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286.51KB ,
资源ID:52385      下载积分:0.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23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a****a】。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a****a】,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pdf)为本站上传会员【fa****a】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pdf

1、1 8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3年第 3期 ( 总第 1 7 7期 ) 城市公 园绿地 的防灾设计 罗颖 , 王志涛 , 马东辉 , 郭小东 ( 1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1 0 0 1 2 4 ; 2 北京 r q l, 大学北京城市与 I - 程安全减灾中心 。 北京1 0 0 1 2 4 ) 【 摘要】 为了保障地震后灾民基本生活, 有利于城市救灾和恢复重建, 建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有效 的手段之一。文中结合某城市古徐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案例, 从城市对古徐广场的防灾需求、 场地 本身避险功能现状、 防灾避险功能规划及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介绍, 并对地震应

2、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 探讨 , 有针对性地对目前公园绿地在防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公园; 防灾改造; 平灾结合 【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1 6 8 6 4 ( 2 0 1 3 ) 0 3 0 0 1 8 0 3 基于对应急避难场所认识的不断提高, 国内城市 逐渐开始重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国家有关 的 法律法规也强调要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 如 城乡 规划法 、 防震减灾法 、 突发事件应对法 以及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 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 ( 建

3、城 2 0 0 8 1 7 1号) 等有关技 术标准也陆续出台, 如国家标准 G B 2 1 7 3 4 2 0 0 8 ( 地震 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 设计规范 ( 征求意见稿 ) 。然而, 由于我国地震应急 避难场所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 如何根据城市防灾需 求合理配置场所的应急功能、 配套设施规模及建设标 准等仍有待完善。文中将结合古徐广场改建为地震 应急避难场所的案例, 分析探讨 目前我国城市普通公 园的防灾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 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供借鉴。 1 项 目背景 江苏省地处华北断块与华南断块交接地带, 地质 构造和地貌条件复

4、杂 , 属 于我 国东部 地区 中强 地震 活 动水平较高的省份。2 0世纪 7 O年代 以来 , 全省境内 及 近海海域共发生 5级 以上地震 1 7次 , 6级以上 5次 , 给江苏省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和社会影 响 。为了提高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 江苏省发 布了 关于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的通 知 ( 苏建规 如 “ 6 2 0号) , 有利的推动了该省地震应急 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 。 古徐广场位于江苏省北部某城市的行政新区, 公 园占地面积约 1 2 h a 。广场以古代徐国悠久浓厚的历 史文化为主题 , 拥有昼夜 成景 、 四季常绿 、 生态和谐 的 怡人景

5、观 , 是一个富含地域特色的开放式综合公 园。 依据上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 古徐广场被列 为一类固定避难场所, 承担全县震后抗震救灾 的指 挥、 物资分发、 救援部队宿营等功能。 2 古 徐广场 防灾避险功能现状 2 1 场地状况与周边环境 古徐广场整体地势较为平缓。北部为大面积草 坪, 宽敞开阔; 东、 西部为自由型休 闲绿地, 植物茂盛 , 遮蔽率较高, 安全避难空间有限; 南部有两栋六层办 公楼及其相应的附属设施, 灾时可能因非结构构件坠 落对周边 的避难 生活 造成 一定 的安 全 隐患 。场 地 内 拥有丰 富多样的景观设施 ( 如灯柱 、 水帘景 门、 浮雕景 墙等) 给平

6、常时期创造了形态各异的娱乐休闲空间, 考虑到灾时倒 塌 的可 能需 划定 安全 距离 后再 设 置各 类避难空间。 场地周围多为多层行政办公 区, 其 中北 部紧靠新建县政府办公楼, 便于灾后救灾功能转化。 住宅的规划布局、 村镇公共空间的营造等几个方面进 行了探讨和研究 , 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具体措施 , 可有 效提高寒地村镇 住宅的居住 热舒适度 。 参考 文献 1 孙 百 凯。 周良君 新农村住宅建筑及其布局的规划探究 J 中 国高新技术企业 , 2 0 0 9 , ( 1 4 ): 1 8 41 8 5 2 刘晓燕, 戴萍 建筑节能 M 哈尔滨: 哈尔滨地 图出版 社 2 0 0 5 3

7、 巩海英, 董慧字, 王振 大庆地 区节能住宅体型与朝 向没计 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 0 0 1 , ( 3 ) : 6 7 4 袁青, 冷红 寒地村镇居住建筑用地规划设计的相关对策 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 2 0 0 2, ( I ) : 9 91 0 3 5 葛丹东 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 一当今新农村建设 的战 略与技术 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 0 1 0 收稿 日期 2 0 1 21 l一 2 1 作者简介 梁静( 1 9 8 1一) , 女 , 黑 龙江大庆人 , 讲师 , 硕 士 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 罗颖等: 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设计 1

8、9 2 2通 道状况及人 口 古徐广场东、 西、 北临城市支路, 南临城市 主干 路 , 具有很好的交通条件。有南、 北 2 个主出入口, 东、 西方向各 3 个人行出人口。南主人口处设置台阶不具 备机动车驶入条件, 灾时机动车只能从北入 口驶入园 内, 从而连接 中部各开敞地带。东、 西两边的休 闲绿 地由2 m的游步道连接, 不具备机动车行驶条件。 2 3应 急设施 按照 G B 2 1 7 3 42 0 0 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 场址 及配套设施 和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 报批 稿) 并借鉴 日本的 防灾公园技术遍览 规定, 应急设 施包括水相关设施、 能源照明相关设施、 信

9、息相关设 施、 应急厕所、 管理设施 以及储备仓库等。根据古徐 广场现有的配套设施 , 应急设施现状如表 1 。 表 1 古徐广场应急设施配置现状表 应 急设 施 配置 备注 应 急供水 系统 内供水 一 应 急供 电 系统 内供 电 一 应 急厕所 公 园原有普通厕所 2处 应急监控( 通信、 广播) 视频监控、 广播系统 全园布置 应急垃圾及污水处理简易垃圾收集及系统污水处理 一 应急 消防设施 消防栓 全园布置 应急 管理设施 无 一 应急储备仓库 无 一 2 4 植物分布 古徐广场的乔灌木种类繁多, 覆盖率高, 主要集 中在公 园的东 、 西 部。从南 门进 入 公 园 , 两 侧 主

10、要 以 孤植 乔木 结合 花 池规律 布 置 , 同时 , 园内多 处种 植 的 青竹, 密闭率过高 , 不适合各类避难活动。 2 5安全避难空间 除场地内水域占地面积、 建筑物以及景观构筑物 倒塌面积、 乔灌木密集区, 古徐广场 防灾避险面积约 占总面积 的 4 0 。 3 古徐广场 防灾避 险功能规划设计 3 1 防灾避险功能区划 结合古徐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功能需求 , 并结合场 地各区的环境状况、 通道便利等情况划定了其防灾避 险功能区划, 包括县级中心指挥区、 县级 医疗急救中 心区、 部队救援人员驻扎区、 应急棚宿区和场 内物资 储备区五大功能片区见表 2 。通过对公园内部设施的 应急

11、改造, 规划形成“ 以人为本、 平灾结合、 以绿为美、 以水 为源 、 以史 为线” 的富有新时代意义 的城市公 园。 3 2 防灾避 险改造及相关 建议 ( 1 ) 出人 口及道路改造。根据责任区范围内的 人 口数量 、 公 园周边 道路 状况 、 假 定避难 者进 入避 难 地选择的路径、 避难时大型紧急车辆的进出等因素确 定古徐广场主要避难 出入 口为南、 北 出入口。建议对 公园南部 台阶式入 口改成缓坡形式 , 允许机动车进 入。同时由于南部人 口景观石的体量较大 , 决定对其 局部拓宽, 增大避难时的有效空间。同时在出入 口路 面采用耐久性强、 不易燃烧、 不易高温变形的材料 ,

12、增 加铺装路基强度, 以减少震后出现龟裂和沉降。 表 2 公园日常游憩功能与防灾功能的转化 平时公园功能区划 灾时功能 区划 北部大草坪、 硬质路面 南部硬质广场、 西南部停车场 东南 部停 车场 西北部绿地 东北部绿地 县 级医疗急救 中心 区 ( 包括应 急直升 机坪 ) 应急棚 宿区 场内物资储备区 县级中心指挥 区 部队救援人员驻扎 区 考虑到园内干线路 的宽度需满足大型紧急车辆 的往返进出, 决定利用原有景观道路 , 局部加宽和打 通连接形成贯穿全公园的通道 , 合理设计尺寸, 以便 灾时运送物资的车辆能顺畅抵达公园及各功能区; 同 时, 对台阶和急坡园路进行改造, 设置无障碍通道。

13、 ( 2 ) 周边形态。防火树林带是隔离公园内的避 难场所与外部火灾 的障壁 , 提高避难场所的安全性有 重要意义 j 。目前古徐广场的四周 以乔、 灌木随意式 种植为主, 建议改种成不易燃烧且遮蔽率较高的防火 乔木, 优先考虑本土树种, 兼顾树种的防灾性和观赏 性 , 且应达到足够的防火宽度( 5 m以上) , 诸如: 银杏、 青冈、 五角枫 栾树等。同时, 为方便避难者能从人 口 以外 的地方快速、 安全的进入公园内部, 防火树林及 其周围的植物配置方式应有足够的缝隙空间使避难 人员顺利 的通 往指定避难 区。 ( 3 ) 绿化。古徐广场东、 西两块为集中绿化, 考 虑到灾 时向防灾公 园

14、转 化 , 将此 区域 的绿 化整 改为栽 植较矮的花草, 为搭设帐篷等避难设施提供场地。 ( 4 ) 水景设施。灾害时的水相关设施要求多样 的供给手段、 可靠的水量确保及简单的设置操作等特 点。在保证古徐广场南部音乐喷泉平时的造景效果 与休憩效果的同时, 设置循环过滤装置, 并通过储备 一 定数量的水质净化剂 , 从而维持一定水平之上的水 质 , 灾害初期可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保证满足 灾时最小供水量, 在广场西南处绿地内设置抗震性贮 水槽 , 与市政 自来水管连接。平时水管的水流过贮水 槽 , 受灾时 自动封住进出口, 起贮水槽 的作用。同时 设置应急水井, 使用耐震性构造材料 , 确

15、保 比较安定 的水质 , 并尽可能使用水压式水泵。 2 0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3年第 3期( 总第 1 7 7期) ( 5 ) 应急厕所。防灾改造时需考虑为避难者提 供临时厕所, 依据防灾功能区划及公园现状 , 建议在 公园西北部、 东北部两处绿地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暗坑 式盖板厕所, 配备相应的废弃物处理设施。暗坑式盖 板厕 所 采用 长条 形蹲 坑 , 最 上层覆 盖盖板 加盖 草皮 。 此类应急厕所平时外观即为绿地, 灾时只需将坑位上 覆土除去, 增加帐篷遮挡即可投入使用。 ( 6 ) 应急能源、 广播设施、 通讯设施的改造。古 徐广场的应急能源、 广播设施、 通讯设施 等应急设施

16、应从经济性、 实用性、 多样性、 可持续性等方面提高标 准。建议在公园内购置较大功率的发电机作为备用 电源, 同时设置多路供 电和移动发电机, 并设置电源 转换器, 当发生严重灾害时, 切换成灾时照明系统 ; 利 用平时的广播线路, 结合现有的灯杆进行设置, 在公 园出入 口、 灾时棚宿区, 救援功能区等配置一定数量 的扬声 器 ; 利用 现有 的通 讯设施 加 以改 造 , 建 立无 线 通信网, 进一步实现远程系统的控制及可视化。 ( 7 ) 疏散标识系统。疏散标识可结合广场内现 有的宣传栏、 展示广场等统一设置, 形成疏散标识体 系以提示灾时人们的疏散方向、 位置等。包括多功能 演示标志

17、牌、 场所引导性标志牌、 场所设施标志牌、 警 示标志牌。同时, 应急标识采用不锈钢板, 字体和标 识部分使用荧光粉处理, 确保夜间的可识别性。平时 公园可开展周边全部居 民参与的防灾实战演 习, 使居 民在选择避灾用地时较容易产生认同感。 4防灾公 园规划设计 的问题及建议 4 1 应急救援绿地硬性指标的不完善 防灾公园的区划是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合理利用 公园的土地, 主要分为应急避难、 应急支援两大部分。 其中应急棚宿区属于应急避难绿地, 中心指挥区、 医 疗急救中心区、 部队救援人员驻扎区等属于应急支援 绿地。现阶段对于应急避难功能的研究比较成熟 , 能 够有效 的指导应急避 难绿地 的具

18、体设计 、 建设 。而 对 于各项应急支援绿地因缺乏相应的硬性指标如市级、 区级人均有效救援面积、 服务半径、 规模等其它技术 指标 , 难 以指导单个 防灾公园 中应急 支援绿 地 的具 体 设计 , 导致此部分 的防灾设计缺乏系统性 、 规范性。 这要求我们应尽快加强对应急支援绿地相关理论的 研究 , 建立应急救援绿地各层级的技术指标 , 从而完 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体系规划 。 4 2 各项应急设施新建 、 改造标准的不统一 近年来, 随着防灾公园规划建设 的全面推进 , 防 灾公园 的数量 正在 快速 的增 长。但是 在 防灾 公 园的 新建或改造的过程中, 各项应急设施的设计标准不统

19、 一 ,新建、 改建的水平参差不齐, 并且只是各 自为体的 独 自尝试 , 没有形成理 论 一实践 一 理 论的 良性反馈 机 制。所以针对目前已建的各个防灾公园, 建议进行相 应的分析、 总结, 得出适合我 国现状的各项新建、 改建 的经验 , 并选择试点进行示范性建设, 后期逐步推广, 为后续制定防灾公园的专业性指导文件打好基础。 4 3 后续管理的忽视 目前我 国对应急避难 场所 的建设重 视程度较 高 , 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是在现实状况中, 更多的 是追求按时按量的完成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而忽视 了 对各项应急设施的后期维护、 管理, 只建设不管理的 问题导致 灾 时应 急 避难

20、 场 所 的 实 际效 能 无 法保 证 。 建议出台应急避难场所的检查、 验收制度, 对场所内 的各项应急设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 同时进 一 步加强城市各级政府领导和市民的防灾意识 】 。 4 4 平灾结合 “ 平灾结合” 是防灾公 园规划建设 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现状, 要求大部分防灾公园建设必须依托城 市现有公园的防灾改造, 如何更好地完善公园一般设 施和防灾设施的整合设计 ( 如避难场所与公园广场、 绿地; 公园树木与防火树林带; 水景设施与抗灾用水 设施; 公园仓库与物资储备仓库等 ) , 需深入研究。 5结语 2 0世纪以来我 国发生 7 0级 以上地震 占全球大 陆3

21、5 , 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震灾最严重国家 之一, 因此拥有系统性和规范性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至关重要。防灾公园作为城市避难、 支援功能实现的 主体,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 设计、 建设、 管理城市公 园是现 阶段 以及今后很 长一段 时间 内的 紧迫任务 , 是 保证我国城市安全、 有效、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修济刚, 等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与城市防灾 J 防 灾技术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 0 0 6 , ( 1 ) : 1 5 2 h t t p : w e n k u b a i d u c o rn v i e w 1 d b b 4 c 1 2 6

22、e d b 6 fl a fr O 0 1 c h t m1 3 苏春生 , 苏幼坡, 初建字, 等 城市园林的抗震减灾功能 J 世 界地震工程 , 2 0 0 5 2 1 ( 1 ) : 3 74 1 4 G B 2 1 7 3 4 - 2 0 0 8 ,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地址及配套设施 s 5 唐进群 , 刘 东梅 , 贾建 中 城 市安 全与我国城 市绿地规划 建设 J 中国园林, 2 0 0 8 , ( 9 ) : l 一 4 6 初建宇, 苏幼坡, 刘瑞兴 城市防灾公园“ 平灾结合” 的规划设 计理念 J 世界地震工程 , 2 0 0 8 , 9 ( 5 ) : 1 1 6 1 2 5 收稿 日期 2 0 1 21 2一 o 4 【 作者简介】 罗颖( 1 9 8 8一 ) , 女, 江西武宁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 城 市抗震 防灾研究 。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