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专业认知第二章 职业认知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第四章 自我认知第五章 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第六章 就业能力与职业适应第七章 创业基础知识教育第八章 创业形势分析与政策解读第九章 创业筹备第十章 创业实施第一章 专业认知第一节 专业概述第二节 专业认知概述第三节 专业认知教育第一章 专业认知第一节 专 业 概 述第一章 专业认知一、专业的概念专业既是一个教育学概念,又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作为教育学概念,专业指“专门的学业”,是高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开设的学科门类和专业。作为社会学概念,专业指“专门的职业”,是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岗位。
2、根据辞海的界定,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所分的学业门类,是指“专门的学业”。中国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二、专业设置(一)专业设置的概念专业设置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我国最早提及专业设置的官方文件是教育部关于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的报告(1952年)。该报告称:“根据各业务部门的具体需要并参照苏联的经验,在会议上着重讨论了专业的设置问题。所谓专业,是根据国家需要的某项专门人才的标准以培养专家的基础教学组织,每个专业都有其适合培养该项专门人才的教学计划,计划中
3、排列该项专门人才所必须开的课程。几个相近的专业第一章 专业认知可以成立一个系。”自此以后,中央政府于1963年、1987年、1993年、1998年先后发布了四个全国性本科专业目录。高校专业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学活动的实体单位。(二)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的演变按照我国专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可将高校专业设置政策的演进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激进性制度变迁(19491976年):计划体制时期专业的形成与发展2试误性制度变迁(19772009年):改革开放时期三次专业目录大调整三、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我国高职专业设置2012年11月1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制定并出
4、版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适用于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含高等专科学校)及本科院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和有关高等教育机构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专业教学及管理。标准中涉及18个大类的410个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章 专业认知(二)我国本科专业设置2018年1月30日,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发布,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包括全部587个
5、本科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 000多个专业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各类专业的内容形式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概述;二是适用专业范围;三是培养目标;四是培养规格;五是师资队伍;六是教学条件;七是质量保障体系;八是附录。(三)我国硕博专业设置2011年,国家教育部编制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并于2018年4月进行更新。更新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
6、类等工作,包含13个学科门类和111个一级学科。第一章 专业认知第二节 专业认知概述第一章 专业认知一、专业认知的概念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以及对将来从事具体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有较清晰的整体认知。专业认知度体现在专业思想中,专业思想一般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认识和看法。二、专业认知的方法和途径(一)专业认知的方法1信息搜索法信息搜索法是指依托现代庞大网络信息源,利用网络上相应高校专业的解答或各高校网站上公布的专业培养方案里的专业介绍,以获知所需了解专业的学科设置以及能力需求。也可以从专业平台了解该高校专业的综合排名情况。2体验法体
7、验法是通过亲身体验,从核心课程中有选择性的抽取部分来进行现场课程学习,从而获得对整个专业的大概脉络认知。进入大学后,可以通过相关专业或协会的作品展览及专业活动感受专业的魅力和学生表现出来第一章 专业认知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可以通过高年级课程的旁听,对所学专业核心课程有一个深入、连贯的了解,从而对所学专业有进一步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习,提前接触高年级所需掌握的知识,跟随专业社团的学长参与到他们的专业竞赛或者项目开发当中去,充分利用这个传帮带的平台锻炼自己,加强专业的认知学习。3对比法对比法即相近专业对比法,也称为类比法,指通过相近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和学习重点不同的对比或拓展技能需求的对比
8、,形成专业课程学习的树状图。通过树状脉络图,可以清晰明了地知道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的重要性(课时)。而通过对拓展专业的培养方案的了解,可以知道拓展技能所需学习的课程以及侧重点,从第二专业的角度给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也给第一专业的学习认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深入法众所周知,专科教学为3年,而3年里面一般都会有半年至一年的时间为实践实习环节。这意味着专科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积累相对本科生来说较为薄弱,在初步进行本专业认知的前提下,参照本科培养方案对个人进行专业的拓展与解读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将促进专科生更进一步地对自己所学专业深刻认知。第一章 专业认知(二)专业认知的途径1专业认知主题
9、班会专业认知主题班会就是以提升专业认知能力为目标、以专业认知为主题的班会,是一种易于开展、形式丰富、贴近学生的教育手段,也是当前最具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专业认知途径。2专业指导借鉴国外新型的“一站式”学业指导和服务模式,聘请专业教师组成指导组,每组不少于三位教师,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共同指导若干名学生。指导组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课业指导、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不断探求学科领域的意志品质。3专业认知讲座专业认知讲座因其权威性强、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是一种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能力的教育途径,通常由主管一线教学的领导或老师、实践经验丰
10、富的优秀校友来主讲,适用于大学各个阶段。系主任是专业培养的负责人,必然是专业认知教育的导师。第一章 专业认知4院长讲座院长要充分发挥其学术上的引领和凝聚作用,每学年面向全院学生至少作一次有关专业认知的学术讲座报告。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通俗易懂的讲座报告,带领学生步入神圣的学术殿堂,强化学生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专业思想不断加深,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清晰,对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5专家励学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通过大家名师讲述其在专业领域长期探索中获取真知的鲜活案例,能够激励学生立志学好专业,使学生在前辈突出的成就面前真切感受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6学
11、长传经相比专业认知讲座的严谨与严肃,优秀校友或毕业生的经验交流会更具灵活性和易于交流性。新生一入校,组织本专业高年级优秀学长或研究生传授专业学习感受、心得和经验,使学生将其对学长的“崇拜”转化为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第一章 专业认知7专业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要突出专业实践(认知实习)在专业认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谓认知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去相应行业的岗位实习,熟悉行业环境和具体工作流程,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形成该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发现自己的知识、能力及个性的缺陷,以便在后续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自我完善及科学地制订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认知实习是学
12、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专业素养、深化专业认知的重要环节,对于师范类和工科类等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8模拟求职通过组织模拟求职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简历筛选中找出个人与企业专业需求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现场面试考察学生的礼仪与沟通交流能力。两方面结合,可以很好地发现个人专业能力的不足,同时进一步加深专业认知。9个性辅导新生一进校每个班配备一位专业导师,给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第一章 专业认知三、我国大学生专业认知现状据互联网一份以大学新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以“专业认知度”为调查内容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在专业认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3、(一)专业选择缺乏自主性,专业认知起点低(二)专业思想缺乏系统性,专业认知途径少(三)专业认知缺乏主动性,自我与专业结合度低(四)生涯规划缺乏合理性,专业认知实践难通过调查报告的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生专业认知缺乏的表现。1专业思想淡薄2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3盲目的转专业趋势第一章 专业认知第三节 专业认知教育第一章 专业认知一、专业认知教育的概念专业认知教育是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学习的入门教育,是帮助学生开启学术殿堂的金钥匙,需要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专业认知教育旨在唤醒学生的专业意识,培育学生的专业思想,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逐渐产生浓厚兴趣,教育学生忠
14、诚于所学专业,为所学的专业倾注全身心的热情和精力,并对将来从事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产生强烈的向往和认同。专业认知教育是专业教育对于心理学的应用,从心理学角度强调学生对专业的态度、思想和情绪,是决定专业学习努力程度、方向和学习效果,以及确定职业目标和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二、专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稳定专业思想(二)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三)有利于促进专业自身建设和改革,提升专业品牌和知名度第一章 专业认知三、我国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现状(一)专业认知教育所处环境存在制约1社会环境新媒体对青年群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作为善于接受新事物
15、的学生对新媒体信息更有着极强的接受偏好。但社会信息的传播存在导向性和目的性,信息来源存在不可靠性和误导性,网络信息来源良莠不齐,难免有些关于高校专业解读、学校宣传的偏差信息会影响大学新生的专业认知。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先导和基础。每一位大学新生都具有特殊的成长背景,父母的意志对于大部分学生的成长一如既往起主导作用,给予的意见建议往往被子女采纳,子女缺乏独立自主抉择的能力。3高中教育体制高考生对于大学专业的认知仅仅通过有限的时间和渠道了解,专业认知普遍严重缺失。以上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造成大学新生对专业的认知只停留在“感兴趣”的层面,缺少“专业思想”,缺乏掌握大学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
16、习方法,缺乏稳定的专业思想情绪和充满激情的专业钻研热情。第一章 专业认知(二)专业思想和实践教育脱节高校制定的专业认知教育计划,缺少将实践教学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缺少符合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性形式。仅仅通过一场专业讲座教育难以使充满好奇的大学新生构建全面了解、综合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难以达到树立正确专业思想的效果。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三)专业认知教育与自我关注脱节高校专业认知教育忽视大学新生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能力,以致大学新生对于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存在依赖感
17、,不适应启发式授课教育模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对深奥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手足无措,丧失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自我专业的认知、实践、发展缺少详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四)专业认知教育缺乏针对性社会对卓越的学者、科研人员的认可,新闻媒体对学术前沿的报道,导致大学新生对杰出的专业人才、优越的就业岗位关注度过高,而对学习枯燥的专业知识显得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缺乏实事求是精神,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基础课程和基础知识。第一章 专业认知高校专业认知教育缺乏针对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大学新生不注重培养专业基本素质,不重视基础工作的时间,在专业学习中难以根据当前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自我意愿找准
18、自我定位,在专业前景、专业发展规划心态上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具有易变性,因而在专业认知、专业定位上存在盲目性和不稳定性。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认识第二节 国内外企业文化概述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作用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认识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
19、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第二,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第三,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第四,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第五,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第六,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第七,企业文化就
20、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及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它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第八,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综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第九,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
21、作的哲学观念。第十,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二、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一)稳定性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与企业发展相联系的。它的生成呈长期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企业发展的灵魂,不会朝令夕改。它为企业员工所掌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因企业产品、组织制度和经营策略的改变而立即改变,也不会因为企业产品的更新、组织机构的调整和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迅速的变化,一
22、般来说它会长期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企业文化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根据企业内外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企业文化也会不断地得到调整、完善和升华。尤其是当整个社会处于大变革和大发展、企业制度和内部经营管理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企业文化通常会经过新旧观念的冲突而发生大的变革,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组织目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企业文化是在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中得以进步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二)开放性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全方位开放性的特征,它绝不排斥先进管理思想及有效经营模式的影响和冲击。绝大部分企业都会通过引进、改造、吸收其他企业的文化,促使自身发育成长,不断完善,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第三章 企业文化
23、认知展。企业文化的开放性,必然导致外来企业文化与本土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的交融与整合,这也正是建设具有自身特色企业文化的契机。(三)可塑性企业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企业活动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种先天性因素、历史积累、后天营养及现实环境因素等,都会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优秀企业文化应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灵活能动地变革,创造某些形态和模式,塑造出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企业所倡导的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被员工普遍认同并接受的过程。(四)系统性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意识形态、制度形态、物质形态等不同的层次和内容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有机
24、整体。它们各有特点、相对独立,但又紧密结合。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文化时时处处在渗透、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文化也通过其辐射功能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使其成为社会文化新的生长点。可见,企业文化不是企业诸因素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系统,综合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产生作用。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五)非强制性企业文化不是强制人们遵守硬性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而是强调文化上的“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的境界。人们认同某种文化,是通过自己主观性的判断去认可,因此,这种文化是具有非强制性的。当然,非强制之中也
25、包含有某种“强制”,即软性约束。所以企业文化专家威廉大内认为,文化可以部分地代替发布命令和对员工进行严密监督,从而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发展工作中的支持关系。“非强制性”是针对认同企业文化的人员而言的,“强制性”是针对还未认同企业文化的人员而言的。(六)独特性企业文化既存在于民族社会文化之中,又因各企业的类型、所处行业性质、规模、人员结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而各不相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不同企业,其文化风格各有不同,即使两个企业在环境、设施设备、管理组织、制度手段上十分相近甚至一致,在文化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企业生存的社会、地理、经济等外部环境,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
26、特殊性、自身经营管理特点、企业家素养风范和员工的整体素质等内在因素决定的。由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和文明社会的产物,其文化中体现着市场经济的一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般规律,渗透着人类文明的共同意识,不同企业的文化也具有很多共性。企业文化的共性是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的综合体,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影响。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基本特点的体现,是一个企业独特的理念和风格的具体反映,并以其鲜明的个性区别于其他企业,形成自己的具体特点,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企业文化重视企业的个性特征及其在管理上的影响,强调企业应按照自身的特点去进行有效管理。每个企业只能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培育适合自
27、己需要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三、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一)经营哲学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二)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观,是指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企业正确的价值目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标。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死亡。一个企业若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形成一个团结融洽、充满温暖的企业群体,企业
28、内领导和职工关系和谐,工作就能配合默契,生产效率就会倍增。反之,价值观不正确,大家各行其是,就会给人带来烦恼和痛苦,影响到职工的精神状态,使职工充沛的精力白白被消耗,生产效率也自然会下降。(三)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作用。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有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四)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调整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
29、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五)团体意识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取得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六)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
30、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形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形象称为表层形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为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的,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七)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第二节 国内外企业文化概述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一、多国企业文化的模式(一)美国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美国的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但这种个人
31、主义不是一般的概念上的自私,而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能动性、个性和个人成就。实行个人负责、个人决策。因此,在美国企业中个人英雄主义比较突出,许多企业常常把企业的创业者或对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推崇为英雄。企业对职工的评价也是基于能力主义原则的,加薪和提职也只看能力和工作业绩,不考虑年龄、资历和学历等因素。以个人主义为特点的企业文化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目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是不一致的,企业以严密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以追求企业目标的实现。职工仅把企业看成是实现个人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场所和手段。(二)欧洲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1英国企业文化管理特点英国企业家的价值观念比较
32、讲究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异,不是用优异的管理业绩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而是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加入上层社会,因此在企业经营中墨守成规,冒险精神差。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2法国企业文化管理特点因此法国人的企业管理突出表现出封闭守旧的观念。3意大利企业文化管理特点意大利人崇尚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企业管理上显得组织纪律性差,企业组织的结构化程度低。但由于意大利的绝大多数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组织松散对企业升级影响并不显著。4德国企业文化管理特点德国的企业管理中,决策机构庞大、决策集体化,保证职工参加管理,往往要花较多的时间论证,但决策质量高。企业执行层划分严格,各部门只有一个主管负责,不设副职。职工参与
33、企业管理广泛而正规,许多法律都保障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参加企业监事会和董事会来实现。(三)日本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以团队精神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一致地维护和谐,互相谦让,强调合作,反对个人主义和内部竞争。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的价值观念使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具有一致性。企业像一个家庭一样,成员和睦相处,上级关心下级,权利和责任划分并不那么明确,集体决策,取得一致意见后才做出决定,一旦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出现了问题不归咎于个人责任,而是各人多作自我批评。企业对职工实行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工资制。一、专业认知的概念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
34、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以及对将来从事具体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有较清晰的整体认知。专业认知度体现在专业思想中,专业思想一般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认识和看法。(四)韩国的企业文化韩国的企业文化重视精忠职守,主张对家庭、对社会、对部下、对自己负责,韩国一些大企业的企业文化主要有以下表现。1忠于团队的精神2实行家庭情感主义3组织管理方式上采用兵营式4奖罚制度分明5具有团体意识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二、全球五大经典企业文化(一)民生文化民生公司是1925年卢作孚在中国轮船公司处于倒闭边缘时,仅以五万元的初始资本成立的一家从一条小火轮发展到上亿资本的长江航线最大的私营轮船公司,它的
35、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和创始人卢作孚的经营成功有着极大关系。在卢作孚的长期经营实践中,一个突出点便是十分注重文化意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二)松下文化松下公司在几十年的经营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定制了七大精神:“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亲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虚、顺应同化、感学报恩”,充分表现了松下那种谦和、执著、一以贯之的朴实风格。(三)大庆文化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工人,把“艰苦创业”作为座右铭,坚持“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大庆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化作了中国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强大力量。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四)索尼文化索尼的企业哲学中极突出的一点就
36、是十分重视人的因素和民主作风,特别看重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并设法淡化等级观念。该公司领导人努力将工厂的车间搞得比工人的家里更舒服,而把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尽量布置得朴素些。另外,索尼人始终不满足于现状,时时有“饥饿感”、“紧迫感”伴随,这可谓索尼文化的另一特色。正因如此,他们能不断学习世界上比自己先进的东西,经过消化,创造出别人没有的东西,适应了市场,赢得了荣誉。(五)IBM文化IBM公司即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该公司的信条是“IBM就意味着最佳服务”。因为他们懂得,优质服务是顾客最需要的。这不能不说是IBM公司多年来一直取得成功的一个奥秘。三、国外企业文化学者的企业文化认识(一)国外企业文化学者
37、对企业文化认识的共同点(1)定义共识:企业文化是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的淬炼与表述,是企业的性格,企业的精神生命。(2)作用共识:软实力,具有约束力、引导力、影响力、辐射力、激励力等。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3)企业长青的基石:根。(4)承认差异性:民族的、国别的、行业的、地域的、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都会有差异。(5)越来越重视文化的管理力和间接生产力。(6)集团形象用语:真诚到永远。(二)欧洲企业文化的共同特点(1)理性管理。组织严密,管理集中,富于理性,职责明确,讲究效率,合规经营,坚守信用。(2)重视创新。重视研发,强调创新,政策支持企业的研发。(3)注重质量,面向世界。“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38、,而不是检测出来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按地区和国家设立销售部,或按产品设置销售机构,销售网络庞大。(4)重视培训,参与管理。有计划地培训员工,重视员工参与管理,与欧洲文化中的民主精神密切相关。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作用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一、企业文化的作用(一)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员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目的明确、协调一致并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二)导向作用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曾提出并实施了“观念比资金更重要”的口号,认为观
39、念是产生生产力和利润的源泉。以这种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带领全体员工朝着正确的目标不断努力、创新,并从1999年到2009年连续10年保持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四)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协调作用可分为两个方面:对内,使企业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对外,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能使社会和企业和谐一致。因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
40、企业文化,其精神内容都是要使企业自觉地为社会服务。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尽可能调整自身,以便适应公众的需求倾向,满足顾客不断增长的需求,跟上政府新法规的实施,避免企业和社会之间出现裂痕,即使出现了也能很快弥合。(五)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性,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六)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而为企业
41、塑造良好的整体现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七)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形象,它可以激发员工对本公司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二是外部形象,它能够更深刻地反映出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企业形象还可能对国内外其他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招聘的关系(一)企业文化对企业招聘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吸引人才的第一要领,因此企业文化影响
42、着招聘人员的态度、行为方式和招聘方式的选用。企业文化也影响着录用新员工所应具备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因为企业总是根据应聘者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否与自己的企业文化相吻合来决定是否聘用。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招聘人员的渠道。当企业的开放程度比较高时,它不会排斥外部的人员,因此在招聘录用时,就可以从内部、外部两个渠道来进行。反之,开放程度低时,由于企业员工不欢迎外部的人员,填补职位空缺尤其是高级职位空缺就要更多地从企业内部来晋升选拔。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企业文化在招聘中应该得到充分体现,使新招聘的员工能融入企业文化,成为招聘标准的一部分。实践证明,那些与企业文化不能够融合的人,即使有能力和技能,对企业的发
43、展也会有不利之处。今日的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忠于企业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目标,把企业看成自己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企业不仅仅看应聘者的工作资格,更关注他们的价值观和个人品质。因此在面谈中努力寻找经历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吻合的应聘者成为招聘工作的风尚。(二)组织文化与人才培养组织文化是以组织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为核心,以管理体系所规范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为表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各自的“水土”,根据本组织的文化和管理风格,就可以推断出合适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特性,以此为指导来考虑应聘者是否能与企业的环境很好地融合。文化与价值观的认同是员工
44、招聘的首要条件,人力资源部门要通过对人才的招聘、甄选、上岗培训等,将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浸透到人才的头脑中,使人才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将组织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才的发展跟上企业的发展。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文化具有影响和规范企业内部员工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引导人才寻求一种最佳的行为方式,达到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三、企业文化建设(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以经营理念为根本,以制度转换为关键,以理念和故事的融合为重心,以领导者的言行为切入点。1提炼企业经营理念是根本1)注重行业特点和企业性质企业文化要与行业特性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相一致
45、,企业性质的不同,企业文化建设也各有侧重。2)广泛征求意见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其首先应该是企业大多数员工都认同的文化。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公司文化。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3)提炼核心理念企业必须首先树立自己的核心理念,并且要成为企业员工都认知和认同的理念。4)扩展理念体系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还必须拓展为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完整起来,在这些理念背后,又有相应的办法和制度作为支撑,使整个理念体系变得生动有效。5)建设沟通渠道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企业内刊、板
46、报、宣传栏、各种会议、局域网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同时,企业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应有意识地宣扬企业文化,让顾客和客户认知公司文化。只有他们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才能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2转化为相应制度极关键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没有深入进行塑造,这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如果把它变成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殊不知,优秀的文化恰恰要落到纸面上,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对于人力资源制度
47、,包括招聘、培训、考核、薪酬、任免、奖惩等,都应该深刻体现出公司的企业文化。3让理念故事化和故事理念化1)理念故事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只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认同,而是要让所有的员工,甚至是临时的员工都认同,这才叫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导入新的企业文化时,首先应该根据自己提炼的理念体系,找出企业内部现在或者过去相应的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并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重新阐释。2)故事理念化在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要以理念为核心,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的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对符合企业文化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一家合资公司的企业文化咨询项目中,我们帮助他们按照企业文化的要
48、求进行先进人物的评选,并在公司内部和相关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的。这样的榜样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4以身作则让你离员工更近1)称呼的艺术企业文化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要以为企业文化有多高深,作为高层管理者,只要你在日常工作中稍加注意,一样能塑造出浓浓的企业文化氛围。2)定期走访3)从领导做起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总感觉企业文化是为了激励和约束员工,其实更应该激励和约束的,恰恰是那些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从点滴做起很
49、多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塑造时,喜欢大张旗鼓地开展一些活动、培训和研讨,其实企业文化的精髓更集中在企业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上。作为企业管理者,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都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第三章 企业文化认知(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2个性和共性相统一原则3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4经济性原则(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1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2塑造企业精神3树立正确的经营哲学4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第四章 自我认知第一节 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第二节 个人特质与职业匹配第三节 自我评价与职业规划第四章 自我认知第一节 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第四章
50、自我认知一、自我认知的意义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觉察、自我感知、自我概念、自我分析等。正确的自我认知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美。而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就必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