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管理五大要素,人机料法环最优化配置状态
源于:易派管理咨询公司
人机料法环各要素优化组合,对于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效能、团队建设、降低生产成本、工序控制、生产协调、质量追溯、现场环境改善、确保交期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生产管理五大要素,具体指什么内容?
一、人people: 指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类生产员工、辅助工等人员;
二、机device: 指生产设备、工装、模具、工具、周转器具等辅助生产用具;
三、料material: 指原辅材料、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
四、法system: 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规程。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文件、作业
2、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
五、环conditions: 指环境,对于某些产品(医药、食品、电脑、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ISO14000/HACCP18000/ISO9001:2008 6.4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比如:音响的调试时,周围环境要求应当很静;食品行业对环境也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产品的卫生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生产管理项目抓核心,落实每一步,效率高效化
生产管理核心是围绕生产计划(作业计划)的管理,满足交货期、质量、成本,实现生产能力最大化
3、
通过生产体系有效运行,合理调配人财物销供产各要素,建立健全人机料法环标准化管理和流程,运用科
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围产品质量、成本、利润等经济技术指标进行管理和调控,实现生产管理高效能机制 。
生产能力核算: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
四流互动
人流、物流 、资金流和信息流,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中相互交织、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形成一个生产管理的有机体系。
订单转换
销售合同(订单);产品图纸、中标规划图纸及技术参数;
生产交期与生产能力要基本匹配,形成订单转换。
主要节点:
生产能力核定;生产交期确定
4、生产准备计划;技术准备计划;协作与配合。
生产经营计划
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市场及合同订单 资金预算计划 生产能力计划 库存储备信息 主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准备计划 技术准备计划 外协外购计划
生产计划管理
依据订单、能力编制生产计划; 将生产计划分解为生产作业计划;
依据生产计划制订生产准备计划; 依据生产计划制订技术准备计划;
依据生产计划制订采购供应计划。
生产计划实施
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主线,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各部门配合到位、延伸管理,不留管理空白;
计划实施强调
5、执行、管理、监督三位一体;
管理节点
生产计划实施方式选择 生产作业最小周转量
严肃工艺流程纪律 人机料法环实现联动机制
技术管理
产品图纸;工艺设计;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
定额体系
工艺定额;材料定额;工时定额;计时定额;计件定额;临时定额。
生产运行
生产作业及均衡生产; 生产日常管理机制; 生产调度例会机制;
生产经营例会机制; 异常信息反馈与处理; 工序质量控制;
设备运转(故障时间)控制; 生产外协、备品、备件管理;
生产交货期管理;
6、 生产KPI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QM与检验
质量检验大纲; 质量检验规范; 质量检验流程;
作业指导书及工序控制; 质量检验三大职能;
产品标识、质量记录及可追溯性; QM管理(三个审核)。
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机构与职能; 计量管理标准及流程; 计量基准标准器管理;
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计量器具周检合格率; 在用计量器具合格率。
横向保障
调度机制
以生产计划为主线,进行日常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例会机制,总结一周工作完成情况,对计划缺陷进行纠正;
生产经
7、营例会机制,树立全局观念,综合性协调管理,采取措施。
日常调度 生产经营例会 调度例会
完成交货期
计划目标日、班、台组织落实,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实现均衡生产,计划目标异常采取补救措施;
部门和岗位之间实行延伸管理,确保交货期。
交货期管理
交货期管理是指企业将产品交付客户的科学系统的管理过程和办法。在质量和成本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交货期管理已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另一个尺度。交货期管理涉及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多个环节,囊括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等领域,必须通过企业各个部门的协作来实现。
生产能力分析
设计能力是按照工厂设计文件规定的产
8、品方案、技术工艺和设备,
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年产量。
可能存在工艺、工步设计较为死板、刀具水平落后等制约因素。
生产计划目标
出现生产计划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导向不一致,有可能是发展战略规划缺失或需要调整;市场预测、反馈信息、信息处理、决策依据及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信息分类、分级、反馈、处理机制较弱。
战略导向是指企业的一切行动都必须在公司的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和企业的 发展战略保持一致,使企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合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生产调度管理
尚未建立生产经营例会制度,缺少体系运行的纵横向管理;战略目标导向不太清晰,管理长效机 制有待于加强和完善。生产经营例会,是为了确保生产与销售密切配合,促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完成交货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正常运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协调机制。
三位一体管理机制
在执行生产计划中,依照生产作业计划分解目标任务的岗位人员,有权利和承担计划分解任务指标,做到一级保一级,协同生产计划,严格执行岗位标准、工艺流程、操作规程,衔接车间、班组、机台生产、质量及消耗指标等,不折不扣完成生产,确保交货期。分解指标工作过程中,接受上级生产指令和调度,出现生产异常积极主动配合,纠正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