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计划小小工程师宇宙1.了解我们的住房1.太阳系大家庭2.认识工程2.八颗行星3.建造塔台3.日食4.设计塔台模型4.认识星座5.制作塔台模型5.夏季星空6.测试塔台模型6.浩瀚的宇宙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7.探索宇宙生物的多样性物质的变化1.校园生物大搜索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2.产生气体的变化3.形形色色的植物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4.多种多样的动物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5.相貌各异的我们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7.保护生物多样性7.美丽的化学变化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一、学生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25班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六(4)班学生男女差别比较大,相对来说男生大都比较听话,对待科学课比较认真,课前准备都相当认真,对于老师课外布置的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但是上课时发言不够积极,男生好动,经常丢三落四,但是上课大多数都能踊跃思考,大胆发言。因此,要让男女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个别学生自制力比较差,总是不能管好自己,上课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需要老师重点关注。二、教材情况分析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
4、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小小工程师”“生物多样性”“宇宙”以及“物质的变化”四个单元。三、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1.“小小工程师”单元,将了解住房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然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住
5、房中的系统,知道住房是由许多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系统性。知道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内部需要协同工作。知道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知道工程的关键是设计,需要经历设计建立模型测试评估改进这一闭环性反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知道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2.“生物多样性”单元,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
6、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3.“宇宙”单元,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4.“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五、具体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
7、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5小小工程师1.了解我们的住房2.认识工程3.建造塔台4.设计塔台模型5.制作塔台模型6.测试塔台模型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第一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1069生物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3.形形色色
8、的植物4.多种多样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7.保护生物多样性第二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101014宇宙1.太阳系大家庭2.八颗行星3.日食4.认识星座5.夏季星空6.浩瀚的宇宙7.探索宇宙第三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101519物质的变化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2.产生气体的变化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4.变化汇总伴随的现象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7.美丽的化学变化第四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102021期末复习期末考试41新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11了解我们的住房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了解我们的住房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1课。住房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
9、多的建造工程。学生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住房来初步认识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本课通过了解住房的结构、住房包含的系统和住房建造的过程来设计学习活动。首先,学生在了解住房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然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住房中的系统,知道住房是由许多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系统性。最后,了解住房建造工程的过程,一方面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致知道住房的基本结构、必需系统以及建造的主要过程即可,从整体上对住房建造工程形成初步认知,为下节课学习认识工程奠定基础。【学生分析】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工程,从每天生活的住房入手有
10、利于学生一步步理解工程的含义。虽然学生熟悉我们的房屋,但是他们对住房的结构、系统、建造过程并不清楚,他们对住房相关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搜集、分析相关资料,初步建构对工程的认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2.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3.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科学探究目标1.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基本结构(功能分区),以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2.能通过查阅资料及相互交流,简述出住房的基本建造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对了解住
11、房有极强的学习兴趣。2.感受同伴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乐于分享。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初步认识到人类的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2.初步感受房屋建造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住房的结构和系统。难点:了解建造住房需要经历一系列很重要的过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小区、城市的供电、供水系统图纸,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1.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出示“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鸟巢、住房等建造工程。提问: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预设学生回答:“中国天眼”、“神舟
12、”飞船、鸟巢、住房。2.提问: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吗?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预设学生回答:先设计,再建造。3.引入:今天我们就从身边的住房开始来认识工程。(二)聚焦身边的住房,明确探究问题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教科书中住房的图片。提问:你家住房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你家住房有哪些必需的系统?它需要经历怎样的建造过程?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住房的图片。3.提问:这些不同的住宅有哪些相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住房都有门、窗、卧室、厨房等;一些住房还有水、电、煤气等。4.教师帮助学生汇总:门、窗、卧室、厨房等属于简单结构;水、电、煤气等属于简单系统。5.提问:住房需要经历怎样的建造
13、过程?6.谈话:可能你们现在还不知道答案,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开展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学习,在单元学习中寻找答案。设计意图:学生从生活住房入手,通过小组之间对资料的比较分析,初步了解住房结构与系统两个词语的含义,为学习本课打好基础。二、探索(一)以你的家为例,说一说住房的基本结构1.观察住房的照片。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教科书中的房屋示意图。学生活动:将自己家的照片在小组中分享,大家共同观察。2.寻找住房的基本结构。谈话:我们可以以自己的家为例,小组交流住房的基本结构。小组交流后汇报讨论结果,全班总结,教师板书记录学生总结出的住房基本结构。预设:学生有可能将一些设施归纳为住房结构,如沙发、灯具、桌椅等
14、。3.分析汇总住房基本结构。提问:这些找到的是不是都是住房的结构?哪些是住房建造后存在的?哪些是装修入住后添置的?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住房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房屋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地砖、门等是住房建造后存在的。餐桌、窗帘、沙发等是装修入住后添置的。设计意图: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很可能认为冰箱、台灯、煤气灶、床等家具与电器也是住房结构。教师应从学生观察到的房屋布局入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相关房屋结构。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形成对住房结构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层层指导帮助学生去除错误认识,理解住房结构的含义。(二)指出住房所必须具有的系统1.寻找住房设施。教师展示教学课
15、件,播放教材中住房图片。谈话: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住房设施,并将找到的设施标记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学生开展活动。学生交流汇报。预设学生回答:卫生间和厨房都有上下水设施;各个房间都有电源、电灯等电器设施。2.感受住房系统的作用。提问:这些水或电是怎么到达各个位置的?学生汇报交流。预设学生回答:它们是通过各自的管道到达各个位置的。小结:水、电通过水电设施的相应系统到达相应位置。3感受住房系统的复杂性。(1)了解住房系统。谈话:你们知道住房水电内部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吗?教师出示住房水电系统示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例如,按房屋的各个位置有序观察、把水电系统分开观察。学生分组观察示意图后交流感受。学生汇报交
16、流:通过观看水电系统示意图,我们发现水电系统太复杂了!小结:住房内的系统很复杂,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不可缺少,无法替代。(2)了解其他工程系统。教师出示更为复杂、完整、系统的小区水电系统示意图、城市水电系统示意图,给学生更深的震撼。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从日常生活常见的水电设施入手,进而关注看不见的水电线路,然后呈现整体水电系统,直至整个小区、城市的水电系统。从简单一步步走向复杂,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系统的含义、作用、价值和复杂性。(三)了解住房建造的过程1.交流对住房建造过程的认识。谈话:你们知道住房的建造过程吗?请你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并
17、进行交流分享。2.出示住房建造的相关资料。提问:我这里有提前整理的资料,你们可以从资料中梳理出房屋建造的过程吗?小组交流研讨,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3.学生对比前后认识,形成关于房屋建造过程的认识。教师引导:大家可以将自己原来的想法和学生活动手册记录进行比较,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形成对建造过程的正确认识。4.全班交流建造资料。全班汇总交流:从不同的信息中交流汇总出相同的房屋建造过程,形成班级记录表,明确住房建造所经历的一般过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处理、分析了解住房建造的过程,与学生前概念进行比较、反思,更好地形成正确认识,为本单元学习打好基础。三、研讨(一)一套住房包
18、括哪些基本结构和系统?1.全班共同交流,根据本课学习活动找出住房的结构和系统。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结构与系统的区别。(二)在住房建造过程中,哪些工作最重要?为什么?1.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回顾查找资料的过程。2.全班交流讨论:哪些工作阶段最重要?在研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之间的质疑和辩论,让学生着重说明理由。3.小结: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核心是设计。四、拓展谈话:大家可以搜集其他工程(如“中国天眼”、“神舟”飞船、高铁、桥梁、鸟巢等)建造过程的案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设计意图: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了解我们的住房,在下节课中学生需要学习认识工程。学生提前准备资料,
19、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板书设计】了解我们的住房 建造住房的过程有:设计、建造、评估、改进。 设计是核心。【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学生活动手册分为两部分内容,分别对 应教科书探索板块第二和第三个学习活动。第一部分是房屋透视图,学生要在图中标出房屋的主要结构与系统,并思考它们的不同。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标注结构与系统时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笔。学生在标注出结构与系统之后,可以明显分辨出哪里是结构,哪里是系统。第二部分是记录房屋建造的主要过程。六年级学生基本能够了解一个房屋建造的主要过程。在学生独立梳理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一个房屋建造的主要过程。新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12认识工
20、程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认识工程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2课。教科书从学生对第1课房屋建造工程的回顾入手,引出本课对其他工程的学习和认识。本课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资料的方式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意义,实际建设中受到的限制、挑战,以及工程师攻克难关的过程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二个活动是在了解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后,让学生采用归纳的方法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进行梳理。第三个活动是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让学生了解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学生分析】经过第1课的学习后,学生对工程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表达、倾听、沟通和调整
21、的能力。学生对于港珠澳大桥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新闻报道。因此,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是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搜集文献资料时,学生应重点关注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高铁、鸟巢、空间实验室等宏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历程及其过程性资料。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2.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3.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完成任务,要经历类似的建设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2.能根据工程案例归纳出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22、3.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工程建设的艰难,从而产生对建设者的敬仰之情。2.进一步唤起学习工程的兴趣,激发做一名小小工程师的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互关系。2.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类的好奇心及社会的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了解工程建设的艰巨与复杂,归纳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难点:根据四大工程案例分析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港珠澳大桥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港珠澳大桥文字与视频等资料,鸟巢、
23、“中国天眼”、高铁、空间实验室的照片、技术简图等资料,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一)教师出示上节课的班级记录表,引领学生回顾前知谈话:我们先观察上节课的班级记录表,你们能回忆起上节课的知识吗?住房有哪些主要的结构与系统?建造住房具体的实施过程分哪些步骤?预设学生回答:住房有很多复杂的结构与系统,包括承重结构、供电系统、上下水系统等。实施过程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步骤。(二)聚焦本课话题谈话:我们一起看教科书第4页的图片。我们已经了解了住房和它的建造过程,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学习视角
24、从住宅工程聚焦到港珠澳大桥工程。比较住房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工程,感受小型工程与大型工程的区别,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一)阅读或观看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试着整理和归纳下面的问题1.利用教科书图片引入。谈话:我们一起通过教科书第5页的图片来感受港珠澳大桥的宏伟。2.学生阅读资料。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页的文字资料,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2)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3)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4)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3.教师指导学生逐一研究,解释每个问题的指向。问题一: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谈话:第一个问题指向建造港珠澳大桥的目的和意义,
25、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现状等资料中筛选。问题二:大桥的建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谈话:第二个问题指向大桥的建造面临的限制和挑战,可以从周边地理环境特点、建设施工标准等方面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寻找建设桥、岛、隧一体大桥的原因。问题三: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谈话:第三个问题指向解决办法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大桥的建造需要巧妙的设计规划和先进的技术做支持。问题四: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谈话:第四个问题指向建造大桥的主要过程,需要从不同的资料中提炼,包括规划准备阶段和建设阶段的重要时间节点。4.小组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学生按照上一环节获得的提示,处理文献资料。小组内学生补充
26、各自课前搜集到的各种信息。组内交流分享,共同完善本组答案。5.全班共同研讨交流。问题一: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教师引导:大家通过观看珠三角两岸城市群地图、土地面积占比与GDP占比、大湾区经济圈概念等资料文献,能说说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吗?预设学生回答: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有不同意义。问题二、三: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生活动:搜集信息,以“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两项内容对应排列。限制和挑战解决办法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的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要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在这片水域上修建六七千米长的海底隧道和2
27、2.9千米长的跨海大桥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修建人工岛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用圆钢筒围岛问题四: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提问:我这有新闻报道,大家能从中筛选出建设施工中的重要节点吗?学生交流汇总: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2月23日,青州航道桥56号墩索塔“中国结”结形撑首个节段(J3节段)吊装成功。2015年8月23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首个“海豚”塔成功吊装。2015年9月6日,主体工程220座墩台全线完工。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合龙。2016年
28、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全线贯通。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2018年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具备通车试运营条件。6.教师总结。谈话:大家回顾整理出的资料,再次感受大桥建造过程的困难与复杂。小结:从前期准备到建设完成的十余年间,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有很多。工程团队不断突破技术难关,才解决了这些难题。完成这类宏大的工程,依赖的核心是技术。设计意图:本环节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从搜集的资料中整理、分析出四个问题的答案。通过学生明确信息寻找方向、拓展多种资料、整理处理信息、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分析文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的科
29、学探究能力,加强对工程复杂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解。(二)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1.教师引导:通过上一环节中的时间线,我们梳理了港珠澳大桥建造的主要过程。对比上节课房屋建造的过程,我们来归纳一下工程建设过程要经历的步骤。2.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建造房屋工程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对比,总结出两个工程的相同点,即都需要规划设计和施工建造两大过程。3.教师点拨:通过港珠澳大桥工程案例中的时间点,计算整个工程所用的时间和从开工到竣工所用的时间,然后对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预设学生发现:施工阶段在整个工程中所占时间并不是最多的,占用时间最多的是前期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如分析工程中的限制和挑战以及研究相应的
30、解决办法。4.归纳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1)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房屋:解决住房问题,保证住宅安全、适用、卫生、经济。港珠澳大桥:建造一座跨海大桥,连通珠三角地区东西部,缩短行程,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传递提供一个纽带。(2)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3)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制作房屋模型,对楼体高度、结构形式进行测试,确保建筑物的坚固性和安全性,从各个方面验证建筑物的应力。谈话:以评估港珠澳大桥的四个可选方案为例,取舍原因如下。斜线方案会导致大桥阻水率过高,造成大桥周围沉积沙土,伶仃洋可能变为伶仃河;西侧垂直线
31、方案会割裂珠海市空间或破坏珠海沿海景观;东侧垂直线方案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的基础上,修一条垂直连接线通往深圳蛇口,将挡住航道。因此舍弃了三种双Y模式设计,最终确定采用Y型线路,分别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设计意图:通过房屋与港珠澳大桥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完成后并不能直接施工,而是要按照设计制作模型,再对模型进行测试、评估和改进,循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趋于完美,万无一失。(4)实施建设。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来施工,不可随意更改。如果遇到设计中未出现的情况,要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可行性后再进行施工。5.学生完成活动手册记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活动手册记录
32、。教师重点提示:要加强对设计在工程环节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设计意图:教科书呈现了一个工程建设过程的简要步骤示意图,意图有两点:一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归纳总结的参考;二是重点强化设计的往复过程,通过大桥的多个设计方案的取舍和改进实例,引起学生对设计在工程环节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指向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这一核心概念。(三)了解这些宏大工程与科技进步的关系1.提问:回顾房屋和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你知道工程中可能用到哪些技术吗?预设学生回答:运输、制造、冶炼、力学、建筑、电子、燃料、机械、通信等技术。2.观察教科书中“天眼”、高铁、“鸟 巢”体育场和“天宫”空间站四大工程的图片,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这些工程
33、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3.小组研讨。师生共同总结:每一项宏大的工程都采用了大量上述技术,证明了工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4.教师进一步举例,列举工程推动技术发展的例子。例如,建造鸟巢所需钢材要求轻便且荷载能力大,国内钢铁厂便专门研制了Q460E-Z35钢材。又如,港珠澳大桥桥梁焊接的技术标准高,中铁山桥集团便研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精度最高的机器人焊接系统。5.提问:工程与技术有什么关系?学生开展自由讨论。小结:工程利用了大量技术成果,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6.总结:通过分析每一项工程的建设过程,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
34、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与此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困难和技术难关也是对科学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进步支持工程的实施,工程也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设计意图:小组分析讨论的结果并不需要真正选择出所有需要的技术,而是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主动感受到工程采用了大量技术,深化学生对工程与技术关系的认知。三、研讨(一)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工程有了哪些认识?这些认识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工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工作。2.设计与施工同等重要,甚至设计更为
35、重要。(二)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哪些重要的工作阶段?1.学生开展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活动手册梳理工程步骤并进行总结。2.师生交流总结:完成一项工程要经历重要的工作阶段,包括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再重新设计建立模型,再测试,再改进完善。循环往复,直到设计达到各种限制条件的要求,才开始实施建设。(三)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1.学生交流讨论。2.小结:工程项目包含大量的科学原理,利用大量的科学发现,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四)假如让我们做一名小小的工程师,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工作呢?1.教师引导学生
36、积极讨论,自由交流。2.学生汇报:发现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去做。最重要的是设计。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板块梳理两节课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分享对工程的新认识,认识到设计与施工同样重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工程与技术关系的认知。四、拓展收集铁塔的图片,观察铁塔的结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铁塔为什么如此牢固、稳定,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为后面两课设计塔台的形状及内部结构做准备。【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在探索板块的第二个活动“梳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中,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活动手册记录。新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13建造塔台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37、建造塔台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3课。学生从本课开始体验工程设计过程。本课为学生创设工程招投标活动,通过模拟工程招投标开展设计活动,从而感受并体会设计的重要作用,体会工程设计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加深对工程的理解。本课学生要模拟前两课学习的工程建造基本过程进行自主设计。从选址、材料选择、塔的设计、成本核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工程整体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考虑因素之间相互牵制、难以取舍的关系,也要明确各项因素权衡的侧重。例如:塔高、承重、安全是工程项目的核心与重点,美观、成本等属于在重点基础上的综合点。工程项目的设计决定项目是否达标、是否安全、是否廉价。本课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
38、初步理解工程项目的关键是设计。【学生分析】本课学生承担起工程师的角色,激发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曾经制作过一些作品,也进行过简单的思考与设计。但是全面权衡各项要求进行整体设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有目的、有要求、有限制的工程项目设计需要相应科学知识技术为支撑,也需要团队成员相互补充配合,更需要团队成员开动脑筋充分思考共同完成项目设计。学生虽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但对本课学习内容还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颇为高涨,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考虑到建造塔台所涉及的
39、各个因素。2.能够根据教科书中的“标书”样本制订出建造塔台标书。3.能够利用文字、绘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科学态度目标1.积极参加设计活动,对工程学习充满兴趣。2.乐于表达与交流,并能够综合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综合能力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工程设计需要考虑项目要求、安全、成本等多种因素。难点:考虑建造塔台所涉及的各个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整合小组意见设计标书。【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操场照片、塔台标书、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一)回顾工程师工作步骤1.谈话:我们
40、学习、了解、认识了工程,今天开始我们要像工程师那样来做一项工程。2.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学生回忆工程师工作需要经历的步骤。(二)明确建造塔台任务,确定招标活动1.教师展示工程任务:学校要在操场上建造一个塔台,供足球教练站在台上指挥和训练。现在需征集塔台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竞标的方式确定建塔资格。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研讨方案,了解招标会的方式和要求。学生各组力争中标,获得建造资格。设计意图:学生在聚焦板块中首先明确本课任务,这也是单元连续任务的起始。从认识工程到实际体验,利用建造塔台这一真实任务开展学习。招标会的形式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活动的真实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顺
41、利开展本课甚至本单元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二、探索(一)思考有关建造塔台的相关因素1.提问:在做这个工程时,我们首先要做什么呢?学生思考,自由回答。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小组交流。教师重点提示讨论问题的关键点:建造地址、塔台样式、人员分工、塔台高度、材料选取、确保坚固、保证安全、节省成本。学生紧紧围绕以上问题开展初步讨论,拓展思路。设计意图:本环节讨论内容都是设计标书的核心项目。学生进行研讨交流时不用记录,只是交流想法,寻求最优化方案。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拓展思路,为后面制订标书打下基础。(二)小组合作制订标书1.教师出示标书样式。提问:我这里有一份标书样本,大家的学生活动手册
42、中也有标书的样式。你们能小组合作制订标书吗?学生活动:观察比较研讨的问题与标书项目,准备小组合作制订标书。2.教师讲解标书要求。教师提示:大家把标书项目写得越细致、越完整,中标机会就越大。标书要表现出小组对这项工程的详细计划。可以用图画、文字、标识、标记等多种形式相互配合制订标书。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标书。4.教师适时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事项。(1)在设计中还要考虑承重、安全、抗风抗震能力等问题。(2)制订标书要合理,准确使用文字、图画、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3)设计中要关注塔台设计细节。(4)提示学生在设计时关注竞标的两项重要标准: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环节研讨的基础上
43、,结合本环节起始的标书样式开始小组内设计、制订标书。教师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详细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三)模拟投标发布会1.教师创设工程项目招标会情境。谈话:我们现在是招标会现场,请小组依次进行投标讲解。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自评、互评的形式开展活动。小组依次进行投标讲解,介绍本组塔台设计的优势,阐述如何保证项目安全性和控制项目成本。2.教师设计相互提问与答疑环节。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分别汇报本组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其他小组可以对他们进行质疑与评议,再由汇报小组进行解释。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进行投标发布会总结。师生交流总结:工程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实现项目安全性
44、和项目成本的和谐统一。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教师总结、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倾听、质疑、解释、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初步理解设计在工程中的关键作用。三、研讨(一)通过参与设计塔台的项目,我们有什么感受?1.谈话:各小组分享你们是怎样平衡各项因素的?当小组内有不同想法时你们又是如何协调达成共识的?2.学生交流真实感受。(二)设计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计划怎么解决?1.学生共同观察班级记录表,师生共同回顾梳理竞标的关键因素。2.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工程的关键是设计。(三)我们对工程又有了怎样的新认识?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对工程的新认识。2.学生交流后体会并总结:建造工程各环节都很复杂,设计环节在其中尤
45、其关键。【板书设计】 建造塔台投标发布会工程要求:项目安全性 项目成本 标书项目内容 设计标书形式建造地址 文字塔台样式 图画人员分工 标记塔台高度 数字建造材料 标识坚固措施 安全措施 计划成本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的活动手册是学生制订标书内容。学生制订标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活动手册采用大量留白的形式,不给学生设置篇幅限制,避免限制学生思维和活动。活动手册上预留的空间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提示,学生可以自由使用纸张完成小组标书。注意提醒学生保存此标书,作为单元学习结束后要整理完整过程性资料。新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14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重点聚焦工程设计这一核心内容。由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主要以小组讨论、交流、设计为主,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不再沿用四个板块的模式,而是以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展开。教科书对塔台模型的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供了材料清单及评价表。一方面指导学生设计方向,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利用评价表来规范设计方案。学生制订方案时,可以利用教科书呈现的五个问题展开思考,全面而细致地考虑设计问题,尽可能设计出优质的塔台模型方案。本课的模型设计是对上一课“标书”的具体化,并且下一课建造模型要完全遵照本课的设计图纸实施,单元结束课也要针对本课设计的不足进行改进。所以,本课的学习内容在单元中具有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