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6 卷 第 5 期2023 年 5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6 No.5May.202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研究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季园园,夏晓燕(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摘 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存在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相对脱节、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不高、创新课程设计不完善及思想政治元素挖掘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此,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对协同育人
2、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了框架设计和对策研究,旨在促进协同育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融合,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内容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创新能力;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23)05-0106-03“CurriculumIdeologyandPolitics”and“IdeologicalandPoliticalCurriculum”collaborateonEducationandResearchTaking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dent
3、sInnovationAbilityasanexampleJI Yuan-yuan,XIA Xiao-yan(Bengbu University,Bengbu 233030,China)Abstract: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has problems such as the relative disconnect between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
4、cal workers,the lo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of teachers themselves,the imperfect design of innovative courses,and the insufficient exca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Based on this,starting from the necessity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5、”and“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and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the framework desig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how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an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bility is carried out,aiming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6、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and then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bility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literacy.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Ideological an
7、d Political Courses”;the Ability to Innovate;Collaborative Education0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高校都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1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性新时代,党中央要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出将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一起进行培育的重要尝试,使专业教师在
8、讲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能渗透思政元素,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政能力,促成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这就要求高校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课程思政”为主要教育理念,切实推进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传统的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教育模式已不符合当前时代的需求,必须选择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式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的基础上调整原有的教育方式,将专业课与思政课融合在一起,形成新模式,以增强育人效果。可见,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具有其必要性。2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劳动力市场压力大的时代,大学生创新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故
9、培育创新人才成为高校的重点目标。就目前形势来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片面化和功利化的特点,高校需充分结合各收稿日期:2022-12-10作者简介:季园园(1988),女,安徽芜湖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金项目:2021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时代 00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SK2021A0718);2020年蚌埠学院党建研究课题“课程思政 与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课题编号:2020dj09);2020年蚌埠学院党建研究课题“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支部 三全育人 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dj12)
10、。第 5 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研究107方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完善的思政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针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急切地需要在“十四五”期间进行科技创新,更加重视教育工作,从各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应将人才培养与民族振兴的双重使命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指导新环境下创新教育改革工作。换言之,高校创新教育改革应更加着眼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础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
11、本问题,充分依托思想政治改革,增强创新人才的教学效果。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实践课教学、竞赛项目的参与及创新活动的设计等。动员团队、组织竞赛、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较多,但受限于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不足,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与课外学生创新活动形式的快速发展相比,专业教师课内指导相对缺位,填鸭式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学生不会主动提出问题,缺乏主观能动性2。同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参与创意项目和竞赛,教师往往占据更大的发言权,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此外,不少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创新学分才报名参加活动,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样一来,大学生创
12、新能力的培养便成为高校人才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要想有所突破,高校要整合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等多种资源,统筹系统管理和文化建设,构建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协作模式。3 协同育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思路及框架设计基于“课程思政”的理念框架,以高校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为研究对象,从实际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这对于“课程思政”而言是切实推进高校完成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更是高校尝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试验。高校思政课担负着思政教育主渠道的责任,但仅靠思政课很难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和政治教育目标。目前,各高校思政课与专业教育的相关性不强,思政课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不大,思政课改革的探索显得十分有必
13、要3。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渗透性,协作沟通不足,制度落实困难,增加了高素质型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难度。因此,探索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线上学习与线下研讨、校内与校外提升的协同教育模式,真实有效地发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专业课程注重传递知识,而忽视了价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现缺乏价值导向,同时也缺乏融入政治教育的途径。因此,为引导专业教师贯彻“课程思政”,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实施价值引导4。“课程思政”提出实现课上课下统一联合教学,更加注重营造文化教育氛围,从而打造一个更为透明的教育环境,始终明确将
14、立德树人作为主要教育理念,通过学科、教育渠道和角色整合三个方面实现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联合教学。“三全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的基本原则之一,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观念,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转型。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学习进度调整教育方案,充分把握所要讲述的思政内容,选择若干思政元素对应课程特点,形成独特的“课程思政”设计,并结合实际制订授课计划。课程设计应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为实现课程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具体的措施。协同育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框架设计图见图1。4 协同育人提升大学生
15、创新能力的对策4.1 明确思政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创新能力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创新能力教育,难点在于可以整合的内容和方向非常多样化,创新教育需要引入的内容和达到的教育目标,应该有所取舍,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课程思政”内容。因此,教师应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与学生对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关键切入点,规范创新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改革,从而培育创新型人才。4.2 创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政策上鼓励教师进行创新能力教育的探索第一,积极推动创新课程思想政治改革,融入全校思想政治改革工作,积极争取教务处、共青团、学工处、人事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共建。第二,设立“创新课程
16、思想政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等专业机构,专门组织改革活动。第三,制订新的政治改革教育课程,明确改革总体目标、改革主体、改革措施、制度保障等重点问题。第四,以计划为指导,制订一套思政教育改革的全新方案。4.3 整合思政资源,建立创新能力培育示范课围绕“课程思政”改革总体规划提出的新目标,统筹发展课程,进一步完善核心课程体系,使核心课程更加具体有效,并突出实践性课程,完善学校课程体系、集体备课体系、课程资源共创共享体系、评课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发展体系等。积极组织示范课,培养创新技能。学院应尝试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如思政讲座或学习交流会,增加创新课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互通的机会,以提升双方的教
17、育能力。高校应将思想政治课程纳入创新教育培训,包括岗前和业务提升培108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36 卷训,并提供思想政治理论专项培训,定期开展学科交流,搭建平台供两学科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共同研究创新课程所固有的“思想政治要素”,整合学习内容,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形成“大思政”模板5。图1 协同育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框架4.4 完善考核评价,助推示范课程实施借鉴现有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总结创新教育经验,完善创新教育考核体系。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评分体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变得尤为重要(见表1)。表1 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序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1课堂综合表现综合表现的评价内容包括是否认真完
18、成练习,是否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表意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等方面2课程设计合理性课程能否在合理性、可行性、逻辑性等方面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思政元素引入效果每节课是否合理引入思政元素,是否起到效果4课后学生能力反馈及时反馈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考查4.5 教师引领,学生主导,实现创新角色的融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授课教师直接负责本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其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影响课程的思想政治整合质量。如何丰富思想政治知识存量、增强提炼思想政治要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积极开展讲座、讨论和教师竞赛等活动,让教师能将最新的思政理论和理念内化于心。与此同时,
19、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切实开展相关竞赛类活动,通过让学生参加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活动,使其自发认识到创新技能掌握的必要性。教师也可以利用大型互联网平台,有效利用现有的思政要素库和优秀的慕课以丰富培训课程内容,真正实现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目的,使二者角色相融合。5 结束语在“三全育人”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角色由主导向引领转变。通过参与创新课题和竞赛,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强的认同感,探索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更高,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有效整合各种思想政治资源,不仅可以为思政教学提供教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体验途径。高校还需建设示范课,科学解答“整合什么”“如何整合”的问题,实现
20、从专业课个别教师到辅导员的辐射,多方位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参考文献:1 王艳,邓晓.课程思政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4):36-38.2 傅川.基于“互联网+”的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路径以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应用创新为切入点 J.中国大学教学,2021(6):11-14,33.3 张宏.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的困境、要素与路径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0):31-36.4 张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42-43.5 於天.双创能力递进下“多元协同”专业育人培养探究以国家示范院校创新创业实践为例 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48-50.责任编辑 刘小艳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