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客运候车亭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二一六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概况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建设性质11.1.3 项目建设单位11.1.4 项目建设地点11.1.5 项目建设内容11.1.6 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21.1.7 项目建设周期21.2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21.2.1 项目提出的理由21.2.2 项目的编制过程31.3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41.3.1 编制依据41.3.2 编制原则41.3.3 编制范围51.4 研究的结论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72.1 项目建设背景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2.2.1 项目的建设是落实中央及地
2、方有关精神的需要92.2.2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92.2.3 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102.2.4 有效改善农民群众候车条件的需要10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123.1 项目所在区域概况123.1.1 地理位置123.1.2 行政区划及人口123.1.3 自然资源13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193.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93.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203.3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223.3.1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223.3.2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223.4 需求预测23第四章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244.1 建设场址244.2 建设条件254.2.1
3、 自然条件254.2.2 基础设施条件26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75.1 设计依据275.2 工程内容285.3 设计理念285.4 建设方案285.4.1 设计自然条件295.4.2 结构型式295.4.3 结构方案29第六章 节能方案326.1 节能原则326.2 设计依据326.3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336.3.1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336.3.2 项目能源消耗数量分析336.4 节能措施336.4.1 建筑施工措施346.4.2 照明节能措施346.4.3 环境卫生节能措施34第七章 环境保护方案357.1 本项目应执行的环保标准及法律规范357.2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357.2
4、.1 施工期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357.2.2 运营期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377.3 环境保护措施377.3.1 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377.3.2 减少噪声的措施387.3.3 污水的处理387.3.4 固体废弃物处理397.4 结论39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408.1 设计依据408.2 设计原则408.3 设计范围408.4 防治措施40第九章 项目组织机构及实施计划429.1 项目管理429.2 项目实施进度439.2.1 进度安排原则439.2.2 项目实施计划进度43第十章 工程招投标方案4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611.1 投资估算4611.1.1 编制依据4611.
5、1.2 投资估算范围4611.1.3 投资估算4611.2 总投资与资金来源47第十二章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4912.1 经济影响分析4912.2 社会影响分析5012.3 项目互适性分析50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5113.1 结论5113.2 建议51县线(河至段)公路客运候车亭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县线(河至段)公路客运候车亭建设项目1.1.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县交通局1.1.4 项目建设地点县线河至段(K598+900至K610+680)1.1.5 项目建设内容为推动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推进城乡
6、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群众候车条件,本项目拟建20对(即40个)农村客运候车亭,站点分布在县线(河至段)沿线村庄。站亭内配备候车座位、宣传栏等实用装备,并在宣传栏上标明了站点名称、途径该站点的线路、班次及服务监督电话等。1.1.6 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额88.4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73.07万元,占总投资的82.6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78万元,占总投资的9.93%;预备费6.55万元,占总投资的7.41% 。资金筹措方式:上级财政补助80万元,地方自筹8.40万元。1.1.7 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期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
7、阶段。项目建设周期为7个月(2016年4月初至2016年10月底),其中施工工期为5个月(2016年6月初至2016年10月底)。1.2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1.2.1 项目提出的理由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交通运输事业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城乡道路客运网络一体化建设,一直是百姓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本着“有村必有路、有路必有车、有车必设站”的原则,省城乡道路客运网络一体化建设已初具规模,解决了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农村客运发展不平衡,网络不协调,衔接不顺畅,政策不配套等难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
8、交通保障。在此基础上,省交通厅为全面落实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候车环境,将农村客运候车厅建设纳入道路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并下发文件以规范项目管理程序。为贯彻落实交运发2012266号文件精神,根据省市交通厅(局)2016年农村客运站和候车亭建设要求,本项目单位特提出此次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工程项目申请。1.2.2 项目的编制过程县线(河至段)公路客运候车亭建设项目提出后,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实施,业主委托我公司进行县线(河至段)公路客运候车亭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我公司接到任
9、务后,迅速成立了由有关专家和技术骨干组成的项目组,在项目区进行了实地调研。2016年4月完成了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的编制工作。1.3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3.1 编制依据(1)省道路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省汽车客运站安全检查设施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管理实施意见(交运发2012266号)(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电力出版社);(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本项目项目建议书的咨询合同;(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1.3.2 编制原则(1)按照立足当前、考虑发展、适度超前的
10、原则,根据县旅客运输的实际情况,做好项目建议书的论证、编制工作;(2)本着事实求是的原则,分析论证本项目的实施条件、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优化项目建设方案,为项目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和节约工程费用提供条件,使项目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更能满足旅客出行方便的要求;(4)候车亭建设既要经济实用,又要美观新颖,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5)贯彻节能方针,力求取得较好的社会综合效益;(6)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工作态度,本项目力求做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结论科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客观实际进行评价分析,以保证项目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1.3.3
11、编制范围本建设项目为县线(河至段)公路客运候车亭建设工程,根据国家对投资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们对项目建设地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1.4 研究的结论项目建成后,为广大百姓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乘车环境,也能够明示乘客集中候车,不仅解决了百姓的安全出行需要,又增添了公路沿线的景观,美化了交通环境,提升了县的整体形象。本项目的提出促进国家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
12、求和规划。通过认真研究和论证,项目建设与管理基础较好,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资金投入适当,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也是可行的。建议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早日批准立项,尽快付诸实施。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一直以来,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点,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作为现代社会最能拉近时空距离的基础设施之一,交通事业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城乡道路客运网络一体化
13、建设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省积极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乡村路网,加强养护维修方面做出了重要成绩,以县城为中心,村村相通、乡镇相连、城乡一体、便捷安全的农村客运网络不断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进程显著提速。目前,省已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600多条、车辆8478台,通达11885个行政村,2009年10月率先实现了全省行政村通油路的同时,客车也通到了所有行政村,率先在全国实现100%行政村通客车。为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城乡联系紧密、百姓大量出行的需求,省交通部门统一布局、统一协调。从降低城乡居民出行成本、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居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出发,全力推进城
14、乡客运一体化步伐。2012年来,加大农村客运向自然村屯延伸工作,全年新增通客车自然村屯1784个,自然村屯通客车率达到82.7%。、绥中、喀左、阳县、金州等地城乡公交化改造成效显著,道路运输已成为支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在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省交通厅为解决广大农民候车难的问题,重点加强了对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的投入。各级交通部门和运管机构站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对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完善农村客运网络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把
15、农村客运站及候车亭建设作为完善农村地区道路运输网络、推进农村地区客运线路集约化的重要举措,作为交通部门服务“三农”的民心工程、重要政治任务,摆上工作日程,切实加强了农村客运站点建设的组织和领导。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深入贯彻重点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拟在线(河至段)沿途村屯规划建设方便实用的候车亭,并在候车亭标示站点名称、途径该站点的线路、班次及服务监督电话,便于乘客候车、乘车,监督客运服务体系质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候车环境问题的同时成为农村公路沿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项目正是在国家及省市大力支持改善农村群众客运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国家公
16、路客运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的建设是落实中央及地方有关精神的需要 全国各地正掀起一股发展农村客运的热潮,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贸易日益繁荣,城乡交往进一步扩大,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客运的发展更为迫切。党中央及各级政府为加快推进农村客运发展制定各项实施方案,努力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强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为农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真正实现农村客运发展“投得进、稳得住,有效益、群众得实惠”。本项目农村客运候车亭的建设是实现村村通班车的配套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发展农村客运基础设施
17、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方便农民群众出行、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面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2.2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道路运输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出行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密集区和城市群不断形成并日益拓展,城市群和城镇带更加密集,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员流动和物资交流更加频繁,将产生巨大的客货运输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将进一步从舒适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对出行的需求更加广泛和多样化,迫切需要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为人们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运
18、输服务。目前,县正处在精神文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阶段,加速县客运系统的统一化进程刻不容缓。客运候车亭项目作为公路客运系统的重要组成,既是一种导向载体,也是城市农村一体化形象的宣传者,在公路客运运输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与完善以其为代表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改善乘客候车环境,也能跟上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的系列举措。2.2.3 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事关全局。公路运输是广大农村地区最基本的运输方式,事关新农村建设大局。农村交通发展得好,将带动出行、引导物流、加快农民变市民、产品变商品的进程,对发展农村经济,
19、促进农民增收大有意义。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努力提高农村客运网络的通达深度和覆盖密度,已经成为“十三五”期间道路运输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2.2.4 有效改善农民群众候车条件的需要项目建成后,盛夏季节可以为候车的人提供一块小小的阴凉,下雨(雪)时可以遮挡雨(雪)水侵袭,极大地改善农民群众候车乘车的条件,为乘客提供安全、愉快、便捷、舒心的服务,传递的是对群众、对乘客的细微关心,更大程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的重要措施。是一项体现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凝聚力工程。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3.1 项
20、目所在区域概况县是省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省西部,市东北端。距市区135公里,距市区109公里。东部依河与市中区、新民市为邻,南部与市县搭界,西部与市接壤,北部、西北部与自治县为邻。全县面积2436平方公里,截至到2008年总人口约64万人。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回、朝鲜等16少数民族。县获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畜牧业大县、东北设施农业生产大县、全省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第一县等殊荣。3.1.1 地理位置县地处西部,隶属省市,位于省西部,市东北端。东部依河与中区、新民市为邻,南部与县搭界,西部与市接壤,北部、西北部与自治县为邻。全县区
21、域面积243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4万人,耕地205万亩。3.1.2 行政区划及人口县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16个镇,4个乡,1个国营农场,22个社区居委会,278个村委会,面积2481平方公里。包括:街道、街道、镇、镇、镇、乡、乡等。总人口共计64万人,共有24个民族。3.1.3 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县土地总面积243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05万亩,在册耕地面积16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25亩,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垦殖率达58.57%。2、水资源县水资源总量为4.255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72 m3/人,亩均水资源量为260 m3/亩。境内主要河流有河、东沙河、河,均属季节性河流
22、。年均径流总量为13993万立方米。地表水有5座水库控制,总库容11950万立方米,占地表径流量的85.4%。调节容量为1770.93万立方米,年取水量6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950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9804万立方米,开发利用率达80.66%。3、气候资源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大风较多,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冷凉少雨,冬季严寒少雪。多年平均气温7.9,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为24.1,1月份气温最低,为-10.7,无霜期165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8.4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68月降水量多,强度大,占全年降水量的64.6%,县内降水量分布的空
23、间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县的风力资源和光能资源均很丰富。日照时数达33003500小时,农作物的生长期有147天。4、矿产资源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膨润土等。煤炭储存5亿吨,主要分布在八道壕地区,其特点是埋藏深、煤层薄、灰分高、易自燃。膨润土是县的优势矿产资源,贮量达5.6亿吨。其特点是质量优、储量大、用途广、易开采,但是目前其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深加工滞后,属于粗加工,贱卖原始矿产品,效益差。膨润土的开发利用前途广阔,有可能成为县的阳光产业。5、生物资源粮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常年总产量超过12亿斤,在省稳居前二名。预计2008年粮食总产将达到20.3亿
24、斤。粮食作物主要品种有:玉米、水稻、高粱和小麦。 玉米:玉米是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40万亩左右,年产玉米80万吨以上。有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青贮玉米等种类,主要品种有东单系列、丹玉系列、海禾系列等200多个优良品种。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所种植的的玉米全部采用绿色农产品种植操作规程,品质达到绿色标准,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欢迎。同时玉米生产的附属产品秸杆、玉米棒等,是饲料、发电的必备原料。高粱:高粱在县种植历史悠久,主栽品种有杂11、锦杂93、锦杂99,这些品种的高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红高粱,是酿制白酒的最好原料。我国著名的茅台酒、五粮液酒的生产厂家和台湾金门的酒厂都
25、使用过的红高粱,每500克高粱原料可酿造250克酒。高粱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最高年份达30万亩,常年产量可达7.5万吨,最高年份达15万吨。十年九旱,高粱以其高产多抗及多用途著称,农民称之为铁杆庄稼,种植高粱的积极性很高。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农民已选出十余个适宜种植的高粱优良品种。另外,高粱品质好、销路宽,所以高粱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杂粮:杂粮主要品种有:谷子、芝麻、酥子、葵花、红小豆、绿豆、黑豆等十几个品种。种植面积可达10万亩,产量达1.5万吨。拥有全国著名的西杂粮批发市场(励家镇)和姜屯镇农贸市场。目前,这两个市场已成为东三省及内蒙地区杂粮交易的集散地,经销种类有豆类、麦类、葵花籽、玉米
26、渣等37个品种,年交易量达75万吨,交易额达17.6亿元。产品远销新疆、内蒙、广东、广西、河南、山东、江苏等省(自治区),部分产品外销后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西杂粮批发市场经营的玉米渣系列,吊炉花生果为A级绿色农产品,绿色芳山黑芝麻、黄白芝麻、绿豆等精包装产品为有机食品。两大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杂粮产业的发展,杂粮加工户达200多户,年产值超亿元,在京、津、唐外销商达500人,杂粮经销户达3000户,从事杂粮经纪人达7000多人。蔬菜: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0万亩、大棚8万亩、中小棚7万亩。常年蔬菜总产量达到60万吨,主要销往东北。现有果树18万亩,年产水果
27、15万吨,销往全国各地,远及俄罗斯。禽产品:猪、牛、羊、禽常年饲养量分别达到300万头、40万头、80万只、3500万只,特种动物22万只。蛋鸡饲养量位居全国第一,在中国每销售100枚鸡蛋,就有一枚是“牌”;生猪饲养量位居全省前二名,并连续两年被国家定为生猪生产调出大县;肉牛饲养量位居全省前三名。被国家命名为“夏洛来牛”原产地,也是“东北小尾寒羊繁育第一县”和“肉蛋奶总产量全省第一强县”,肉蛋奶常年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绿色农产品:花生:花生主栽品种为白沙1016、白沙131-17和花育20。常年种植面积30-40万亩,最高年份达到50万亩,常年总产量达7万吨,最高年份达10万吨。花生以果
28、皮洁白、籽粒饱满、无黄曲霉素污染等优点驰名中外。2007年被农业部批准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花生42万亩)。2008年,花生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花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县内拥有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花生3万吨,销售额3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绿色芳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色芳山牌花生仁、“花”牌花生油,通过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A级认证,中国最早获国际OCIA、BCS有机花生认证,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绿色芳山牌有机花生米、花生油双获省著名商标,出口日本、欧盟等国。弘圣花生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虹螺花生油、有机花生蛋白
29、粉通过了ISO2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畅销国内国际市场。无公害畜产品:县无公害畜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共25个,畜产品注册商标32个,在国家注册的“英福”牌牛肉、“渤龙”牌禽肉、“西褐壳”牌和“鲜鸡蛋”牌鸡蛋等品牌享誉国内外,产品除供应国内各大中城市外,还远销到韩国、日本及港澳地区。水果:现有果树18万亩,其中两梨(苹果梨、锦梨)10万亩,500万株,产量达15万吨。锦丰梨果皮黄绿色、果面平滑、果肉白色,果心小,肉质细嫩,松脆多汁,酸甜可口,单果重250克。苹果梨采收时,皮绿黄色,贮藏后变黄色,阳面有红晕,果心极小,肉质细脆,味酸甜,平均单果重250克。锦丰梨在农业部发
30、布第1054号公告中,被确认为农业部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96年被省人民政府优质果评委会评为金奖。苹果梨于1996年和1998年连续两届被省政府优质果评委会评为银奖,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芳山牌”和“黄马牌”两个品牌商标。“两梨”产品远销哈尔滨、长春、大连及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林木:县现有林地面积60万亩,森林覆盖率18.1%,森林蓄积量155万立方米,每年可采伐利用114万立方米。优势树种为杨树、油松、刺槐等。6、旅游资源县城东部距县城9公里处,有沈战役阻击战101高地战斗遗址,1963年被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阻击战纪念馆和101
31、高地遗址已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县城内有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钟楼、圣堂等古典法式建筑组成,有“北方小巴黎圣母院”之称,曾为“阻击战”战时指挥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部,距县城25公里有西著名的蛇盘山,山上有多处、金和清代的名胜古迹。距蛇盘山仅数公里,有龙湾水库,蛇盘山和龙湾水库遥相呼应,形成了西著名的龙蛇风景区,此处可水上游乐、即时品鱼、游泳垂吊,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距县城东部约20公里的姜屯镇是中国全真派道教创始人张三丰的出生地,张三丰祠就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莲花湖畔。千亩莲花湖是河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拥有芦苇沼泽、杂草沼泽、河滩
32、地、溪流、河谷等天然湿地体系,曾有维管束植物38科122种、脊椎动物5纲27目62科289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全省147种水禽这里有91种,是国内少有的内陆河流沼泽湿地,也是天赐的生态环境瑰宝。“有水处鱼虾漫游,无水处绿浪翻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等诗句生动地再现了湿地的天然美景和当地鱼民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3.2.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县在“十二五”期间开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制
33、药、基础建材、粮食深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业体系;以服务产业发展为核心,建设了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和设施齐全的商业、金融、教育、卫生、体育等服务设施及环境优美的生活区。2013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产业牵动、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城市建设和旅游拉动四大战略,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增长5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增长58.7%;农民人均纯收入8930元,增长1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3亿元,比年
34、初增加1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5亿元,比年初增加9.2亿元。工业基础雄厚,现已形成化工、建材、食品、煤炭、轻工、机械加工、铸造、纺织等八大工业体系,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县乡以上工业企业266个,其中县营工业企业67个。县造纸厂、制碘厂人均创利税分别在全省和全国同业中居首位。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第一产业:截止到2014年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可耕地205万亩,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主要品种有玉米、水稻、高粱、杂粮。常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2亿斤,稳居全省前二名,且质量优,品种多。2008年是农业的特大丰收年,预计,粮食总产将达到20.3亿斤,比上年增
35、加7.4亿斤,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第二产业:2014年末县共有民营企业33632个,从业人员140320人。其中工业企业8239个,从业人员65833人。全县共有工业规模企业141户,总产值实现47.4亿元,增加值实现10亿元,从业人员22263人,这些企业涉及采矿、食品加工、纸制品、化工等25个产业。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个,从业人员5164人,带动农户28055户,年销售收入可达213317万元。第三产业:201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4亿元,同比增长17%。全县商贸服务业网点已达2.3万个,其中餐饮服务业网点1700个,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0%。同
36、时,商贸服务业每年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3000个就业岗位。3.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是县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的最佳黄金期,主导产业发展的优势彰显期,社会全面进步的和谐发展期。迫切需要顺应宏观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到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综合实力跨上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40.5%以上,增速高于当期全国国家级县平均增速,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5%。其中,三次产业分别为16亿元、300亿元、18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比例为3.2:60:36.8,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
37、提高,工业总产值实现1800亿元,年平均增长45%;第三产业总量稳步增长,但比重略有下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年均增长30%;总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城市功能得到新拓展。城市的综合功能特别是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能力明显增强。高效能、网络化、一体化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保障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建成区铭记达到70.0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基本完
38、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新提升。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到“十三五”末期,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低于1吨标准煤,降低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13%和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县建设取得新成绩。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2000元/人,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0元/人,年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3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3.3.1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县交通十分发达,线、线、线三条铁路贯穿境内、大小火车
39、站17个,其中站、站为主要枢纽站;国道线穿越县的7个乡(镇),总里程达66公里;乡以上公路总里程达604公里。全县已形成以国省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网络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年公路客运量达350万人次,货运量800万吨。沈山铁路大虎山站客货运输已实现了陆海空联运。大虎山站原名打虎山站,站址在省县镇,建于1900年,离站728公里,离站684公里。站站址在省县镇,建于1925年,离站61公里。县客运站日均客流量达8000人次以上。3.3.2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县将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县特殊的区位优势以及对沿海经济带与西北配套运输水平的需求,改善布局,增加里程,构筑
40、网络,提高运力,努力形成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3.4 需求预测县目前正处于借助沿海开发开放战略和突破西北两大战略的发展机遇,实现新腾飞的关键时期。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县实现全面开发,稳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打造沿海第二大城市做出的突出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贸易日益繁荣,城乡交往进一步扩大,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断增加,农村客运的发展更为迫切。独特的区域位置、发达的交通环境,积极开辟农村客运线路,打开了长途客运市场的薄弱环节,繁荣了农村经济,适应了市场经济需求,满足了农民乘车的要求。使得作为满足老百姓对外
41、出行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主要交通道路的国道每天交通流量非常大。为了给国道沿线各村等待车辆的广大百姓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乘车环境,本项目充分考虑公路主通道及设站点区域的人口密度、出行概率等因素的情况下,于K598+900至K610+680即线河大桥至段,全长11.7公里,沿途每个村屯均布置2个候车亭。项目建成后,不仅解决了百姓的安全出行需要,又增添了公路沿线的景观,美化了交通环境,提升了县的整体形象。 第四章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4.1 建设场址本项目建设地点分布在县(河至段)沿途村屯。候车亭具体建设位置:工程里程区间为k598+900至k610+680即线河大桥至,全长11.7公里,沿途每个村屯
42、均布置2个候车亭。具体候车亭位置见下表。候车亭位置表序号名 称具体位置1客运候车亭G线 K598+900m2客运候车亭G线 k599+300m3客运候车亭G线 k599+700m4客运候车亭G线 k600+000m5客运候车亭G线 k601+000m6客运候车亭G线 k601+500m7客运候车亭G线 k602+100m8客运候车亭G线 k603+000m9客运候车亭G线 k603+500m10客运候车亭G线 k603+700m11客运候车亭G线 k604+100m12客运候车亭G线 k604+500m13客运候车亭G线 k604+900m14客运候车亭G线 k605+500m15客运候车亭G
43、线 k605+900m16客运候车亭G线 k606+900m17客运候车亭G线 k607+600m18客运候车亭G线 k608+600m19客运候车亭G线 k609+600m20客运候车亭G线 k610+600m4.2 建设条件4.2.1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县境成铧形,东西横距最长为66公里,南北纵距最长为75公里。县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可分为西北部丘陵区,中部平原区和东部低洼易涝区。境内以平原为主,占48.3%,其它为洼地、丘陵、山地;河、东沙河和河均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汇河后注入渤海,形成一水二山七分田的自然格局。2、气候特点县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大风较
44、多,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冷凉少雨,冬季严寒少雪。多年平均气温7.9,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为24.1,1月份气温最低,为-10.7,无霜期165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8.4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68月降水量多,强度大,占全年降水量的64.6%,降水量分布的空间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风力资源和光能资源均很丰富。日照时数达33003500小时,农作物的生长期有147天。冻土深度一般为1.2米,最大为1.44米。3、水文、地质状况县城东部有一条河,常年流水,镇区内有几条明沟,是镇区的和上游山区的排水出路。县城周围属于贫水区,县域内水资源均分布在东部河一带和东南部低洼地区。县域属
45、于山前冲击平原,地层构成较为简单,地层分布情况自上而下为:耕土,粉质粘土,粗砂。4、地震烈度、标准冻深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面冻结深度1.4米。4.2.2 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地势平坦宽阔,周围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项目基础设施及建设条件较好。综上所述,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场地开阔、交通条件便利,符合建设部门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可满足项目建设及今后运行的要求,建设条件成熟。48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 设计依据本项目工程方案按照省汽车客运站安全检查设施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管理实施意见(交运发2012266号)文件精神及以下国家与有关部门颁布的建设要求、标准及指标设计。(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3)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2002);(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5)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