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11技术管理制度21.1工程测量制度21.2施工图审核制度41.3施工调查报告制度81.4技术交底制度131.5开工报告申请制度151.6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制度171.7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制度181.8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241.9变更设计管理制度251.10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261.11调度管理制度291.12进度管理制度301.13施工日志管理制度321.14档案管理制度341.15节能减排管理制度372质量管理制度382.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392.2工程质量试验制度392.3首件制度402.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40
2、2.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432.6成品保护制度452.7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452.8质量回访保修制度472.9质量奖惩制度493安全管理制度503.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50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643.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673.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683.5安全检查考核制度693.6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733.7意外伤害保险制度733.8应急救援制度733.9作业班组安全活动制度753.10安全事故报告制度763.11跨河、等级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制度783.12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803.13重大隐患登消记制度823.14职业病预防制度834计财管理制度854.
3、1分包与劳务用工制度854.2验工计价管理制度874.3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964.4财务管理制度984.5合同管理制度1094.6分配与奖励管理制度1104.7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管理制度1104.8分部管理制度1135综合管理制度1215.1信息管理制度1215.2岗位责任制度1235.3文明施工制度1255.4车辆管理制度1285.5宣传与保密制度1295.6项目例会制度1315.7环境保护管理1325.8廉政管理制度1335.9文物保护制度1375.10办公用品管理制度1395.11印章使用管理办法1405.12项目违纪处分暂行规定1415.13员工考核暂行办法1455.14信用评价1
4、475.15员工培训管理制度1496试验管理制度1556.1试验检验管理制度1556.2试验室检测环境管理制度1566.3试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1576.4化学药品管理制度1586.5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1596.6试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1606.7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1616.8试验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1626.9样品管理制度1636.10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636.11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制度1646.12外委试验管理制度1656.13取样、送检管理制度1666.14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1676.15混凝土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1686.16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697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5、1707.1管理制度标准及人员配备1707.2施工机械设备配备1727.3机械设备内部租赁程序1737.4机械设备外部租赁程序1737.5外部劳务队伍自带设备进场施工程序1747.6机械设备租赁合同1747.7机械租赁费结算1747.8机械设备验证1748物资管理要求1758.1总体要求1758.2物资计划管理要求1758.3物资的料源调查要求1768.4物资供应管理要求1768.5原材料进场和复试取样管理要求1778.6材料使用登记管理办法1788.7物资管理检查与考核办法1798.8统计报表工作的规定1798.9混凝土拌合站管理办法180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1861 总则1871.1标准
6、组织机构框架1881.2岗位设置标准框架1892机构设置1902.1设置的原则和要求1902.2项目部和分部的职责1913人员配备2023.1项目部的人员配备2023.2分部的人员配备2104人员教育及培训2154.1教育培训的要求2154.1.1项目部2154.1.2分部2164.2教育培训的类型及组织形式2164.2.1教育培训的类型2164.2.2主要培训组织形式2174.3岗位培训的工作程序2174.3.1确定培训需求2174.3.2制定培训计划2184.3.3组织实施培训2184.3.4评估培训效果2184.4 教育培训的实施2184.4.1基本要求2184.4.2关键岗位的培训21
7、84.4.3特殊工种的培训2204.4.4其他培训2214.4.5安全教育2214.4.6培训记录2224.5 教育培训的检查及考核2225人员考评要求2225.1 考评内容与标准2235.2 考评形式2245.3 考核方式2245.4考核结果的运用2245.5考核的纪律224第三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2261总则2272文明标准项目部管理2282.1驻地2282.2项目部硬件设施要求2282.3项目部标示标牌要求2293文明标准工地管理2303.1 总 则2303.2 通用标准2313.2.1 教育培训2313.2.2 人员佩戴2313.2.3场地布置2323.2.4封闭管理2323.2.5 办
8、公及生活区管理2333.2.6宣传环境2343.2.7标识标牌2353.2.8 标志2353.2.9 安全防护2363.2.10便道便桥2373.2.11 管线敷设2403.2.12 机电设备2413.2.13 施工用电2423.2.14 物资存放与搬运2443.2.15 防火防雷2453.2.16 季节施工2463.2.17 危险源管理2473.2.18 环境保护2483.3专项标准2493.3.1混凝土拌合站2493.3.2试验室2603.3.3钢筋加工厂2653.3.4桥梁施工2754现场作业管理要求285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2855.1总体要求2855.2组织机构2865.3法律法规
9、收集和适应性评价2865.4危险源调查和风险评价2875.5目标、指标、管理方案2875.6人员培训2875.7协商与沟通2875.8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2885.9工地医疗卫生2885.10职业病防治2885.11应急预案2905.12监测和测量2905.13纠正和预防措施2916施工过程技术资料管理要求2916.1总体要求2916.2设计文件管理要求2936.3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管理要求2936.4质保资料管理要求2946.5检查与考核2957竣工资料编制管理要求2967.1文字方面的有关要求2967.2资料的组成与组卷2977.3工程总结和工程日志的内容要求3007.4工程数量及汇总
10、要求3027.5竣工图要求3037.6资料移交要求3067.7特别注意事项3097.8检查与考核3108合同管理要求3108.1总体要求3108.2合同评审3108.3合同实施控制3118.4合同终止和评价312第四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3131施工准备阶段3141.1人力资源准备3141.1.1组建项目部3141.1.2劳动力组织3141.1.3人力资源管理3141.2 技术及管理准备3141.2.1 施工技术调查3141.2.2施工合同、设计文件的评审和管理3151.2.3明确职责分工3151.2.4建立项目部内控制度3151.2.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3151.3 现场准备3161.3.1 工程
11、物资采购和供应3161.3.2 施工设备配置3161.3.3检验试验装置3161.3.4交接桩与施工复测3161.3.5 现场“四通一平”和特殊条件施工3161.4开工报告3172工程施工阶段3172.1质量控制3172.1.1总体目标3172.1.2具体控制目标3172.1.3健全质量保证体系3172.1.4注重质量基础工作3202.1.5强化现场质量检查3212.1.6及时实施质量评价3232.1.7严格工程质量考核3242.2安全控制3242.2.1明确安全控制目标3242.2.2健全安全保证体系3252.2.4强化安全生产检查3302.2.5严格安全生产的考核3312.3工期目标332
12、2.3.1工期目标3322.3.2成立保证工期的组织机构3332.3.3制定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3332.3.4保证工期的经济措施3332.3.5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3342.3.6各工序的协调措施3352.3.7特殊季节的工期保证措施3362.3.8工期保证应急预案3372.3.9工期的检查与调整3382.4成本控制目标3392.4.1成本控制管理机构3402.4.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依据3402.4.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3402.4.4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程序及要求3412.5环保控制目标3422.5.1明确控制目标3422.5.2健全环保保证体系3432.5.3注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基础
13、工作3462.5.4强化环保检查与评价评估3492.5.5严格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考核3502.6明确技术创新目标3502.6.1分项目标3502.6.2其它课题3512.6.3建立健全组织机构3512.6.4科技信息资料收集整理3522.6.5科技合同项目档案管理3522.6.6技术交流3522.6.7科技成果推广应用3522.6.8强化技术创新评价评估3522.6.9严格技术创新考核3533工程收尾管理3533.1工程竣工收尾3533.2工程竣工验收3543.3工程竣工结算3543.4工程竣工决算3553.5工程质量回访与保修3563.6工程考核评价357357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1
14、技术管理制度1.1工程测量制度1.1.1测量组织及人员1.1.1.1 项目部根据施工需要配齐经培训、懂专业的专职测量人员,成立测量队,并设测量经理。作业队必须明确指定负责的专职测量人员。1.1.2设计桩交接和施工复测1.1.2.1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桩交接并完善签字手续。1.1.2.2设计桩交接后由工程部长牵头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施工复测。1.1.2.3交桩和复测手续完善,各种数据按要求核对。1.1.3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1.1.3.1测量数据采用双检制:主管技术人员对测量经理进行技术交底,测量经理将放样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检查方法、数据连同技术交底返回主管技术人员、主管技术人员再次审核,确认后对作业
15、队进行交底。一经发现中线偏差、标高错位的情况,对主测人员处以50-100元的罚款,对复核人员处以100-200元的罚款。1.1.3.2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换手复测进行,其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测规要求。对重点、关键控制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控制测量设计,并进行控制测量。1.1.3.3所有记录、计算资料不得涂改,复核签字手续必须完善,未经复测和复核的桩橛不得交付施工。1.1.3.4重要桩橛必须按规定设置护桩,临时水准点要与两端经过复测后的设计控制桩、基点闭合,并定期进行复测。1.1.4测量资料1.1.4.1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设专人统一归
16、档。1.1.4.2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测量记录统一使用水平仪簿和全站仪簿。1.1.4.3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不合格时应重测。1.1.4.4测量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1.1.4.5 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时,应使用正版软件。 1.1.4.6 测量队设专人管理
17、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因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应由测量经理主持办理交接手续;分部工程竣工测量、线路贯通竣工测量完成之后,测量队将全部测量记录资料整理,检查合格后,将项目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1.1.5测量仪器1.1.5.1 测量仪器严格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按规定进行校正和周检、保养。1.1.5.2各种仪器资料均应分项保存建档,目录清晰,内容齐全,妥善保管。1.1.5.3测量经理负责对测量仪器进行保管,每次测量完毕后,对仪器进行清理,保持仪器的整洁度。对造成仪器损坏的情况,视
18、情节严重,对责任人加以处罚,每次处罚额度50-200元。1.2施工图审核制度1.2.1通过设计文件审查、图纸会审,可以了解、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规模、设计标准、主要设计意图及工程特点,同时结合现场施工调查、核对、贯通复测及工程构筑物定位测量情况,及时对设计文件提出审查意见,避免因设计失误给施工带来损失乃至造成工程隐患,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安全质量。1.2.2设计文件审查主要包括学习阶段、初步审查和综合审查三个步骤。1.2.2.1学习阶段:各级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认真学习、熟悉设计文件,理解设计意图、设计标准和规定,明确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等有关技术问题。1.2.2.2初步审查:在学
19、习、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认真核对设计文件的详细情况。1.2.2.3在初步审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审查,主要是核对各建筑物之间、各施工区段之间、各专业之间等相互关系,消除误差,进行协调配合等工作。1.2.3设计文件审查实行项目部、分部二级审查制度。1.2.3.1项目部审查项目部收到施工设计图一周内,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安全质量环保部、计划部、物资部、设备部分专业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详细的阅读与审核,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共同审图。审图内容:1、审查设计对工程施工条件的要求,进行施工的可行性审核;2、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是否与图纸目录相符;3、审查设计征用土地界限及拆迁、补偿数量是否与实际
20、相符;审查结构图中的相关尺寸是否统一准确,工程数量计算是否正确;4、审查特殊设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中采用的特殊工艺和新材料等非标准的依据是否充分;5、审查各专业设计之间有无“差、错、漏、碰”;6、审查管内重点工程、技术复杂工程的地质资料、工程数量、临时过渡工程及设计施工方案可行性;7、审查平面布置图尺寸数据、主要工程数量及配套设施是否正确;8、审查各专业工程配合施工方案;9、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及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渠道;10、审查大临工程设计数量;11、审查设计图中所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图册的有效性,与定型图、通用图、参考图是否配套;建筑、结构、设备之间有无矛盾,设计说明是
21、否齐全、明确;设计图中所提出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与现行规范是否存在矛盾;12、设计图与环境保护是否产生矛盾等;13、从施工的角度提出设计修改和优化意见;14、按照施工图现场核对完善实施细则进行图纸和现场核对。1.2.3.2分部审查分部收到施工设计图一周内,由分部技术主管组织,技术室、安全质量环保室、物资机械室及分管地亩拆迁人员等有关技术人员参加,按照单位工程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详细的阅读与审核,必要时可邀请有关公司专家共同审图。审图内容: 1、审查线路平、纵断面图,平面曲线、长短链、线路坡度、标高等尺寸是否正确,铁路用地及排水系统图; 2、审查桥梁地质钻探资料、基础类型、孔跨(孔径)式样、结构
22、尺寸、主要工程数量是否准确;3、审查桥梁工程设计图,与设计说明书及各种工程件名数量是否清楚、齐全、正确;4、审查各种设计工程平面坐标、结构尺寸是否清楚、齐全、正确,各种建筑物机计标高与立面结构物尺寸是否相符,与纵断面设计坡度是否一致;5、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是否与图纸目录相符;6、审查设计工程数量是否与工程结构尺寸计算结果相符;7、审查设计图标示的土、石、混凝土等结构材料类型、等级与标准设计图、设计工程数量表是否相符,工程数量计算是否准确;8、审查设计水文、地质是否与实际相符,设计征用土地界限及拆迁、补偿数量与实际是否相符;9、审查特殊设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中采用的特殊工艺和新材料等非标
23、准的依据是否充分;10、审查各专业设计之间有无“差、错、漏、碰”;11、审查设计图中所使用的规程、规范、标准图册的有效性,与定型图、通用图、参考图是否配套;建筑、结构、设备之间有无矛盾,设计说明是否齐全、明确;设计图中所提出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与现行规范是否存在矛盾;12、设计图与环境保护是否产生矛盾等;13、从施工的角度提出设计修改和优化意见;14、各种预留孔洞、沟槽和预埋件的布置情况;15、按照施工图现场核对完善实施细则进行图纸和现场核对。1.2.4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1.2.4.1项目部审查的设计文件,由项目部工程部按专业分类登记。各分部审查的设计文件,由分部技术主管负责分类登记,并报项目
24、部工程部审核; 1.2.4.2项目部工程部应及时将全部设计文件审查情况进行汇总,填写审查报告,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分别报建设、咨询、设计、监理单位;1.2.4.3对审图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各分部应在审图后汇总,以书面形式报到项目部工程部,项目部工程部统一汇总,在审图后以书面形式汇总交到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1.2.4.4审图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在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会上提出,处理结果以会议纪要或设计单位书面解答文件资料作为施工依据。1.2.4.5所有设计文件在开工前都要进行设计文件审查、图纸会审,并经现场核对无须完善的工点才能申请开工。1.2.4.6 项目部、
25、分部应建立设计文件审查、图纸会审台帐,认真填写审查记录,做为申请工程开工的依据;并做为技术管理文件保存。 1.3施工调查报告制度1.3.1施工技术调查是工程施工前期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工作。在掌握一定的设计文件和其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应及时取得更详实的现场实际资料,作为优化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项目策划书、向建设单位进行变更索赔的依据。同时开展施工技术调查可以为部署施工队伍,合理安排各种资源投入的时间、地点及数量,选择施工方法,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措施,为审核设计文件及改善设计提出建议等一系列技术工作作准备。1.3.2本项目由子、分公司分管领导牵头,工程管理部组织,子、分公司相关部门和项
26、目部参加。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部、安全质量环保、物资机械、成本管理、试验、财务、办公室(征地搬迁)等部门参加。必要时邀请上级单位或专家参与。1.3.3施工技术调查,应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邀请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地方有关部门参加,掌握相关情况。1.3.4施工技术调查的准备工作参加施工技术调查的人员应根据分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调查提纲可分专业提出后汇总平衡,也可先安排总体大纲再分专业细化。1.3.5施工技术调查的方法以现场勘查为主,内外相结合。1.3.6调查内容:应重点调查核实的内容有:工程分布、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交通、工程特点及难点、主要工程数量、工程规模造价、设计、建设、监理、工期
27、等资料。并对施工队伍的部署及驻地、控制工期的项目及重点、难点、关键项目的施工方案、大临工程设置方案、小临建设标准、工程原材料供应及价格、运输方式、原材料的取样检测、水、电、通信、燃料、劳务、征地拆迁、风俗民情、生活卫生防疫、当地的工程造价资料等。地质情况调查依据设计资料及勘探报告调查地质情况,确定不良地质分布以及对工程的影响。(2)气象、水文收集工程范围详细的气象水文资料;必要时结合勘探和取样了解河流水域的分布、流量、流速、坡率、洪水期及水位变化;通航情况;地下水的水量、水质、承压与否、可利用量;气温、气候、降雪、雨量及分布,台风(含龙卷风、雷雨大风等突发性灾害)风向和速度。(3)交通既有公路
28、和耕道的分布;道路等级及现状;道路与工程的衔接、联系;交通密度和流向;航道运输的情况;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种类、数量及价格;公路货场和码头的位置、能力、价格等。(4)电、水、通信、燃料电网及变电站位置、等级及容量,收费标准,可提供的容量及要求;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位置、容量、水质及供应方式、收费标准;燃料的品种、质量、供应能力和价格;临时通信方案的比选;水、电工程永临结合的可能性及技术经济比较。(5)物资供应设计和建设单位规定的主要工程材料供应方式;工程地点物资来源渠道、品种规格、供货能力、品质、价格、运输条件。对地材要作重点调查:产地、产量、材质、运距、价格;运输条件;当地政策规定及取费标准等
29、。地材应取样作试验,鉴定品质。(6)施工机具设备结合地形、地质、交通条件、水电供应以及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要求,参照本单位既有设备和社会可以提供的资源选型。(7)劳务当地劳动力资源来源、价格;当地政策法规;对外来劳务的限制条件。(8)用地和拆迁农业发展状况;土地、人口、农田水利和其它农业设施的状况;工程占用土地的类别;拆迁建筑物数量及难易程度;当地征地拆迁政策规定等。(9)临时工程大临工程(汽车运输便道、给水干管路、供电干线及临时通讯干线等)、小临工程的初步规划;选址和方案比较;可以利用的道路(含改建)、航道、仓库、水、电设施、通信、场地、房屋以及技术经济比较。(10)工程造价资料部门和地方最新
30、定额、费率、概预算编制规定;劳、材、机、运的实际信息(指导)价。(11)风俗民情民族状况和分布;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社会治安状况。(12)生活、卫生物价、生活物资品种和数量、供应来源;施工期对当地生活条件影响的预测;医疗卫生条件;地方疫情。(13)环保施工对当地环保的影响,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等。(14)设计、建设、监理、工期、工程造价了解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名称、驻地、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了解合同工期要求,建设单位对工期有无提前或延期要求,以及按合同工期要求有无要抢工期等信息;了解合同造价、暂订金以及按施工图算出的实际工程价值,并加以比较对照。1.3.9施工技术调
31、查报告施工调查结束后10日内,由公司参与施工调查的部门按调查内容提出书面报告,由工程管理部汇总并编制施工调查报告,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发至其他领导、相关部门、参与施工的子、分公司及项目部,作为管理交底、编制项目管理策划书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施工技术调查报告内容组成如下:(1)工程概况和主要工程数量工程造价、承发包范围、各参建单位、各专业设计、气候、水文、地质特点等情况,本标段重点、难点以及地质特点,施工的主要有利条件和困难因素。(2)现场“四通一平”方案概略地说明与施工有关的既有交通运输情况及主要运输道路方案选择意见。详细说明新建或改建的运输道路(包括引入线)、场内道路以及需要修建的施工便
32、道、便桥意见和工程数量。说明施工现场供电、通讯及供水、场地平整情况,并提出施工供电、通信和供水、场地安排意见。(3)主要工程材料及混凝土的供应方案。结合料源,考虑外来料如何进入施工地段,列表说明产地、产量、质量、开采条件、单价、及运输方法、缺料地段解决措施。(4)重、难点工程和控制工程的疏理及其施工条件,施工方案及措施意见。(5)临时工程总体规划方案和劳务队伍驻地的安排意见。(6)提出项目二次经营重点和风险防范的建议。施工技术调查报告的编制在调查结束后一周之内完成,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应发至项目经理、副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部、计划部、安质部、物资部、试验室等1.4技术交底制度1.4.1技术交
33、底是施工过程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技术交底可使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之间沟通达成共识,对设计意图、工程特点、相关标准、施工内容、工艺控制、技术规程、安全措施等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每一分项工程必须有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1.4.2设计技术交底设计技术交底由建设单位组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及其它相关单位参加。主要由设计单位就项目总的设计意图、指导原则及重要技术方案对施工单位进行交底,解答各单位提出问题和建议,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特点。重大、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的工程,在施工前和过程中应就该项目施工的具体方法、特殊要求等各项技术措施进行专题技术交底。
34、参加设计交底人员必须做好技术交底记录,设计交底记录或交底纪要保存在项目部。1.4.3施工技术交底实行三级技术交底制度1.4.3.1一级交底:总工向项目部室及各分部进行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关键工序所包含内容:施工总体安排、总体施工方案、劳动力、资金、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物资设备、技术和质量标准、设计变更内容、关键工序及控制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交底时间为开工前15天。1.4.3.2二级交底: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向本部门人员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为施工方案、设计变更、关键工序所包含内容:施工组织安排、施工方法、工艺操作规程及施工技术要求,工程质量、安全环保
35、等具体措施及标准;有效图纸及变更图纸、各种加工图,测量放样桩橛、测量控制网、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及控制点,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措施,成品保护方法及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交底时间为开工前7天。1.4.4三级交底:分部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主要为工序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及分部分项技术交底内容: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先后顺序;施工工艺细则、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质量问题预防及注意事项;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关键工序及控制点;出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措施、紧急逃生措施等。交底时间为开工前2天。1.5开工报告申请制度1.5.1项目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应组织工程部长
36、、专业工程师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制订开工报告申请计划,明确项目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哪些开工报告申请,明确开工报告申请的时限要求,及时办理开工报告报批手续。1.5.2必须严格执行铁路建设程序,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及时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5.2.1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对施工图纸和设计交底资料进行现场核对、现场复测,组织完成施工测量放样并进行报验单报批。1.5.2.2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安排专人及时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相关部分征地拆迁工作。1.5.2.3生产副经理安排好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和“四通一平”工作,针对有关外部配套生产条件及时签订协议。1.5.2.4物资机
37、械部、计划部组织好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进场工作,生产副经理核实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能否满足开工条件。1.5.2.5安质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填报各种证明材料。1.5.2.6试验室及时通过法定机构标定和验收合格,或与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办理委托,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到位要满足过程控制要求,做好相关配合比设计。1.5.2.7分部管理部门对所有参建人员完成相关培训工作并考核合格。1.5.3开工报告申请前,项目经理应组织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相关部门负责人检查确认各项准备工作是否符合下列开工报告申请条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5.3.1承包合同已签订;1.5.3.2设
38、计文件、施工图纸能满足施工需要;1.5.3.3征地、拆迁进度满足开工要求,其它需报批的评估手续办理完毕,“四通一平”工作满足开工要求(工地布置、施工用水、用电及临时房屋、运输便道等能满足开工需要);1.5.3.4复测及技术交底工作均已完成,施工放样桩橛完备;1.5.3.5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准备能满足开工需要;1.5.3.6试验室已经建立并通过法定机构标定和验收合格,或与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办理了委托。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到位,满足过程控制要求;1.5.3.7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批准;1.5.3.8环境保护专项方案已经编制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批。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制、检查制度、
39、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标准符合规定要求。1.5.4经项目经理组织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确认满足开工报告申请条件后,工程部收集好各部门的相关证明材料,采用建设单位规定的统一格式填写开工报告,按时送达监理机构审查,报建设单位审批。1.5.5开工报告由项目部工程部填写并收集证明材料,经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后,于开工前10日内报监理、建设单位批准。1.5.6开工报告是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填写所用表格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1.5.7工程部建立有关开工报告资料的台帐,并归档管理。1.6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制度1.6.1对项目全部特殊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1.6.2在编制
40、施工作业指导书前,参编技术人员要吃透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安全规定、环保水保政策,依据本单位施工装备,环境作业条件,各项专业技术,习惯施工方法编制。1.6.3各分部技术主管向特殊过程施工班组进行作业指导书交底,必要时应组织上交底课,应交清质量控制点、事故源、环境和职业健康控制点、效益控制点等关键事项,要明确作业人员工种、作业内容、作业目的、作业步骤,要力求简单实用,必要时组织实地演练。1.6.4作业指导书交底人应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检查和提供技术服务,实施完成后要进行总结和改进。1.6.5每个特殊过程施工现场都必须要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发现施工现场没有相关作业指导书就进行施工的要追究相
41、关人员责任。1.6.6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必须经过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批后下发执行。必要时,报公司总工程师或工程部审批实施。指导书发放和接收必须统一编号和登记。1.7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制度1.7.1项目部针对集团、子、分公司确定的重、难点单位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1.7.2施工组织设计从编制到实施执行程序化、动态化管理。1.7.3编制原则1.7.3.1遵照合同要求,遵守投标承诺,遵循工程建设程序,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条例,地方政府及行业有关规范、标准、规定。遵守集团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为依据,进行深化细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1.7.3.2依据本项目内容,分清主次,
42、突出重点,把人力、物资、设备、财力考虑放在重点项目和关键线路上,同时兼顾一般工程的衔接和配套,做到均衡施工。1.7.3.3贯彻技术与经济统一原则,在立足于本企业现有施工能力基础上,积极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1.7.3.4贯彻“永、临结合”原则,凡有条件利用的正式工程,均应优先安排施工以便施工过程中利用,应充分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租地。1.7.3.5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施工运输的投入。1.7.3.6以项目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建设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做好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及节能减排工作
43、。1.7.3.7对施工现场全过程控制,实行动态管理原则。1.7.4编制分工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工程师具体组织工程部、安质部、计划部、物资机械部、财务部、实验室、办公室等部门编制,由工程部整合、汇总形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1.7.5编制依据1.7.5.1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规范、规章、标准、条例等。1.7.5.2合同文件、招投标文件、设计文件、监理细则及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建设单位的(相关)要求。1.7.5.3施工调查报告。1.7.5.4项目管理实施规划。1.7.5.5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及相关工法。1.7.5.6可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资料。1.7.6编制内容1.7
44、.6.1编制依据1.7.6.2工程概况(1)工程简况(2)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3)各专业设计概况、各专业工程简况与设计技术标准(4)工程建设条件、材料来源、交通运输及人文条件(5)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6)主要工程量汇总表(7)工期和质量要求(8)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1.7.6.3施工部署(1)项目施工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目标(2)项目管理体系(组织机构)(3)施工总体部署,项目施工的合理顺序,作业区段划分(4)项目施工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应用1.7.6.4施工进度计划(1)总工期计划(2)施工进度安排总体施
45、工顺序安排节点工期安排及各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横道图)1.7.6.5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1)总体施工方案(2)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3)界定特殊工序,以及特殊工序的控制方法1.7.6.6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技术准备:图纸会审及现场核对、测量及监测计划、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测工作计划等(2)施工现场准备项目驻地、施工场地布置、拌合站、材料厂设置及运供方法施工便道、便桥等临时工程的修建方案施工用水、用电、临时用地的计划试验室建立及验收通讯联络(3)主要资源配置(劳动力计划,大宗型材料计划,机具使用计划等)施工队伍组织机构施工队伍设置及任务划分劳动力动态需求计划主要工程材料计划,物资、设备采购质量和要求主要机械、试验、检验仪器设备计划1.7.6.7管理措施质量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技术管理措施、工期控制措施、成品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节能减排措施、冬雨季(防汛、防寒)施工措施、文物保护措施、消防措施、治安措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