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升了患者的 OI 和通气/血流比例,患者的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综上所述,HFNC 治疗对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改善显著,为临床推广 HFNC 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上救治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了一套更为确切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 考 文 献1 罗月,葛伟婷,张帅,姚惠萍.ICU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度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1(3):273-276.2刘会霞,常亚潘,杜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老年 AE-COPD 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2):142-144.3吴月姣,杨淑
2、梅,陈瑞琳.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8):2253-2257.4尹雪芹.观察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其对氧饱和度及预后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19):120-122.5姚莉,韩英,万文霞.经鼻高流量吸氧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7):105-107.6赵智东,付会文,崔利锋,等.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5):2196-2199.7张燕,明慧香.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肺炎合并急
3、性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7):2982-2983.8谈定玉,凌冰玉,孙家艳,等.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比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中度呼吸衰竭的观察性队列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4):361-366.9罗月,葛伟婷,张帅,等.ICU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舒适度评估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0,1(3):273-276.本文编辑:董永阳 2023-05-25 收稿通信作者不同体位角度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食管反流及胃排空的影响张丽萍,谢艳艳,辛 秀(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角度对
4、极低出生体重儿胃食管反流及胃排空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月 31 日收治的 108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4 例,对照组采用斜卧体位,观察组采用近似坐位;比较两组呛咳、溢乳、呕吐、呼吸暂停等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吸奶量及呕吐次数,胃残留率及次数,体重增长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呛咳、溢乳、呕吐、呼吸暂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吸奶量、呕吐次数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1),胃残留次数少于对照组(P0
5、.01),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P0.01),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斜卧体位比较,近似坐位能有效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促进胃排空,改善进食状态,加快其生长发育,提升家属满意度。【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体位角度;胃排空;胃食管反流;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3.17.050 文章编号:1006-7256(2023)17-0162-04 极低出生体重儿即出生时体重在 1500 g 以下的一类新生儿,属于一组较为特殊的早产儿1。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极低出生体重儿在所有新生儿中占
6、 1.2%左右,且出生率仍呈上升趋势2。因其胎龄小、体重轻、发育暂未成熟,容易产生较多临床问题,故病死率较高3。在这类新生儿救治及护理期间,喂养是其存活的关键,因胃肠功能不够成熟同时喂养耐受度不佳,胃排空有一定延迟,易发生胃食管反流4。有关胃食管反流的护理措施包含体位干预、消化道护理、更改喂养方法、抚触和叩背、中医护理等,其中体位干预是最有效、最安全的一类干预措施5。不同体位对胃排空、胃食管反流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以往仰卧体位存在呕吐和腹胀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已调整成抬高床头 1530的仰卧体位,这种体位已被广泛应用到新生儿喂养中6。临床工作期间发现,和坐位较为接近的喂养体位对于胃食管反流有着更
7、为理想的干预效果7。目前有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位角度选择临床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体位角度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食管反流、胃排空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拟定有关体位护理方案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收治的 108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胎龄为 2734 周,出生体重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取得家属知情、同意。1.2 方法 两组均做好环境、基础护理,具体措施如下。环境护理:维持室温处于 2426 内,保温箱内温湿度结合胎儿体重、胎龄等方面合理调节,确保其体
8、温处于恒定范围内;维持病室内光线柔和,采取毛巾、被子或者毯子等对保温箱覆盖;调节仪器声音到合理的分贝范围,各项护理操作需集中进行;每日开窗通风并采取空气消毒机消毒 30 min,每班护士需要对暖箱内外进行消毒,每周更换暖箱,维持地面和工作台卫生;喂养用具做到一婴一用,每次使用后需消毒;接触婴儿之前需要洗手,定期对监护和治疗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基础护理:做好喂养、静脉输液、常规护理等。护理期间做好巡视,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改变。床边备好需要使用的抢救物品、设备,若出现发绀、心率减缓、血氧饱和度降低、面色苍白等情况需及时联系医生予以处理;加强生活方面的护理,做好每日出入总量、尿量、皮肤、体重改变
9、等方面监测;及时将呕吐物、大小便清理干净,尿不湿需及时更换;做好皮肤方面的护理,包含会阴部、臀部的护理工作,将皮肤维持在清洁无污染的状态,以免产生感染;口腔置入胃管后需每 7 d更换 1 次,做好粘贴胶带位置的皮肤护理;选择悬吊式的喂养方式,喂奶之前连接好注射器以及胃管,回抽确定胃部残留状态,倒入温度合理的奶液至空心注射器内,固定到暖箱中或者举高。注射器乳头和口部之间维持 1520 cm,持续直到结束喂养。研究人员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指南和有关临床建议后,结合科室现状制订体位干预方案,后由科室经验丰富护理专家调整和修订,生成最终的干预方案。观察组采取近似坐位,即体位角度接近 90,2 名护士合
10、作使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坐位下喂奶,其中 1 名护士的右手、手臂和患儿蝴蝶枕相连将其背部托住,使其处于近似坐位的状态,将左手放在其腹部位置予以保护,做好面部状态观察;另 1 名护士开展悬吊式喂奶,注意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体征和病情改变。结束喂养 30 min后,将体位角度调节成 30,同时将头部偏向一侧。对照组采取斜卧位,即体位角度 3060,对保温箱进行调节同时加用蝴蝶枕,在邻近脚部位置放入毛巾卷,确保极低出生体重儿舒适度。箱尾放入自行制作的防滑安全垫,防止极低出生体重儿滑动到箱尾。开展垂吊式喂奶,在喂奶后将极低出生体重儿头部偏往一侧。1.3 观察指标 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包含呛咳、溢乳、呕吐以及呼
11、吸暂停等,统计两组胃食管反流有关并发症占比。进食状态:统计两组干预前后吸奶量、呕吐次数。胃排空指标:单次喂奶前观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腹部,注意有无残留、残留总量、性状等,记录下胃残留率及 2 周内的胃残留次数。体重增长情况:测定两组干预 2 周内的体重增长情况。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定两组家属满意度,总分 20100 分,85 分为十分满意,6085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8。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12、行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 1。表 1 两组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组别n呛咳溢乳呕吐呼吸暂停发生率(%)观察组 540(0.00)1(1.85)1(1.85)0(0.00)3.70对照组 543(5.56)3(5.56)2(3.70)1(1.85)16.672值4.960P 值0.0262.2 两组干预前后吸奶量、呕吐次数比较 见表 2。表 2 两组干预前后吸奶量、呕吐次数比较(xs)组别n吸奶量(ml/d)干预前干预后呕吐次数(次/d)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54 191.5615.20266.4818.7
13、06.301.321.100.15对照组54 190.9614.12252.9418.506.251.252.350.25t 值0.2133.7830.20231.506P 值0.8320.0010.8400.001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2.3 两组胃残留率、胃残留率次数及体重增长情况比较 见表 3。表 3 两组胃残留率、胃残留率次数及体重增长情况比较(xs)组别n胃残留率例(%)胃残留次数(次)体重增长(g)观察组544(7.41)3.960.68257.2450.32对照组5416(29.63)6.841.02221.7548.20统计值2=8.836t=17.264t=3.7
14、43P 值0.0030.0010.0012.4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见表 4。表 4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名(%)组别n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观察组5430(55.56)23(42.59)1(1.85)98.15对照组5424(44.44)22(50.00)8(14.81)85.192值5.939P 值0.0153 讨论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的监护、急救技术的不断提升,极低体重儿存活率明显增加9。因这类新生儿肌肉、胃肠神经未完全发育完善,食管下段位置的括约肌功能不佳,使吸吮和吞咽动作缺乏协调能力,通常临床治疗期间通过管饲喂养解决其吞咽、吸吮较为困难的问题。有关研究发现,喂养期间产生胃食管反
15、流是其病情反复或者死亡的一类重要原因,均能导361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9 月第 29 卷第 17 期致溢乳和呼吸暂停,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造成猝死等严重后果,对患儿生长、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0。体位护理属于一项主要的护理措施,但何种体位角度效果最佳临床仍无一致定论。有关研究表明,抬高头部的体位能减少胃食管反流,但并非是仅仅抬高头部,而需要将整个头肩部或上半身抬高11。适当抬高体位角度后,胃食道相连位置处在胃泡内,并不处于胃内容液面下方,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抵抗反流,同时能提升食道对酸的清除能力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呛咳、溢乳、呕吐、呼吸暂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反映近似
16、坐位的体位角度较斜卧位能更好减少胃食管反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考虑原因是:处在近似坐位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贲门较胃底高,因此,呛咳、呕吐及溢乳出现更少。贲门为食管、胃部之间的连接枢纽,生理功能是对胃食管反流起到防治作用。食管下段临近贲门位置存在一段高压区域,一般情况下,该区域可防止胃部的内容物逆流到达食管内,发挥和括约肌较为相似的作用,又称食管下括约肌13。到达食道内部的食物能对食管壁的机械感受器起到刺激作用,导致食管下的括约肌产生反射舒张,促使食物到达胃部;食物到达胃部后,食管下的括约肌不断收缩,静息张力得到恢复,进而能避免胃部内容物反流到达食管中14。早产儿多采取腹式呼吸,在斜卧位的状态下
17、,其抬高的角度越大,腹部会集中上肢机体更多的重力,腹部内压越高,在重力作用下能促进胃排空,但会一定程度增加呼吸负担,使患儿产生急促喘息甚至呼吸暂停等严重后果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后,两组吸奶量、呕吐次数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反映近似坐位的体位角度较斜卧位能改善患儿的进食状态。分析原因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部呈水平位,食管和胃底部之间夹角较大,胃底和贲门之间较为接近。在近似坐位的状态下,贲门和食管位置生成的食管和胃底部之间夹角较小,胃内容物受到的阻力基本来源于重力,减少喂养期间的反流、呕吐次数,增加吸奶量。胃排空即食物从胃部到达十二指肠的一个过程
18、,排空速度和食物物理形状、化学组成之间相关。胃排空属于早产儿有关胃食管反流一项主要因素,因此,加快胃排空,对于防止胃食管反流出现有着重要作用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1),胃残留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提示近似坐位的体位角度较斜卧位能更好地加快胃排空。这是因为近似坐位于喂奶期间、喂奶之后能合理调整角度,喂奶期间由两名护士协助维持极低出生体重儿在近似坐位的状态,胃部食管连接位置处在胃泡但不在胃内容物液面下,通过重力和流体学有关原理,促进胃部排空;在喂奶后的30 min,将体位角度调整成 60,该阶段为极低出生体重儿进餐之后胃部排空最快的时期,能将其胃部内容物推
19、至幽门位置,使胃内容物尽快至十二指肠位置。极低体重儿的胃肠功能未全部发育完全,消化和吸收功能不佳,体重是监测其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17。观察组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P0.01),反映近似坐位的体位角度较斜卧位能更好地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原因和观察组胃食管反流更少、进食状态更佳等有关,进而有助于其体重增加。此外,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反映近似坐位的体位角度较斜卧位能提升家属满意度。主要原因可能与观察组的体位角度更为可靠、有效及安全有关,进而有助于得到家属高度认可。综上所述,与斜卧体位比较,近似坐位能够有效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食管反流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胃排空,改善进食状态,加
20、快生长发育,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采用。但该研究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纳入的样本总数不多,样本全部源自于一家医院,且研究时间较短,未对远期干预效果开展分析,这些均需在日后加以补充和完善,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指导临床实践。参 考 文 献1 余小花.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后气道吸入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3):815-818.2陈小霞,陈杏,林少群.重力喂养高度及体位改变在预防早产儿胃食管反流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5):798-799.3寇旭银,康小琴.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后气道吸入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1):1
21、826-1827.4冯丽梅,沈梅芬,陶云娜,等.不同喂养状态及体位下注射器抽吸与超声测量胃残留量一致性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9,34(18):51-54.5丁晓薇,沐艳君,周漪晴.转变体位护理联合抚触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肺功能、心理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9):1617-1620.6许琼.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氧及呼吸频率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6):811-813.7肖玉,刘翠,李兴霞.转变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0):32-33.8李变,杜雪燕,蒙景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体位支持的研
22、究进展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2022,37(1):85-87.9王香红,涂满梅,熊珍,等.PICC 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9):63-64.10 夏幸阁,王一飞,赵丽洁,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性体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1,36(6):18-21.11 马小风,陈更业,吴静,等.不同重力喂养体位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中的效果比较J.宁夏医学杂志,2020,42(9):813-815.12 江南禹,黎肖笑,肖霞.基于婴儿体位评估工具的体位管理结合发育支持性护理方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4):166-16
23、9.13 周燕梅.体位喂养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9):116-118,122.461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9 月第 29 卷第 17 期14 张新佳.不同护理体位对鼻饲喂养早产儿生命体征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9,26(3):80-81.15 闫永红.体位护理对 NICU 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6):2206-2207.16 芦玮玮,王燕,胡亚平,等.体位管理联合体位辅助在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21):2959-2962.17 李颖馨,胡艳玲,李凡,等
24、.四种不同体位对早产儿胃排空影响的网状 Meta 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6):1453-1459.本文编辑:姜立会 2023-05-22 收稿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GZ2018ZSF533)。机械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朱 琰,殷 晶,刘庭姣,施 妤(信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信丰 341600)【摘 要】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1 月 1 日2023 年 1 月 31 日收治的 106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化分组
25、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3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叩背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排痰效果,干预前、干预 3 d 后两组指脉氧和精神状态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治疗基本情况(包括发热改善时间、口唇面色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症状缓解情况(包括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 3 d 后,观察组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指脉氧水平和 MMSE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发热改善时间、口唇面色恢复时间、住
26、院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可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排痰效果,改善其血氧情况,有利于患儿精神状态和症状的恢复,且不会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此护理方法安全有效。【关键词】机械振动排痰仪;俯卧位通气;社区获得性肺炎;排痰效果;血氧指标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3.17.051 文章编号:1006-7256(2023)17-0165-03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医院外病原体感染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
27、湿啰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部会积存大量痰液,导致其发生通气、换气功能障碍,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法自主排痰,临床除对症抗感染治疗外,常采取相应辅助排痰措施2。传统人工叩背排痰法可帮助患儿排出痰液,但人工操作无法确保叩击力度均匀,排痰效果相对不足3。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排痰方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治疗护理均具有重要意义。机械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是增强排除呼吸系统痰液等分泌物的一种辅助排痰方法,能改善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状况,常应用于协助术后患者或年幼体弱儿4。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则是一种肺保护通气措施,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儿科治疗,但目前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儿科呼吸疾病治疗的研究
28、较少5。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机械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1 月 31 日收治的 106 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6者;患儿年龄 214 岁;无振动排痰禁忌证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呼吸衰竭患儿;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气胸、胸壁疾病、肺出血患儿。依照随机化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3 例。观察组男 23 例(43.40%)、女 30 例(56.60%),年龄(7.152.66)岁;体质量指数(
29、19.110.58);肺炎病程(5.641.62)d。对照组男 27 例(50.94%)、女 26 例(49.06%),年龄(7.472.79)岁;体质量指数(19.030.62);肺炎病程(6.131.86)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叩背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具体措施如下。人工叩背排痰:协助患儿取半坐卧位,护士一手固定患儿,一手呈中空握拳状,自下而上逐步叩击患儿背部,时刻注意叩击力度和频率,避免叩击力度过重伤害患儿,双肺每侧叩击 13 min,4050 次/min,然后让患儿咳嗽,排除痰液。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操作前加强对患儿的评估,人员分工协作,医生负责整体安排,护士 1 负责患儿头颈肩,护士 2、3 负责患儿腰背臀部,护士 4 负责患儿双下肢,必要时增加护士 5 协助,将患儿处于俯卧位状态。取头低足高位倾斜角度 10 30,头偏向一侧,四肢取舒适体位,遇躁动患儿可给予四肢约束,头顶位置放置一水枕或软枕,防止561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9 月第 29 卷第 17 期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