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加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端详(xing) 叱咤(ch) 商酌(zhu) 飞皇腾达B譬(b)如 阔绰(chu) 妥帖(ti) 不可明状C魁梧(w) 侥幸(jio) 装潢(hung) 屏气凝神D张皇(hung) 恭维(wi) 濒(bn)临 与日具增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萌发 帷幕 消声匿迹 震耳欲聋B烦躁 坍塌 锋芒毕露 微不足道C喧器 狼藉 坦荡如砥 无动于衷D云霄 安详 骇人听闻 大相径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话铃声
2、继续响着,但他闻所未闻,依然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B“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在黔东南州各县市开展得红红火火。C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D同学们就如何搞好这次演出活动提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建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点亮24小时城市书房”活动,把城市书房建设成为传播文化的平台,给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B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望新中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内心都会激发爱国的情愫在升腾。C在扶贫攻坚中,大规模的异地扶贫搬迁,改变的是当地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态保护的良机。D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
3、动力,将推动人类社会迎来共创分享的新智能时代。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B一串串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C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一一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牛不相及。 。 。 。 。 。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
4、孩子就更没办法学。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教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ABCD7、按要求默写。(1)欲说还休,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_,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4)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5)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_,_”两句用对偶句式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6)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
5、示侄孙湘的前四句: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6、,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闻而往游焉。爱其山水,归而以琴写之,作醉翁吟三叠。去年秋,余奉使契丹,沈君会余恩冀之间。夜阑酒半,援琴而作之,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
7、以赠之。(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2)日出而林霏开 开: (3)杂然而前陈者 陈: (4)余奉使契丹 使: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山之僧智仙也 好奇之士也B而不知人之乐 闻而往游焉C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余作醉翁亭于滁州D醒能述以文者 归而以琴写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4关于醉翁亭的建造者,(甲)(乙)两文各有什么说法?用原文语句回答。5酵翁亭记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作者因什么而“乐”?请概括作答。三、现代文阅读。(30分)1、议论文阅读 略说“知人”
8、王宁中国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说:了解人难,难的是了解人内在的品德。而知人之难,并不只在于识别伪善小人,还在于人性之复杂,岂能一概否定?书经说“知人则哲”,老子说“知人者智”。可见,中国古代把“知人”当成最高的智慧。知人涉及择友,知人方能交友。文中子说:“君子先择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多怨。”战国策江乙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择友,当择其德,唐孟郊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浓寒且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惟当金石交,可与贤达论”这些都是择友的经验之谈,经过、见过、受过
9、,才总结出来的。知人涉及育人,知人方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孔子是最了解自己学生的。子夏三年丧毕,去见孔子,孔子给他琴,让他奏乐。子夏拂弦,侃侃而乐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我不敢情绪低落,弹奏得过于压抑。”孔子说:“子夏够得上是君子。”闵子骞三年丧毕,也去见孔子,孔子也给他琴,让他奏乐,闵子骞拂弦,切切而悲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我不敢忘记悲伤,弹奏得过于欢乐。”孔子也称赞他是君子。子贡很是奇怪,问孔子:“他们两人情况完全不同,您怎么都夸他们是君子呢?”孔子说:“闵子骞哀未尽,弹奏时自然流露哀伤,但他能用礼来论断这哀伤。子夏哀已尽,弹奏时自然显得平静,但也仍能用礼来阐发这平静,所以我说他们都
10、是懂礼乐的君子,难道不可以吗?”孔子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既能用真实的情感来弹奏,又能把这种情感加以理性的解释。像孔子这样知人的老师,怎能不培养出优秀的七十二弟子?知人涉及选贤,知人方能善任。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置酒,宴席之上,他问群臣:“我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什么?项羽所以失天下,又是因为什么?”臣子们的答复,他都不满意。最后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项羽唯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用人首先在知人,刘邦若不能把张良、萧何、韩信的德才
11、了解得那么透彻,把他们从芸芸众生中挑出来,焉能任用他们建功立业?知人确实很难。陆游有两句名言:“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然而欲知真相,公论尚需长久;欲晓一心,还要先见众心,这都是不容易的。急于结交和用人,一旦交友不慎或任人不淑,后悔都来不及。所以唯一能依靠的,是修养出衡量人的自身境界,把握好判断人的正确标准,历练出观察人的犀利眼光。如何知人先秦庄子提出以“九征”观察人的经验可以参照,“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则不肖人得矣。”但人是复杂的,也是变化的
12、,既够不上大贤、也不至于不肖的人是大多数,可以称为“众”。唯其是“众”,更要慎重对待。所以说:知人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摘自 人民日报 有删减1请你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析题目“略说知人”,结合全文概括“说”了“知人”的哪几方面内容?3第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第段中列举“闵子骞拂弦而悲作,孔子认为他是君子”这一事例,是不是多余?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5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先说“了解人难”引出“知人之难”,再引名言最后引出:中国古代把“知人”当成最高的智慧。B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C第段可以交换位置,它们共同
13、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严密。D管宁割席断交的故事可以作为第段的事实论据。2、阅读理解。没有陪伴 何来家风 张 贺当今中国有两个词最能引发社会“吐槽”,一个是“官二代”,一个是“富二代”。 少数几位公子小姐的出格言行早已给公众留下了刻板印象。“缺少家教”“家风不好”是人 们对他们的一致评价。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客观,有的“官二代”“富二代”的父辈们人品口碑其实还不 错;也很少有孩子真是因为父母行为不检而有样学样最终变坏的。但显然这些为人父母者在对后代的家庭教育上存在严重失误。“养不教父之过”,儿孙犯错,家长当然是脱不开干系的。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风清正、一脉纯良。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
14、传统,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家训汗牛充栋。但显然相当一部分人没听进去。为什么有无数成功的治 家案例摆在眼前,后人还是要犯错?可见,树立和传承家风这件事没那么容易。之所以没那么容易,不是因为给孩子从小立规矩有多难,而是陪伴和指导孩子的成长需要耗费 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意志坚强的人,难以做到时时刻刻、一点一滴地督促。久久为功,没有“久久”就没有“功”。梳理近些年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报道,就一定会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 几乎都难以做到“陪伴”二字。父母普遍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否合理),而忽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是不会放任不管的。我
15、读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不是他那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治家格 言,而是惊讶于曾国藩所付出的巨大精力。曾国藩一生戎马倥偬,军事政务繁忙至极,但再忙,他也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夫人、弟弟和子女写信。大至如何读书修身,小至买什么衣服、吃什么饭,都要事无巨细一一告诫指点。虽然长期不在家人身边,但曾国藩用写信这种 方式起到了陪伴的作用,达到了耳提面命的效果。这些日记和信件多达数百万字,全看下来 能把人累个半死。可想而知,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倾注了多少心血。这才是真爱。华裔加拿大学者梁鹤年写有一本温馨感人、妙趣横生的家有四子。梁先生在四个 儿子结婚时都曾送上一番箴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作为
16、男子汉,最重要的是慷慨大度,而真正的慷慨大度不是在金钱或者家务事上不斤斤计较,而是在时间上的慷慨大度,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和伴侣的身上,这才是真正的慷慨。可见,古今同理。只有在陪伴的基础上,父母的嘉言懿行才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 母才需要考虑为孩子树立哪些规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母给孩子留下一个好品行才是“子孙之宝”。单纯的以物质财富满足孩子而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是小气鬼。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官二代”和“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凸显了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今天我们谈家风,希望通过家风建设推进社会主
17、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那么首先,身为父母者就要慷慨大度,陪伴孩子的成长。如此,家风才能落地生根。(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段有何作用?(3)第至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仔细研读第段画线句,品味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何在。(5)下列三则家风训言,哪一则与本文联系最紧密,为什么?A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B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幸福、坚强、快乐、自信、勇敢、爱心,澄澈的蓝天、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
18、,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请以“原来,我也有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半命题作文,请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写一篇记叙文;(2)不得抄袭试题中出现的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至少600字。参考答案:一 CABDDA(1)却道天凉好个秋(2)醉翁之意不在酒(3)因思杜陵梦(4)蜡炬成灰泪始干(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6)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二 1(1)寓:寄托(2)开:消散(3)陈:陈列,陈设;摆开 (4)使:出使2B3(1)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2)有醉翁吟的曲谱却没有词,我就写了
19、词来赠给他。4【甲】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乙】文:余作醉翁亭于滁州。5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乐民之乐)。三 1知人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2本文说“知人”的三方面内容:“知人”之难的原因。“知人”的作用及重要性“知人”的方法。3举例论证,列举刘邦知张良、萧何、韩信的德才并任用他们建功立业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知人涉及选贤,知人方能善任。”这一分论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4不多余。把闵子骞拂弦而悲作的表现与子夏拂弦而乐作的表现形成对比,而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君子,这样更能突出孔子知人,并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5C(1)陪伴和指导孩子成长才能树立和传承良好
20、家风。(大意对即可)(2)指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现象,引出对本文论题“家风”的论述。同时作为事实论据(举例论证),具体真切有力地证明了缺少陪伴会使得家风不正的观点,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3)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了父母难以陪伴的孩子有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也列举了曾国藩用写信方式陪伴后代建立良好家风的故事和梁鹤年先生认为男子汉应该在陪伴孩子和伴侣身上慷慨花时间的例子,并且这三个例子形成对比,从正反两面具体真切有力地突出了只有陪伴孩子才能树立传承良好家风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深刻。(4)林则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儿孙和自己一样,那么留钱给他们反而会消磨奋斗的意志;儿孙如果不如父母辈强,那么留钱给他们反而会使他们好逸恶劳,胡作非为,增加过错。“官二代”“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父母溺爱孩子,只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消磨了孩子奋斗的意志,从而没有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作者在此引用林则徐的话,希望能引起此类家长的重视,多陪伴孩子。(5)B更能体现,因为B说的是不能只满足孩子物质需要,而应该重视对孩子品德的修养,父母留给孩子好品行才是“子孙至宝”。而A侧重于勤俭节约,C侧重于淡泊名利,都不符合本文主旨。四 10 / 10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