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1.24MB ,
资源ID:527201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272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pdf

1、2023 年 7 月第 36 卷第 4 期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July.2023Vol.36 No.4doi:10.3969/j.issn.1674-6341.2023.04.22“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白延泉a 初秀伟b 刘永昌c(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a.学生工作处(部),b.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c.教务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

2、方式,通过潜移默化和全面贯穿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渗透到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基于“三全育人”视角,在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厘清“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通过深入分析和剖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高职院校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23)04-0123-0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3、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hree Omnibearing Education”BAI Yan-quan,CHU Xiu-wei,LIU Yong-chang(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Harbin 150025,China)Abstract:As an important way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4、 and teaching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infilt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to various aspect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curriculum learning through subtle and comprehensive penetra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Three Omnibeari

5、ng Education”,elaborate o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and clarify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Three Omnibearing Educa-tion”and“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6、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explore the practical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hree Omnibearing Education”.Key words:Three Omnibearing Education;Ideolog

7、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收稿日期:2023-03-12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重点课题项目“高职院校三全育人 实施路径研究”(ZJB1422172)。第一作者简介:白延泉(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育人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贯穿于其他课程教学之中,更应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使命。“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三全育人”理念总要求下,

8、进一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全面发展而作出的应对策略,是顺应时代新形势、新挑战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把大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实践,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目标及发展方向,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在课程中赋予思政情怀,帮助新时代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理想,在学习生活中将自身价值和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努力传承中国悠久文明的

9、历史321和文化,使其最终成为德才兼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奋斗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对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多重的发展意蕴,在大思政格局思想的指导下,抓准时机,有理有度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因子融合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充分整合相关教育资源,探索联动与合作机制,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2“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2.1“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目标同行建设“课程思政”是完成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对“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补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的有志青

10、年,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必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理念。12.2“三全育人”是“课程思政”重要支撑2017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岀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的新要求。“三全育人”关于整合教师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路径规划,为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撑。2.3“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教育渠道“三全育人”从宏观上指明了育人维度,课程思政从微观上规划了育人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程

11、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挖掘“思想政治元素”,通过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育人目标。2“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中覆盖的学科和专业较多,囊括了绝大部分课程,涉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全体教师,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因此“课程思政”成为“三全育人”的重要渠道。3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1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重视不足,“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认知有待提高部分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不足,建设不完善,教师对新教学理念认知不全面,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功能、作用等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在工作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能充分认识思政元素对学生价值观培

12、养及其德育发展的重要性,致使“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育中的切合不准、融入不够,导致职业院校落实“课程思政”任务的主要抓手不实,“课程思政”实施不彻底。3.2相关培训不够到位,个别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有待加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教学能力、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部分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过于局限,没有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与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有关“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培训缺乏积极性,甚至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自己工作的职责仅是教好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从内心深处缺乏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同。3.3 育人层面不够融通,“课程思政”元素内容挖掘有待深入自“课程思政”建设开展

13、以来,高职教育体系与教育目标得到了重构,获得了新发展,但部分院校依然在育人层面“各行其道”。教师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对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关注不够,存在对教材中的育人资源把握不到位的现象,降低了教材中育人元素呈现于整体“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难以实现和保证教学目标的统一以及协同育人的发展方向。3.4 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手段有待改进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趋于传统,创新性不够,教育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刻联系。部分教师也尝试着将知识讲授和案例分析结合讲解,但总让人感到生搬硬套,效果不佳,没有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5 综合体系不够健全,“课程思政”建设体制

14、机制有待优化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将“课程思政”开展有效融入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之中。相关的督评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进展起到有效评价及推动促进作用。育人方向是否正确、课程内容是否合理、育人方法是否得当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考核和评价,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4“三全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实践路径4.1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增强“全员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牢固树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全体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从全体教师、传授的全部课程、实施的全

15、部教学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因此要求教师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其他所有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增强协同育人的效应。因此教师要以立德树人的高421度、全员参与的广度、全过程实施的深度以及全方位贯穿的维度,树立科学正确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从思想深处增强“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教师要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举全校乃至全社会之力完成。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工作,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列为专业提升、课程建设的重点项目,形成人人参与“课程思政”工作的良好氛围。教

16、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原则,这无疑有助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提升教育主体的思政素养,保证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方向性。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与时俱进,使课程思政教育的形式符合时代特征和高职学生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课程思政”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地推动。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相应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思政”过程中。此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式,二者互为补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

17、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成效。4.2 大力开展“课程思政”能力培训,为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实施能力创造条件一是创造条件为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实施能力提供业务培训。培训主题上力求与教师从教的专业相契合,且要凸显“课程思政”的内容;在培训内容上力求结合专业和课程,体现在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融入的可行性;在培训方式上力求贴近教学、贴近课堂、贴近课程内容,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以线下为主;在培训效果上,力求反映受训教师所发生的真实变化,以受训教师掌握的对“课程思政”培训的主题、内容、方式及自身的受益为核心要求,多渠道多维度考核“课程思政”的培训效果。二是鼓励教师积极进行

18、校内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能力互鉴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以本专业为基本单元,以专业课程相互听课研讨为主要形式,在专业整体课程设计与课程所应发挥作用的结合点上,重点考核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课程思政”的内容上,学习融入元素与融入方式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在学习方式上,以现场听课为主。在课程类型的选择上,不仅要学习理论教学的“课程思政”,更要相互学习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学校应该制定和完善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的政策,从备赛、参赛到获奖形成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和奖励办法,促使教师形成从外部强化激励“课

19、程思政”到内心积极做好“课程思政”的行动自觉。4.3 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内容,夯实“课程思政”育人基础“课程思政”育人基础是零散的“课程思政”元素,即教学所需的思政素材。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内容,关系到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实施的成效。一是要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适用于课程教学和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教师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行案例教学,分析阐释蕴含其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增强课堂的育人效果。特别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要充分挖掘当今国际国内时事中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了解国内外时事、社会热点、重大事件等。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热情,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对于焦点问题的认识理解、正确分析乃至客观评价缺乏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挖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内容进行教学,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并分析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三是要充分挖掘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素养元素。职业素养对于

21、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结合不同行业人才需求以及学生未来工作职业特点,从职业素养自觉养成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挖掘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增强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夯实学生职业发展的素质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4.4 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改进教育教学手段一是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要实现思政育人的效果,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明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新颖更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的实例521进行案例教学,在课堂中与学生们

22、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统一;进行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情景演绎,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和感官,使其能身临其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其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新媒体手段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新媒体平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拓展思政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程思政”与时俱进。二是改进教育教学手段。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而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则是其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始终,体现出新时代“双高计划”对高技能高素养人才的要求。将综合

23、职业素养培养融会贯通地融入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培育学生职场思维、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目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有益尝试,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三是优化学习环境。校园环境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相关。好的校园环境能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舒适放松的心理状态,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完善的硬件设施、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来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如,可以组织学生布置校园文化长廊等来打造特色德育环境,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组织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创造合乎时宜的育人情境,来营造

24、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育人氛围;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在优化专业设置的同时,打造特色专业并将其体现在环境建设之中;可以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学院的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成为全面型人才,还能更加彰显学院办学特色。4.5健全“课程思政”综合体系,优化建设体制机制高职院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应该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一要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学院党政领导必须亲自指挥、亲自督办;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管理督导制度;保障课程思政教学经费,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舆论保障,积极宣传课程思政的名师及教学团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教师做好

25、课程思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设立联动机制,将专业课、思政课的教师、辅导员以及相关的部门人员组织在一起,畅通各类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为各位教师间的交流互鉴架设桥梁;通过完善线上线下沟通机制,为各位教师构建交流沟通平台,构建集全员、全程与全方位为一体的联动机制。三要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培训机制。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力量,承担育人工作的重要角色,其言行作风、品德修养都直接影响每一位大学生。把课程思政工作越做越好,就必须强化对他们的培训,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规范,使每一名教师都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使教师高度认同并自觉遵守课堂教学的政治纪律性,完成好职业院校教育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性任务,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下培养学生。参考文献:1廖东华.“课程思政”思路下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8(5):22-23.2贺才乐,吴艳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互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2):77-80.3冯晓玲.浅论构建高职生思政教育运行机制的意义J.职教论坛,2010(23):69-71.责任编辑:李增华621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