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2 ,大小:183KB ,
资源ID:5364723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3647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正确阅读申论材料三大方法.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正确阅读申论材料三大方法.doc

1、正确阅读申论材料三大方法考生第一次接触申论材料,对材料内容是完全陌生的,要想尽快了解材料内容,把握其中心和主旨,需要了解和掌握几个核心技巧。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考生一一道来。(一)抓重点申论材料阅读量大,但时间有限,考生如果逐字逐句地阅读和理解材料,会占用大量作答时间,客观上这是不允许的。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抓住材料的重点和关键,对重点部分进行精读,并且仔细分析、深入研究其内在含义。那么,重点怎么抓呢?中公教育专家教您几招:1.关键句关键句在材料中的作用有三种:第一,提示段意。主要是段的起始句或结论性的句子。第二,提示材料中心、主旨、观点。主要是位于材料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

2、和段落的中心句。第三,提示材料脉络层次。主要是一些带有关联词或具有前后排比特征的句子。【示例】L县把创建寄宿制学校作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积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几年来,共投入资金4379万元,建设了教学用房56幢,学生宿舍楼89幢,学生食堂79幢,学生厕所73间。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难以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L县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按照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

3、点的原则,把办学的规模效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目标(2011国家市级给定资料3节选)【分析】这段材料主要讲述了L县为了发展农村教育而采取的措施,其中的“一是”、“二是”两句概括性语句既显示出了材料清晰的层次性,又为考生阅读材料指出了重点。2.关键词词是材料的基本元素,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时应该对一些特殊的词多加注意。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对理解整个材料至关重要。(1)多义词这里的多义词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特定意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具有的特定意义,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语境指的是语言环境,包括词语运用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场合、题旨

4、、上下文等等。【示例】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2010国家省级给定资料1节选)【分析】上述材料的“死海”不是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的死海,而是指鱼虾绝迹,海洋生物濒临灭绝,毫无生机与活力的海(2)代词代词在材料中的运用非常多,也非常灵活,指代的内容很广,例如:实词、短语、句子、语段,或动物、人、事物,以及其它复杂的概念等。【示例】1973年和1978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两次石油危机,日元急剧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过去曾以经济实惠驰名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变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贵族。日本企业如何面对高成本的挑战呢?稻盛和夫说,当时定单

5、减了一半,公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他的办法就是跟员工一起共同克服这个难关(2009国家给定资料6节选)【分析】这则材料中提到了“他的办法就是跟员工一起共同克服这个难关”,“这个难关”中的“这个”是指什么呢?考生在阅读时应该着重分析一下,通过分析可知“这个”是指日本产品成本和出口价格大幅提高,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对于理解材料内容有重要作用。(3)重点词对于重点词语,考生先要理解词语所在句段的内容,从该词的基本意义出发,结合上下文做出合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将结论代入原文进行验证,要注意从语段和材料内容出发进行分析。申论材料中的重点词一般表现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质、特征、实质、观点

6、、认为、方式等等。【示例】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2011国家省级给定资料5节选)【分析】这段材料“更重要的原因”之后,便明确指出黄河没有出现改道、决口和淤积泥沙的原因是黄河输沙量小。(二)做标识为加深对材料内容的印象,尽快理解材料的内容,考生对关键的词和句子应该边读边用自己习惯的形式做一些记号,例如:画圈、画线。对于内容比较明晰的自然段、层次,考生可直接在后面用简短的词、句做标识。这样做可以减轻第二次阅读的负担,节省时间。【示例】调查表明,有46名农民工子女,曾经因为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

7、迫转学。其中转学1次的有10人,转学2次的有12人,转学3次或3次以上的有24人。在回答子女在城里求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时,54位受访者表示是“费用太高”,占受访总数的43.2%;46人表示是“没有城市户籍”,占受访者的36.8%。选择“住处附近没有学校”、“受城里人的歧视”、“毕业后拿不到毕业证”的受访者比例依次为16.8%、6.4%和4.8%。“我本来准备把小孩送到公立学校,但因为不是本地户口,我找的一所学校每学期竟然要8000元的赞助费,另外还要交这费交那费,最终还是没有去。”在N市打工的罗某告诉记者(2011国家市级给定资料1节选)【分析】阅读这段材料后,考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要点,如被迫转

8、学、费用太高、没有城市户籍、附近没有学校、歧视、拿不到毕业证等,这些都是材料中包含的重要信息,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将其标识出来,以便查阅和作答之用。(三)分类别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考生已经提取了大量要点。为了更好地利用和查找要点,就需要利用数学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给要点划分类别。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对材料上下文的比较、分析,将阐述同一问题的要点归在一起,同时理清材料的层次,以便考生查找内容比如,在2010年425联考(江苏等省)的给定资料中,材料1、2都是对市政公用事业的问题的分析和叙述,而材料37则是关于水资源价格改革的问题。在作答要求中也出现了针对这两个不同问题的试题。在阅读时将材料进行分类

9、,就能够使考生在作答中更好地锁定答案范围,快速提炼要点。另外,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材料内容与主题的一致性。申论材料虽然结构比较混乱、内容多且庞杂,但所反映的主题内容一定是统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同一个主题思想,或者说是一个主题思想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找准主题 确立文章主线中公教育专家在多年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基础上发现,很多考生在申论作文中遇到的问题是文章散而乱,没有主题。在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之际,中公教育专家对如何找主题、如何确定文章的主线进行讲解,帮助考生得申论高分。首先要确立一条主线,围绕主题来阐述主题,所有的分论点都往这条主线上靠。文章要有主线,也即写作线索,一篇

10、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全文各个部分都要围绕这条主线来论述。论述湖泊保护就不要偏离到“生态环境保护”之外的“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湿地旅游”上去。写文章首先确立主题,之后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方面表达主题、论证主题,这就是文章主线。确定好、表达好主线,文章才能脉络分明,观点明确,使表达的观点为阅卷者所理解。要说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就从头到尾一贯说什么、解决什么,前后一致,连贯到底。比如以宣传和发展红色文化来倡导核心价值观作为主题,以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路解决问题为主线,那么所有的材料、所有的论述都要围绕这条主线,不说无关的话题,用具体实例、理论观点来体现主题、证明主题,这样才能保证不

11、会偏题。中公教育专家研究认为,作文的基本章法应是:一线串几面,通过一条主线把几个方面的分论点串联起来,共同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假设今年国考市地以下的材料主题是“统筹城乡发展”,文章主线是变二元分离为城乡融合,那么分论点就要围绕着它,阐述怎样融合、从哪几方面推动融合,例如: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统筹城乡发展来融合;突破制度壁垒、转换农民身份、完善社保体系来融合;加快农业现代化,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来融合。以主线统领分论点,有效避免结构松散、论述空泛的问题,突出主题,实现立意。假设材料的主题是教育改革,试题也要求以教育改革为中心写文章,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布

12、这个角度上,有一个“择校热”的问题,如何给降温“择校热”,固然是一个可行的小角度,但全文仅仅围绕这么一个细小的问题来论述,就难以扣中教育改革的主题,不符合题目的立意要求。只有联系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提出推进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解决校际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资源和需求过度向个别学校集中的问题,具体角度跟材料主题、题意要求就扣得上了,做到了具体切入角与材料背景、大主题的紧密吻合,不会有脱离材料、偏离题意的问题。用题目规定的大主题来统领自己想到的小角度,时时处处呼应主题、写出代表主题的关键词,则文章应有的主题与实际写到的具体切入角就统一起来,立意上就站得住脚,高分也就能拿到手了。那么主线、主题如何

13、确立?这需要从总体上去把握试题要求和材料的含义。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一个方法是注意看文章题和分析、对策等大题的核心提示。往往在核心提示中包含着主题。比如2011年省级以上考试题目中,对作文主题的提示为“弘扬黄河精神”,市地以下则出现了“失根”、“无根危机”等字样,与材料结合起来,就可以理解作文的主题应从何入手,要解释黄河精神、解释失根危机,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弘扬黄河精神、解决失根危机的对策。在具体论述中,时时、处处扣题,反复提到弘扬黄河精神与化解失根危机,这就能正确地确立主题和把握主线。另一个找主题的方式就是看材料,查找出现频率最高、反复强调、来头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关键词。一般不是出现在材料首则,

14、就是出现在最后一条材料,或是附录的政策文件节选中;不是由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就是文件或专家提出的。例如,黄河精神主题,材料4引述胡锦涛的讲话: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就是全篇材料的文眼,也是文章需要把握的主题;城乡教育和文化失根主题,材料7中有关学者对“失根”现象的论述,对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进行思考和追问,与作文题的表述结合起来看,这就是文章需要把握的主题。只要是材料的主题,一定会反复出现,所以抓材料中出现频率高、提出者地位最高(或文件层级最高)的观点性关键词,就可以把握材料主题,进而确立文章的总论点。确立了总体论点之后,还要选

15、定具体的破题角度即分论点。比如城市发展这个主题,从哪些角度来破题好呢?首先,大主题与小角度应当统一,要把小角度、分论点统一在大主题、总论点的方向之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总论点是宏观层次,具体的分论点是微观层次的,把微观角度统一在宏观角度之下,把观点和内容往大主题的框架里装,从而获得恰当的角度。其次,小角度、分论点不能偏离大主题,要以材料内容为根本。凡是符合材料主旨的具体观点、思路,可以有选择地挑出几个,在大主题的统领下组合起来,为论证大主题服务,如城市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倡导开放包容心态,这些是材料中提出的具体观点,可以统一在发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现代城市这个主题下,整合起来、扩展开去

16、,阐述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如何开放、文化建设如何包容,细化观点、细致论述,即可成为主线清晰、分论点合理的文章。第三,要根据材料能够提供的观点、论据支持来决定选择什么角度。材料中有具体内容,能够展开发挥的,才可以作为分论点,如果材料中提到的思路太抽象,没法依据材料来发挥,就不能作为分论点。最好是宏观套微观,在宏观角度下提几个微观的合理观点,每一个观点都能在材料中找到具体的内容支持,用它们来阐释主题、证明主题,文章才能写得具体、充实。如何立足材料作答申论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原则,作答申论同样也有原则可循。这样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立足材料”,另一个是“政府角度”。请准备好

17、纸和笔,将这八个字认认真真地写在纸上,反反复复地读上几遍。这两条原则将会伴随各位考生贯穿申论作答的始终。要想申论拿高分,就要像熟悉自己名字一样熟悉这两条原则。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考生讲解如何立足材料。一、为何作答要立足材料所谓立足材料就是指要根据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按照材料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来作答。第一,这是申论题目的要求。从目前出现过的申论作答要求来看,基本上都会要求依据材料作答,甚至直接要求根据某则或某几则材料作答。我们不妨以2011年国考省级申论的作答要求为例,第一题第二问提到“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第二题提到了“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第三题要求“请参考

18、资料”;第四题要求“参考给定材料”。只要是申论的作答要求,必定会包含类似“依据给定材料”或“参考给定材料”的语句。这是命题者给考生的一个提示,更是对考生提出的要求,即作答必须要立足于材料。第二,这是申论本质的要求。大家都知道申论是选拨政府工作人员的考试,因此申论考试实际上也是对政府工作的一种模拟。政府公务活动,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处理各种材料。申论考试即是模拟政府工作,“总结材料传达了什么意思,凸显了什么问题”实质上就是在进行归纳概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各种观点之间谁对谁错,如何理解相关内容”就是综合分析;“怎样解决相关问题”就是提出对策;“向上级做个汇报或给下级发个通知”就是贯彻执

19、行;“根据原始材料加工整理形成一篇文字材料”就是文章论述。同样的,上述各种题型的作答依据,只能是给定材料。二、怎样才算立足材料弄清楚原因之后,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怎样才能够做到“立足材料”。1.答案到材料中去找。作答要立足材料,第一点就是要到给定材料中去寻找答案。申论答案不是靠主观臆断、自由发挥的,而是存在于材料之中,并且也只能存在于材料之中。无论是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还是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甚至是文章论述,你作答所需要的所有东西,都可以从材料中寻找到。有些考生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觉得自己社会热点积累得比较多,对很多社会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可能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于是在作答时,对给定材料只是简单看

20、看,大部分问题完全依据自己的积累来作答。最后的结果无外乎是惨败,原因就是没有到材料中去找答案。只有仔细地阅读材料,认真地理解材料,然后从材料中去寻找答案的要点,才能够接近正确答案。2.弄明白“青”与“蓝”的关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这里,我们把“给定材料”比作“蓝”,“答案”比作“青”,二者之间有哪些关系呢?中公教育专家给您道来:第一,在归纳概括类试题中,“青”完全出于“蓝”。第二,在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和贯彻执行类试题中,“青”主要出于“蓝”。第三,在文章论述类试题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是说归纳概括类试题的答案全部都出自给定材料,无需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

21、;而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和贯彻执行类试题则需要自身思考和运用自身的储备知识,提炼和整合要点,当然基本要点还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最后,文章论述类试题就要求考生既要立足材料又要超越材料,即文章的论点必须要以材料为依据,但是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运用则需要考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语言功底。3.忠于材料主旨。要做到立足材料,最后一点就是作答一定要忠于材料主旨。申论的给定材料都是有主旨的,这个主旨是命题人对于材料所涉及问题的基本态度,它一般贯穿于材料的始终,是通过领导人的讲话或借用真实案例体现出来的。我们在作答申论时,必须要忠于材料主旨,绝不能说与主旨相悖的话。材料的主旨就像是路标,不跟着路标走,肯定会迷路的

22、。找准写作角度得申论高分2012年国家国家公务员笔试马上就要来临了,很多考生对申论作文仍然感觉无从下手,因为找不准角度。在最后的冲刺时刻,中公教育专家抓作文重点,对考生进行点拨,帮助考生找准写作角度,得申论高分。关于文章写作的角度:第一,要发挥发散思维,多找几个角度,只要符合主题,能用主线串联起来为阐述主题服务就可以。第二,要把握重点,要有一个总体的、宏观的角度,比如资源重组改革,应该把握可持续发展这个最高层次的角度,所有的分论点要符合,可以说绿色发展、以黑补绿、打造阳光产业,也可以说安全发展、遏制矿难多发的势头,但总领性的观点必须有,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第三,要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把握,来决定选择

23、什么角度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写的时候不同角度可以都点到,但要有重点,自己最有把握的部分,说的可以多一些,在微观层面有所侧重。这样就有话说,下笔更流利些,同时又是有重点的,不会偏离主题。总的来说,应该把握住宏观的总论点,这是主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视角例如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总论点、主角度的统领下,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微观角度,提一些具体的观点。比如2011年国考省级以上文章写作真题,在整体遵循科学发展观,弘扬黄河精神中科学求实、尊重规律的成分,这个总的前提下,可以提出尊重规律、顺应规律,推进黄河治理与开发,统筹黄河开发与环境保护,并把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上

24、,这是治理层面的具体角度和分论点;要在深刻理解黄河精神、黄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黄河精神,立足黄河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创新与生态旅游的一体化,让游客体验黄河的深厚文化积累和沿岸生态环境、雄奇壮美的黄河自然景观,促进黄河文化与黄河经济的相互支持、协调发展,这就是文化方面的具体角度和分论点。无论哪个分论点,显然都要提到黄河精神、黄河文化的背景,即黄河治理与开发保护,提到尊重规律、顺应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弘扬黄河精神、对待治理开发。市以下的城乡教育与文化失根主题也是如此,无论分论点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还是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统筹农村的文化

25、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都要同解决精神失根问题这个大主题扣起来,如果不能联系大主题,就不能实现立意的合理准确,也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思想高度。文章立意,要把大主题与小角度统一起来,不要片面地强调小角度,剑走偏锋,把思路限制得过小过窄,结果写不出到位的内容;也不要全面出击,笼统地泛泛面谈,谈不出深度和具体观点。大主题,可以在开头背景概括、中间意义分析、结尾总结升华的时候点一下,总体上符合题意和材料思想,保证具体的论述角度和分论点不会游离于主题之外,则全篇立意就会准确,论证得也会深刻有力。总之,文章要把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角度和全面的概括,与单一问题的具体深入分析结合起来,做到宏观着眼、小处着手,大主题涵盖

26、,小角度切入,用一点或几点带起全局。切不可一叶障目,以小角度掩盖主题。如何从政府角度作答申论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原则,作答申论同样也有原则可循。这样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立足材料”,另一个是“政府角度”。请准备好纸和笔,将这八个字认认真真地写在纸上,反反复复地读上几遍。这两条原则将会伴随各位考生贯穿申论作答的始终。要想申论拿高分,就要像熟悉自己名字一样熟悉这两条原则。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政府角度”给考生做具体讲解。所谓政府角度,就是在作答申论的过程中,必须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契合公务员的身份。一、为何作答要从政府角度出发1.理论上的要求。考生们已经有所了解,申论考

27、试考查的是候选公务员适应机关工作的能力,或者说为政府工作的能力,所考的问题与政府工作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我们思考的角度也决不能脱离政府的立场。在具体的层面上,作答者还必须站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上,“为政府谋”、“为自身计”,提出得体、符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实际的见解。换句话说,未来的公务员就是从考生中选出来的,如果考生不具备凡事从政府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显然是不适合从事政府工作的,那么申论考试成绩不高也是理所当然的。2.实践上的要求。从考试实践看,国家申论考试在特定试题中,从来没有要求作答者以“政府”或“政府体系”以外的身份作答。可以说,申论考试的默认思考角度就是政府角度,预设角色身份就是公务

28、员。对申论试题中涉及的一切问题都要从政府角度出发,从公务员的思维和工作实际出发,实现申论作答与政府立场的一致性、与公务员身份的契合性。二、怎样才算从政府角度出发1.与中央大政方针保持一致。任何时候想做一番事业的人,都希望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并坚决执行的人。个人希望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企业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员工,那么政府也一样,倘若录用的公务员对政府的精神不能理解,甚至根本反对,那政府就不用开展工作了。所以,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在作答时我们可以有创新,有新鲜的想法,但千万不要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相悖。2.从政府角度正视问题,积极解决。先来谈谈在这个方面大家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

29、就是愤青的问题。有的同学是“正面愤青”,热爱祖国,不准任何人说她的坏话;有的同学是“反面愤青”,对社会上所有的事情都看不顺眼。其次就是喜欢坐而论道。对社会上的问题侃侃而谈,观点鲜明,鞭辟入里,可有的时候就是发完牢骚就完了,一点也不考虑怎么解决问题;或总是从比较理想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很多措施在实际中并不可行,甚至有些还是自暴自弃的表现。最后一个就是总是从学生的角度或普通人的身份考虑问题。无论是写文章还是谈论问题,总爱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或者“作为一名公民”,这种角度和大家未来将要面对的公务员身份是不相称的。面对这些问题,中公教育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法就是从政府角度正视问题,积极解决。对任何社会现象,

30、都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上,既要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客观地界定问题,并积极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3.严肃认真,杜绝口语。申论考试中有两点需要大家注意,第一是不要乱抒情,第二是别说大白话。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更清楚一些。【示例一】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飘流四方。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示例二】最近网络上发生了挺多事情,包括近期挺火的“人肉搜索”,人大一个教授说,“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关于这句话,我是这么看的【示例三】近来,许多城市的水价上涨引发了社会的争议,相当一部分

31、人认为,水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因此用水应该是低价的。诚然,水是一种公共资源,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水价的上涨对低收入者而言不是个利好消息,但是这绝不是水价维持在低水平的充分条件。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必将导致“公地悲剧”。示例一大家都很熟悉,是大海啊,故乡的歌词,类似这样抒情感极强的语句大家一看就明白,肯定是不适合出现在申论作答中的。示例二就像平常说话的语气一样,虽然是在认认真真地研究问题,但依然不够正式,在申论考试中出现就像在胡闹一样。只有示例三的语言风格严肃、认真,使用了书面语,完全符合申论考试的要求。归纳概括全攻略之归纳概括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主

32、要内容是归纳概括类试题中作答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类型,一般要求考生就相关资料中的所有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其出题形式通常为“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信息”、“对主要内容进行汇总”等等。【示例一】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15分)(2007国家第四题2)【示例二】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满分30分)(2006国家第一题)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作答原则,就是“材料说了什么,答案中就要体现什么”,

33、即答案是材料的“浓缩版”。具体来说,归纳概括主要内容,应当涉及材料中的方方面面,包括现状、问题、影响、原因、成功经验、对策措施等等。因此,归纳概括主要内容的作答形式一般为:现状+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经验实际作答中,答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要依据材料而定,切不可固守形式。具体来看,作答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依然遵循申请题意、提炼要点和加工要点这一流程。(一)审清题意1.表述方式: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确定试题类别。由于归纳概括主要内容所涉信息较多,故组织答案应当做到语言精练、简明扼要,不可冗长罗嗦,一般也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2.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资料的范围中概括,不能跳出限定的范围随意发挥。

34、3.权衡轻重:既然是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作答重点应突出在“主要”上,即主要的事实或观点。答题时不可过于关注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可以认为,“主要”内容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内容,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二)提炼要点任何文章都是有筋脉可循的,申论中的给定资料也不例外。筋,是文章、语句的外在形式,是语言、语法层面的规则;脉,是把资料组织起来的逻辑规则和事理规则,是体现资料中心思想的线索。把握给定资料的筋脉,就是根据文章、语句外在的语言形式,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深入到组织语言的事理逻辑线索,进而确定资料、段落、语句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一般情况下,给定资

35、料中会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各种要素。在提炼要点的过程中,人物和事件是最重要的,它们往往就是资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而相对来说,时间、地点等常常作为辅助性要素出现,它们对资料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所以,在归纳概括主要内容时,考生应当砍掉资料中的细枝末节,提取内容中的精髓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将主要内容抽象地概括出来。(三)加工要点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或从问题到对策的认识处理顺序,摘要或概括资料的内容要点。这种摘要和概括,通常包括现状、成因、影响、对策、趋势等各个方面。1.从问题到对策的“认识与处理过程”概括方法【示例】根据背景资料的主要内容,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为有关

36、领导整理一份情况反映。(20分)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语言流畅。【中公分析】根据资料的客观内容,按照“认识问题的表现与危害,认清形势,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顺序,摘要概括如下: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公共安全形势严峻,表现在卫生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和环境安全问题突出。据统计,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达6500亿元,约占GDP总量6%。解决公共安全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在加强监管、严格行政处罚的同时,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司法惩治力度,引入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建立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基础。2.从事情的发生到结束

37、,从起因到结果、影响、教训,“时间顺序”与“认识处理过程”相结合的概括方法【示例】用300字的篇幅写一份情况报告,概述兰州牛肉面限价事件的来龙去脉。(20分)【中公分析】按照时间顺序,陈述事件的经过,从原因、结果和影响引申概括需要吸取的教训,将客观概括与主观总结结合起来,以符合情况报告的特点,表述如下:2007年6月,由于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兰州市牛肉面行业价格发生波动,市民最常食用的普通牛肉面每碗价格上涨0.5元,引发部分市民不满。为遏制牛肉面价格上涨趋势,保障民生,兰州市物价局联合有关部门做出限制牛肉面最高价格的决定,引起各方的强烈反应。经营者表示在成本上升的形势下,执行限价令难以盈利;市

38、民认为限价必然导致牛肉面质量下降,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新闻舆论和学术界认为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牛肉面价格应由市场调节,政府不应干预。2007年底,在原料价格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兰州市物价部门允许牛肉面馆自行调整价格。此事启示政府在管理经济事务中,必须正确履行职能,尊重规律,依法办事,防止越位。归纳概括全攻略之归纳概括部分内容归纳概括部分内容一般要求考生就给定材料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归纳,如要求归纳概括争议焦点、观点意见、目的意义、方针政策、现状趋势、影响效果、优点优势、情况特征、经验做法、重要性、原则实质、原因对策和方式作用等。【示例一】“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

39、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2011国家省级第一题2)【示例二】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10分)(2007国家第三题1)归纳概括部分内容往往限定了概括的事项和范围。比如归纳概括争议焦点、观点意见、目的意义、方针政策、现状趋势、影响效果、优点优势、情况特征、经验做法、重要性、原则实质、原因对策和方式作用等。同时还包括一些危害、危机、陷阱、缺点、缺陷、教训、不足等。显然,这种考查方式要求考生能够走进“材料深处”,

40、体现了归纳概括类试题考查的精细化和深入化,更能测查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对于这类题目,考生作答的指针是:题目要求你概括什么你就概括什么。要求你概括原因,那么在明确作答范围的前提下,锁定与原因相关的词、句、段,适当提炼要点、加工要点即可;同样地,要求你概括危害,那么锁定相关反映负面信息的材料,提炼出这些反面案例的不良后果,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适当加工即可。作答归纳概括部分内容这种题型,考生依然应遵循“审清题意提炼要点加工要点”这一流程,但是,需要考生着重注意的有三点:第一,审清要求概括的事项。归纳概括部分内容对象繁多,因此,审题环节务必要明确要求概括的事项,如此方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作答。第二,找准

41、作答范围。唯有找准、找全了作答范围,才能进一步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全面性。通常来说,归纳概括部分内容的材料范围有明确限定和暗中提示两种。前者明确了概括资料的范围。作答时,应该从给定资料中提炼答案,不可超出资料范围和夹杂自己的主观评论。【示例】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要求:指明“焦点”,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20分)(2008国家第一题)【中公分析】该试题属于概括主要观点类试题,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18”。后者没有明确给出概括资料的范围,但是可以从申论要求中推

42、导得出。【示例】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10分)(2007国家第三题1)【中公分析】该试题属于概括题中的暗含给定资料范围的试题,要求中并没有明确给出资料范围,但是排土场、尾矿库等关键词只出现在资料4中,“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等只出现在资料5中。所以,我们作答时应该从资料4和资料5中提炼。第三,注意表述方式。归纳概括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精练,简明扼要,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而归纳概括部分内容要求走进“材料深处”,所以作答时可以援引一些材料中的具体事例或数字,适当丰富答案。归纳概括

43、全攻略之归纳概括主要问题归纳概括主要问题一般要求考生就给定资料中消极的、负面的信息进行概括,其出题形式一般为“概括主要问题”、“指出隐患”、“概括问题现状”等等。【示例一】“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2011国家第一题1)【示例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2009国家第一题)具体

44、来说,归纳概括材料的主要问题,应该包括问题是什么、问题有什么具体表现。作答形式一般为:核心问题+一是(表现)+二是(表现)+三是(表现)+主要问题一是,主要问题二是,主要问题三是或者:【示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需要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优化。一是加工业产业结构有硬伤:以东莞模式为代表的出口型加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硬伤,缺乏定价权,出现了企业迁厂和倒闭的现象,产业结构升级思路还不清晰;部分企业家缺乏创新和创业精神、缺乏核心技术研究能力;高级技工人才也比较缺乏;本土企业在生产加工领域遭到外资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二是粮食问题: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越来越

45、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同时,发达国家把粮食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掠夺发展中国家,导致全球粮食涨价,使我国粮价面临上涨压力。(2009国家第一题参考答案)【中公分析】本答案开头即点明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发展方式需要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优化。紧接着从产业结构有硬伤以及粮食问题两个层面具体阐述了该核心问题的具体表现。答案完全符合归纳概括主要问题“核心问题+问题具体表现”这一作答形式。归纳概括主要问题也应遵循审清题意、提炼要点、加工要点的作答流程。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归纳概括主要问题同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一样,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材料所反映

46、的事实,然后由表及里,提炼出材料所反映的深层含义,即材料的主题,继而发现事实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并非简单堆砌而成,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顺序,一般会有一条主线贯穿于给定资料始末。也有些给定资料的形式比较特殊,每部分资料之间相对独立,但各个部分都会围绕一个主题。这条主线或这个主题往往就是给定资料的中心思想,掌握了给定资料的中心思想,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归纳概括全攻略之词句理解阐释归纳概括类试题指的是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概述”、“简述”等关键词。按

47、照考查方式的不同,可将归纳概括类试题分为四个基本类型:词句理解阐释、归纳概括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主要问题和归纳概括部分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对这几种类型做一下详细而全面的介绍。词句理解阐释一般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中出现的特定词语或者句子进行解释,或谈谈对此的理解等。近两年来,词句理解阐释是国考归纳概括类试题比较常见的一种考查方式,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出现该类型,并且2010年的省级和市级试卷对此均有所考查。【示例一】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2011国家市级第一题2)【示例二】“给定资料1”

48、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2010国家省级第一题1)词句理解阐释的作答方法如下:(一)审清题意词句理解阐释一般包括词语解释和句子理解两种出题形式,题目也较为容易理解,常为“解释某词含义”或“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等。(二)提炼要点对于词句理解阐释,提炼要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筛选资料内容、删减语言要素,剥离资料的非本质、非主要部分,使资料的中心思想与本质内容得以呈现。简言之,通过“删繁就简、去皮存核”取得资料的要点。(三)加工要点词句理解阐释的难点在于加工要点。1.词语解释解释一个词语的意思,就是一个下定义的过程。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概念具有“内涵”与“外延”两个属性。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在作答的过程中,考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该词语的内涵。内涵可以从字面意思进行简单推导,也可从自身对其的一般认识出发。其次,要从给定资料中找出该词语的外延,这是整个作答过程的关键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