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瓶的使用管理1)、气瓶安全装置(1)、安全泄压装置。气瓶的安全泄压装置主要是防止气瓶在遇到火灾等特殊高温时,瓶内介质受热膨胀而导致气瓶超压爆炸。气瓶安全泄压装置有:爆破片、易熔塞、安全阀、爆破片一易熔塞复合装置。(2)、瓶帽。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被破坏的一种保护装置。为防止由于瓶阀泄漏,或由于安全泄压装置动作,造成瓶帽爆炸,在瓶帽上要开排气孔。瓶帽按其结构可分为拆卸式和固定式两种。(3)、防震圈。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瓶体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设施。2)气瓶的运输与储存(1)、气瓶运输。气瓶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发生事故也是常见的。因气瓶容易受到震动和冲击,可能造成瓶阀撞坏或碰断,致使气瓶喷气伤人或喷
2、出的可燃气体着火,甚至导致气瓶发生粉碎性爆炸。为确保气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气瓶的运输单位,应根据有关规程、规范,按气体性质制定相应的运输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运输、装卸气瓶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2)、气瓶储存。瓶装气体品种多、性质复杂,在储存过程中,当气瓶受到强烈的震动、撞击或接近火源、受阳光暴晒、雨淋水浸、储存时间过长、温湿度变化等的影响,以及泄漏出性质相抵触的气体相互接触时,就会引起爆炸、燃烧、灼伤、人身中毒等灾害性事故。对气瓶库房的要求。气瓶储存库的建立,必须经环保、防火和安全监察部门实地考察批准。库房的建筑,必须符合环保、防火、防爆等有关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气瓶入
3、库储存前的检查。气瓶入库储存前,应认真做好气瓶入库前的检查验收工作。在检查中发现来历不明的气瓶,禁止入库储存。对有缺陷的气瓶,应随时用粉笔写在瓶体上,以便事后分别处理。对检查验收合格的气瓶,应逐只进行登记。对于储存多种气体的储存库,应按气体种类分别建立登记簿。气瓶入库储存。气瓶入库储存,应符合下列要求:a.气瓶的储存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相关人员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b.入库的空瓶与实瓶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c.毒性气体气瓶及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d.气瓶入库后,一般应直立储存于指定的栅栏内,并用链条等物将气瓶加以固定,以防
4、气瓶倾倒;对于卧放的气瓶,应妥善固定,防止其滚动;如需堆放,其堆放层数不应超过五层,且气瓶的头部朝向同一方向。堆放气瓶时,如果气瓶上无防震圈,则必须在上下两层气瓶间垫上双槽垫木或特制橡胶槽带2根。e.为使先入库或临近定期检验日期的气瓶优先发放,应尽量将这些气瓶存放在一起,并在栅栏的牌子上注明入库或定期检验的日期。f.对于限期储存的气体及不宜长期存放的气体,如氯乙烯、氯化氢、甲醚等,均应注明存放期限。对于容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的气体,必须规定储存期限,并予以注明,同时应避免放射性放射源。这类气瓶限期存放到期后,要及时处理。g.气瓶在存放期间,特别是在夏季,应定时测试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作记录。
5、库房最高允许温度视瓶装气体性质而定;库房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h.气瓶在库房内应摆放整齐,数量、号位的标志要明显。要留有适当宽度的通道。i.毒性气体或可燃性气体气瓶入库后,要连续23天定时测定库内空气中毒性或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如果浓度有可能达到危险值,则应强制换气,并查出库内危险气体浓度增高的原因,予以彻底解决。如果测定结果表明无危险时,则以后的检查可改为定期检查。J发现气瓶漏气,首先应根据气体性质做好相应的人体保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关闭瓶阀;如果瓶阀失控或漏气不在瓶阀上,则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k定期对库房内外的用电设备和库房通风设备,以及气瓶搬运工具和栅栏的牢固性进行检查,发现问
6、题及时修理。对库房用的防火和防毒器具也应定期进行检查。气瓶的储存单位应建立并执行气瓶进出库制度,并做到瓶库账目清楚,数量准确,按时盘点,账物相符。气瓶发放时,库房管理员必须认真填写气瓶发放登记表,内容包括:气体名称、序号、气瓶编号、入库日期、发放日期、气瓶检验日期、领用单位、领用者姓名、发放者姓名、备注等。3)、气瓶的安全使用(1)、气瓶的使用与维护。气瓶使用不当或维护不良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爆炸、着火燃烧或中毒伤亡事故。气瓶使用前的检查。从气体充装站或气瓶储存库接收气瓶时,应对所接收的气瓶进行逐只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接收:a.气瓶上没有粘贴气体充装后检验合格证的;b气瓶的颜色标记与所
7、需的气体不符,或者颜色标记模糊不清,或者表面漆色覆盖在另一种漆色之上的;c瓶体上有不能保证气瓶安全使用的缺陷,如严重的机械损伤、变形、腐蚀等;d.瓶阀漏气、阀杆受损、侧接嘴螺纹旋向与所需要的气体性质不符或螺纹受损的;e在氧气或氧化性气体气瓶上或瓶阀上有油脂物的;f.气瓶不能直立、底座松动、倾斜的;g.气瓶上未装瓶帽和防震圈,或瓶帽和防震圈尺寸不符合要求或损坏的。在进行上述检查时,对发现有缺陷的气瓶,应随时在气瓶上用粉笔简要注明,并向充气单位或储存单位交代清楚,以免被他人领用。气瓶安全使用要点。气瓶的使用单位和操作人员在使用气瓶时应做到:a.合理使用、正确操作。a)、使用单位应做到专瓶专用,不得
8、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b)、气瓶使用时,一般应立放,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c)、近距离移动气瓶,应手盘瓶后转动瓶底,移动距离较远时,可用轻便小车运送,严禁抛、滚、滑、翻。气瓶在工地使用时,应将其放在专用车辆上或将其固定使用。d)、使用氧气或氧化性气体气瓶时,操作者应仔细检查自己的双手、手套、工具、减压器、瓶阀等有无沾染油脂,凡有油脂的,必须脱脂干净后,方能操作。氧气瓶和氧化性气体气瓶与减压器或汇流排连接处的密封垫,不得采用可燃性材料。e)、在安装减压阀器或汇流排导管时,应检查卡箍或连接螺帽的螺纹完好情况,以免工作时脱开引起事故。用于连接气瓶的减压器、接头、导管和压力表,都应涂以标记,用
9、在专一类气瓶上,严防混用。f)、开启或关闭瓶阀时,只能用手或专用扳手,不准使用锤子、管钳、长柄螺纹扳手,以防损坏阀件。开启或关闭瓶阀的速度应缓慢,防止产生摩擦热或静电火花,对盛装可燃气体的气瓶尤应注意。g)、发现瓶阀漏气,或放不出气来,或存在其他缺陷时,将瓶阀关闭,并将发现的缺陷标在瓶体上,送交气瓶充装单位处理。h)、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以防混入其他气体或杂质。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 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i)、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器等。j)、液化石油气瓶
10、用户,不得将气瓶内的液化石油气向其他气瓶倒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k)、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修理。l)、气瓶使用完毕,要送回瓶库或妥善保管。用过气的空瓶标上“空瓶”字样;已用部分气体的气瓶,应把剩余压力写在瓶身上;向瓶库退回未使用的气瓶,应标上“满瓶”字样。b防止气瓶受热。a)、不得将气瓶靠近热源。安放气瓶的地点周围10 m范围内,不应进行有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工作。b)、气瓶在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暴晒。c)、瓶阀冻结时,应把气瓶移到较温暖的地方,用温水解冻。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d)、盛装易于自行聚合反应或分解的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c.加强维
11、护。a)、经常保持气瓶上油漆完好,漆色脱落或模糊不清时,应按规定重新漆色。b)、严禁敲击、碰撞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不准用气瓶做支架。(2)、气瓶改装。气瓶改装是指原来盛装某一种气体的气瓶改变充装别种气体。气瓶改装,特别是使用单位自行改变气瓶罐装气体,是国内气瓶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慎重对待。对气瓶改装的规定。气瓶的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颜色标记,换装别种气体。确实需要更换气瓶盛装气体的种类时,应提出申请,由气瓶检验单位负责对气瓶进行改装。气瓶改装后,负责改装的单位,应将气瓶改装情况通知气瓶所属单位,记入气瓶档案。气瓶改装注意事项。负责改装的单位应根据气瓶制造钢印标记和安全
12、状况,确定气瓶是否适合于所换装的气体,包括气瓶的材料与所换装的气体的相容性、气瓶的许用压力是否符合要求等。气瓶改装时,应根据原来所装气体的特性,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气瓶内部进行彻底清理、检验;打检验钢印和涂检验色标;换装相应的附件;并按国家标准GB 7144气瓶颜色标记的规定,更改换装气体的字样、色环和颜色标记。【例题】:以下有关气瓶使用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 MPaB. 严禁用温度超过5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C. 安放气瓶的地点周围10 m范围内,不应进行有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工作。D.氧气瓶的操作者双手、衣服、工具上不应有油脂 【答案】: B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