支持范
15、仲淹人都被罢官,但不停有些人上尽管支持范仲淹人都被罢官,但不停有些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朋党”罪名堵塞罪名堵塞言路。言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18/33n2、“积贫积贫”局面出现局面出现n表现:表现:政府财政困难。n原因:原因:“三冗”现象出现(冗兵、冗官、冗费)。n1冗兵冗兵n原因:A、采取“荒年募兵”政策;B、加强对辽、西夏防御;C、预防地方割据。n影响:军费开支过大n2冗官冗官n原因:A、官僚机构重合;B、科举取士越来越多;C、“恩荫”法泛滥n影响:不但降低了行政效率,愈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19/33n3冗费冗费n原因:A、冗兵、冗官;
16、B、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大量“岁币”。n影响:政府财政日益入不敷出。20/33n【学思之窗学思之窗】想一想,想一想,“恩荫恩荫”制度产生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了什么影响?n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无须经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深入激化阶级矛盾。21/33n 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办法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办法加强中央集加强中央集权权?产生了什么影响?产生了什么影响?思索:思索:增设增设官僚机构官僚机构扩充军队扩充军队 养兵养兵分散军权分散军权冗官冗官冗兵冗兵冗费冗费军队战斗力弱军队战斗力弱集中集中行政权行政权集军权集军权集中集中财政权财政权
17、 养官养官战争赔款战争赔款22/33第第1 1课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n二、二、积贫积弱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局面形成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背景背景集军权集军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政权集中财政权军队战斗力弱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效率低下积积弱弱冗兵、冗官冗兵、冗官冗费冗费积积贫贫增加财政负担增加财政负担强化君权强化君权加强统治加强统治23/33阅读以下材料阅读以下材料:P47:P47【资料回放资料回放】想一想:依据上述材料,北宋当初统治出现了哪些问题?想一想:依据上述材料,北宋当初统治出现了哪些问题?党项族、契丹族威胁北方边境安全党项族、契丹族威
18、胁北方边境安全,国力弱小国力弱小,财政困难财政困难,官吏腐败官吏腐败,阶级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不停。人民起义不停。24/3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办法,即使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办法,即使铲除了藩镇割据铲除了藩镇割据基础,基础,但却造成但却造成官僚机构快速膨胀官僚机构快速膨胀。到北宋中。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到达期,各级官僚到达17000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数多出两倍。庞大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担任同一项官职,相互推卸责任,不干实事,相互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效率低下。25/33年代年代军队总数
19、(万)军队总数(万)百分比百分比宋太祖建国初年(宋太祖建国初年(960960967967)2222100100宋太祖开宝年间(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68975975)37.837.8180180宋太宗至道年间(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5997997)66.666.6330330宋太宗天禧年间(宋太宗天禧年间(1017101710211021)91.291.2416416宋太宗庆历年间(宋太宗庆历年间(1041104110481048)125.9125.9580580宋英宗治平年间(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410681068)116.2116.2530530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宋太祖时
20、,全国有禁军2020万,真宗时增到万,真宗时增到4444万,仁宗对西夏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用兵,禁军激增到8080万,以后万,以后水浒传水浒传中称林冲为中称林冲为“八十八十万禁军教头万禁军教头”就是这么来就是这么来。26/33项目项目收入收入收入总额收入总额 支出总额支出总额军费开支军费开支所占百分比钱钱3682254136822541 3317063033170630994014799401473030绢帛绢帛874553587455357255640725564074227687422768102102粮粮2694357526943575 30472708304727082317
21、0223231702238080草草2939611329396113(束)(束)292504692925046924980464249804648080宋仁宗皇祐年间(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4910541054)每年巨)每年巨额军费开支(军队人数为额军费开支(军队人数为11815321181532)27/33年代年代 收入收入(贯贯)支出支出(贯贯)lO2llO2l年年1508515085万余万余1267712677万余万余10491049年年1262512625万余万余“所出无余所出无余”10651065年年1l6131l613万余万余1318613186万余万余北宋王朝北宋王朝收支情
22、况表收支情况表28/33北宋农民负担沉重北宋农民负担沉重项目项目景德年间景德年间庆历年间庆历年间商税商税450450万(贯)万(贯)19751975万(贯)万(贯)酒税酒税428428万(贯)万(贯)17101710万(贯)万(贯)盐税盐税355355万(贯)万(贯)715715万(贯)万(贯)总计总计12331233万(贯)万(贯)44004400万(贯)万(贯)29/33第第1 1课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n三、昙花一现三、昙花一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1 1、背景:社会矛盾激化,积贫积弱严重、背景:社会矛盾激化,积贫积弱严重2 2、主观原因:宋仁宗、主观原因:宋仁宗、范
23、仲淹范仲淹3 3、主要内容:、主要内容:P48-49P48-49n4 4、结果结果:废止:废止(原因原因)5 5、影响影响:王安石变法前奏:王安石变法前奏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背景背景30/33新政办法新政办法:改革文官升迁制改革文官升迁制严格恩荫制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和考试内容改革贡举制和考试内容慎选地方官慎选地方官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中心中心整理吏治整理吏治31/33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改革失败原因改革失败原因n目标没成功实现(阶级矛盾、积贫积弱)目标没成功实现(阶级矛盾、积贫积弱)n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攻击攻击n办法办法“太猛太猛”“”
24、“更张无渐更张无渐”n思想动员不足,配套办法不到位(罢官无思想动员不足,配套办法不到位(罢官无安置)安置)n农民无获显著好处农民无获显著好处32/33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主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主要变法运动。比较两次变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要变法运动。比较两次变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次改革成败认识。谈你对这两次改革成败认识。同:直接目标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都得到了王权支持;同:直接目标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都得到了王权支持;内容触动了旧势力利益遭到他们激烈反对;变法者内容触动了旧势力利益遭到他们激烈反对;变法者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
25、调整。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异异 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则背景: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根本目标:商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根本目标:商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则是为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王则是为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运动;王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运动;王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改革。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改革。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败。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败。33/33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