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 2 卷第4期Vol.22No.4DOI:10.13750/ki.issn.1671-7880.2023.04.003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23年7 月Jul.2023冯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无锡214121)摘要: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和趋势,探讨了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存在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相对不足、实践能力急需提高
2、、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等困境。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升路径包括:以内省与培训为突破点深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认知,以融合与创新为着力点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呈现,以激励与评价为切入点增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动力,以统筹与共享为关键点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机制。关键词:体育;课程思政;困境;策略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 7 1-7 8 8 0(2 0 2 3)0 4-0 0 10-0 5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Abi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3、 Education Teachers in Constructing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orality EducationFENGWei(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xi 214121,China)Abstract:Through adopting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logical reasoning and so on,this paper an
4、-alyzed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bility of construc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new era,and discussed the dilemma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constru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he resear
5、ch showed that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faced withdilemmas such as insufficient consciousness of construc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ysical educationcourses,weak ability to constru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ysic
6、al education courses,imperfect evaluationmechanism to constru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so on.In order to promotethe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constru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we should deepe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onsciousness of con
7、struc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rough com-bing introspection and training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impro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presentation through combing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as the focus point;promote teachers motivation收稿日期:2 0 2 3-0 1-2 0基金项目:2 0 2 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
8、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2 1SZC-046)作者简介:冯伟(19 8 2 一),男,山东泰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第4期to constru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by combining motivation and evaluation askey points;perfect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by combining integrated planning and sharing
9、 as thekey and breakthrough point.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ilemma;strategies冯伟:“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应对策略11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方向,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学校体育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抓手。2020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1体育教
10、师是实现体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行者,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但目前,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堵点及难点,影响了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本文在分析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和趋势,探究了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困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逻辑思路。1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结构模型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体育教师有效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所必需的教学认知、教学技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综合专业能力,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构成,关系到“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借鉴国内外已有关于能力模型研究的基
11、础上,以扎根理论为方法论指导,尝试构建了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本体要素工具要素情意要素图1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结构模型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结构包括本体要素、工具要素、条件要素、实践要素、情意要素、发展要素六个核心要素。本体要素主要是指体育教师所具有的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认知、价值理念等。工具要素是指教师完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师讲解示范能力、课程思政传授能力等。条件要素是指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所具备的课程思政知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其功能价值等。实践要素是指教师在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及活动能力,包括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
12、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情意要素是指教师顺利、高效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及控制力。发展要素是指教师优化、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结构要素,以促进自身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持续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创新等。本体要素是基础,工具要素是支撑,条件要素是关键,实践要素是核心,发展要素是催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结构的每个要素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每个结构要素既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又因教师个体差异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结构是一个动态的、非均衡的结构模型。2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和趋
13、势2.1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由单一课程向学科体系条件要素延伸2014年,在上海市率先推出“中国道路”“创新中国”等课程思政选修课之时2 ,课程思政更多地实践要素被理解为是一种与思政课程相对应的实体课程,这一时期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主要聚焦单一课程而展开。随着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课程思政并不是增开一门新课程,而是发展要素一种课程观、一种理念,其本质不是将专业课程发展成为思政课程,实现所谓的“思政化”,而是依据专业课程特质,挖掘和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课程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3。基于此认识逻辑,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再仅12仅聚焦单一课程,而是开始从整个体
14、育学科的视角,从大课程的维度规划体育课程资源的挖掘和融入,表现出由课程到专业、再到学科体系的延伸趋势。2.2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由机械式叠加向基因式融入拓展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4。早期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两个元素机械式地叠加组合,导致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形式化,降低了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5 1随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体育课程自身的内生育德功能逐渐被激发,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融人的“套路化”“标签化”现象逐步得到改变,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开始摒弃“加法式”教学方式,由灌输说教转向隐性渗透6 ,逐渐实现显
15、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2.3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由个体分散自发向学校协同统筹转换在初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是教师个体分散的自发行为,教师之间没有协同配合,学校层面也没有统筹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 目前,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要求下,绝大部分高校日益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基本建立了学校党政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联动协调、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7,并积极统筹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课程思政建设开始由分散自发向协同统筹转换,体育课程思政逐
16、渐成为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问题的新空间8 17 23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的困境面对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和趋势,当下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3.1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相对不足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9。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在教学理念上表现为一种人知互动的学科育人思维,在教学内容上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http:/w x z j.c b p t.c n k i.n e t第2 2 卷中表现为落叶知秋的社会理性精神,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盐溶于水的有机融入原则,在教
17、学评价上表现为基于目标与时效的反思能力10 。访谈发现,部分体育教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本体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不足,缺乏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以及缺乏将育人理念应用于体育教学全过程的意识,主观上将立德与树人相分离,体育课堂偏重运动技能教学,忽视价值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体育育人、育心的功能,甚至认为体育开展课程思政是“抢别人的饭碗”,这与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1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有待提升。3.2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能力驱须提高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既需要体育教师有“愿教”的动力,又需要有“会教”的能
18、力。在制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因素中,相对于“愿不愿”的动力问题,“会不会”“能不能”的能力问题更为突出12 。首先,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相对不足。深人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但有教师囿于课程思政素养和能力的局限13,对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既不知“挖什么”,又不知“怎么挖”。其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力相对不足。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二元对立式的外在化理解,形成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贴标签”现象,课程与思政“两张皮”难以有效融合,导致出现了组合式或标签式的外型课程思政14。最后,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传授能力有待提高。传授能力既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力,又包括教师
19、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当下,有些教师课上课下言行不一,甚至出现违背师德师风的个案,在体育课堂中未能做到理性与情感并举,未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15 ,影响了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3.3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在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学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纲要提出:“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衡量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标准,检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同时还能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受制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
20、设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评第4期价机制。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机制要么有失合理,要么缺失16 ,评价机制的相对不完善成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薄弱环节,制约了体育课程思政的长效发展。此外,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表现评价标准的缺失及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模糊泛化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体育课程德育问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11,制约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实施。4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的策略基于当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趋势以及面临的困境,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提升需要重点解决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愿不愿”“会不会”“能不能”等问题,具体策略如下。4.1以内省与培训为突破点,深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认知拥
21、有意识是激发能力的动力基础,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第一,要转变体育教师的育人观念。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体育教师应深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自省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责任担当,增强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的责任价值,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第二,要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夯实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体育教师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因此,高校应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从源头上解决高素养体育教师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本体能力及认知能力,实现体育教师课程思
22、政建设意识的“破冰”。4.2以融合与创新为着力点,增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呈现效果增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呈现效果,一是要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能力,着力解决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如何设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人等难题,以强化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核心,注重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17 的植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篮球课程教学中,通过“篮球传球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合作、信任的思想观念;通过“篮球规则”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舞龙舞狮课程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
23、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冯伟:“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4以统筹与共享为关键点,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筑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是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应以统筹与共享为关键点,首先要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体育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机制,解决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的“断点”和“堵点”,为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18 。其次要建立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资源共享机
24、制,打破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各自为战的“两张皮”局面,在内容方法、人才队伍、科学研究、服务保障等方面实现结构优化8 17 2,解决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调衔接不到位,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保障体系衔接不充分的问题19 ,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系统整合。最后要树立共同体意识,创建交流合作机制。体育教师应加强与思政教师的交流合作,并与之建立伙伴式合作关系,弥补自身思政教育知识相对匮乏的短板。同时,学校应凝聚“和而不同”的跨学科理念,创建交流合作机制,为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13和自信力。二是要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工具能力,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将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认知,在体育知识、运
25、动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融合,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例如,在武术课程教学中将武德教育内化其中,在传授学生武术技能的同时,强调习武亦习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以德服人的武术精神,使其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3以激励与评价为切入点,增强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动力第一,要以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结构为基础,构建多维度、多主体参与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能力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等进行多维度的系统性评价。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评价应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合理确定评价主体,通过评价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和能力。第二,要完善体育教
26、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扶持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并按照纲要要求:“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以调动体育14政建设提供资源保障。5结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应按照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从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出发,深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拓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坚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解决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改革,进而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
27、育心的功能,努力实现立德和树人的有机统一。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 0 2 0 3号A/OL.(2 0 2 0-0 6-0 6)2 0 2 3-0 5-16 .h t t p:/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2邓晖,颜维琦.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 0 16-12-12(8).3娄淑华,马超.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焦点目标、难点问题及着力方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8、2 0 2 1,42(5):9 6-10 4.4杨祥,王强,高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课、一流课程及课程教材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 0 2 0(8):4-5.55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刘云山讲话王岐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 0 16-12-0 9(1).6 F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http:/w x z j.c b p t.c n k i.n e ttent_5262659.htm.12朱平.高校课程思政的动力激
29、励与质量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2 0 2 0(10):2 3-2 7.13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1,42(5):10 5-114.14李辉,王丹.内生育德: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2,43(2):30-37.15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 0 19(11):8 0-8 4.16陈始发,张丽.论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 0 2 0(5):18 3-18 9.17李斌,李.发展体育运动
30、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 0 13-0 9-01(1).18涂刚鹏,刘宇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0(2 1):5 0-5 3.19张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19(18):42-43.舞李小曦第2 2 卷7 刘宝民,金正连.关于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 0 2 1(12):10 5-10 8.8 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学术论坛,2 0 18,41(4):16 8-17 3.9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 0 14-0 9-10(2).10张驰.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 0 2 0(9):7 1-7 6.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 0 18-0 1-31)2 0 2 3-0 5-16J.http:/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