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策略与方法(二)数形结合回顾反思应用与反思讨论与交流回顾与梳理课后作业 回顾整理总复习回顾整理总复习 策略与方法策略与方法QD 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一、回一、回顾与梳理与梳理怎怎样把数与形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合起来解决问题呢?呢?统计图是借助是借助图形描述数据的一种直形描述数据的一种直观、有效的形式。、有效的形式。一、回一、回顾与梳理与梳理某某电脑公司公司2013年各种品牌年各种品牌电脑销售情况售情况统计图条形条形统计图是用是用长方形直条的高低直方形直条的高低直观地表示出数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量的多少。例如:例如:折折线统计图是用折是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增
2、减变化情况。化情况。一、回一、回顾与梳理与梳理例如:例如:某某电脑公司公司2013年各种品牌年各种品牌电脑销售情况售情况统计图扇形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的大小来表示各部分占是用扇形的大小来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数的百分之几。一、回一、回顾与梳理与梳理例如:例如:借助画借助画图的方法可以帮助我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理解计算方法。算方法。12351235=310一、回一、回顾与梳理与梳理例如:例如:借助借助线段段图可以帮助我可以帮助我们直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地理解数量关系。一、回一、回顾与梳理与梳理去年收入:去年收入:160万元万元今年收入:今年收入:比去年增加比去年增加?万元?万元14 李叔叔
3、的有机蔬菜基地去年收入李叔叔的有机蔬菜基地去年收入160万元,今年收万元,今年收 入比去年增加入比去年增加 ,今年收入多少万元?,今年收入多少万元?14例如:例如:14160(1+)广广场上上有一有一块长方形花方形花坛,长9米。改建米。改建时,花,花坛的的长增增加了加了3米,米,这样花花坛的面的面积就增加了就增加了15平方米。花平方米。花坛原来原来的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你能用数形是多少平方米?(你能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合的方法解答吗?)9米米3米米增加的增加的15平方米平方米原来花原来花坛的面的面积?平方米平方米试一一试先求原来先求原来长方形的方形的宽:15 3=5(米)(米)再求原来再求
4、原来长方形的面方形的面积:9 5=45(平方米)(平方米)答:答:花花坛原来的面原来的面积是是45平方米。平方米。正比例正比例图像也是用像也是用图形描述成正比例关系的两形描述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直种量的直观形式。形式。0 1 2 3 4 5 6 时间(时)80 160 240 320 400 480 路程(千米)路程(千米)汽汽车行行驶的的时间和路和路程的程的变化情况,用化情况,用图像描述更加形象。像描述更加形象。二、二、讨论与交流与交流例如:例如:o北北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也是把数与形,也是把数与形结合合起来思考。起来思考。0 1 2 3 4 5 1 2 3 4
5、 5 A(3,2)B30100米米二、二、讨论与交流与交流例如:例如:B在在O点北偏点北偏东30方向方向100米米处。二、二、讨论与交流与交流 结合合刚才的梳理才的梳理过程,程,说说“数形数形结合合”的的 主要作用有哪些?主要作用有哪些?化难为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化抽象为直观2 图中有中有()条射条射线,有,有()条条线段,有段,有()条直条直线。3某学校六年某学校六年级举行行乒乓球比球比赛,共有,共有32人参加,每人参加,每场比比赛都会淘汰都会淘汰1人,一共要人,一共要进行行()场比比赛才才能能产生冠生冠军。1根据根据图形写算式。形写算式。(分数乘法分数乘法)一、我会填。一
6、、我会填。3111512试一一试(选题选题源于源于典中点典中点)三、三、应用与反思用与反思1.你能用直你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下列各数上的点表示出下列各数吗?3,1.5,1.5,0,0.5 0123456 1 2 1.5 1.5 0.5 三、三、应用与反思用与反思比菊花少比菊花少25%百合:百合:菊花:菊花:30盆盆?盆?盆多多15%桃桃树:?棵?棵120棵棵苹果苹果树:120(1+15%)=138(棵棵)2.看看图列式列式计算。算。30(125%)=40(盆)(盆)3.一一块菜菜地地种种植植了了4种种蔬蔬菜菜,分分布布情情况况如如下下图。若若土土豆豆的的种种植植面面积是是360m2,黄黄瓜瓜的的面面积比比西西红柿柿多多多多少少平平方方米米?三、三、应用与反思用与反思125%35%10%=30%360 30%=1200(m2)1200(35%25%)=120(m2)答:黄瓜的面答:黄瓜的面积比西比西红柿多柿多120m2。油菜油菜10%土豆土豆黄瓜黄瓜35%西西红柿柿25%4.灯塔南偏西灯塔南偏西30方向方向15千米千米处是无名是无名岛,你能在,你能在 图中表示出它的位置中表示出它的位置吗?0北北 南南西西东15千米千米510灯塔灯塔30 无名无名岛三、三、应用与反思用与反思四、回四、回顾反思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