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8卷第 9期 2 0 l 1年 9月 建筑技术开发 Bu i l d i n g Te c h n i q ue De v e l o pme n t Vo 1 38, No 9 Se p 2 01 1 双 管混凝 土长 柱轴压承载 力性能有限元分 析 术 朱 星彬 张静 ( 1 宁波职 业技 术 学 院 , 浙江 宁波 3 1 5 8 0 0 ; 2 河 南城 建 学院 , 河 南平顶 山4 6 7 0 0 1 ) 摘要 在 双管混凝 土轴心受压短柱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 , 采用有 限元分 析软件建 立有 限元模 型, 进一 步对双管混凝 土长柱的受压承载力进行了模拟试验 , 通 过对
2、双 管混凝 土在 “ 内钢管 ” 、 “ 外 钢管 ” 以及 “ 内外 管之 间的混凝 土” 面积分别趋近于零时的受力情况进 行分析后 , 推 导 出了关于 双管 混凝土 轴心 受压 长柱承 载力 的计算公 式 , 其计算结果 比较理想 。此外 , 双 管混凝 土轴 心受压 长柱 承载 力计算 公式 不仅涵 盖 了短柱承 载力计 算公 式 , 还与钢管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构件 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有 较强 的一致性 , 为设计 、 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双管混凝土 ; 轴心受压 ; 长柱 ; 承载力 ; 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U 3 1 2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3、 5 2 3 X( 2 0 1 1 ) 0 9 - 0 0 0 4 0 6 FEM ANALYS I S ON AXI AL CoM PRES S I ON BEARI NG CAPACI TY PERFoRM ANCE oF DoUBLE TUBE CoNCRETE LoNG CoLUM NS Z h u Xi n g - Bi n Z h a n g J i n g Ab s t r a c t Ke y wo r d s I n d o u bl e t ub e c o nc r e t e s h o r t c o l u mn s a x i a l c o mpr e s s
4、i o n b e a r i n g o n t h e ba s i s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Us i n g fin i t e e l eme n t a n a l y s i s s o f t wa r e ba s e d o n t he fin i t e e l e me nt mo d e l , f u r t he r o n t he d o ub l e t ub e c o n c r e t e l o ng c o l u mn c a r r y i n g c a - p a c i t y o f s i mul a
5、 t e d t e s t Th r o u g h s t r e s s a na l y s i s t h e d o u bl e t u b e c o n c r e t e i n “i n t e r n a l s t e e l t u be a n d “o ut e r t h e s t e el t ub ea n d “ co nc r e t e be t we e n t h e i nn e r a nd o ut e r s t e e l t u be ”a r e a b e t we e n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e
6、 n ds t o z e r o, De du c e d a b o u t d o ub l e t u b e c o n c r e t e a x i a l c o mpr e s s i o n c a pa c i t y c a l c u l a t i o n f o r mu l a o f t he l o n g c o l u mn, t h e c a l c u l a t e d r e s u l t s i s i d e a 1 I n a d di t i o n, t h e d ou b l e t u be c o n c r e t e a
7、 x i a l c o mp r e s s i o n c a pa c i t y c a l c u l a t i o n f o r mul a o f l o ng c o l u mn i n c l u d e s n o t o n l y t h e s h o r t c o l u mn, a nd t h e f o r mul a f o r c a l c ul a t i n g t h e b e a r i n g c a pa ci t y o f c o n c r e t e fil l e d s t e e l s t r u c t u r e
8、 a n d s t e e l s t r u c t ur e c o mpo n e n t o f t he f o r mul a f o r c a l c u l a t i n g t he b e a r i ng c a p a c i t y o f s t r o n g c o n s i s t e n c y To pr o v i d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de s i g n a n d c o ns t r u c t i o n d o u bl e t u b e c o n c r e t e; a x i a l co m
9、p r e s s i o n; l o ng c o l u mn; be a r i n g c a pa c i t y; fin i t e e l e me nt a n a l y s i s 双管 混凝 土结构 是介 于钢 管混凝 土 结构 与钢 结 构之 间 的一 种新 型 的结构形 式 。它是 指在 内钢 管 与 外钢管之间浇筑混凝 土, 而内钢管不浇筑混凝土 的 结 构形 式 。它 比一 般钢 管混凝 土 结构具 有更 大 的承 载 能力 , 且 受力 更 合 理 。其 截 面 如 图 1所 示 。其 中 , 。 是 外钢 管面 积 , 是 内钢管 面积 , A 是混 凝
10、土 面积 。 由于 管状 混 凝 土 与 内钢 管之 间 的相互 作 用 , 延 缓 了内钢 管的屈 曲 , 从而 提高 了 内钢 管 的承载 力 。同时 , 外 钢管 与 混凝 土 之 间 的 紧 箍力 不 仅 对 混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 目 收稿 日期 : 2 0 1 1 0 61 5 作者简介: 朱星彬( 1 9 6 5 - ), 男 , 河南省 禹州人 , 毕业于郑州工学院 , 本科 , 副教授 , 现从事 结构 工程 、 工程管理 及教学 管理 等方 面的研究工作。 4 凝土有约束作用 , 紧箍力不仅对混凝土有约束作用, 使 其 承载力 得 到大 幅 度 提 高 , 而且 对 外 钢
11、 管 有 环 向 张拉作用 , 使钢管从初期 的主要为纵向受压发展为 后 期 的主要 为环 向受 拉 , 破坏 形 式 由受 压 时 的失 稳 破坏转 变成 了环 向受 拉破 坏 , 因此 , 其承 受压 力 的 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 , 该结构形式还具有截 面开 展 、 抗 弯 刚度 大和 自重轻 、 防火 性 能 优 越 的优 点 J 。 试验表明, 双 管混凝 土结 构还具 有较 好 的抗震性 能 。因此 , 在工 程 中有广 阔应 用前 景 。 图 1 双管混凝土截面示意 第 3 8卷 朱星彬 , 等 : 双管混凝土长柱轴压承栽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第 9期 双管 混凝 土构 件有 短柱
12、与长柱 之分 。本 文是 在 文献 67 对双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 能研 究 的基 础上 , 对双 管 混凝 土 长 柱 在 轴 心压 力 作 用 下受 压 承载力 的计算 方法 进行 探讨 。 1 双管混凝土轴心受压长柱承载力的模拟分析 本 文 主要是 基于 A N S Y S有 限元分 析软件 对 双 管 混凝 土长 柱 的轴 心受 压 承 载 能 力 进行 模 拟 分 析 , 根据相应的参数 推导出相应的受压承 载力计算公 式 。为 了较全 面地 研 究 长 柱 的 受 压性 能 , 根 据 不 同 的长细比、 径厚 比设计了三组方案 , 共有九种不同类 型的双管混凝土构件 ( L D
13、 6 )。对其轴压 承载 力 进行 的模 拟分 析结 果见 表 1 。 表 1 初 步 分 析 结 果 、 数 D, mm d mm L , mm t , mm t J ram L D P k N 方案 1 2 7 0 l O O 2 7 O O 6 6 l 0 3 l 7 3 4 l 2 2 7 0 l O O 2 7 0 0 6 4 l O 3 O1 8 O 3 l 8 O 6 0 l 8 0 0 4 4 1 0 l 4 6 7 5 1 2 4 0 8 0 3 6 O 0 8 8 1 5 3 0 6 2 6 2 2 2 7 0 9 0 4 0 0 0 8 6 1 5 3 1 6 8 1 3
14、 3 0 0 1 0 0 4 5 0 0 8 6 l 5 3 7 1 5 4 l 2 0 0 l 0 O 4 O O 0 4 5 2 0 l 2 5 3 0 3 2 2 0 0 l 0 O 4 0 0 0 5 4 2 0 l 3 4 6 8 3 2 O 0 l O O 4 0 0 0 4 4 2 0 1 2 2 5 7 注 : 1 ) 采用 A N S Y S进行模拟分析 ; 2 ) 钢管及 混凝土采用三维实体元 ; 3 ) 钢材 Q 3 4 5 , 混凝土 C 5 0; 4 )L为钢管的实际高度 ; J 9、 d分别表示外 钢管和内钢管的外直径 ; L D表示 长柱 的长细 比; ( t )
15、分别 表示外管和 内管的厚度 ; P表示极限承载力 。 下 面是几 个 长 柱 试件 有 限元 模 型 、 应 力 状态 破 坏 模 态 , 见 图 2 。 图 2几个长柱试件有 限元模型 、 应 力状态及其破坏模态 本项 目设计 了九个模拟试验试件 , 均为一端固 定 一端 铰支 , 且从 铰 支 端 加 入 均 布 力 。混凝 土 的本 构 关系采 用 钢 管混 凝 土力学 中提供 的数 据 。 第 11 模 型 (L D = l 0) 的破坏 模态 、 极 限荷 载作用时应力分布和位移 一轴 向承载力曲线 , 见图 3图 6 。 第 21 模 型 ( L D = 1 5) 的破 坏模 态
16、 、 极 限荷 载作用时应力分布和位移 一轴向承载力 曲线 , 见 图 7图 8。 图 3模拟试件 I - I 5 第 9期 朱星彬 , 等 : 双管混凝土长柱 轴压承载 力性 能有 限元分析 第 3 8卷 6 图 4 试件 1 1 破坏模态及应力分布 图 5试件 1 1 位移 一承载力 曲线 图 6试件 2 一l 位移 一承载力 曲线 图 7模拟试件 2 1 图 8 试件 2 1 破坏模态及应力分布 第 31 模 型 (L D :2 0) 破 坏模 态 、 极限荷 载 作用时的应力分布和位移 一轴向承载力曲线 , 见图 9一图 1 1 。 图 9模拟试件 3 1 图 1 O 试件 3 1破坏
17、模态及应力分布 1 3 1 1 日 9 耋 : 3 1 一 l NO DE 2 4 9 5 位移 图 1 1 试 件 3 1位 移 一承 载 力 曲线 2 双管混凝 土轴 心受压长柱 承载力分析 与计算 公 式 双管混凝土轴心受压长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的 推 导应 基于上 述分 析 结 果 , 在 参 照 复式 钢 管混 凝 土 结 构 承载力 及双 管混凝 土轴 心受 压短柱 承载力 计算 公式的基础上, 结合长柱构件 的轴心受力情况 , 给出 其 轴心 受压 承载 力计算 公式 。 对于双管混凝土短柱 , 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要 考虑 满足 以下几 方 面的要求 : 1 ) 若不 配置 内钢
18、管 , 即 A =0时 , 双 管混 凝 土构件 就 变成 了钢管混 凝 土构件 , 此 时 , 应按 钢管混 凝土短柱轴 心受压 承载 力 的计 算 公式 V =a z ( 1+a 0 ) 或 N =A 1+( 1+A ) 0 计算其 第 3 8卷 朱星彬 , 等 : 双管混凝土长柱轴压承载力性能有 限元分析 第9期 轴 压承 载力 。 其 中 : A 内 、 外 钢 管 之 间 环 形 混 凝 土 截 面 面积 , 单 位 为 : mm 混凝土 的抗压 强 度设 计值 , 单 位 为 : N mm A 钢管 约束 承载 力增 强系 数 0=A 。 ( A ) = 1 + l A一 1 +0
19、 1 2 ) 若 内钢 管 、 外钢管之间不配置混凝土 , 即 A = 0时, 应 按 钢 结构 构 件来 计 算 受 压 承 载力 , 即 : N = A 1 A 1。 3 ) 若不 配置 外 钢 管 , 即 A 。 =0时 , 此 时构 件 相 当于钢 骨混凝 土 , 其 轴 心 受压 承 载 力 应 该 明显 大 于混 凝土及 内钢 管承 载力 之和 , 即 : N A + A 。 对 于双管混凝土 长柱 , 其轴压承 载力应在 双管混 凝 土短柱的基础上 , 充 分考虑长细 比对 构件承 载力 的 影 响。为此 , 可 以把 双管混凝土长 柱轴 心受压 承载力 计算 公式分成 两部分
20、, 一 部分 是 不考 虑 内钢 管 , 即令 A = 0时, 双管混凝土长柱变为钢管混凝土构件, 其 轴压 承载力计算 与 钢管 混凝 土计 算 公 式一 致 。另一 部分 是当配置 内钢 管时 , 应 合理计算 其承载力 。 此外 , 还要从整体上考虑长细比对轴压承载力 的不 利影 响 , 即 : 应在 短柱 承载 力 的基础 上乘 以合 适 的稳定系数 。当不配置内钢管时 , 双管混凝土长柱 实 际上是钢 管混 凝 土 长 柱 , 其稳 定 系数 应 与 钢 管 混 凝土 长柱一 致 。而 当 配 置 内钢 管 后 , 由于 内部 刚度 增强 , 双管混 凝 土长柱 整体 稳定 性也 随
21、之 有所增 加 , 稳 定 系数应 略微 增 大 。根 据 模 拟试 验结 果 , 经 过 认 真 推敲 , 科学 分析 , 在 短 柱 承 载力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推 导出了双管混凝土长柱轴心受压承 载力计算公式。 其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 N = A ( 1+ )+ ( 1+卢) 其中: =1 0 1 1 5 , L o D一 4 1 +( d D ) 一 7 d4 7 -d ( D) 卢 = 、 双 管 混 凝 土 轴 心 受 压 长 柱 的 理 论 极 限 承 载 力 轴 心受 压长柱 的稳 定 系数 ( L D 6 ) L n 构件计算长度( 本构件 。=0 7 L) D 外钢
22、 管外 径 d 内钢管外 径 0 双管混 凝 土轴 心受压 构件 的套 箍指标 双管 混凝 土轴 心受 压构 件 的套 箍 效果 系数 口 内钢管 承载力 效果 增 强系数 A 外钢 管 的截面 面积 , 单位 为 : mm A 内钢 管 的截 面 面积 , 单位 为 : mm 内、 外 钢 管 的 抗 压 强 度 设 计 值 , 单 位 为: N m m 当不 配 内钢管 , 即 A =0、 d D =0时 , 构 件 为钢 管混凝 土结 构 , 其 轴 压承 载力 为 : N l= (1 + ) = ( A + A A 。 +A ) 其 中: =10 1 1 5 当配 置 内钢 管 时 ,
23、 A 。 使 构 件 增 加 的承 载 能 力 2 为 : N 2= A ( 1十卢) 因此, 双管混凝土长柱构件正截 面的轴心受压 承 载力为 : N = N 1+ 2 = A ( 1+ )+A ( I+卢 ) 其中: =10 1 1 5 L o D一4 1+( d D) 一 7 d D ( D ) 下 面是 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 与受力值 的比 较 , 比较 结 果见表 2 。 表 2公式计算结果与模拟结果的 比较 方案 A 。 I m m A s2 ram A c m m L , D 口 N k N P k N l l 2 5 l 6 91 4 4 6 8 8 5 1 O O 7 2 2
24、 1 8 0 8 9 5 3 l 6 3 3 l 7 3 12 2 5 l 6 6l 6 4 6 8 8 5 l 0 0 7 2 2 1 8 0 8 9 5 2 9 5 4 3 O l 8 l一3 l 1 1 8 3 6 4 2 l 5 O l l 0 O 7 0 2 2 0 0 8 9 4 l 4l 1 1 4 6 8 2一l 2 9 6 6 9 5 5 3 7 2 47 1 5 1 O 7 1 9 7 0 7 8 7 2 7l 4 3 0 63 22 3 3 4 3 8 2 0 4 7 5 5 1 l 5 0 9 4 2 O 3 0 78 7 3 06 8 3 l 68 23 3 7 2
25、0 9 1 4 5 9 l l 2 1 5 0 8 4 2 0 9 0 78 7 3 58 6 3 7 1 5 3一l l 2 4 4 7 6 6 2 2 3 l 8 2 0 0 7 5 2 1 5 0 6 7 4 1 2 8 9 l 2 5 3 32 l 5 5l 6 l 6 2 2 O1 1 2 0 0 9 4 2 0 3 0 6 7 4 l 32 0 1 3 4 7 33 l 2 4 4 6 1 6 2 2 3 l 8 2 0 O 7 5 2 1 5 0 6 7 4 l 2 2 6 1 2 2 6 ( 其中: =3 1 0 N mm ; =2 3 1 N mm ; 0=A A ; O t
26、=1+1 ) 7 第 9期 朱 星彬 , 等: 双管混凝土长柱轴 压承 载力性 能有限元分析 第 3 8卷 以方 案 11 为例 , 给 出 ( t ) 值 的计算 过 程 。 0 =A ,L ( A ) :2 5 1 63 1 0 ( 4 6 8 8 5 X 2 3 1 ) : 0 7 2; a=1+1 4 o =1+1 、 ,顾 = 2 1 8 JB = L n 1 + A Z( A 。 + A ) a 厂 y = L n 1+ 4 6 8 8 52 3 1 ( 2 5 1 6+9 1 4 ) ( 9 1 4 x 3 1 0 ) =、 亏 = 1 6 5 =10 1 1 5 而 1+ (
27、d D ) 一7 d, -d T D ( L o D ) =10 1 1 5 1 ( 0 3 7 ) 一7 而 ( 0 71 0 ) = 0 8 9 5 N = A ( 1+ )+A 2 f , ( 1+卢) =0 8 9 5 【 4 6 8 8 5 X 2 3 1 ( 1+0 7 22 1 8 )+ 9 1 43 1 0 ( 1+1 6 5 ) =3 1 6 3 4 2 0 ( N) :3 1 6 3 ( k N) 与 P的差值 为 1 k N , 误差 为 0 3 2 。 根据对长柱的计算分析 , 从上述 比较中, 可以看 出公式 计算结 果 与模拟结 果基 本一 致 , 也 就是说 ,
28、公 式 的计 算结 果与 受力分 析是 相吻合 的 。 为了进一步分析构件的合理受力截面, 下面从 多方面对构件的承载力进行 了分析 , 分析对比结果 见 表 3 。 表 3分 析 对 比 方案 D t d t l d D p L , D k b l P k N P , N 备 注 l 4 5 l 6 7 0 3 7 7 3l l O 2 1 46 3 1 7 3 1 4 7 9 d D 1 3 2 4 5 2 5 0 3 7 6 6 8 1 0 2 0 5 0 3 0 1 8 1 4 7 2 d D l 3 3 4 5 1 5 O 3 3 6 8 9 l O 9 5 6 1 4 6 8 1
29、5 3 4 d D 1 3 4 3 0 l 0 O 3 3 l 0 5 l 5 2 0 7 6 3 O 6 3 1 4 7 5 d D 1 3 5 3 3 8 l 5 O 3 3 8 7 5 1 5 2 3 8 9 3 l 6 8 1 3 2 6 d D , 3 6 3 7 5 l 6 7 0 3 3 7 8 4 l 5 2 8 O 2 3 7l 5 1 3 2 6 1d , D l , 3 7 5 0 2 O O 5 O 9 0l 2 0 1 1 3 9 1 2 5 3 1 1 0 0 d D l 3 8 4 0 2 5 0 5 O 9 8 5 2 0 l l 8 0 l 3 4 7 1 1
30、 4 2 d , D 1 3 9 5 0 2 5 0 5 O 8 3 3 2 0 1 0 9 2 l 2 2 6 1 1 2 3 d D l 3 ( 注 : p为配筋率 ; 。 为钢管及混凝土单独受压承载力之和 ; P N 。 为承载力增大倍 数) 从表 3数据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 , 即: 1 ) 配 筋 率 宜 在 7 1 0 之 间 , 而 d D 宜 在 0 3 0 4之 间 , 这 样 既 能 节 约 较 多 的混 凝 土 , 同时 又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 2 )D t 宜大于 2 0 m m( 薄壁管) , d t 宜小于 2 0 m m( 厚壁 管 ) ; 因此 , 内 、 外 管
31、径 比值 ( d D ) 约 1 3为左 右 时 , 截 面 比较经 济合 理 , 且 外管宜 采用 薄壁 管 , 而 内管宜 采用 厚壁管 ; 3 ) 长 细 比是 长 柱 轴 压 承 载 能 力 的 主 要 因 素 之一 : 4 ) 内钢管 能有效 提高构 件 的受 压承 载能力。 同时, 由于其在混凝土 内部包括 , 因此 , 也能有效提 高构件的耐火能力 。 3 结论 双管 混 凝 土结 构 构件 中不浇 筑 混凝 土 时 , 它 就 8 变 成 了钢结 构 。双管混 凝 土结构构 件 的 内钢 管逐渐 变小直至为零时 , 双管混凝土结构就变成 了钢管混 凝土结构。因此 , 双管混凝土
32、结构是介于钢管混凝 土结构及钢结构之间的结构形式, 它兼有两种结构 的优点 。 由于双 管混凝 土结 构 比钢 管混 凝土结 构具 有更高的承载力和耐火性 能。因此 , 它是钢管混凝 土结 构的发 展方 向 之一 , 在 工 程 中 比空心 钢 管混 凝 土结构 有更 广 阔的应用 前景 。而 双管混 凝土 结构与 钢结构相 比, 由于用混凝土来代替部分钢材承受荷 载 , 因此 , 其用钢量要明显减少 , 比较经济 , 所以, 在 有些工程中, 它可以代替钢结构以降低工程造价, 具 有很好 的 经济效 益 。 鉴于长柱构件在工程 中经常被采用, 本文重点 探讨了双管混凝土长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33、 的方 法 , 以便为这种结构在工程 中应用提供设计 参考依 ( 下转第 3 1页) 第 3 8卷 邓 高, 等: 天然状 态与强 降雨状 态下某滑坡体 的稳 定性分析 第 9期 反复作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仍然是不稳定的。 滑坡在工况一作用下 的最 大剩 余推力出现在 1 1 剖面, 为 7 3 8 9 6 k N, 剩余推力曲线的走 向在两 工况下基本一致 , 从剩余推力曲线 ( 图 3 3 ) 在滑坡 前缘 的数值可以发现 , 3 3 和 44 剖面的剩余推 力在滑坡的前缘均 出现负值 , 说明这两剖面在工况 一 作 用下 均处 于 自稳状 态 , 这 与计 算 得 到 的 两 剖 面 稳定
34、 性系数 的反 映是 一致 的 。 滑坡在强降雨作用下各剖面的最大剩余推力大 小与其稳定性系数基本成反 比, 滑坡推力最大值 出 现在 2 2 剖 面 , 此 时 的稳 定性 系 数 为 0 8 3 4 。从 图 3 3中可 以看出最 大剩余推力 的最 大值基本 出现 在距 离 滑坡后 缘 1 0 01 2 5 i n之 间 , 滑坡 推力 的发 展 从 滑坡后 缘开 始呈 先 增 大后 减 小 趋 势 。对 于 4 4 剖 面 , 滑 坡推 力传递 到最 后一 滑块 时开始 出现负值 , 说 明在工 况二 作用 下 该 剖 面段 仍 然 处 于 稳定 状 态 , 与计 算求 出的稳 定性 系
35、数 结论 一致 。 4结论和 建议 1 ) 塔 山滑坡 在天 然 状 态 下 ( 工 况 一 ) 处 于 右 稳 左 不稳 的状 态 , 即 1 1 和 2 2 剖 面处 于 不稳 定 状 态 , 3 3 处 于基本 稳定 状态 , 4 4 处 于稳 定状 态 。 2 ) 在 强降 雨作用 下 ( 工况 二 ) , 滑 坡 各 剖面 稳 定 性系数下降明显, 前三个剖面处于不稳定状态 , 只有 局部 4 4 剖面( 靠近采石场一侧 ) 仍然处于稳定状 态 , 但安全储备不高。 3 ) 从滑坡 的剩余推力上看 , 剩余推力在距离滑 坡前缘 4 0 6 0 IT I 处为最大, 各剖面剩余推力总体
36、呈 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 剩余推力大小 与滑坡体所发生 的位移 基本成 正 比。 4 ) 不平衡推力法具有概念清晰、 计算简便 的特 点 , 是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实用方法, 对滑坡防止治理 工程具有指导作用 ; 但是如果需要 了解滑坡体 内部 的应 力应 变关 系 , 还 得借 鉴有 限元 分析 方法 。 参考文献 1 滑坡防治【 M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 编, 1 9 7 7 2 张一成 , 钟立勋滑坡与泥石流 M 北京 : 民族出版社 , 1 9 8 7 3 易顺 民广东省滑坡活动的时间 分布规律研 究 J 热 带地理 , 2 0 0 7 , ( 6 ) : 4 9 95 0 4 4
37、A M伏罗洛夫 土体及建筑 物稳定性 的保证措施 , 1 9 4 9 5 王恭先 滑坡防治 及研究述 评 滑坡文 集北京 : 人 民铁道 出版 社 , 1 9 7 6 6 陈祖熠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程序 原理 方法 M 北京 : 中国 水 利 出 版 社 , 2 0 0 5 7 钱家欢 , 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 M 北京 : 中国水 利水 电出版 社 I 9 9 6 ( 上 接 第 8页) 据 。经 过研 究 , 双 管 混 凝 土轴 心 受 压 长 柱 承载 力 的 计 算公 式如 下 : N = A ( 1+a 0 )+A ( 1+卢) 其中: =1 0 1 1 5、 1+( d D) 一
38、7 dq f d T D ( L 。 D) = 4 L - 1 4 - A ( A 4- A ) A 0 =A 。 ( ) =1+l 随着 国内外 对 双管 混凝 土这种 新 的结构 形式 进 一 步研究 , 双 管混凝 土结 构必将 在 大跨 、 重载 及高层 建筑 工程 中发挥 重要 作用 。 参考文献 1 朱星彬 , 张静 双管混凝土结构 牡丹江大学学 报, 2 0 0 4, ( 7 ) 2 Ma n - Ho n g Y u U n i f i e d S t r e n g t h T h e o r y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M B e
39、 r - l i n: S p r i n g e r P r e s s , 2 0 0 4 3 赵均海 , 魏锦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 土柱极限承载力 研究 J 中 国 科技论文在线 , 2 0 0 7 , ( 9 ) 4 周媛 中空夹层复式 钢管混 凝土柱承 载力研 究 D 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 据库 , 2 0 0 9, ( 1 2 ) 5 周 云 , 张春梅 , 阴毅 双钢管 高强混凝土 柱抗震 性能 的试验研 究 J 广州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0 9, 8 ( 4 ) 6 朱 星彬 , 贾 冰 双 管混 凝土轴 心受 压承 载力 计算 的一种 新方 法 J
40、建筑技术开发 , 2 0 1 0 , 3 7 ( 6 ) 7 夏玲涛 , 徐汉勇 , 余伯增 中空夹层 钢管混 凝土短 柱力 学性能 的 试验分析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2 0 0 9, 3 1 ( 6 ) 8 韩林 海 钢管混凝 土力学 M 大连 : 大连理工出版社 , 1 9 9 6 9 蔡绍 怀 现代 钢 管 混凝 土 结 构 M 北 京 : 人 民交 通 出版 社 , 2 0 0 3 5 1 1 O 江枣 , 钱稼茹 钢管混凝 土短柱轴 心受压 承载 力与钢 管作用 研 究 J 建筑结构, 2 0 1 0 , 4 0 ( 8 ) : 9 7 1 1 江枣 , 钱稼茹 钢管混凝 土短柱轴 心受压 承载力 与钢 管作用研 究 J 建筑结构 , 2 0 1 0, 4 0 ( 8 ) : 9 6 1 2 朱星彬 , 贾 冰 双管混凝土轴 心受压 承载力 计算 的一种 新方法 J 建筑技术开发 , 2 0 1 0, 3 7 ( 6 ) : 1 7 1 3 蔡 绍 怀 现 代 钢 管 混 凝 土 结 构 M 北 京 : 人 民交 通 出 版 社 , 2 0 0 3 7 0 31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