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邵会敏【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的第二个主题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的第一课时。整个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从多角度理解家人对自己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为培育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劳,能从多角度理解父母,尝试并愿意与父母沟通,学会怎样与父母交流,在生活中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学情分析】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因此,教
2、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活动化、情境化的教学,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探究、感悟已经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在本课的设计中,将这一理念贯彻始终。课前,我让孩子们去调查了解父母的工作状况,在第一个活动中我设计了“回顾生活,了解父母的辛劳”,让学生明白父母为了家庭付出的艰辛,从而体会付出也是一种爱;在第二个活动中,设计了“角色体验,学会读懂父母的心”,体验父母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换个角度去看父母,从而能
3、理解、体谅父母的苦心,明白父母对自己的鼓励是一种爱,对自己严格要求也是爱的表现形式。在第三个活动中通过“分组讨论,懂得理解父母的爱”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爸妈的行为不理解而产生的烦恼,体会父母这样做的苦衷,从而理解父母心情。最后一个环节“学会沟通,懂得感谢父母的爱”让学生明白沟通的重要性,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对父母的感恩。【活动目标】1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涵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2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愿与父母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知道用自己的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
4、烦。【活动重点】读懂父母的心声,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多样的,学会感恩和回报。【教学难点】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唱出了家庭的幸福、快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让爱天天住我家(播放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就像歌中唱的一样,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和妈妈。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太了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看看我们能不能读懂。板书课题: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活动一:回顾生活,了解父母的辛劳(一)工作的辛劳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谁愿意把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给大家?说说你的
5、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工作,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的辛苦?过度:是呀,我们的父母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们用镜头也捕捉下他们工作中的身影。(播放一组学生父母工作场景图片)(师出示图片边说)也许你的爸爸正在工地上辛苦地工作;也许你的妈妈还在走街串巷;他们在外面可能吃不好;他们在外面也可能睡不好。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工作呢?(为了我们)(二)家庭的辛劳是啊!正是他们辛劳的付出,才让社会这个大“家”变得繁荣而有序。不管他们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爸爸;不管他们是在什么岗位,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妈妈!爸爸妈妈为我们又这个小“家”做了哪些事情呢?(小结)孩子们,你们看到了吗?
6、一年365天,爸爸妈妈每天都要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每天都要照顾我们,教育我们。【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父母工作的辛劳以及为了家庭付出的艰辛,体会父母为了家人付出了全部的爱】活动二:角色体验,学会读懂父母的心为了这个家,他们付出了很多,是他们让我们知道付出是一种爱,其实爱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你们知道他们的心思吗?(一)假如我来做父母出示课件,引导观察:(教材第8页图一、图二)引导: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画了什么?(生)图上画了一个小男孩,站在凳子上炒菜,妈妈躲在门后偷偷看。(生)第二幅图上画了,他们一家子围在一起吃饭,妈妈夸奖小明。(师)启发:妈妈(爸爸)是怎么夸小明的?
7、(师):小朋友做的饭真的比爸爸妈妈做的好吃吗?假如你是父母,想想,为什么会这么说? (生:鼓励)板书(师:说的真好,是鼓励,你读懂了爸爸妈妈的心思。)师:没错,即使饭菜再难吃,父母也认为是美味佳肴,因为他们知道这每道菜都有孩子对父母浓浓的爱。(3)延伸:想一想,当你努力学着做了一件事而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二)回忆生活,讲自己的亲情故事老师非常想分享一下你们的快乐,想知道你们在家帮妈妈做什么事?受到了什么夸奖?你的心里怎么样?(生举事例:我在家里帮妈妈扫地,妈妈夸我懂事,我心里非常高兴学洗衣服,妈妈夸我长大了,我心里特美我在家会帮家里拖地,擦桌子,妈妈说我是她的小帮手,我特
8、别高兴。)你们真懂事!都已经学会做这么多事了。出示课件:扫地、洗衣服、洗菜、抹桌子、组合。(本班学生劳动的照片)(师)老师都忍不住替你们的父母感到高兴。不过(语速放慢,创设情境氛围),有好多时候,我们也会让爸爸妈妈着急、发火,雯雯同学就曾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三)将心比心,体验严爱课件展示教材插图,引导观察师述:有一天,下午放学后,雯雯没跟爸爸妈妈打声招呼就直接去同学家做作业了。都快到晚上9点了,雯雯还是迟迟不见回来,爸爸急得在屋里转来转去,这时雯雯回来了。出示课件:(教材第8页图三)(1)启发: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爸爸会说什么呢?谁来学一学爸爸的语气。爸爸说这句话时是什么表情?(又气又急
9、)谁来模仿爸爸的语气说说。引导:面对爸爸的训斥,雯雯又会怎么说?(生答后出示宇幕):“我就在同学家做作业呢!”指导语气:雯雯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生答:委屈、理直气壮、害怕)(3)启发:老师有点不理解, 爸爸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火?雯雯做作业也没有错啊!谁来帮老师解开这个谜?(生)爸爸是担心雯雯的安全。师:当我们体会到了爸爸的心情,再来想想爸爸刚才说的话,你觉得除了责备,更多的是什么?(是爱)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再面对自己父母的批评与责备时,你会怎么做?(生)我会给爸爸妈妈承认错误。(生)以后我要去同学家写作业要事先征求爸爸妈妈的同意。(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读懂了(指板书)爸爸妈妈,
10、理解(板书)了爸爸妈妈的心。(四)观看广告,感受深爱1.出示广告视频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则根据真人真事拍成的公益广告,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视频)交流感受:看完这则广告,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爸爸虽然老了,糊涂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是儿子爱吃什么,喜欢什么,他们永远都记得。小结: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一句不清晰的话语,却是人间最温暖的牵挂,最深沉的父爱。爸爸妈妈表达爱的方式还有很多,但他们的爱有时我们一时还不理解!【设计意图: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本环节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引
11、导学生思考父母的爱应该从多方面来体会,仅仅理解到疼爱这个层面是不够的,应该体会父母的爱的另外一面,明白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鼓励也是爱的表现形式。】活动三:开展讨论,懂得理解父母的爱(一)我和爸爸、妈妈谈谈心1回归生活: “有话大家说”畅淡会。出示课件:(1)启发:想一想,你有没有对爸爸、妈妈的行为不理解而烦恼的时候?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有话大家说”畅谈会,把你的烦恼大声地告诉你的伙伴!师走入学生,(分小组讨论)(预设:学生回答,师表示同情:我做完作业,想看会儿电视,可妈妈就不让(生2):星期天,我想去找同学玩,可爸爸偏让我再做点儿课外作业,我都烦死了(生3):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我真想痛痛快快
12、地玩,可是爸爸还让我看书,做练习,真烦死了。(生4)我不喜欢上课外辅导班,可妈妈每个周六、周日都非得让我去,我都快累死了(2)延伸:你们的烦恼还真不少!爸爸、妈妈太不理解我们的心情了。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生答,师适时评价:爸爸、妈妈望子成龙爸爸、妈妈希望我们多学知识爸爸、妈妈希望我考个好成绩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有出息拓展(师):做父母也太不容易了!他们为了子女不辞辛苦,整日奔忙,我们却还觉得他们不理解我们。那你一定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心情,谁愿意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悄悄话信箱、谈心、写纸条、写信、发短信)2小结:你们的主意都不错! “其实,我们和爸爸、妈
13、妈之间通过谈心是可以相互理解的。”老师相信,爸爸、妈妈也一定会很乐意跟你交流的。【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倾诉自己的烦恼,表达自己的心声。】活动四:学会沟通,懂得感恩父母的爱(一)听听爸爸妈妈的心声师:爸爸、妈妈也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你们说,大家听一听(出示课件:配乐。)家长的心里话(为下文的感情升华做铺垫)(师)同学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你一定感触很多,一定想到了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昨天的“小记者行动”中爸爸、妈妈就向你们敞开了心扉,老师从同学们的调查结果中整理出来了两份,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淮对家人最了解”。(二)谁对家人最了解(出示采
14、访调查表)被采访人第一愿望第二愿望第三愿望苦恼爱好明明妈 妈希望孩子在班里考第一希望孩子长大有所作为多挣钱,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做作业太马虎做家务雯雯爸 爸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孩子学好英语工作紧张打篮球东东妈 妈孩子好好学习孩子每天都高兴长大找个好工作成绩不太理想和孩子一起玩楚楚爸 爸孩子成栋梁之材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孩子多动脑筋工作压力大下棋发现两份调查结果的共同点,看一看“谁对家人最了解”。1启发:(1)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的愿望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共同点都是为了我们好。)(2)通过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父母的苦恼和爱好)过渡:可怜天下父母心!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不想对爸爸
15、、妈妈说点什么吗?过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不辞辛苦,是多么的不容易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回报他们的爱,使他们少一点烦恼,多一点快乐呢?【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分析采访家长的调查结果,从而让学生懂得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切身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三)家人陪伴我成长享受爱是幸福的,回报爱是快乐的!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地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吧!出示课件:亲情卡。启发:现在,请同学们对照亲情卡,看看自己对父母了解多少,你认为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就画一张“小笑脸”奖励自己。2学生活动:完成亲情卡(师巡视指导做到心中有数)。3谈话:现在我
16、们找两个同学告诉大家自己得了儿张笑脸。想一想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以后打算怎样做?【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读懂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的基础上,懂得沟通的重要性,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师深情总结:同学们,无论父母是夸赞我们,还是指责我们,是高兴,还是生气,都蕴涵着对我们深深的爱。这爱,也许有时是慈祥的,也许有时是严厉的,但是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平时多和父母沟通,多理解和相互尊重;只要你用心去感受,(指板书课题,师生一起总结)就一定能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引导看课件)最后,老师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学生齐答)读懂爸爸、妈妈的爱! 读懂爸爸妈妈的板书设计:鼓励 沟通 责备 爱 理解 严格 尊重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