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社会功能是()A.信息功能B.教化功能C.强制功能D.增进社会发展功能2.鸦片战争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性质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D.半封建社会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第一种资产阶级革命团队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科学补习所4.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具备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宪法是()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暂时约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5.19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是()A.北京小组B.武汉小组C.长沙小组D.上海小组答案:1.C 2.C3.A4.B5.D6.毛主席
2、阐述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着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方略C.论持久战D.新民主主义论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后来,国内重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C.经济基本和上层建筑矛盾D.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矛盾8.建国初期,国内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重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公司B.没收官僚资本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财产D.依托苏联援助9.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共同大纲拟定于()A.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党七届三中全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3、10.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都市,开始由都市领导农村新时期是()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办会议答案6.A 7.A 8.D9.A10.B11.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经济建设方针是()A.鼓足干劲,力求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迈进C.调节、巩固、充实、提高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12.毛主席思想精髓是()A.群众路线B.统一战线C.实事求是D.武装斗争13.“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问题是()A.发展道路问题B.主线任务问题C.发
4、展战略问题D.发展阶段问题14.国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实际根据是国内正处在(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主线转变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市场机制中核心机制是()A.供求机制B.勉励机制C.价格机制D.竞争机制答案 11.B12.C13.B14.B15.C16.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是()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是()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1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
5、本和基本特性是()A.按劳分派B.共同富裕C.生产资料公有制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派制度是()A.以按劳分派为主体,各种分派方式并存B.以按资分派为主,其她分派方式为辅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派为主,其她收入分派方式为辅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派为主,其她收入分派方式为辅20.社会主义道德集中体现是()A.为人民服务B.诚实守信C.集体主义D.爱国主义答案:16.D17.C18.C19.A20.C21.“一国两制”前提是()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B.港澳台高度自治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2.社会主义各阶段划分最后应以()A.生产力发展为原则
6、B.生产关系为原则C.公有制限度为原则D.阶级斗争为原则23.社会主义法制本质是()A.社会主义民主保证和体现B.调节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准则C.上升为法律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D.维护社会秩序行为规范24.可持续发展强调()A.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B.经济发展C.人口发展D.高科技发展25.“三讲”中核心是()A.讲学习B.讲政治C.讲正气D.三个代表答案:21.D 22.A 23.C24.A25.B2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A.经验材料B.理论结论C.普通办法论D.详细办法27.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原则是()A.逻辑和历史统一B.理论和实践统一C.分析和综合统一D.主体和客体统
7、一28.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29.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类意识可以()A.结识和改造世界B.创造客观规律C.改造客观规律D.消灭损害人类规律30.对发展实质确切理解是()A.事物不断运动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D.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答案:26.C27.B 28.D 29.A 30.D1.所有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革命学说2.哲学基本问题涉及两方面内容,即( )A.结识论和实践论问题B.唯心
8、主义和唯物主义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3.在乎识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A.强调意识对物质依赖性B.否认意识对物质依赖性C.夸大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D.承认意识对物质反作用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5.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构造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她一切旧哲学最重要、最显着特性是( )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7.质变指是( )A.事物持续性变化B.事物主
9、线性质变化C.非爆发式奔腾D.事物数量增减8.实践高于理论结识,是由于实践具备( )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性质B.意识形态性质C.它所服务经济基本性质D.上层建筑自身与否完善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核心是( )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D.国家制度参照答案:1.A 2.C 3.B4.D 5.A6.C7.B8.D9.C10.D11.人民群众之因此是历史创造者,最主线因素在于( )A.人民群众是人口大多数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备先进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
10、命对象是(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13.第一次国共合伙政治基本是( )A.共产主义B.实用主义C.新三民主义D.三民主义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备历史性转折意义会议是( )A.洛川会议B.遵义会议C.八?七会议D.瓦窑堡会议15.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性质是(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16.毛主席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A.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D.抗日战争时期17.毛主席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宝文章是( )B.新民
11、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言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B.关于当前党政策中几种重要问题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不同方略D.五四批示19.在1946年1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焦点是( )A.政权和军队问题B.宪章原则问题C.和平与民主问题D.和平建国大纲问题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拟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心任务是(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主线好转B.迅速消灭*残匪C.完毕解放区土改工作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统一参照答案:11.B12.D13.C14.B15.C16
12、.B17.A18.D19.A20.A21.下列不能体现党摸索适合国内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 )A.毛主席刊登论十大关系B.党“八大”C.毛主席刊登关于对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D.党“九大”22.国内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标志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1952年终土地改革完毕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办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毕23.DXP理论成为党指引思想是在( )A.党“十二大”B.党“十三大”C.党“十四大”D.党“十五大”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言书是( )A.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B.关于建国
13、以来党若干历史问题决策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建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25.DXP完整提出“三个有助于”原则时间是( )A.1980年B.1984年C.1987年D.1992年26.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A.改革开放目的实现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21世纪中叶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当代化27.初级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战略三个重点是(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诲科学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是(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毛主席D.D
14、XP29.关于国内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对的是( )A.不存在雇佣关系B.能解决某些就业问题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D.提供产品,繁华市场30.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矛盾是( )A.经济基本和上层建筑矛盾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31.国内民族问题实质是( )A.阶级斗争B.主线利益一致基本上事实上不平等C.民族矛盾D.经济文化差别32.在社会保障中,处在核心地位是( )A.社会救济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33.DXP理论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线是( )A.发展教诲和科学B.营造良好文化环境C.在全社会形成共
15、同抱负和精神支柱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原则是( )A.共产主义B.社会主义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35.国内民主党派性质是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党B.服务于社会主义C.在野党D.民主主义政党参照答案:21.D22.D23.D 24.C25.D26.D27.A28.D29.A 30.B31.B32.B 33.C34.D 35.B 1.哲学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英国古典经济学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
16、上物质范畴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关系B.普遍和特殊关系C.本质和现象关系D.形式和内容关系4.否认相对静止哲学是( )A.相对主义B.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D.狡辩论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阐明(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阐明(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C.质变和量变是互相渗入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7.事物发展主线因素在于( )A.外力推动B.事物内部矛盾C.矛盾双方互相渗入D.矛盾双方互相联结8.一种结识与否是真理,在于它( )A.与否为多数人公认B.与
17、否清晰明白C.与否与自己对象一致D.与否有用9.人类结识基本是( )A.感性直观B.理性思维C.客观精神D.社会实践10.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社会意识是( )A.社会大多数人思想B.社会中少数人思想C.统治阶级思想D.劳动群众思想参照答案:1.B2.C 3.B4.D 5.B6.A7.B8.C9.D10.C11.马克思揭示人本质出发点是( )A.人自身需要B.人类共同利益C.人社会关系D.人自然属性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是( )A.马关公约订立B.北京公约订立C.辛丑公约订立D.天津公约订立13.19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规定恢复是( )A.天坛宪章B.中华民国暂时约法C
18、.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民国约法14.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大旗是( )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15.一方面提出毛主席思想这一概念是( )A.LSQ B.ZD C.王稼祥 D.DXP16.第一次国共合伙正式形成标志是(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召开B.中共“三大”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大”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大”召开17.遵义会议上,中央在事实上确立了谁核心领导地位( )A.毛主席B.王稼祥C.周总理D.张闻天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三*宝”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建设C.土地革命
19、,党建设,武装斗争D.依照地建设,工人运动,党建设19.毛主席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着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言C.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0.新民主主义经济大纲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 )A.没收B.赎买C.公私合营D.改造21.中共中央拟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节、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会议是( )A.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B.1979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C.党七届三中全会D.党“八大”22.确立毛主席思想为党指引思想是在( )A.延安整风B.遵义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大”23.DXP理论这一科学体系逻辑
20、起点是( )A.改革开放B.独立自主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三个有助于”参照答案:11.C 12.C13.B14.A15.C16.C17.A 18.B19.B20.A21.A22.D23.C一、选取题1.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普通办法论 D.详细办法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原则是()A.逻辑和历史统一 B.理论和实践统一C.分析和综合统一 D.主体和客体统一3.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4.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类意识可以()A.结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
21、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规律5.对发展实质确切理解是()A.事物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 D.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6.矛盾是指()A.对立面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B.对立面互相排斥,互相否定C.思维先后不一致 D.对立面统一和斗争7.结识本质在于()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8.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问题 B.人民群众在历史上作用问题C.社会各阶级之间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9.决定社会形态性质是()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体 D.意识形态10.上层建筑核心是()A.政
22、治法律思想 B.哲学观念 C.国家政权 D.科学技术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社会功能是()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增进社会发展功能12.鸦片战争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性质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半封建社会1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第一种资产阶级革命团队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科学补习所14.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具备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宪法是()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暂时约法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15.19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是()A.北京小
23、组 B.武汉小组 C.长沙小组 D.上海小组16.毛主席阐述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著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方略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1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后来,国内重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C.经济基本和上层建筑矛盾 D.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矛盾18.建国初期,国内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重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公司 B.没收官僚资本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财产 D.依托苏联援助19.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共同大纲拟定于()A.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24、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党七届三中全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20.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都市,开始由都市领导农村新时期是()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办会议21.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经济建设方针是()A.鼓足干劲,力求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迈进C.调节、巩固、充实、提高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22.毛主席思想精髓是()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23.“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
25、问题是()A.发展道路问题 B.主线任务问题 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题24.国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实际根据是国内正处在(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主线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5.市场机制中核心机制是()A.供求机制 B.勉励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26.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目的是()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是()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
26、开放2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和基本特性是()A.按劳分派 B.共同富裕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派制度是()A.以按劳分派为主体,各种分派方式并存B.以按资分派为主,其她分派方式为辅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派为主,其她收入分派方式为辅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派为主,其她收入分派方式为辅30.社会主义道德集中体现是()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31.“一国两制”前提是()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港澳台高度自治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32.社会主义各阶段划分最后应以()A.生产力发展为原则
27、B.生产关系为原则C.公有制限度为原则 D.阶级斗争为原则33.社会主义法制本质是()A.社会主义民主保证和体现 B.调节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准则C.上升为法律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 D.维护社会秩序行为规范34.可持续发展强调()A.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B.经济发展C.人口发展 D.高科技发展35.“三讲”中核心是()A.讲学习 B讲政治 C.讲正气 D.三个代表【摘要】成人高考政治备考典型选取题(一)如下,想理解更多成人考试资讯请锁定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更有海量模仿试题,精品复习资料等你来体验!参照答案1.C2.B 3.D 4.A 5.D6.D 7.B8.D9.B 10.C1
28、1.C 12.C13.A14.B15.D16.A17.A18.D19.A20.B21.B22.C23.B24.B25.C26.D27.C28.C29.A30.C 31.D 32.A 33.C34.A35.B【文章二】1.所有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学说2.哲学基本问题涉及两方面内容,即( )A.结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3.在乎识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A.强调意识对物质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依赖性C.夸大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
29、物质反作用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5.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构造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她一切旧哲学最重要、最明显特性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7.质变指是( )A.事物持续性变化 B.事物主线性质变化C.非爆发式奔腾 D.事物数量增减8.实践高于理论结识,是由于实践具备( )A.普遍性 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性质
30、取决于( )A.国家政权性质 B.意识形态性质C.它所服务经济基本性质 D.上层建筑自身与否完善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11.人民群众之因此是历史创造者,最主线因素在于( )A.人民群众是人口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备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对象是(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13.第一次国共合伙政治基本是( )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31、期,具备历史性转折意义会议是(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15.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性质是(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16.毛主席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A.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17.毛主席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宝文章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言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当前党政策中几种重
32、要问题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不同方略 D.五四批示19.在1946年1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焦点是(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大纲问题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拟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心任务是(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主线好转 B.迅速消灭*残匪C.完毕解放区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统一21.下列不能体现党摸索适合国内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 )A.毛主席刊登论十大关系 B.党“八大”C.毛主席刊登关于对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党“九大”22.国内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标志是( )A.1949
3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终土地改革完毕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办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毕23.DXP理论成为党指引思想是在( )A.党“十二大” B.党“十三大”C.党“十四大” D.党“十五大”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言书是( )A.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B.关于建国以来党若干历史问题决策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建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25.DXP完整提出“三个有助于”原则时间是( )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26.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A.改
34、革开放目的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21世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当代化27.初级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战略三个重点是(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主席 D.DXP29.关于国内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对的是( )A.不存在雇佣关系 B.能解决某些就业问题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提供产品,繁华市场30.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矛盾是( )A.经济基本和上层建筑矛盾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
35、要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31.国内民族问题实质是( )A.阶级斗争 B.主线利益一致基本上事实上不平等C.民族矛盾 D.经济文化差别32.在社会保障中,处在核心地位是( )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33.DXP理论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线是( )A.发展教诲和科学 B.营造良好文化环境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抱负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原则是(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35.国内民主党派性质是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党 B.服务于社会主义C.在野党 D.民主主义
36、政党参照答案1.A 2.C 3.B4.D 5.A6.C7.B8.D9.C 10.D11.B12.D13.C14.B15.C 16.B17.A18.D 19.A20.A21.D22.D23.D 24.C25.D 26.D27.A28.D29.A 30.B31.B 32.B 33.C34.D 35.B【文章三】1.哲学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C.德国古典哲学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物质范畴关系是( )A.本原和派
37、生关系 B.普遍和特殊关系C.本质和现象关系 D.形式和内容关系4.否认相对静止哲学是( )A.相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狡辩论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阐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阐明(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C.质变和量变是互相渗入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7.事物发展主线因素在于( )A.外力推动 B.事物内部矛盾C.矛盾双方互相渗入 D.矛盾双方互相联结8.一种结识与否是真理,在于它( )A.与否为多数人公认 B.与否清晰明白
38、C.与否与自己对象一致 D.与否有用9.人类结识基本是( )A.感性直观 B.理性思维C.客观精神 D.社会实践10.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社会意识是( )A.社会大多数人思想 B.社会中少数人思想C.统治阶级思想 D.劳动群众思想11.马克思揭示人本质出发点是( )A.人自身需要 B.人类共同利益C.人社会关系 D.人自然属性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是( )A.马关公约订立 B.北京公约订立C.辛丑公约订立 D.天津公约订立13.19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规定恢复是( )A.天坛宪章 B.中华民国暂时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14.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
39、”、“赛先生”大旗是(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15.一方面提出毛主席思想这一概念是( )A.LSQ B.ZD C.王稼祥 D.DXP16.第一次国共合伙正式形成标志是(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召开 B.中共“三大”召开C.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大”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大”召开17.遵义会议上,中央在事实上确立了谁核心领导地位( )A.毛主席 B.王稼祥 C.周总理 D.张闻天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三*宝”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建设C.土地革命,党建设,武装斗争 D.依照地建设,工人运动,
40、党建设19.毛主席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言C.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20.新民主主义经济大纲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 )A.没收 B.赎买 C.公私合营 D.改造21.中共中央拟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节、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会议是( )A.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B.1979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C.党七届三中全会 D.党“八大”22.确立毛主席思想为党指引思想是在( )A.延安整风 B.遵义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23.DXP理论这一科学体系逻辑起点是( )A.改革开放
41、B.独立自主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助于”2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 )A.直接动力 B.惟一动力C.最后动力 D.次要动力25.社会主义生产目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社会经济效益C.实现社会主义当代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26.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详细目的是实现( )A.综合机械化 B.生产自动化C.工业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当代化 D.科学化2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是要使市场( )A.调节整个社会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备起基本性作用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28.国内现阶段存在各种所有制形式主
42、线因素是( )A.发展市场经济需要 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C.生产力状况 D.劳动者充分就业需要29.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劳动是( )A.劳动者生活第一需要 B.劳动者谋生手段C.劳动者创造财富惟一源泉 D.既是劳动者谋生手段,又是其生活第一需要30.社会主义主线原则是(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DXP理论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1.“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是为解决(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经济特区问题32.国内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多党合伙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3.如下属于国内政治
43、体制改革必要遵循原则是( )A.依法治国 B.坚持市场经济体制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4.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描述不对的是( )A.以马列主义为指引 B.以实现人自由发展为目的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是增进改革开放精神文明3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组织原则是( )A.民主 B.集中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当家作主参照答案1.B2.C3.B4.D5.B6.A7.B8.C9.D10.C11.C 12.C13.B14.A15.C16.C17.A 18.B19.B20.A21.A22.D23.C24.C25.D26.C27.B 28.C29.D30.A 31.A32.B33.C34.B 35.C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